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把我们的爱情写成生动的故事,等到我们都老的时候就翻出来回忆,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如此浪漫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人与茶",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沸腾,翻滚,平静,飘香,品味。这就是茶的一生,不长,不短。但胜在回味,胜在那若有若无的清香,胜在那一丝入口的甘甜。其实,人生与茶又有何不相似?为了寻求那丝丝回味,丝丝香甜,甘愿为了那一丝的甜,付出九分的苦,但有时付出十分的苦却得不到半分的甜,但往往人人都乐在其中,即使知道会失败,任然永不放弃。人生就是这样,就得这样,在苦中作乐,在乐中思苦。即使失败,任然前行。

乐与苦,苦与乐,相互交织,织成一张大网,将我们重重围住,让我们在苦与乐之中慢慢品悟属于自己的生活。

苦与乐的载体是记忆,记忆中的画面,就是人的一生经过。不长,不短。记忆中的,只存有过去的经历。过去的,应该如品茶一般,细细回味,回味那入口的醇苦香甜。至于以后的,未来的,应如平静后飘香的茶叶,在沉默之中,缓缓释放自己应有的光芒,在不经意间给人意想不到的辉煌成就。

有人说;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重生对于过往的回忆,就像掌中的万千沙粒,既然注定会于指缝间随风消散,又何必去挽留,该逝去的终将逝去,强求不得,挽留不下。

有时候,需要自己给自己勇气,不要在过去的记忆下迷失自我,让自己在记忆的阴影下走出一条路。寻求真正的自我。M.qg13.Com

《红楼梦》耳熟能详的一部小说,但小说背后的作者-曹雪芹,关于他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道呢?曹雪芹早年过着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后来家道中落,由富家少爷沦落街头,甚至以乞讨为生。后来为了表示对封建社会的不满,曹雪芹写出了流传千年而不朽的着作《红楼梦》。

不过,在《红楼梦》的写作过程中,几经磨难,其中忍受着贫病交加的生活,后又忍受着丧子之痛,最后又因为一场大火,手稿全部烧毁,又得重头再来。因此有人说《红楼梦》: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最终的曹雪芹化悲愤为力量,呕心沥血,又将《红楼梦》重新还原,并做了改进,虽然还没有写完,但还是使《红楼梦》历经千年而不朽。(网 )

伟人创造了种种奇迹,他们不在乎世人的冷眼嘲笑,坚持追逐梦想,永不放弃,伟人也是人,吃五谷杂粮,受生死轮回之苦,享天伦之乐,看世态炎凉。所以,伟人是由人而来,伟人也有记忆,也品味过一次次的苦,不过,他们会把一次次的失败化为力量,化为前进的动力。

记忆存有的是过去,梦想代表的是未来。

未来的我们会是什么样,我们尚不清楚,既然不清楚,又何必去想象,往往当想象与现实发生太大的偏差时,我们会更加失望。所以不去想象未来,对我们更好。天道有它的规律,顺其自然反而更好。

只要我们有只够地付出,就会有应有的回报。我们的未来,就如同一只雏鸟,付出就是鸟的翅膀,随着时间的增长,雏鸟也该逆风飞翔,飞往广阔的天空。有多少付出,雏鸟就能飞的更高,就能看的更远,就能在更广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只有付出,人生即使不富贵至少活的精彩。

人生之路,绊脚石无数,只有将绊脚石铺路,才能走得更远,才能到达远方。铺路的方法就是要学会放弃和学会付出。学会放弃,放弃自己的过去,化悲愤为前进的动力。学会付出,有付出,才能有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日种因,明日收果。收起

情感一生延伸阅读

苦茶与白水


小鹏大学毕业之后,没有找工作。他做了一名快乐的啃老族,拿着父母的钱吃喝玩乐。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他的口头禅生活就是及时享乐。

父母责怪他不知道生活的艰难,钱的难赚,只知道一味的索要挥霍。

小鹏理直气壮的说:你们赚那么多的钱为了谁?还不是为了我。我现在花的高兴,活得快乐,为什么非要我累死累活的去工作?

父母说不过他,只能停止给他钱,让他尝尝没钱的日子怎么去快乐。对于父母的做法小鹏很反感,他带着情绪冲着父母嚷嚷:好好!你们就逼我吧!我现在就去庙里当和尚去,让你们有钱都没人花。说着他跑出了家门,直奔家附近的一座大庙而去。

这座大庙他经常来和庙里的老和尚很熟,他进去时老和尚正坐在院子里喝茶,见他进来忙招呼他坐。

小鹏愁眉苦脸的坐在了老和尚对面说道:大师,你说人要快乐的生活,还是苦闷的生活?

老和尚答:当然是快乐的生活了!

我也觉得活就应该及时享乐,而不是沦为金钱的努力,所以我不想工作,只想趁着年轻好好的享受生活。

老和尚笑了笑,他起身为小鹏倒了一杯茶,小鹏拿起喝了一口,吐出舌头说:天呀!这是什么茶,这么苦呀!真难喝!

老和尚笑着为他重新换了一杯说:你再喝喝这杯试试!

小鹏试着喝了一小口,接着又喝了一大口说:这不是茶,这是白糖水?

