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两个人遇见了那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想到以前的时候我会翻看我们的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如此浪漫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奶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个世上还是好人多。奶奶说。

不要总是浪费粮食,我们这辈儿一路走得不容易!奶奶说。

不要忘记别人对你的好。奶奶又说,我知道,奶奶纵有千头万绪,千丝万缕的千言万语要嘱咐的,她孙儿辈的我,这辈子,千万不要想着做恶人,也不要做恶事,总有人在熬过了他的悲痛,或得或失,都会反过来拥簇你,怜悯你曾对他的那般好。也只换得年少无知的我,了了敷衍,哎呀,早知道了!

度过年少轻狂,我似乎明白了奶奶那些充斥着我的耳洞,现在看来俨然让我醍醐灌顶的诸多嘱咐,也懂得奶奶多年来仍在我耳边叮嘱连连下一生都碌碌无为的她,让我同旁人一起品出了奶奶身上独特的内涵,好不让人觉着有美感!她,是借了爷爷一生的功名利禄才足以让她也羡煞旁人吗?

多年之久,多年之久之情,奶奶养我,我珍惜她灌我之爱,以此来维持对我隔了辈儿的宠,和宠溺下我的千娇百态,之后的她,却隐隐的更放纵了我,也让我隐约对,她对我的包容开窍她懂了我的收敛,成长后的我,开始变得不再有在她孙儿辈本该有的宠爱下,依赖于她的我的随心所欲。

奶奶的这份情义很重,涵盖了血浓于水的亲情持有的爱,以及赋予了我,我们彼此额外的,融入骨髓的禅让,奶奶说,我孙儿这么美,你该有的,我们本能的给,也弥补珍贵。

多幸运在最美的这一世,遇见不期而遇领养了我的你奶奶,我想我现在已足以用这一生所有剩下的,反过来拥簇你,不留遗憾的,没有可惜的让我以你爱我的方式来爱你,并听来了你的叮嘱,去爱我这一生来来往往,已路过我全世界,或,平行还未与我交织的人。

因为,奶奶的叮嘱让我悟道,每一个熬过生活上某种艰苦的人,之后的胜利,亦或成为荣誉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或多或少的体会过来自最平凡的人,平淡的生活中,他殊不知你难,还慰籍了你的暖,然,容你化暖为你内心的力,继而成功的你纵使会忽视,但请别误认为那是自给自的坚强。

小编推荐qg13.com

二奶奶


轻轻地你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轻轻地你来了,总带来一缕春风、、、、、、。

村里的二奶奶今天走了,二奶奶一生无儿无女,她的死,令全村男女老少潸然泪下。

今年八旬多的二奶奶,身板硬朗,善良勤苦,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暖意融融;她走到哪家,哪家都笑脸相迎。她总是替别人

着想,六十多的时候,她还给邻家比她年长的叔叔挑水;七十多的时候,她还 能骑上自行车为摔断腿的异姓侄子去镇上驮面。年轻

的时候,为这家做饭看孩子;为那家锄地摘棉花、、、、、、,总之,二奶奶自从嫁进我村,做的好事数不胜数。

近几年,二奶奶的院子里,每天都有男女乡亲帮她做活;她的身边每天都有孩童围着她嬉戏耍闹。有时候,孩子们会把二奶奶的眼

睛捂起来,让她仅用手摸摸自己是谁,猜错了,就罚二奶奶唱她年轻时唱的歌,每次二奶奶都唱的是小白菜,心里黄,三两岁啊,没了娘、、、、、、。因为二奶奶自小没娘,吃了不少苦,所以她非常痛惜弱小 ,同情贫苦的人。

还有几天就过春节了,今天早上,邻居孙媳妇给她送蒸好的包子和年糕。推开门,看到二奶奶还没起床,叫了几声没人应,走近了一摸,才发现二奶奶已经过世了,身上早已冰凉。

二奶奶的死讯,很快传遍了全村,听到二奶奶死的消息,我的心有一种强烈地被触痛的感觉,眼前总是浮现她的笑脸,耳边总回响她爽快的腔调 。

我能为死去的二奶奶做些什么呢?我能为二奶奶做的只能是用几行浅淡的文字,来记录二奶奶的生平足迹,让人们记住她的笑、她的好、她的助人为乐 的精神;她的坚强、她的诚恳、她的乐观。

亲爱的二奶奶,春天来了,你却走了,你是不是要用你的生命为人们赶走严冬的寒冷,你曾经为多少冰冷的心灵带来春天的温暖,我想你走得一定无憾,因为你的感召,村里已经成长起了几十个二奶奶式的助人为乐的模范人物,一个二奶奶倒下了,千百个二奶奶 站起来了。

敬爱的二奶奶,安息吧,您一路走好 !您虽然无儿无女,我们都是您的儿女、您的亲人,泪光里,我仿佛感觉二奶奶满脸带笑,就站在我的眼前、我的身后。

我和奶奶


我出生于八零年,那时候咱们的农村,与现在截然不同。吃穿用度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家家户户的承包地里,都有棉花、小麦、大豆、油菜、蓖麻等各种作物。自留地里更是有萝卜、白菜等诸多蔬菜。

棉花弹扎纺线后,在全人力的织布机上织成粗布,染色后做成衣物。保暖耐磨,可以穿戴一生。

蓖麻油菜可以榨油,每次做菜,只要放入少量。现在想来,那是真香

我家也有十亩承包地,主要的劳动力只有父母二人。

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农用机械,耕种全靠牲畜拖拉,人工点种;更没有现在这么多种类的农药和除草剂,十亩地,不说在农作物上捉虫子,就只是除草一项,一年时间就被占用了大半。父母很是劳苦。

八五年,我五岁。离开父母,跟着奶奶住。当时,大我两岁的姐姐,已经跟了奶奶五年了。

五岁的我,刚离开父母,不太适应,经常哭闹淘气。姐姐说,每晚奶奶哄我睡觉,都要用上一个多钟头。比起如今那些不到两三岁,就进了幼儿园的小朋友,我有些脸红。

尤其是到了冬季,曝露在棉衣外的手脚,冻得通红,感觉却在发热。睡觉前,奶奶总是先行钻进被窝,替我和姐姐暖热。

早起时,无论天气多冷,奶奶都坚持让我和姐姐,用刚从老井中打出的凉水洗漱。效果神奇,别人家的小孩经常把手脚冻裂,我和姐姐直到如今,从没出现过冻伤的情况。

八八年,我上小学。

每次在学校调皮捣蛋,被老师责打。回家后向奶奶哭诉,奶奶会沉着脸,让我在家等着,她去学校给我报仇。但奇怪的是,放学时,奶奶看到老师,依旧热情的打招呼,很是亲切。

那时候,最爱和奶奶一起去自家的自留地。我在一旁捉虫捕蝶,奶奶在地里除草。回家时,拽些蔬菜瓜果。我至今喜欢生吃西红柿和茄子,大概是那时候养成的习惯。

依着土院墙,用两根木柱支起一个小棚子,就算厨房。奶奶往灶台里添加秸秆,我在一旁用力的拉着风箱。

水开后,奶奶放入南瓜块儿,少量的小麦面糊糊随后倒入锅中。

奶奶用三块半截红砖,在地上摆个等三角,小铁锅放在上面,灶台中取些底火塞到小铁锅下,就成了个简易的小灶。

奶奶炒菜,只放少量油盐,或许是技艺高超,炒出的菜品,依然色香味俱全,香气扑鼻。

南瓜粥出锅,汤白瓜黄,气味甜香。就着奶奶刚炒的热菜,不到十岁的我,也能吃掉两个大馒头。那时候的馒头不白,自家小麦自家磨,奶奶亲手做的。个头也大,比现在吃得机制馒头,要大上一倍有余。

