情感一生网

回过头来安心做自己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回过头来安心做自己",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人有时候也很奇怪,会依靠外在的东西,让自己有信心。

譬如说我小时候,大部分的孩子经济条件不好,营养也不好。但有一个同学长得特别高大、壮硕,他走起路来就虎虎生风,特别有信心。

人类的文明很有趣,慢慢发展下来,你会发现,人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式使自己有信心,但前提是要有一个比较成熟。比较丰富的文化支持。譬如说我虽然很矮,可是我在另一方面很高大,可能是在心灵方面,或者精神方面,或者有某一方面特殊技能。

我很期盼有这样的一种社会,这样的文化出现,让每一个人有他自己不同的价值。

我们的社会的确已经在走向多元,举例来说,现在有很多地方都要求无障碍空间的设计。我小时候哪里有这种东西?残废就残废嘛。可是我们现在也不用这样的称呼了,因为他并没有废。这不只是一个名称的改变,而是人们重新思考,过去所做的判断对不对?过去的残就是废,就是没有用的人,但现在发现他不是,他可能有其他很强的能力可以发展出来。m.qG13.COm

我想这就是多元社会一个最大的基础,人不是被制化的。

制化,就是用英文分数、数学分数就决定这个学生好或不好。不把人制化,才能让人身上的其他元素有机会被发现,丰富他的自信。

我们的社会是慢慢地往这一个方向在走,但同时有一些干扰,例如重商主义、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又会让多元趋向单一。单一化之后,就会出现这样的声音:考上大学有什么用,歌手接一个广告就有数百万入口袋,那才实在。

所以,价值的单一化,是我们所担心的。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每一个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定位,有他不同的定位过程,每个人都能够满足于他所扮演的角色。这个观念在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他们长期以来重视生命的价值,所以他们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与别人的比较上。

一味地跟别人比,迟早都会走向物化。

延伸阅读

美文阅读:如何安心


美文阅读:如何安心

有两件事讲的是如何安心的问题。

一是日本著名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在他的一篇文章里面曾经谈到他对米的感情: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米总觉得寂寞,当家里穷得没有米下锅,把钟表啦衣服啦拿去典当的时候,是很难受的。倒不是说有了米就能活下去,而是有了米,不知道怎么搞的,就觉得很安心。

另一个就是台湾证严法师说过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果农,辛苦地种了一大片果树,太太每天将孩子放在家里,让母亲照顾,自己跟着先生照顾果园。晚上回家,太太一定要孩子回到她身边。假如孩子还依偎着奶奶,她就会把孩子拉过来,责备孩子太过依赖。太太常常在孩子面前,对母亲很没礼貌。老母亲心里很难过,媳妇不在时,都是她在照顾孙子,为什么媳妇一回来,孙子就不能待在她身边,也不能吃她准备的食物?儿子看在眼里,难过在心里。有时会提醒太太:你应该对妈妈好一点。太太就回应:孩子就像我们种的果实一样,我们种得那么辛苦,就是希望它结果啊!结了果实,我们要珍惜它,爱它。这话更让先生感到无奈。

有一天,先生把果园的果树全都连根砍断。过了几天,树上的叶子和果实开始枯萎,掉了下来。太太着急地对先生说:怎么办?你看看,果实都掉下来了。先生就对她说:你没看到吗?根断了。

为什么根会断呢?

是我把它砍断的。

太太不敢相信:你这傻瓜,怎么可以把根砍断呢?先生却理直气壮地说:对啊!树要照顾它的根,人也一样要顾根本。我是父母生的,妈妈辛辛苦苦抚养我,你不能和我一起孝顺妈妈,等于断了根一样,如何结出好果实?

没有根,又如何安心呢?

有一位修行者,每天都忙着处理很多事情,但处事的态度始终如一。周围的人问他何以能够如此,他回答:我站着的时候就专注地站着,行走时则专注行走,坐下以后就会专注坐定,进食时也会专注进食。大家都一样啊!提问者立即反驳。他又答:不对,各位坐着时总是急着站起来,站着的时候又急着要走,走着的时候心已经飞到目的地去了。这个故事也一语道破了如何安心的问题。

在古代中国,没有体验过精神上的宁静和专注是不受敬重的,因为你的心还没有安下来,怎么能受到敬重呢?而那些安下心来的人大都选择最简单的生活,或山中或乡村,或云中,或松下,他们的所需也极为稀少:几把茅草,数株茶树,一块瓜田。他们的一生也许只留下一两句话,一首诗,或是一个药方,他们大都与时代脱节,却与山水云霞常在,中国历史从来没有忽略他们,一显一隐,中国历史人物的功绩向来由这两面的力量形成。