老和尚摇头说:不!这不是白糖水,这就是白水。

小鹏纳闷地问:怎么喝到嘴里甜丝丝的?

老和尚哈哈一笑道;那是因为你先尝到了茶苦的滋味,再喝白水才觉得分外清甜。如果先给你喝白水,你会越喝越觉得没有滋味的。

小鹏细细的吧嗒吧嗒嘴,顿然觉悟。

与茶的对话


我所在的地区为安徽江苏交界处,往东便是江苏溧阳和宜兴。初来工作的季节,天气渐凉,朋友建议我喝茶取暖。

我对茶叶无其所谓,小时候父亲在机关工作,每天早上便是从一杯茶开始的。喝得正浓,但对茶叶没有具体讲究。也许正因如此,父亲认为,人读书就是为了这一碗饭、一杯茶,且要吃得稳,那才是读书的真谛。

父亲刚刚退休时在家无所事事,心绪忧忧,有时甚至茶饭不思。父亲的一位上海老战友邀请他赴沪做客,他欣然接受,在电话里说,我带我儿子一起去可以吗。

这是父亲第一次去上海,路上他说,我十八岁去北京当兵,我们老家有十二个一起去的,一趟火车把我们拉过去,忘记几天几夜,总之一下火车说我们站的地方就是首都北京,眼泪立马下来了,因为这片地上还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父亲一直都是这样子的,说起某件往事,显得格外的情意绵绵。

六十岁的父亲已经习惯在家里,我知道,这里面有一半茶的功劳。那次从上海回家,父亲一路上唠叨,当初在一个连里,他还比我低一级,现在人家在上海养尊处优,活得潇洒。父亲的言语之间透露出羡慕,他说,回去,我也跟老刘一样,倒弄倒弄茶艺。

父亲的上海战友老刘家里有一整套喝茶的器具,茶杯、茶盏、建盏、茶漏、茶宠、茶罐、茶匙最主要的还是那套茶盘,黑松木的,常年在茶水的冲刷下老树新芽,让人看出生命的律动。我在两位长辈旁边,看着他们一杯杯互敬暖茶,突然感到这茶盘上的种种也都是有生命的律动,它们一个个都非常的可爱,非常的安逸,仿佛在这一米方圆之内寻得闲趣。

父亲说,老刘啊,我们都老了。

老刘端起茶杯说,是啊,你小王变成老王,我小刘可不变成老刘嘛。

父亲吃了一杯茶说,这茶叶有点苦,是细叶苦丁茶吧。

老刘没说话,把这份苦涩的茶水咽了进去。

父亲说,我们当兵快三十年了吧。

老刘说,三十年刚刚到。

父亲怔了下,突然有点激动地说,那还等什么,今年开春暖和了我们召集一帮江南的战友,一起去北京看看吧。

你先坐下,坐下,看你激动的,我都安排好了,我准备建立一个微信群,把我们战友拉进群里,目前基本信息搜集好了,你等我消息。老刘笑着说。

父亲在上海三天,吃不惯甜腻的上海菜,临走的时候,老刘赠送压箱底的宝贝2003年的云南熟普。父亲捧着盘子大的熟普,依依不舍道别,老刘,谢谢你了,我回去也要跟你学学,喝茶养身,让那些不开心的事儿见鬼去吧。

我惊讶父亲说的这番孩子气的话,他从来没有这么放松过,严肃是他的本性,不怒而威成为他的标配,作为他的儿子,我最有发言权。父亲说的不开心便是母亲的精神疾病,三年前,家里放了一笔款,借款人是老家最大的富豪,在我们当地开了好几个商场。当初母亲也是有所顾虑的,这么大款子,收不回来怎么办。父亲说,做不成大事天天都有后顾之忧。事情到了去年成为灾难那家富豪因为涉及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再加上银行的压贷抽贷,富豪一夜之间濒临破产。父亲心急如焚,母亲更是痛心绝望,这么大款子,怎么办呀?!

自打从小记事,我便知道母亲有个急躁的性子,做什么事情都雷厉风行,迅如闪电。烧好菜她不吃饭,先把锅洗好;以前没有洗衣机的时候,大冬天的晚上,她要把一家人的衣服洗好晾干才去休息。记得小时候父母关系不好,父亲一气之下跟单位去桂林玩,没有留下钱,母亲便在自家的门面店卖电话机和电话卡,等父亲回来,她脸上写满得意地说,你看,你走了,我们母子俩照转。母亲要强,外公说有一次村里一个老奶奶丢了五块钱,村里很多人赶来看热闹,你妈妈从田里上来看,让一群鸭子啄了新插的秧苗,外公愣是给她一扁担,母亲愣是没哭,而同样的一棒给我舅舅却哭了出来。我母亲不许我哭,遇到任何事都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但当我不听话,我却生生看到她眼眶里啪嗒啪嗒掉大泪滴子。