奶奶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我和姐姐把菜吃完,把碗里的粥喝光。然后,奶奶会盛些萝卜丝什么的腌菜,开始吃饭。

九三年,我上了初中,姐姐初中毕业后,去往城里打工。

学校在镇上,离家有七八里地。我没在学校留宿,每天放学坚持回家。

小巷口,石桥旁。刚到村口的我,就能够看到奶奶。奶奶不时打着眼罩,望着我所在的方向。直到我走近奶奶十丈左右,奶奶才会露出慈祥的笑脸,招呼我一声。后来,我才知道,奶奶的眼有些老花。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村里有了副业,周遭村镇也设立了集市。

奶奶似乎爱上了赶集,和她的一些老姐妹们,几乎是一次也没间断过。每次回来,都会带些麻花、坚果什么的。

我虽然已经十四五岁,老大不小了,但是奶奶给的,依旧来者不拒,扫灭一空。奶奶总是笑眯眯的看着我吃完。

那时的麦芽糖,叫做糖稀。要用两根小棍绞着,拉扯成浓稠的白色,才能入口,真正的香甜如蜜。如今想给女儿买点儿,可已经难寻正宗,滋味相差天地。

我上初三那一年。

有一天,一直卧床的爷爷,突然起身,精神百倍,把家里损坏的老物件,统统修理了一遍。我很替奶奶高兴,以后不用为爷爷端茶倒水了。

奶奶无言,只是用那眼皮有些松弛的双眸,默默的看着正在忙碌的爷爷,眼神有些异样。

七天后,爷爷去世,走得很安详,享年六十七岁。

我所在的李家,本家很多,葬礼很隆重。起丧的时候,孝衣孝帽,白花花的一片,队伍绵延二里多长。

我是长孙我执幡,出村口时,要回头跪谢帮忙的乡亲。我看到了小巷口,石桥旁的奶奶,望着这个方向,身形单薄。

零二年,我要结婚了,对象是和我一起工作的女孩子,模样不算出众,但小巧可人。奶奶看到后连声说好,咧着嘴,笑成了一朵花,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了。

那次,我看到了奶奶掉了两颗牙。后来,我要奶奶去补上假牙。奶奶却说假牙吃饭不香,怎么劝都不去。

新婚燕尔,黏腻非常,几天没去奶奶家。

有一次傍晚,奶奶给我送来了一碗红烧肉,说是她吃不完,怕夏天温度高,一晚上会坏掉。热气腾腾,沁香脾胃,明显是刚出锅。这么大的一碗,哪里少了一块?

我高兴的收下,鼻子泛酸。搀扶着奶奶回家,那一夜,我赖在奶奶家住了一晚上。老土炕比弹簧床厚实,我睡得很是香甜。

有了儿女后,工作也忙碌了许多。不知不觉间,每天从看望奶奶两次,变成了一次,而后两天一次,继而三天一次......

零九年,那是一个冬天。接到父亲的电话,奶奶病倒了!我火速请假赶回。

姑姑们都在,父母也在。医生正在为奶奶做检查。医生临走,小声的在父亲耳边说了几句话。我没听到,我听到了奶奶在呼唤我。

坐到床边,奶奶皱褶的老手握着我的手,梦呓般叮嘱我,要好好工作,她有姑姑们和我父母照看,就行了。

我在哽咽,不敢说话,望着奶奶无力睁开双眼的慈爱面容,我鼻子很酸。

入夜,奶奶睡着了,我在姑姑的劝说下回到家中,没脱衣物,躺在床上。满脑子是和奶奶在一起的过往,像电影一样,不停的播放。

叮铃铃!电话一响,打破了午夜的寂静,我心中随之一痛。电话那头父亲低沉的声音传来:小杰,你过来吧。你奶奶走了。

我赶到时,小姑姑站在房门前,拦阻我不让进屋,说是里面正在为奶奶换衣裳。我确定了消息,无力的坐在老井的边沿,无声落泪。

终于,屋里哭声响起,我踉跄着跑到熟悉的土炕前,噗通跪地,放声哭嚎。 我再也没有奶奶了!

丧礼依旧很隆重,村口跪谢乡亲时,我透过朦胧的泪眼,看向小巷口,石桥边。可是无论我怎么用力,如何努力,哪里......什么都没有!

百善孝为先!子欲养而亲不待,更是莫大遗憾!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请珍惜爱护!

惠芝奶奶


天气渐渐好起来,小城里的老人都走出门,坐在街边晒太阳,突然间这座小城成了老年城似的,便想起了惠芝奶奶。

从去年秋天开始,惠芝奶奶身体便大不如以前,一整个冬天奶奶只待在家里,这个时候,惠芝奶奶应该可以出门转转,晒晒太阳了吧。

我从小到大,我家老爹时不时就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话挂在嘴边,耳提面命一直以来傻呵呵的我。一两年前,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老爷爷为纪念老伴儿写了回忆录叫《平如美棠》,那时候,我觉得人生最美的爱情不过如此了,喜乐、平和,无论经历了什么,无论在哪儿,两人都互相惦记着。那是我第一次觉得爱情这件大事儿,发生在老人那儿,比在发生在年轻人那儿要好,他们爱一个人犹如爱大山大海,平凡、自然且磅礴。

后来,我偶然间听到倪萍写的《姥姥语录》,每天晚上听着音乐读个两三篇的,深深浅浅地暖了心窝,我觉察着善良的奶奶一生的语言,听着像一条潺潺不停的河。

若说起那些老人的故事遥远,那么惠芝奶奶就显得近一些,惠芝奶奶的故事是她的孙儿辈们时不时倒豆子似的倒出来的。

或许是因为惠芝奶奶跟我的外婆有些类似的经历,即使我跟惠芝奶奶只有一面之缘,我便已很喜欢她了。出身地主家庭,在锦衣玉食里突遭变故,很小的时候父母离世,哥哥们接连失踪,辍学成为别人家的丫头,成分不好的惠芝奶奶在周围人睁大的双眼里过着糊里糊涂的生活。