白居易是既显又隐,那就是外以儒行作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这是他安心的方式。

苏东坡同样是既显又隐,在生前,他已是帝王师的身份,无论在朝与外任,无论做官与遭贬,皆葆有一分尧舜之泽,唯己之泽,这是他安心的方式。他的另一种安心方式就是:渊明形神似我。我即渊明,渊明即我。

在今天,这两人的安心方式像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做自己,还是演自己


穿梭在各种复杂的关系中,面对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现代人的生活不再那么惬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那么单纯。大多数时候,面具成为了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或许连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戴着多少张面具,哪一张才是真正的自己。于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迷茫无措的我们对着镜子,无言地控诉为何遗失了最真实的自己。

我们生活在一个忙碌的信息化时代,每天过着日复一日地单调生活,戴着连自己都看不清的面具与人相处,此时的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自己喜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的确,对于现代人来说,不同的场合需要我们展现不同的姿态,只有戴上面具我们才能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哪怕它会成为一种可怕的习惯。这是中国的文化环境和民族性格的双重作用作用下对人际交往所产生的结果。无论你愿不愿意,面具都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是人之常情,合乎其理的。

然而失去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一个人每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付着性格各异的人,他不能事事顺从心意,他不可以义正词严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他内心世界的空洞越来越大。终有一天,他会在喧嚣闹市、灯红酒绿中迷惘,惆怅,寂寞,空虚。失去灵魂的人生意义何在?

人活着首先应该充实自己,而不是一昧地迎合他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己也。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着急,我着急的是自己不了解自己。有时候,做人就该秉承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原则,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就好像是在为别人而活,只会让自己活得更累。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但我们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改变自己。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想着放下自己的身架,讨好别人,奉承别人。

处在这样一个矛盾的时代,我们是做自己,还是演自己?我曾看过一本书,它里面概括的两个标准我很是赞同。一是不要活在别人的剧本里;二是莫让别人的标准乱了自己的生活。

人的一生,活在别人为你设计好的场景里,不能不说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不管这个设计师是你的父母、朋友还是其他与你相关的人,也不管他们的出发点如何,不是你所想的就要果断拒绝,不是你喜欢的就不要轻易接受。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主宰自己的人生,掌握自己的天地,规划自己的生活。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是赤裸裸地来又赤裸裸地离开,不带走尘世的一片云彩。既知死后万事空,我们就应该看淡一些外物,视其为浮云。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我们曾坚持不懈地追求某些事物,常会给自己找一个外在的人生目标。在追寻的过程中,我们却极易迷失自我,陷入物质欲望的漩涡。一个让别人的标准凌驾与自己生活上的人,他是否真正的快乐?终其一生,他背离自己的内心,模糊了自己的标准,或许收获了一时的欢愉,却难以避免在沼泽地里的沉沦。一场看似华美,实则凄凉的舞会过后,谁又敢保证自己的幸福呢?

人生苦短,也许我们总是为了生活违背自己的心,也许我们总是在不同的面具里上蹿下跳,然而我们必须坚守最真实的自己,不为诱惑,方不枉此生。有一句话说的好:你的生命就像你的家,因为你的不坚持,却让别人进来布置。但是不要忘了在里面住一辈子的人是谁是你自己。

自己做祖宗


我参加过辩论赛,我不喜欢辩论赛,因为到最后你会发现,人们之所以能辩论得起来,是因为他们各自的思考刚巧在同一个层面上。所以总是有得辩,也总有进攻和防守,看起来打得不亦乐乎。然而,只要是在这个辩论过程中有一方稍稍往上一跳,或者往下一钻,跳脱刚才大家肉搏所在的那个层面,对方很可能立即就偃旗息鼓,因为如果对方还算是个诚实的人,他会因此意识到自己先前的考虑不够深入通透。

最近有人找我判定一个论点:读书究竟应不应该是功利的?传统上人们都认为读书应该是非功利的,以免影响拓宽眼界,开放头脑。不过有人出来唱反调,坚称读书就该是功利的,每读一本都应该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如此一个人才能通过读书持续精进,提升自我。最后,也才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很奇怪的落脚点,不是么?不过好像这样能唤起更多支持?