母亲因此得了病,医生说,精神方面的病不要想着治愈,对病人好点就是最好的治疗。我知道,母亲是因为那笔款子,那都是她和父亲省吃俭穿余下来的。父亲从那时候开始不开心,心情忧郁,过去母亲一手操持的家务事儿全盘移交给父亲,他每天打扫卫生,烧饭洗碗。母亲急躁,在家里呆不住,经常往娘家跑,去了呆不了一刻便要回家,父亲怕她迷路走丢,在后面跟着。母亲走到哪儿,父亲跟到哪儿,外公说,你父亲是个重情重义的仁义人。

我自然知道,父亲的仁义便是他的本性,他小学五年级便辍学,在家里劳动了一年,爷爷让他出去寻食。他腊月参加体检,正月便收到通知。北京,首都北京!父亲想都没想过,很快就要去北京了,比他大一点有去北京参加串联运动的知识青年,他那时什么都不懂,只是羡慕,因为据说北京天安门是用金子做的,昼夜金光闪闪。父亲在北京十三年时间,军队生涯塑造了他的秉性,他严肃而认真,1989年从部队回来分配到邮电局,他便一门心思扎进电路安装和通信信息工作中,那时候邮电局还没分家,待遇很好,逢年过节就能从窗户后面看到父亲扛着一大包东西带回家,有家用的、有食物、有电器、有时令的水果,最难忘的一次还有给我的四驱模型赛车。后来我才知道,不是每个职工都有,而是父亲得到局里的重视。父亲是个老党员,作为先锋模范曾经到省城接受优秀党员的称号,回到单位他说,我也是在稻花香酒店里上过厕所的人啦!

往事像一杯酒,那些陈年往事便像陈年老酒,越酿越香。父亲从上海回来,让我帮我买一套茶具,他也要在家里品茗养精蓄锐,最主要的是让那些不开心的事儿见鬼去。

我说,爸,你要买个什么样的茶盘,有黑金石的,有德国电木的,有台湾桃木材质的,最贵的是黑金石,也最耐用。

父亲立马回答,当然要黑金石的。

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父亲心里的秘密。

东西到了,我把茶盘安装好,烧了一壶水,用茶镊取出一块上海老刘叔叔送的熟普,用心冲泡它。

爸,你知道这茶叶的冲和泡的区别吗?

父亲微微笑说,那你说说哎。

我立马作出冲与泡不同方法。

父亲说,你还有什么关于茶叶的小知识,说说。

记住,安吉白茶不是白茶,大红袍不属于红茶,是乌龙茶。

父亲说,你都从哪里得来的?

我越过父亲的疑问,开始洗茶。茶洗三遍,熟普诱人的油褐色茶汤出来了。

爸,我敬你,你辛苦叻。

父亲端起茶杯,学着我喝茶的姿势,说,你喝茶还挺有模有样,跟谁学的啊?

不就是和老刘叔叔学的吗?我是现学现卖。

父亲摇摇头,沉默了。许久才说起,儿子,我们这代人不中用了,老了。

爸,你还别说,我记得小时候我就爱喝健力宝,那时候我要喝你不给我买,我跟你说了一个月,最后被你撩起裤子打,屁股打肿了,你心疼了才给我买。我也要强,跟妈一样,后来再也不喝碳酸饮料,改喝茶!那时候你们喝茶都是单位供,经常供细叶苦丁,苦得很!我愣是没喝哭,有一次,我还在你茶杯里撒了泡尿,反正颜色都差不多

什么?我怎么不记得?父亲一脸无辜,很快又被那画面逗乐。他怎么可能忘记,那一次我跟母亲说过,父亲得知后在我屁股上打出五个手掌印,还不记得?

很多事情想记记不住,不想记住的想忘又忘不了。父亲恢复了平静,那种神态似乎在茶汤里深深陶醉了。

我看着父亲,指间的黑砂壶流出晶莹剔透的茶汤。爸,别想了,顺其自然,来,再喝一杯,让那些不开心的事儿见鬼去吧。

无需在意人走后是否茶凉!


无需在意人走后是否茶凉!

人走茶凉,物是人非,简短的词语,道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人海茫茫,不论是一次偶然的擦肩而过,还是无意中的一次对视,抑或是人来人往中的一次相逢,都是一次难得的缘,皆应珍惜。

但是有缘起就是缘灭,我们没有必要去太多执着,所以不必在意人走茶凉,物是人非。也许,适当的放手,是给了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人走,茶总是要凉的,你走了,肯定会有别人来,如果还一直为你热茶,那新来的人怎么办,如果人走茶不凉,那该有多累,所以你走了,茶自然就凉了,如果有机会回来再给你把茶热上,这才现实。

人走茶凉,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想明白了这一点,就没有什么好悲伤的了。其实物是人非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只是我们的心态。

人走茶凉,换人换热茶,这是人生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很多人想不开,看不透,痛恨此中人情世故。可是,人生的因缘际会确实如此,一路相逢,一路告别。身边的圈子就那么大,人的精力就那么多,除却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一二知己,其余多是会路过的人和事,过去了就过去了。

纵使面对人走茶凉,也要宽容,这样彼此在社会上才能找到各自的生存道路。生活为什么无奈?只是我们执拗着不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活着而已。想要拥有的越多,害怕失去的就越多。