起初,她舍弃了自家祖祖辈辈的房产田地家业,接着,在亲戚家当使唤丫头,后来,嫁给一个连年龄也不知道的老实木匠,生了五六个子女,惠芝奶奶四十岁守了寡,她在之后的年月,或许是我可以想象的,但之前那些,我不敢想。她的人生让孙辈儿们说起来,凄凉与跌宕徘徊在她生命的云图上。惠芝奶奶比起我的外婆,她经受地更多些,我的外婆应该说是算个大家闺秀吧,但当我跟外婆说起惠芝奶奶时,她不断地咂舌,下意识里眼皮下垂盯着地板看,我看不到她的眼睛里是什么,但她终会说一句,她是个顶厉害的老太太啊。

我见惠芝奶奶的时候,她八十多了,个儿不高,皮肤特别白,脸上没有一块儿老年斑,微驼,大脚,头发全白,话不多,家里一切井井有条,腿脚利索,儿子孝顺,儿媳贤惠,女儿们也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

她张罗儿媳妇给我烫火锅,火锅料碗须是家里自己炒的,火锅底料一半自己炒,一半去店里买个大干锅,带猪蹄儿鸭掌的那种最好,得有料,得让孩子们吃好,火锅的菜当天早上集市上买,洗好晾干,装在小盘子里备着。茶水、饮料安排妥帖,吃饭时,一家人说说笑笑,她在旁边看着,欢喜只在嘴角而已,我想,这时候,惠芝奶奶是真的欢喜。

奶奶的大女儿嫁得最远,从关中一直嫁到了汉中,隔了一道秦岭。大女儿四十多岁的时候在一次医疗事故中意外过世,当时家里人瞒着奶奶把在病中的大姐送到ICU病房,眼看着人快不行了才迫不得已告诉惠芝奶奶。六十多岁的奶奶挂了电话跟谁都没说,关上门就朝汉中走,晚上没车,奶奶沿着铁路一步一步走,路得有多长啊,夜得有多深呀,走到汉中,奶奶的头发从花白成了全白。

奶奶看了大女儿,硬朗的奶奶就轰然软了下来,那是她最懂事的大女儿,最能干的大女儿啊,嫁得最远的且平日里最照顾不上的大女儿啊,就那样悄然得离开了她。奶奶哭,哭是舍不掉,哭是心里头疼,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戚,那是无法以子女的多寡来衡量痛感的轻重。奶奶纵有六个儿女,但她却也无法舍掉任何一个孩子的离开,女儿在时,尚有一句妈,她不在了,连着什么都没了。

奶奶的孙女儿跟我是好朋友,小姑娘跟我说起奶奶时是一脸佩服与亲昵。姑娘初中时跟着了魔一样,谈恋爱、逃学、抽烟,离小混混只差一头杀马特的造型,惠芝奶奶天天跟着小孙女,生怕她走错了道儿,吃了亏,实在看不住了,奶奶腆着脸去求在西安的女儿一定得收留了孙女儿。姑娘说,那时候她真混蛋,跟一个烫手的山芋似的,谁都不敢接一个问题少女,也谁都没信心挽救失足少女。惠芝奶奶求了女儿,又求了女婿,一定得把孙女儿带走,远离那个让姑娘变坏的地方。姑娘说,没有奶奶,就没有今天的她,是救了她,在姑娘的言语里,潜藏着抱歉与坦然。而这一切,来自于救赎后的彻悟。

生活在穷苦年月的人,即便是母女、父子,亲情、爱情都比较淡漠,在贫困生活的压力下,大多会比较自私。惠芝奶奶的白发泛着一缕缕温润的微光,藏不住她这一世的故事,在她前半辈子一个人拉扯了六个子女的穷苦里,她不自私,她大气,子女个个出众,她熬过去了穷苦,反而更加明白舍,明白得。

惠芝奶奶是善良的,她的善良跟旁人的善不一样,经历过转角、跌宕、悬崖的善良更需要许许多多条件,没有这些条件,没有那些条件,善良会被埋没、被误解。奶奶的善良经住了岁月的拷打,成了她的高贵。

如今,奶奶极少管事儿了,一家人极服气奶奶,奶奶一辈子帮理不帮亲,儿子女儿跟媳妇儿女婿闹了矛盾,奶奶凭着理,不让有理的短气,不让没理的人舒坦。一家几十口人聚在一起时,和和美美,孙辈儿们总夸,奶奶是聪明的老太太。

即使如何平凡的人,如何平淡的几十年,当回溯一生时,到底会发现些大事儿的,我对惠芝奶奶的敬仰不止于她的聪明、大气,还有她这一生即使如何坎坷、如何艰难,她都一直向前走,走出了一个善良可亲的家,走出一条可敬可爱的人生。

奶奶翻身记


我叫孙百惠,和大官庄的林爱虎结婚已经两个多月了,因此,和街坊四邻的乡亲们也渐渐地熟悉起来。有一天,我去邻居家串门,有位外号叫“快嘴”的二大娘在和我聊天时,突然问我:“你见过你的奶奶吗?”,把我问了一愣。我不解得问:“二大娘,你都把我问糊涂了。自从我和爱虎订婚到现在,从来没有人给我提起过,我哪里来的奶奶呀!”

“是吗?”二大娘瞅着我问。

我看着她那怀疑的眼神心里感到十分委屈,认真地解释说:“二大娘,咋不是?我要是糊弄你,我是……”

二大娘没有等我把话说完,抢过话茬说:“傻孩子,二大娘只是随便问一下,值当的那么认真吗?可能是我记错了,算我没说行了吧!”

可是,他那眼神里分明告诉我,此地无银三百两而已。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些困惑的我百思不得其解。一直等到晚上九点多钟,爱虎从县城打工回到家后,我就想问个明白。他却迫不及待地把我抱在怀里,和我亲吻起来。我经不住他的诱惑,催着他上了床,急忙和他一起钻进被窝里。你不必大惊小怪,笑话人。对于一对新结婚的年轻夫妇来说,当然少不了那种事,人之常情,生理要求,无可厚非。

我怕影响他的情绪,暂时把疑问放在心里。等俺俩忙乎完以后,我笑着问:“宝贝儿。”这是俺俩在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我对他的爱称。“我听别人说,咱奶奶现在仍然健在着,是真的吗?”

对我的提问他有些茫然,好久没有回答。我不解的又问:“怎么不说话?难道有难言之隐不成?话又说回来了,谁家没有老人?谁又能长生不老?老人健在是儿女的福分,也是儿女有孝心的标志,是全家人的荣耀,有什么不好说的呢?”

“理是这个理,但是,……”他又停下来。

我追问道:“既然是这个理,还但是什么?难道……”

他插话说:“但是,有的人不这样想,把老人当包袱,当累赘,不敬爹娘,不孝父母,只想自己过好日子,忘了做人的根本。”

我解释说:“虽然有那种人,但是,基本上是极少数,大多数还是好的或比较好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你说的不错,但是,做起来难呀!就像现在当官的,嘴上说的呱呱叫,行动就是不对号,说做两张皮,表里不统一。不满不说,咱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埋怨说:“你扯那么远干啥?还是回答我的问题吧!”

“好吧!既然你非要问,我也不瞒你了。咱奶奶不仅活着,而且还很健康。”

听了他的话,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疑惑地问:“那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咱奶奶?你们也从来没有提到过。她是个大活人,还能藏着掖着吗?”