在我看来,这种辩论就毫无意义,空有一个彼此辩难的外表而已。我可以问功利派一个问题:那你功利读书读出了点什么?我也可以问非功利派一个问题:那你非功利读书读出了点什么?相信两方怕都会觉得有些尴尬,因为论点需要论据支持,但双方明显都是在打嘴皮子官司。正因为读得不够,所以总在这样的话题上来扯。

但我可以就着功利读书的观点再深入下去一点:既然说功利读书才能持续精进,提升自我,那么,怎么知道自己读的书就能够自我精进?怎么知道自己读的书不是在毁了自己?功利读书如何确保自己有这样的眼光,有这样的头脑,拣选出合适自己的书来?书山无路,功利读书怎么找到了这条笔直的大路,避开所有陷阱和歧路去登顶?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在一个理想状态下,一户人家应该有自己的藏书。父母一辈完成了教育和自我教育,在书山文海里遨游过,凭借他们的智慧开辟了一条小径。然后,他们把这条小径作为家传,教给自己的孩子。其中,包括一些必读书单,一些书籍的阶梯划分,以及一个现代人应该有的知识范围和对应的书目。这样,无论孩子要功利性读书,还是漫游式读书,他们手里终归是有个罗盘,想功利才功利得起来,想漫游才找得到边界。三五代人那么传下去,这户人家就有了读书的大本营,在大本营门口插满路标,指示后人应该前去哪一个合适自己的方向。

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现实环境是我们身处一个不到5%人口拥有大学文凭的国家。受过完备教育的人如此之少,更不用谈有什么家传,这时候谈什么功利性读书,谈什么自我精进,是不是有点太过一厢情愿了?

我们真实的处境,是把其他国家几百年的路压缩在几十年时间里强行军走过一遍。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突然演进到了工业化国家,从遍地农村突然进入城镇林立。如果1980年代有网络的话,这个国家当时的网络上还在讨论《易经》、气功、胸口碎石、《黄帝内经》、特异功能。而现在人们在讨论法律文书、基因检测、医疗保险、网络隐私、金融杠杆、股票债券,所有现代社会的一切。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所有人都是现代社会的“初代移民”,几乎是一下子从传统农业社会空降到了一个现代社会。

面对这个变化多端的现代社会,我们有几家几户可以说自己拥有了足够多的知识储备?家学足够引领一个年轻人用最短的时间理解这个社会?帮助他认识社会如何组织,如何运转?以及如何在这个社会里找寻合适自己的位置?靠什么?《吕氏春秋》?《资治通鉴》?还是《曾国藩家书》?没有,大家自己都在黑地里自行摸索,跌跌撞撞地不断总结分析,试图摸清一点门道。

所以,关于现今这个世界我们从自己家里得不到什么帮助,从过去也得不到什么帮助。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从自己开始,探索现代社会,理解现代社会,摸索在其中存在的所需。换句话来说,祖宗在这个问题上帮不了我们,也仰仗不上,唯一能做的事情,那就是自己做祖宗。一切都是从自己这里开始,建立以往经验所不能涵盖的所有事物:

如何装修一套居所,里面一定要有什么,一定不能有什么;如何养育一个孩子,过程中一定要做什么,一定不能做什么;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如何持续学习新知,如何降低生存风险,如何提升自身能力,如何保持职业技能等等等等。你是现代社会的初代移民,你自己做了后人的祖宗,那么就得你去踩坑,你去冒险,你去尝试,你去总结。你和你的后人相比,肯定不得不去做大量无用功,不得不浪费许多时间和经历,不得不走弯路绕远路甚至回头路。而且,即便不是为了后人,单纯是为了你自己,这样的过程都需要你一个人走过。如此,你才能成为这个现代社会里稳定坚定的居民,不会被变化轻易甩出去。

大多数人做不了有祖宗荫庇的幸福后人,只能选择成为将来荫庇后人的辛劳祖宗。回到一开始的辩论上来,哪里轮得到你我功利性读书?身为祖宗,只能尽量多读一点,然后才知道取舍,为后人节省时间。也只有这样,才有所谓“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因为你懂一点现代金融,能够帮父母避免被骗光养老金;因为你懂一点现代医学,能够帮父母选择真正有用的保健品;因为您懂一点现代科技,能够帮父母提升一下居家生活的质量和便利性……你看,这个高度我也能上。

如果我们始终局限在讨论读书的方法论,分析功利性读书和非功利性读书的好处坏处,大概永远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双方也很难说服对方。因为争论到最后,其实是性格、性情之争,无关真假对错。所以,不如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祖宗的话题,也许在方法论层面上的争论就变得没那么重要,甚至不再构成一个论题。

2020年好!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34134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