既然世界是变化的,万事万物不断更新,那么,我们也要不断推陈出新,勇于接受改变。人既走,茶凉也罢。因为离开意味着重新开始,一个新环境的降临,一段新情感的产生。过去的不能挽回,无需再耿耿于怀。以前的好与坏都会随着你的离开而变得越来越淡,就像一杯茶一样。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秋至枫必落,曲终人定散;物虽在,人却非,无须感叹,无须遗憾。

把杯畅饮世间情,物是人非尽随风。生命是一个不断飘移的过程,你我所路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所以,别太在意人走茶凉、物是人非。

人走茶未凉,物非人还是


不否认,曾经巴掌大点的那纸录取通知书有很大的魔力,让年少的我们怀揣模糊的梦想,带着浓厚的乡音,去到了那个叫农校得地方,见面时的交流几乎靠蒙和猜。

后来才发现学校的日子并不好过,吃了还饿的伙食,各种奇葩的规章制度,搞不完的卫生。让人很快就生厌,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

在那个不知什么是社会的地方,老师的语重心长就像唠叨的父母,我们并不放在心上。脑子里填满的是校门外得麻辣烫,校园内的甜薄脆,花生牛扎,豆腐皮,还有火车站的油饼子。只要能出去,就必须带个回来跟大家分享,至于考试什么的仿佛可以不管。

在校时,除了与同寝室的同学关系很好外,很少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年少的我们跟琴一样,不会自主发音,非得有人拨动。老师交代,我们完成并回复,剩下的时间就是神想和狂吃。

受时间的恩赐,我们很快就离校了,恍惚间就过了二十年。那天,我们因了想见,一张车票把我们聚在了一起。

再次的见面,我们都历经了很长的过程,说没有变化实属太假。成家,立业,头长白发,脸生细纹。岁月里该有的我们都有了。

但万变不离其中,我们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本质。良好的校风养成了我们一身正气,三年相处结下的师生情,同窗情都还在。让很长时间未曾见面的我们,没有见面时的尬聊,而是依然的随意,胡说八道的同学试聊天。就连在校三年很几乎没说过话的同学也不陌生。那时最严肃得我和秋萍如今也能笑出声来。当然,从前咋哇的人依然不肯安宁。

当老师们步入现场时,我们都很惊喜,激动。手舞足蹈的叫着秦老师,汪老师,任老师,毫无艺术成分,就是久别再见时的高兴和欢呼。尽管老师们猛的发现当初如花少年,如今这般模样的站在他们的面前,早已认不出当年那个谁是现在那个谁了。但是,他们依然记得当年硬塞知识给我们而我们还不愿接受的情景。

老师就是老师,不管你年龄几何,他们还是怕你不开窍,怕你努力,不上进。

汪老师推心置腹的人生经历分享,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叙事故事。他就差说:同学们,其实我就想告诉你们,什么是人生,价值何在。

秦老师还是当年的声声调调。冷透了的幽默,始终不能把他自己逗笑。我们在言笑之余,认真思考着他的那句:同学们,不怕你们都四十岁的人了,汪老师说的话,恐怕你们还是理解不了~~

说实话,要是真悟透了,我们就会陆续冒出汪老师之二,之三,之若干。有差距就是因为悟性不够。

班主任任老师也没再继续着他的酷,慢腔细调说,成腔成调的唱,感觉他温柔多了。二十年后在我们面前还是干的保姆工作。喝酒不开车,酒后不许乱跑,明天几点到。

最重要的是任老师对其他两老师说:反正我就这么多学生,你们看咋个装得下就使劲装。我们都明白,这样的话老师不会轻易说出口,只是因为我们不争气,他怕我们未来不好过。

在老师们面前,我们依然是个孩子。千叮万嘱终归我们过好他们安心。经历多了做不好就被罚的我们,体会到了久违的被关爱,所以,我们都感激。

第二天的饭桌上,只有二十个人。每一个人的发言都捡好的说,就是怕老师担心,同学难过。二十年的时间都会有故事,只是不被拿出来。

在场老师和同学惦念着没来的,或者没联系上的每一个人。都想知道远方的他们过得好吗?都希望他们在各自的世界里静好,安稳。期待来年能看到他们。那一刻我后悔自己没让王春容和史红梅一起来,因为她们都想来。

不得不承认这次同学会非同往年,动心动情。我们对绵阳的同学有着深深的内疚,她们准备了接近两个月时间,反复修改的方案,反复考察,协商的地点,为的就是给我们一个最好。

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当年学校良好的风气,自己没关系,先给别人做好。对她们的付出我们不可能无动于衷,所以才对自己的没帮上忙而内疚。

临别时太阳仔细的铺了一层又一层,但我还是微微发抖。看到站在门口的老师和同学,看到要送我到车站的室友。我真的想拥抱每一个人。他们眼里的不舍,我悄悄咽下的泪,发不出声的喉咙让我无法体面的跟他们道别。

假如我还是一个人,假如没有孩子在车站等着,我不可能离开,还要带走我的室友,让她们陪我穿大街,走小巷。非要送到车站,非要陪我再坐坐。

我一再的催促,却不敢看康希的车里,也不敢看下楼的小红。埋头扯着手指,心里像喝多了酒一样绞痛。

其实,在来之前,没想过会有这样一个难舍的过程。二十年前高兴的跟同学拜拜,急着回家看父母常言说:人走茶凉,物是人非。 没想到二十年后,却不愿拜拜,想留下来再聊聊。原来,人走茶未凉,物非人还是。

这次的相聚,用尽了情感。就是一个原原本本的我们,出现在了老师和同学的面前,毫无面具可言 。

陪一程,念一生,许多年后的今天,早已是一个用物质的程度衡量感情深度份社会。也只有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还是那么无所谓权贵。

我们只想用心祝福每一个到来了的同学,用情惦念没来的同学,用最大的虔诚为每一个人祈祷,祈祷在岁月里无恙,在时光里安康!