“唉——,一言难尽呀!”他心情沉重地说。

我更困惑了,不解的问:“奶奶健在是好事,有什么不好说的?明天你请个假,陪着我去看奶奶。我都过门两个多月了,如果见了奶奶不认识,还不叫人家笑掉大牙。同时,也显得我这个孙媳妇忒不懂事了。你就赶紧给我说说奶奶的事吧!都把我闷死了。”

在我的追问下,他只好如实交代了。“说来话长。十几年以前,记得我刚懂事以后,因为农活忙,咱爸爸、妈妈没有时间管我,是奶奶一手把我抱大的,晚上也和奶奶住。那时一家人还比较和睦,可是,等我上学以后,奶奶成了闲人,手脚也越来越不利索,婆媳关系就开始紧张起来,不断地埋怨奶奶不中用。奶奶是个明白人,主动地提出自己过。妈妈来了个顺水推舟,把奶奶撵到了陪房的小屋里,从此奶奶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生活。”

我瞅着他眼泪汪汪的样子,我也眼红了,心里不是个滋味。但是,我有点儿纳闷,总觉着婆婆不是那种没有良心的人。说句实在话,自从我进了这个家门,婆婆对我可好了,把我当宝贝,脏话累活不叫我干,就连我和爱虎的脏裤头、臭袜子也不叫我洗;我一说下地干活,她总是说,那点儿活还不够你爸爸俺俩干的来,你去干啥?要是累坏了身子咋办?我说在娘家我也经常干活,没有那么金贵时,他总是劝我说现在不是从前了,还是攒好劲给我生个大胖孙子吧!弄的我怪不好意思的;尤其是做了好吃的,自己不舍得吃,光给我往碗里添。可以说是疼爱备至,关爱有加。对于这样一个老婆婆说她不关心别人,虐待婆婆,我还真的难以接受。我想到这里情不自禁地说:“不可能吧!”

“咋不可能?对此,爸爸和她说了好几次,我也和妈妈争吵过,可是,她就是听不进去,并且还变本加厉,就连我给奶奶送东西吃,她见了也不干,不是吵,就是骂。有时急了,我也顶她几句,她就连哭带闹得耍赖,我也拿她没办法。”

我实在忍不住,继续问道:“难道后来连东屋也不叫住了吗?”

“你猜对了。自从和你订婚以后,妈妈就规定不让别人告诉你还有个奶奶的事,她担心这件事影响到咱俩的婚事,因此一直瞒着你。眼看咱俩结婚的日子快要到了,妈妈担心瞒不住,一不做,二不休,在房后的夹道里给奶奶搭了个临时小窝棚,就这样把奶奶给赶了出去。”

我好奇地问:“那奶奶吃饭咋办?”

“咱妈妈每天给她送饭吃,如果忘了奶奶就惨了,只能饿一顿。”

我生气的说:“你爸爸是干啥吃的?他就不会管一管?送一送?”

“你难道看不出来吗?爸爸是个老实人,含着冰凌化不出水来,家里的一切是妈妈说了算,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咱家也是阴盛阳衰,和中国的体育差不多。有时我回来背着她,偷偷地给奶奶买点儿送东西吃。”

我彻底明白了。“嗷,原来如此。是我把奶奶给害了。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看来还得我想办法把奶奶请回来。”

他担心地说:“你就少点儿事吧!免得再闹出乱子来,传扬出去丢人现眼,让我在众人面前更抬不起头来了。”

我安慰他说:“你放心吧!我一不和她生气,二不和她吵架,以理服人,争取让她自己把奶奶再接回来住。”

他不由自主的“噗嗤”一声,喷了我一脸吐沫星子,把我气得够呛,埋怨说:“能不大的人了,一点儿规矩都不懂。”

他急忙赔礼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随即伸手拿过一条毛巾,轻轻地给我擦了擦。

我装着生气的样子说:“不行、不行。”

他作难地说:“那咋办?那咋办?”

我笑着说:“傻样,你不会用嘴舔舔呐!”

俗话说,心有灵犀一点通。他终于明白了,急忙在我的笑脸上亲吻起来,当他亲吻到我的嘴时,我实在忍不住,急忙抱住了他的头,两个舌头在接吻的嘴里相互戏耍起来。我慢慢地把他一拉,他就明白了,顺势趴在我即苗条又滑溜的身躯上。

你可能又要笑话我,对我的行为横挑鼻子竖挑眼。但是,我毫不客气地再次告诉你,对于一对年轻的新婚夫妇来说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因为夫妻调情那是撒娇,非夫妻调情那叫发贱;夫妻同居那是正当,非夫妻同居那叫越轨;卖身求荣,那是无耻,卖身求富,那是犯罪。

对不起,扯远了,咱再回到正题上。我俩忙乎完以后,他有点儿累,转过身去睡觉了,可是我怎么也睡不着,因为,如果这种没有礼义廉耻的家风一代一代传下去的话,这个家非败了不可。如何尽快的把奶奶从水深火热的人间地狱里解放出来,扭转这种不良家风,是我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不能不认真的想着良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灵魂,失去做人的底线,那么,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灵魂,失去做人的底线,那么,这个国家还能和谐发展,国富民强吗?一个家庭如果没有灵魂,失去做人的底线,那么,这个家庭还能家和万事兴吗?一个正常人如果没有灵魂,失去做人的底线,那么,这个人离衣冠禽兽还能远吗?我越想越觉着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常言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后,很快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当我从梦中醒来天已经大亮了,我赶紧穿好衣服的同时,也把他喊起来:“宝贝,快醒醒吧!太阳都晒到屁股了。”说完我急急忙忙地走出来。

“你干什么去?”他突然问我。

我头也没有回,一边答道:“没什么事。天不早了,你也快去上班吧!”一边大步向房后的夹道走去。当我来到奶奶住的小窝棚时,惊呆了。小窝棚高不足一米半,宽不足一米,满打满算也不到两平方。我挑开帘子往里一瞧,一个老太太卧卷着身子躺在一个草窝里,一床被子紧紧地裹在身体上,头朝里,捂在被子里,加上里面黑乎乎的,根本看不清奶奶的庐山真面目。我的眼泪像决了堤的河水,哗的一下子流出来,登时,让我对虐待奶奶的婆婆产生了极大地怨恨,心里说:“早知婆婆如此,我就不应该……”我心里疼痛,不愿再想下去。

我轻轻地喊了一声“奶奶”,虽然声音有点儿沙哑,但是充满了热爱和同情。奶奶没有反应,我又提高声音叫了一句“奶奶”。她好像听到了,撩开被子坐起来,露出干瘦如柴的脸。她瞪着眼看着我问:“姑娘,你是谁?”

我再也忍不住了,急忙蹲下身子,抱住奶奶哭着说:“奶奶,是孙媳对不住你呀!是我造的孽呀!千错万错都怨我粗心,没有早一天把你接回去。”

我的举措使奶奶感到意外和茫然,吃惊地说:“这可使不得,这可使不得,奶奶太脏了,别沾污了你的身体,还是站起来说话吧!”

奶奶的话好像钢针一样扎在我的心窝里,我喃喃地说:“好奶奶,你还是叫我多抱一会吧!好让我们赎赎罪过。”

奶奶却坦然地说:“孩子,奶奶是个受苦的命,不怪你。***妈也是为了这个家,我能理解。她能天天给我送口饭吃,我也知足了。这是我的造化,命该如此,不愿别人。”

“是吗?”我疑惑地问。

奶奶瞅着我的脸说:“好孩子,我不糊弄你。叫奶奶好好看看。”她瞅着我的脸笑眯眯的说,“好姑娘,明眉大眼真漂亮。奶奶知足了。可是,奶奶对不起你呀!”说着眼泪掉下来。

“奶奶,你啥话甭说了,我心里都明白。”

奶奶又喃喃地说:“孩子,奶奶没有一件东西送给你,也没有一分钱,我这个奶奶不够格呀!有愧呀!”

奶奶的话像钢针一样扎痛了我的心。我抱紧奶奶哽咽地喊着“奶奶、奶奶。”

奶奶宽宏大量,善解人意的态度让我释怀的同时,也感到有些不安。小窝棚里黑乎乎的难以看清奶奶的眼神,摸不透奶奶说的是真心话还是违心话,难道是奶奶担心我是妈妈派来的“特务”,怕招来是非的试探摸底?我也百思不得其解。我大胆的问:“奶奶,如果我接你回家,你敢跟我回去吗?”

“不敢,不敢。”随即又改口说,“我一个人在这里住惯了,回去干啥?俗话说,神老了不灵,人老了不行。还是少讨人嫌好。”

我劝着说:“奶奶,你不用怕,大不了我和爱虎给他们分家另住,你跟我们过,我伺候你,再也不能叫你受苦了。”

奶奶终于感动了,干涩的眼里流出了几滴眼泪,喃喃地说:“好孩子,谢谢你和爱虎的孝心。不过,我不想给你们添麻烦,还是免了吧!”

“奶奶,你想错了。谁家没老人,谁又能不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如果在我们手里断送了,还有何颜面再见父老乡亲和阴曹地府的爷爷奶奶们?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接的不是一位奶奶,而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做人的根本。你就成全我们吧!”

奶奶担心地说:“那能行吗?”

“咋不行?奶奶你就放心吧!我今天就能叫你儿媳妇,我的婆婆高高兴兴的把你接回家。不过……”

奶奶急忙问:“不过啥?”

我笑嘻嘻地说:“奶奶,你得听我的安排。”我在奶奶的耳朵旁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遍。

奶奶担心地说:“那能行吗?吓死我也不敢呐!”

我鼓励说:“奶奶,你不用怕,只要照我说的办,准没有问题。你就请好吧!”一切安排妥当后,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奶奶住的小窝棚,当我回到宽敞明亮的北屋里时,老婆婆和老公公早把饭菜晾在了桌子上。老婆婆关心地说:“快坐下吃饭吧!”

我笑嘻嘻地说:“爸爸,妈妈,都坐下一块吃吧!”

老婆婆说:“你们先吃吧!我忙乎完再吃也不晚。”她总是如此说。

我隔着门窗玻璃看到妈妈端着一个饭碗走出去。我无心吃饭,细心地听着外面的动静。不大一会儿就传来了妈妈训斥奶奶的声音。我急忙快步跑过去。老婆婆看到我进来,先是一楞,随即给我介绍说:“她是你奶奶,我好心好意的给她送饭来,她不说谢谢也就罢了,可是,她不知好歹,把一个好端端的碗给摔了,你说气人不气人?该骂不该骂?”

我捡起摔成两半的碗,惋惜地说:“是啊!奶奶,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吃饭的碗给摔坏了,它可是咱们家的传家宝哇!”

奶奶听了我的话,傻眼了,一种上当受骗的后悔之感油然而生,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唉——”。而老婆婆笑的脸上恰似一朵花。

我接着埋怨说:“奶奶,你咋能不糊涂呢?你也不想一想,你把吃饭的碗给摔坏了,我以后怎么给俺妈妈送饭呀!看来只能拿碗岔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的话像钢针一样刺痛了妈妈的要害,她脸色苍白,身子也开始有些站不稳了。我当然明白,急忙把她搀扶着送回家。正在吃饭的老公公看到我搀扶着婆婆后也慌了,急咧咧的问:“这是乍回事?这是乍回事?刚才还好好地,怎么转眼之间就成了这个样子?”

我实话实说:“俺奶奶把饭碗给摔坏了,妈妈一时想不开,给气糊涂了。”

老公公埋怨说:“那值当的吗?一个破碗能值几个钱?再换一个不就得了。要是气出个好歹来,恐怕就不是一两个碗的问题了。”

老婆婆急了,说:“你胡咧咧个啥?”

老公公还真听话,立刻闭上了嘴。我把婆婆扶进里间屋,让她躺在了床上。我试探着问:“妈妈,用不用看看医生?”

“甭价了,稳一会儿就好了。”

我直到现在还摸不透婆婆的态度,不得不又试探着问:“妈妈,按爸爸的意思,再给奶奶换个碗行吗?”

“不用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子,心里说:“这回完了,弄巧成拙,把奶奶给害了,连饭也不叫吃了。”我才想给她理论理论,又听到她冲着公公说:“你在哪里愣着干啥?还不赶快把西边的里间屋拾掇拾掇?”

老公公不解其意,嘟嘟哝哝地埋怨说:“也不过年过节的,拾掇那个干啥?净瞎操心。等你好了,有空儿了再说吧!”

“你想气死我呀!”

老公公是个老实人,赶紧说:“我去还不行嘛!我去还不行嘛!”说完走出去,小声嘟囔说,“真是莫名其妙,神经病。”

我自然明白了,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偷偷的为奶奶祝福说:“奶奶呀!从今以后你可以翻身过幸福生活了。祝你好运。”我知道老婆婆根本没有病,只是一时受到刺激而已。我见她逐渐好起来说:“妈妈,如果没有事的话?我去帮帮俺爸爸。”

“你先去吧!我随后就到。”

当我走出来,看到老公公蹲在门台上正在生闷气时,走近他小声说:“爸爸,你大概还不清楚,叫你拾掇屋子是叫俺奶奶住的。”

“不可能,不可能,根本不可能。打死我也不信。”他肯定的说。

事情来的这么突然,他不相信也有情可原,就连我也觉着不可思议。看来我婆婆不仅听懂了我那句话的弦外之音,还明白了将来可能给自己造成的严重后果——被儿媳妇撵到她奶奶现在住的窝棚里,成为她奶奶的接班人。她不能不认真的掂量掂量此话的轻重。我才想给他解释解释,就听到婆婆的说话声。

“你在哪里蹲着干啥?还不抓紧去拾掇。”

我看着发呆的老公公提醒说:“爸爸,赶紧去吧!不然妈妈又生气了。”

他无奈地站起来,极不情愿地跟在妈妈的后面来到西里间屋,没精打采的帮助拾掇着。我也不敢怠慢,不大一会儿就收拾得差不多了。我忽然想起一件事,说:“妈妈,我回去一下,给奶奶准备一身换洗的衣裳。”

“你快去吧!如果没有合适的?先将就着穿,以后买新的。”她叮嘱说。

我笑着说:“妈妈,你放心吧!”当我刚迈出屋门就听到老公公不解的问:“孩子他娘,我刚才听百惠说,把她奶奶接回来住,是真的吗?”