人与牛


小时候,家里养牛。养牛,不是为了出售卖钱,而是为了耕田。家里田多,没有牛这些田是不可能翻完的。农村的耕牛就是主要劳动力,是不能随便外借的,借的人也不好意思,所以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牛,或一户一牛,或两三户一牛。

养牛,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看牛。很小的时候,那时还没上学,爷爷就带我到天井山去看牛,这是难得的爷爷和我之间的尚有的故事。爷爷在我印象中,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也很少带我们玩,我们几兄弟都不记得爷爷和我们的故事,全只有奶奶和我们的亲密。那时还是集体,六十岁以上老人就分配看牛,爷爷就看着生产队的几头牛,好像有五六头。

我们早上出发,我也手里拿一根鞭子,替爷爷赶牛,哪一只牛不走在队伍里,我就去在牛的屁股后面一鞭子。现在想来,当时我们农村娃胆子真大,现在我儿子十多岁了,每次看到牛,都只能远远的看着,不敢近身,牛被赶到天井山下水库附近,才到达目的地。我就在山上疯玩,爷爷坐在树荫下乘凉,牛儿悠闲的吃着草,是一幅非常优美的油画。中午我们在三舅姥爷家吃饭,别的事都不记得了。

接下来的故事可能发生在刚刚分田到户,大姐和队里的春丫头,大兰子她们带着我到季个门猪场附近放牛。她们将牛放在山上,任由牛自由的吃草,她们几个就在一边采猪菜,我就帮她们看牛,不让牛跑了或是害了人家的禾。有时怕牛找不到好草,负责人的看牛人会主动帮牛找,或是看到别处有一丛茂盛的草,就扯下来送到牛的嘴巴跟前让牛吃。大姐她们采猪草时,扯了一把牛最爱吃的嫩草,要我送给牛吃。

我将草送到大牯牛时,它头都不抬起来看一下,扑哧扑哧的只顾埋头狠吃草,我就提醒它我给你送草来了,它还是不理我。我将草丢到它头旁边,它都不理,只当没看见,我急了,就捡起草送到它嘴边。哪知大牯牛突然眼一瞪,头一歪,猛的一下撞向我,我腾云驾雾般的不知怎么就掉进了两三米远的渠道里。渠道有一米多深,幸好里面没有水,长了很厚的杂草,我在里面哇的一声大哭吓坏了大姐。

大姐她们丢下猪草篮子跑过来,又没见我人,吓得大姐魂飞魄散的喊我的名字,直到发现我在渠道里,才急忙将我拉上来。大姐她们将我浑身上下检查一遍,看我是否受伤,确良寸衫我背部被牛角撕开尺来长的两条口子,除此外,没有看到明伤。大姐反复问我是否哪里痛,在我一再说没有哪里不舒服后大姐才放心,她们几个看到我的囧样又哈哈大笑起来。大姐将我送回家,遭到母亲的一顿斥骂,从此母亲在不让大姐带我看牛了,说这个丫头玩心大,不放心,大姐其实还高兴些,没有我累赘在旁边,她们可以没有负担的玩耍。

再后来,我们大了,看牛就成了我的主要工作,我成了家里专职的放牛娃。看牛是一件非常辛苦无聊的事,是我们小时候最最不愿意做又偏偏做的最多的事。在平原地区,牛可以放,在我们那里,牛只能看。一个人牵着牛在田埂上,眼睛要盯着牛嘴,稍不注意,牛就将田里的稻禾吃一兜,又不注意,牛又吃一兜。如一条田埂上稻子连续被牛吃了几兜,每天傍晚农人都要到田埂上去检查,被发现后是要追责的,第二天要找你算账,并且以后他家田埂上你看牛是不能去了。

所以我们看牛是格外的小心,不敢稍微分神,以免牛吃别人的稻子。牛爷很乖,它在边吃草边不时用牛眼睛观察你,只要你稍不注意,它嘴一歪,就吃了一兜禾,随之我就啪的一声一鞭子过去。牛也觉得做了错事,默默的让你打一下,自顾吃它的草。有的人家怕牛吃他家的禾,将田埂休得很窄,让牛通不过,但往往这样的田埂上草很茂盛,有的看牛的人偏偏要将牛牵过去看,结果将那家田埂踩塌,第二天又可看农人和看牛人相骂,甚至打架的事都可能发生。有时两个看牛人碰到了一起,远远的就问你家的牛是牯牛还是沙牛,如两牛都是牯牛,则要远远的分开,以防打架。这样在夏天秋天的田野上,零星的带着斗笠或打着遮阳伞的看牛人,便成了乡间的一道风景。

看牛看久了,站的腰酸背痛,看的两眼发黑,是非常辛苦的,于是我们就常常偷懒,将牛放进港坡下面不管,只在坡上远远的看着,可坐可躺,只牛不上岸就不会害人。这个时候是我们最轻松的时候,躺在港边的草地上,望着蔚蓝的天空中飘过的白云,将它想象成各种动物形态,幻想各种有趣的故事;或是哼歌,将所有能唱的歌反反复复的唱,以牛绳做麦克风,自娱自乐;或是品尝地上的各种野草,摘酸酸子吃,这些是当时放牛唯一的乐趣!或是将牛牵到后山,将牛系在艾蒿上,自己和几个放牛娃一起玩各种游戏,过十几分钟去瞧一下,给牛换个地方。但如牛绳脱套跑了,害了人家的禾或菜园,别人上门告状了,我们是要挨打的。

我们挨了打,第二天就将牛系在后山书上用艾蒿抽打一顿解恨。但无论是港里还是山里,由于找懒办法的人较多,牛吃的多,已经没有什么草了,地皮都快啃光,牛吃一天都吃不饱,所以是不能天天将牛放在这两个地方的。牛有没有吃饱,就看牛肚,牛的后腹部与牛屁股之间,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凹陷的地方,我们叫它牛肚,左边的是草肚,装草的,右边的是水肚,装水的。

左边的凹变的差不多平了,就说牛吃饱了,右边的凹式无论如何都填不平的。我每次看牛回家的标准就是要将牛的草肚填平,但我无论怎么努力,好像总有那么一点欠缺。有次我看牛回来走季方心家的田埂上,方心在田里扯草,他看到牛的肚子快平了,就拿我开心:小文啦,你不把你家的牛看的胀死了,胀死了你爹没牛耕田找你的。我知道他逗我玩,自顾牵牛走了,但我想牛应该是吃饱了。现在想来,看牛留给我的精神财富就是责任感和耐心,确实一点没错的。

晚稻收割后,天气渐渐变冷,地上的草渐渐枯萎,牛也就不再看了,牛开始吃枯草。早稻的稻秸农人都将捆成一捆一捆的,一层一层的做成一个草垛,草垛像一间房子,大人说是防雨。这是牛的秋冬粮食,是不能马虎的。秋冬季节,每天早晚给一捆给牛,牛就关在牛屋里安详的度过漫长的冬天。但有几件事是每天都要做得,一是早晚要将牛牵出来屙屎屙尿喝水,有的还要将牛赶进积肥池屙屎;二要将牛屋里的牛粪清理,卫生打扫干净。第二年春天来了,春种完后,就开始看牛了。

春种和双抢是牛最幸苦的时候,养牛千日,用牛一时。牛开始耕田耙田,成为田里劳作的主力军。尤其是双抢时节,牛可以说没日没夜的劳动,一头牛往往负责四五十亩田的耕作任务,在十天半月的时间里就要完成,还要拉石磙撵谷子拉车等。这时的牛呀,没有半点怨恨之情,全力配合主人的口令,进行各种劳作,有时动作慢了,主人还挥鞭打向牛的屁股。我记得我家的沙牛刚成年,力气不是很足,有时拉不动犁耙,爹在后舞动鞭子,使劲的吆喝,牛直着脖子,身体前倾的样子永远定格在我记忆的深处。

85年我家做老房子时,爹用牛去拉树,满满的一车树,在8队的高坡上牛怎么也拉不上来,天又下起了雨,我们在后面推,牛在前面拉,车子总是不得动,爹一鞭一鞭的挥向牛,最后牛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无论怎样打都不起来了。我和哥哭着说:爹,牛已经没力气了,让它休息会儿。爹没法,只好到别人家去求助,借别人的牛过来,两条牛一起才将车拉过来。事情已过去快三十年,想起来我心里还有愧疚感,对不住我家的老牛。

现在农村大都实现了机械耕田,牛也越来越少了,关于人与牛的故事和情感,也会随着时间的流失也会越来越少吧!

20xx-8-19

茶情


初夏,嫩暖的阳光朗照,明媚的春风相面,老伴拉着我到凤凰山井塔后边的小山上去采野茶。烂熟于心关于茶的记忆在我的脑海里一下子鲜活起来。

茶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饮料。茶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茶,与世无争,与人为善,与知己者而悦,与知心者相依,与知音者不离不弃,这就是茶的执着、茶的精神,淡薄名利而放清香于世间万物的品质。茶,不浮华、浮躁、娇柔、造作,自然而然,随和而舒展的展示风采,茶,深厚地蕴藏着她的精华与魅力。

茶是世界上第一饮品,我国也是最大的茶生产和消费国。中国人爱茶,我没有查对资料,恐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现代社会各种千奇百怪的饮料充溢于市场,然而饮茶仍然是国人永远不变的习惯,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钟爱。