“你就别问了,等会儿你就知道了,赶快干你的活吧!”

我回头一瞧,老公公阴沉的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高兴的说:“行。”

等到我拿着衣裳回来时,已经拾掇的焕然一新了,连褥子被子也是干干净净的,就像新的一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这样奶奶回到了本应属于她的家,从此过上了人的生活。

这是我的真实故事,我想来想去,就叫《奶奶翻身记》吧!

作者:王春海

奶奶的家


今天休息了,回到父母身边,看望一下月余没有见到的父母。和母亲聊了一大会天,母亲要出门。我一个人坐在家里,忽然看到墙上挂着的那再熟悉不过的钥匙。那是奶奶家的钥匙,顿时非常想去看看奶奶的家,虽然奶奶早已不在家。伸手拿了钥匙,出了门。

奶奶的家距离不远,但也要穿过十几家左邻右舍,乡村风情所致,一路地寒暄,不觉已快到了门口。奶奶家是几十年的老宅子,周围现在居住的也大都是老人。这也是目前大多乡村的写照。青年们都情愿或者不情愿的去了城市,留下得只有一脸憔悴的老人和满面祈盼的孩子。

奶奶家门前十几米的小巷子,记得夏天时,两旁长满了青草和牵牛花。现在青草已是枯草,不过已被剪割并整齐地堆放在墙角。曾几何时,我无数次地穿过这条既陌生而又在熟悉不过的小巷。

姑姑,我要你抱,地上有泥

我清楚的记得孩提时在小巷里对姑姑矫情地撒娇。现在姑姑已是满头白发了,我也不会在意地上的泥水。

打开锈渍斑斑的院门,先跳入眼帘的依然是那座大石槽,记得奶奶对我说,它比父亲的年龄还要大很多。收藏家可能觉得它是古董了。我看到里面半槽水,水面几朵睡莲在嬉戏,叶片下几条小鱼在捉着迷藏。忽然间,它却是干涸而寂寞,已经擦不掉的青苔诠释了它的见证和沧桑,没有了水,没有了睡莲,更没有了那几条鱼儿。

水槽边是一株梧桐,现在已经从碗口长成了怀抱粗细。那一天,无事调皮,不听奶奶的叮嘱,从树上掉下,不过是两只手臂抱着树干滑跌了下来,两只手臂内侧掉了一层皮,血肉模糊。奶奶每天用盐水给我擦拭,我疼得哇哇直叫!直到长出新的稚嫩的皮肤。

再往里是一口所有缺水的乡村都会有的井,不是那种可以用水桶往上提水的井,而是有一个长手柄,可以轧水的井。每次看到奶奶的水缸水变少了,我都会去嘎吱嘎吱的轧水,每次都要装满一大桶水。硬着头皮,使出浑身力气把一桶水拎到水缸边。虽然很吃力,但仍然逞能对奶奶说奶奶,我能提得动。

院子里的物事,已经所剩无几。比原来多了很多树,核桃树、香椿树、皂角树等等,使原来我觉得很宽阔的院子变得拥挤了许多。东屋是父母住的老屋,不过现在变成了一堆青石。纯石头结构的原因,奶奶走后,它好像也经受不起岁月的洗礼,倒下了,休息了。

主屋也是石头累起来的房子,当年,在村里算得上好房子,石头总比泥土要高档结实许多,现在还是完好无损,只有屋顶的茅草已经非常的虚弱了,经不起风雨地撕扯。希望不要有狂风暴雨吧!

想打开门,却发现门锁怎么也打不开。是因为长久不开还是门锁坏了?我想肯定是后者。这把锁在我初懂世事时,就一直挂在这扇大门上。

一个人在院子里踱步,很静。坐到暗灰色的石墨盘上,想到了许多,多的再多文字都写不完,可此刻,这么拼命的才挤出这几个字!

奶奶已经离开这个老宅十多年,可我在院子里分明的看到,宽阔院子里的泥土地上铺着塑料布,塑料布上铺着整齐放好等着缝合的被子。奶奶正坐在旁边穿着针线

站起身,环顾四周,忽然想起父亲对我说到你奶奶家,要点把火我明白父亲的意思,那是很多乡村老一辈的冥冥情怀。但是我没有那样做,我怕打扰了奶奶,打扰了奶奶这静谧的家。

水井还在,大石槽还在,梧桐树还在,奶奶的家还在。

奶奶也还在!

奶奶,我下次再来

朴实的奶奶


一直以来,都很想为奶奶写点文字,可每次提起笔,心中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道该从何下笔,所以一次次的拖拉。而近日当听到奶奶又一次生病住院的时候,身在远方的我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悸动。很想很想为她写点文字,不求其他,只为祭奠那些尘封的岁月,只为感念奶奶的一片舐犊情深。

奶奶是个朴实的老人,非常坚强,爱干净,虽然没念过很多书,但我一直觉得奶奶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骨,妈妈说第一次见到奶奶的时候,感觉她像个人民教师,而事实上奶奶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奶奶独自一人带大三个孩子,最难的时候甚至去帮别人家洗衣服来赚取三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各中艰辛无法感同身受,每每想到这儿我都会忍不住为奶奶流泪。奶奶非常爱干净,我印象中的奶奶永远都在干活,她忍受不了家中的脏乱,但她从来不喊累,有苦自己往肚子里咽。妈妈说第一次来到奶奶家,觉得虽然看起来并不富裕,但东西摆放的都井井有条,而且一尘不染,很温馨。

我的童年时代是和奶奶一起度过的,那时候,爸妈白天忙着工作,只有奶奶在家带我,奶奶说我小的时候是个淘气包,总喜欢满院子的跑,家里那时住的平房,平房外面就是条通车的街道,奶奶担心一个不留神我就跑出去被车撞到,于是就只能干活的时候一直把我背在身上,尽管那时我已经快三岁了。虽然童年的记忆早已模糊,但如今每每看到奶奶越发佝偻的背,内心都会忍不住一阵酸楚,奶奶的背承载着我的童年,而如今常年离家在外工作的我连经常陪陪她的机会都屈指可数,我很难过。

后来我5岁的时候家里搬到了楼房,奶奶不放心我,就一直没让我去幼儿园,我记得我每天都和奶奶一起睡,奶奶每天给我讲故事,教我写字,教我背唐诗三百首,像妈妈说的,奶奶真的成了教师,成了她小孙女心中唯一的启蒙老师,而我便也是她此生唯一的学生。去年我回家的时候,奶奶不知从哪里翻出一本已经泛黄的小书本,说就是我小时候看的那本,说我小时候我全能背下来,然后她便拿着书念起诗来。一首一首的念,不厌倦,我走过去和奶奶一起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画面温暖又动人