小时候家时根本买不起茶叶。父亲从外面工作探亲归来,巴掌大的小信封里装一点茶叶,泡茶时只抓几小片放进茶壶,父亲却美滋滋地喝着。母亲常常因烧开水而责怪父亲,几瓶开水要耗费母亲一个上午锄的草根啊。父亲喝干沥尽的茶卤,手还舍不得离开茶壶,笑着说:不喝了,不喝了。有时母亲到山里亲戚那里回来,带回四五斤山楂梗,象是宝贝似的用老布包裹着,夏天天气太热时才拿出来,每次只抓几根泡在锅里,酱红酱红的,然而却比白开水好喝,特别是酷暑难当的双抢时喝上一碗,真是赛过琼浆玉液呢!生产队做工路过我家门口的叔伯弟兄晓得我家有茶喝,也过来讨着喝,母亲总是递上一碗半碗,社员们喝着笑闹着,直到一锅茶喝完了才走人。1965年,我姐夫的大哥调到孔城茶场任负责人,给我买了三元钱一斤的茶叶,那时鸡蛋才五分钱一只,太奢侈了,母亲说大哥既然给我们买了,那是一份天大的人情哪能推辞,只好拿回来泡了,那种清香一辈子也记得,邻居听说大宽家里有好茶,都来讨着喝一杯。母亲泡了一大壶,大家品尝都说好喝、好香。一下午泡掉了半斤茶叶,我心痛得快要窒息。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来到铜陵参加工作,十几年的二级工,一个月三十多元的工资,养家糊口很不容易,喝茶是一种奢望了。买一斤次等秋茶还舍不得喝,只是来客人时抓点放进茶壶里,给客人倒一杯,自己也享受一杯。八十年代在机关工作,会议室里配有公家的茶叶,有时也假公济私,揩公家的油水,尽管有茶喝,然而总觉得喝的不自在。不如自己花钱买的茶叶,沏起茶来喝着才舒心。单位来人,总要客气地递上一杯茶,有的只喝了一二开,浪费了太可惜。于是我吩咐服务员把喝剩的茶叶晾干,拿回家后妻给我缝了个茶叶枕,倒是清心明目,醒脑安神。

改革开放以后,各地的茶市、茶庄如雨后春笋。老百姓生活好了,喝茶也有条件了,然而现在退休了却很少喝茶了。我继承了父亲的不吸烟、不饮酒的良好习惯,也遗传了他的病高血压,有人说茶改药性,常年服药难免要忌茶。老伴管得很严,有时趁她不在家或不注意时沏上一杯,在洒满阳光春风鼓荡的窗前看沉浮的茶叶,呷上一口清茶,坐在阳台或者沙发上看看书听听音乐,倒也心旷神怡俨然一介幸福的老翁。

杏花、春雨、江南。谷雨时节正是我们长江沿岸春茶开始采撷的季节。然而几乎所有的老茶客都知道:谷雨前的茶叫谷雨尖,量少珍贵。谷雨前的新茶不受泡,沏个二三开之后就淡而无味了。真正尽泡的又入味的茶是雨后茶。

清明后七八天,茶苗刚露新绿,就有三三两两的村妇拎着竹蓝装着采摘的新芽在凤凰山矿露天市场和铁石宕桥头叫卖了。村民自己手工做的新茶象老干菜一样黑不留秋的,然而熟悉的味道和那一种久违的清香扑面而来,使人欲罢不能。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干脆自己上山采摘。我和老伴兴致勃勃地爬到凤凰山井塔后面的山上,留守在矿山的工友和他们的家属比我们早已经来到山上了。采野茶是我们几十年养成的习惯,那时在矿山工作,山上的野茶刚一冒尖,我们矿工的休息日就争先恐后地来到万迎山或者药园山的半山坡上采野茶。七十年代初,山上的茶的确是野生的。村民的自留山那怕空在那里,也不能种植资本主义的茶苗。那时寻找野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一棵那里一棵,新茶也象羞涩的少女躲藏在岩石的隙缝处,一个上午也不过采一斤左右的山茶罢了。进入八十年代,党的农村政策好了,茶叶越来越值钱了,山上的茶并非野茶了,是近郊的农民种植的优良品种茶。

这时,山下传来喧闹的机器声,却原来这里即将开发成牡丹园,推土机把一大片村民辛勤培植的茶棵连根拔起,我的心不由得惋惜这些茶树来。同时也为村民觉醒的经济头脑而高兴,无论药用牡丹还是风景牡丹都比茶更有经济发展前途。我们在未拔起的茶棵上扯那嫩嫩的叶片,还有一种湿漉漉油滑滑的感觉。我的手很苯,扯得很慢,老伴笑着说:你呀,只会捉笔杆子。老伴从小劳动惯了,手脚麻利,她双手不停地在叶尖上抖动,嘴里还哼着做姑娘时唱过的采茶小曲春天采茶抽茶芽,快趁时光掐细茶。风吹茶树香千里,盖过园中茉莉花。