我上了小学以后就和爸妈搬离了奶奶家,但离得并不远,我三天两头往奶奶家跑,寒暑假都在奶奶家度过,妈妈说每次过完一个假期回来看到我,我就像一个被吹起来的小面包,被养胖了好多。奶奶就是这样,总是怕孩子们饿着,无论什么时候到奶奶家都会有好吃的,直到现在仍然是这样。奶奶是个细心周到的老人,现在我和表弟都离家在外工作,家人说给奶奶买的吃的奶奶都不吃,说等着我们回来一起吃,我总是劝奶奶不要这样,奶奶却说已经是习惯了,哪个孩子少吃一口她心里都过不去的。

自从上了大学离开家以后我便和奶奶聚少离多,每逢过节我一人在外的时候奶奶都会提前给我打电话,祝我节日快乐,提醒我吃饱穿暖,要照顾好自己。然而时光飞逝,白云苍狗,一转眼我已经离家在外工作多年,太多的人在我的生命中匆匆来去,而我却来不及发现奶奶头上最后一丝黑色的发髻早已变的雪白,奶奶原本富态的身躯已经开始佝偻瘦弱。突然之间我很慌张,很害怕不知哪次和奶奶说的再见就会变成最后一次。近两年奶奶的shenti越发的不好了,而每次住院奶奶为了不让我担心,不影响我工作都不告诉我,而我也从来没有机会在奶奶生病的时候在她床边守护过,每想到此,我都会觉得自己不孝,心也跟着一次次的颤抖。

奶奶是有信仰的人,一生信奉天主教,每天早晚念经,逢周三吃素,每周日都去天主教堂,每年去一次吉林圣母山朝圣,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我问奶奶什么时候开始信奉天主的,奶奶说大概二十多岁吧,她已经记不清了,只是从我有记忆的时候起奶奶就开始这样,如今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依然在坚持着,奶奶说只要shenti没问题就一定得去。有时想想真的无法想象这到底需要怎样的毅力和坚持,才能做到一生的信奉与守候,我想一般人都做不到,可我的奶奶做到了,我以她为傲。虽然奶奶信教,但她并不强求子孙们也信,她只是会教我们一些经文,说无论何时只要你祈祷天主都会保佑你的,我从小深信不疑,直到现在当我遇到什么非常紧急的困难时,都会不自觉的在心里默念经文,我觉得这并不是一种迷信,而是感念奶奶对子孙们的佑护。

奶奶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已是快要入土的人了,可我并不愿意承认,我说我的奶奶长生不老,奶奶总会笑斥我胡说八道。记得有一次正月十五,我孤身在外,奶奶给我打电话,她说在她小的时候啊,每到正月十五都能看到月亮里有个兔子的影子,现在都没有了。我笑说,那是因为玉兔已经跑下来啦,而且还做了您的孙女,然后奶奶笑的像个孩子,而我在电话的这头却莫名的忧伤。是的,奶奶一生有两儿一女,虽然他们都非常孝顺,可我却更想有机会尽一点自己作为孙女的孝心,因为只有我是在奶奶的背上长大的。因为,我是奶奶的心头肉,更是她双眸里永远的牵挂,奶奶的三个子孙中我是跟她最久,也是最让她操心的那一个。如今我在工作的地方买了房子,我和奶奶说来和我一起住,奶奶很开心,说好,我也很开心。真的希望这一天可以快点到来。

奶奶的一生平凡而伟大,她是我心底最柔软最不能被触及的一片净土。看着奶奶脸上镌刻的深深地皱纹,同时也真切地刻进我的心扉。奶奶老了,如同那一弯山月。可我,硬是固执的想要,陪着山月一起老。

奶奶的蓝衫


奶奶的着装四季一色蓝色衣衫随季节变换或长或短或厚或薄。

小时候,奶奶的蓝衫是一道保护屏障。每当挨父母打的时候,嘴里哇哇大叫着,心里急切盼望着奶奶的到来,眼角偷睨着那片蓝色有没有出现。等那一袭蓝衫靠近,便急忙拽紧她的衣角,趁机躲在她的背后,然后紧跟着奶奶离开。

长大后,奶奶的蓝衫是一个强大的磁场。无论我去多远,她是我扬尘归来的方向。无论我去多久,她是我昼思夜想的牵盼。每次回家,远远就能看见村口那一点耀眼的蓝色,那是奶奶在张望着等候我的归来。此时此刻,旅途的疲惫业已抛诸脑后,脚步匆匆心潮澎湃,只为投入奶奶那蓝色的温暖怀抱。

如今,奶奶的蓝衫是我永远的念想。时常默默仰望蓝色的天空,那是奶奶在天国著的衣衫。经常出神盯着蓝色的画面,那是奶奶的衣衫幻化的色彩。蓝色已潜移默化入我的生活,那是奶奶一直伴随着我的身影。

奶奶的蓝衫,是我梦中的天堂。

接奶奶回家过年


刘凯初中刚毕业,就打着背包到省城打工去了。他这个十六岁的年龄正是青少年学习的黄金时段,可惜他不能继续上学了,他也不想上学,因为他看到家里艰难的日子就没有心思去上学。 更令他心疼的是他的爷爷奶奶,他们身体都很羸弱,特别是奶奶患有类风湿,她的双手双脚骨节都已增大变形,每走半步都吃力地,缓慢地向前挪着双脚,她的一双手骨瘦如柴,连抓鸡的力气都没有。他爸爸是个老成人,嘴张半天吐不出完整的话,又没啥技术活,平日就靠力气挣点钱。他妈妈呢,文化少,又比较刁蛮,对爷爷态度还行,但对奶奶是咋看都不顺眼,就像奶奶圪蹴在她眼皮底下一样,动不动就咧鼻子瞪眼的,滥发脾气。刘凯看不惯妈妈的做派,他待在家里就闹心,就暮乱。

刘凯从家出来已经半年了,今天已是腊月二十八,马上临近年关,他不知道家里情况怎么样,奶奶的病好点了没,从家里出发的时候,他一再告诉妈妈要对老人家好点,妈妈答应的很畅快,可他还是不放心。

对于这一点,去年过年的事刘凯依然记得很清楚。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爷爷父亲都没在家给村上一家人垫庄基,家里就母亲和妹妹在。他在同学家耍了半天,回来时肚子饿了,一跨进新房的大门就问:妈,米饭做好了没?

没做米饭,我给咱包的饺子。等你没等着,我和你妹都吃了,就剩下这些没下的生饺子。

刘凯看到桌子上荆篦排列的饺子也就够一个人吃。我奶吃了没?

不知道。你不用管她,她在她家吃。

刘凯二话没说,跑到奶奶的土房子去看,奶奶正在艰难地切菜,准备做饭。

奶,别做饭了,我给你端饺子吃。他夺下奶奶手里的菜刀。

好娃呢,婆不吃。

您吃,我端去。说完就回到新房连荆篦带饺子往出端,他妈妈看见了。

你端哪里去?