家居凤凰山,不通液化气。老矿工家家都有一个柴火灶,小火烤茶完全有条件。我们从山上摘茶回来就做开始做茶,把茶叶放在铁锅里用文文的小火烘焙,不用铲也不用刀就用手在锅里搅动,茶叶儿稍微卷曲就起锅,放在太阳下面晾照一会儿。老伴急匆匆地烧开水,给我沏上一杯新茶,嫩绿的叶片在杯中上下漂浮着,我端着喜悦与收获来到阳台上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眼睛和心儿一同随着小小的新绿在杯中浮动,品一口新茶不觉清香扑面,心里也荡漾着劳动的喜悦和浓浓的绿意了。

茶中人生


细雨纷纷,秋风哽咽,这些天,我常一个人独处,安静是有了,可孤独也如期而至,平日里虽说不上青灯古佛为伴,可也无欲无求,颇有点佛家四蕴皆空的味道。

我平日里喜欢的有两物,一是书,一是茶,书是智慧经,茶是禅悟根,如只读书而不喝茶单调枯燥的很,若是只喝茶而不读书,也是异常的无趣。

我虽喜欢喝茶,可本身也是俗人,粗人一个,不太懂得什么凤凰三点头,也不太懂得什么杯香绕梁,平日里只管泡了一壶茶就往嘴里灌,很少会去在乎什么雅俗之分,其实我一直在想:艺术为什么会有雅俗,贵贱,高低呢?雅本不雅,俗也不俗,而说到低只不过是形式的繁复与平日里艺术人的身份。

沏上一壶茶,湿润的空气,湿润的世界,泛黄的纸页,屋子里无比温馨又无比的婉约,我不太喜欢喝浓茶,因为浓茶可以麻痹人的神经,也因为种种原因。

可是我发现,呷一口汤,放在嘴里的时间越长,苦味也就越浓,而香味也越浓,难道香与苦是相并而生的吗?我迷茫了起来。

看着茶叶在玻璃杯子中缓缓展开,上下纷飞,心中颇有一些惊喜与悸动,我一向认为什么样的人就喝什么样的茶,而我比较偏爱的则是碧螺春,明绿色的茶汤,黛玉一般的绿叶,香气虽不浓烈,但却绕人鼻梁,经久不散。

别说是喝了,就是看上几眼也颇为兴奋。

碧螺春是团儿一般的形状,而待它吸够了水,芝麻粒大小的一颗往往会伸涨到小拇指大小,藏拙或许会很容易,但藏巧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做事需要静,静能生慧,慧又生能,而饮茶也完全是这样一个理,安安静静喝茶的人,喝的真是茶吗?不!喝的是人生百态,俗世五味。

茶是一样的,可因为泡茶的水不同,泡出的茶也千奇百怪,用热水泡的茶,茶叶浮在杯面,又因为吸收了足够的热气沉下去,起起伏伏,浮浮起起,摇摇摆摆,便如同人的一生一样。

把过茶杯,用力吞下几口,腹腔溢香,荡气回肠,仰天一吐,全身毛孔张开,废气尽排,神清气爽。

茶的汤水是油的,可这油不是类似于寻常植物的油,和动物的脂,不腻也不淡,静静的遮掩住下面的茶叶。

忽然我发现面前的茶水是无关紧要,而藏起来的茶叶方是重中之重。

爱如茶


念小学时,我一看书写字就能听到妈妈的唠叨:别躺着看书,当心近视眼睛不要靠书太近,要近视的。当然,对妈妈的忠告,任性惯了的我是不以为然的。

等戴上了近视眼镜,才后悔没听妈妈的话。

可也没把近视当一回事,反而觉得戴眼镜显得挺有学问的。

妈妈却四处寻医问药,只要听到有矫治近视眼的药物和仪器,肯定要让我试试。她还强迫我这个大型食肉动物每天吃下一大堆的蔬菜可妈妈的努力却无法阻止我的近视越来越严重。

我长大了,上大学、参加工作、谈恋爱这才意识到近视的诸多不便。以前视为学问象征的那副眼镜,在我眼中变成了美丽的天敌。所以,能不戴眼镜我就尽量避免戴眼镜,不惜做个睁眼瞎。没想到却惹来了麻烦,人家都说我太孤傲,连见了领导也爱理不理

那时,我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地使用电脑,一年下来,视力更差了,平时眼睛不是干得受不了,就是迎风流泪停不住。妈妈很为我的眼睛担忧,她开始每天为我准备一壶茶,把茶摆在电脑桌上,还叮嘱我一定得喝完。

我问妈妈是什么茶?妈妈神秘地笑道:反正只有好处没有害处。你只管喝下就是了。

等我要远嫁江西了,才知道那茶的配方。母亲对她的女婿说:小劲不喜欢吃蔬菜,可像胡萝卜、绿叶子菜什么的,你一定要想办法让她顿顿都吃一些,掺点荤腥在里头,她就不会觉得难吃了。还有,每天记着让她用枸杞子、珍珠粉和小菊花泡点水当茶喝。这些都对眼睛很有好处

母亲的话还没说完,我就如哭嫁一般哭开了。

我为自己对爱的近视而哭。这么多年,我仿佛一直没看清母亲对我的爱。

哭着,哭着,那股清凉仿佛从心底腾起。我恍然大悟,这茶里还有一味母亲没说出来的配方,那就是母爱。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29559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