给我奶吃。

你给我端回来,给她白吃?她啥都干不了。

刘凯不理,径直端进了奶奶的厨房里。

给你说婆不吃,你咋犟很。奶奶说。

你下,咱俩吃。

我吃,你妈又要骂婆了。

没事,有我在呢。

不一会儿,饺子煮好了,奶奶盛了一大碗给刘凯,来,我娃吃,婆不饿。

刘凯看奶奶不肯吃,就把饺子又分出一小碗,小碗留给自己,大碗给奶奶。当奶奶刚端起碗要吃,刘凯妈扑进屋里,夺下奶奶的碗。

谁让你吃的?给你吃还不如给牛吃,牛还能犁地。说着就要端走。

刘凯拉住妈妈;你今天还给奶吃不?不给,我就走人,以后别指望我管你。

刘凯妈愣了一下,把饺子碗狠狠地墩在了锅头上,头一扭出去了。

除夕和大年初一,奶奶一个人在前院的小屋子孤孤单单地,没人理没人管,他也没办法,唉

哎,刘凯。你想啥呢?同伴看他出神的样儿,问刘凯。

正在打背包准备回家过年的刘凯,听见谁在问他话,扑棱回过神来。噢,没想啥。

刘凯和同伴收拾好了行李,搭乘904高速回到了自己的城镇,在街道下了车,然后坐上回村的昌河往家赶。车上坐着村里的叔叔婶婶,他顺便问身旁长得胖胖的女人道:婶子,最近我妈对我奶咋样?

好着呢。

好啥呢好。隔壁的叔叔反驳。你奶吃了你的饺子,你妈整天吊着脸骂你奶。

刘凯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就不再说话了,只是低着头想着什么。

下了车,刘凯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奶奶,他快步跑上土塄上的场院,一眼看到奶奶的土房子门开着。这土房是两间厦房,又浅又矮,墙都是黄泥墙。它和后面的新房差得远了,新房四间大,又宽又亮,洋气的很。刘凯跨进门,看见奶奶合身盖着已经发黑的被子躺在土炕上。

奶,我回来了。

哦,我娃回来了。

他俯下身子问:奶,你怎么了?有病吗?

没有,就是困。

我爷呢?

在你家新房里呢。

过年了,你咋不到后房和我们过年呢?

我不去,我能做能吃,还是一样过年的。

是不是我妈不要你回去?

没有,我不想去。

这是我给你和我爷买的好吃的。刘凯掏出几包食品。叫我寻我妈去。

刘凯的奶奶拽住孙子的胳膊:不寻了,咱过年呀,别弄的都不高兴,晦气的不好看。

刘凯抹脱了奶奶的手,你不管,过年呢,咋能把你一个人丢在这儿,这叫人知道笑话我呢。他径直奔向新房去。

正在揉面准备蒸馍的刘凯妈一抬头诶,我凯凯回来了。

嗯,妈 我跟你商量件事。

啥事还这么正儿八经的?

是这,咱过年高兴不?

当然高兴啊,我娃回来了,能不高兴嘛。

高兴了好,可我不高兴。

你咋可不高兴了?你出啥事了?老板没开工资?还是把钱丢了?得是谁欺负你了?

都没有。

那咋了?

我婆不在咱屋过年,我心里难受。

难受啥呢?她一个人过多自由的,没人说没人管也没人打扰,怪清静了。

你说这是啥话嘛,你咋能这样对待奶呢?奶好坏也是咱家的一个人啊。那你以后老了,你刘凯声音有些高。

我咋了?噢,你不想管我?你个没良心的,我给你跑前跑后盖新房,为了谁?你爷搞的挣了几个钱,你爸挣的也不多,都有功劳,你奶啥啥做不了,没帮上忙,这新房她住不成。

那我啥也没做,我也就住不成了?

你不一样啊,你是我儿子,房就是给你盖的,当然能住了。

这房我和奶都没出力,没有贡献,我奶住不成,我也不住了,我和我奶住。

这娃咋是这样呢,你气死我呀?

你光说让我奶回来过年不?

这恐怕不行。

好,你不要我奶回来,我和我奶过年。你不管我奶,你老了我也不管了。等你老了的时候,你也住在前面的土房里,你病了我也不看你一眼。

刘凯妈一听,心里袭过一股寒气,浑身上下冰凉,如同跌进了雪谷。

你叫咱妈回来吧,她一个老人能活几年,怪可怜的。娃说的对,谁都有老的时候,谁都有得病的时候,咱再别和老人计较了。你不要老人回来,这也说不过去。再一个,你不要老人回来,你这是逼娃不回来么。刘凯的爸爸开了口。

叫我奶回来吧。刘凯的妹妹也帮着刘凯说话。

回来,能行,但吃饭时,她不能围在桌边,她一个人坐在旁边吃。

这不行,你这不是又嫌弃我奶吗?

如果这样的话,你奶就别回来了。

要是这样的话,我也就不回来了!刘凯说完就背起行李往门外走。刘凯的妈妈也没拉儿子,刘凯就出门去了奶奶的土屋。

一家人不欢而散。

就这样闷闷不乐地过了半天,眼看着天就要晚了,还不见刘凯回到自己身边,刘凯的妈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想想娃回来高高兴兴过年来了,今儿反倒弄得叫娃生气,算了算了,就暂时让老人回来吧。

他爸,你去给咱娃说过年让他奶回来吧。

刘凯的爸爸立即从火炉旁边站起来,来到母亲的土屋里。

凯,你妈答应让你奶回到新房里过年。

好,爸,明天我把奶送过去。

第二天天刚亮,刘凯就起来帮奶奶爷爷打扫了一间房子,支好了一张床。然后就去奶奶的土屋抱炕上的被褥。

奶奶拦住孙子,被褥不拿过去了,夜里就睡这,我习惯睡炕。

刘凯一想 也行,白天吃饭就过去。

他小心翼翼扶着奶奶向新房走去。走到新房大门口时,他奶奶忽然停下来,不往进走了。

奶奶不去了,我还是在前头过年好。

怎么了,不是说好了么。刘凯说。

我回啊,凯,把我扶回。奶奶坚持要走。

您到底咋了?

不咋,我不习惯住新房。

过一阵就好了。

你婆不愿过来,就别勉强了。刘凯的妈妈说。

刘凯突然发现妈妈冷着脸瞪着眼狠瞅奶奶。

刘凯一下子就明白了妈妈的意思,他知道她心里还是不愿意让奶奶回来。

刘凯装作没看见,也不理会妈妈的表情,强硬地把奶奶扶进了新房,按坐在大方桌旁的高椅子上,然后给奶奶倒了杯红糖水,双手递给奶奶手里。他叫妈妈也过来坐在方桌的另一端。

妈,平时我很少和你说话,现在请允许我对你说几句话,你先听听,看有道理不?哪里不对,你可以骂我打我。

你说。

我婆老了,她需要家里人照顾,作为晚辈应当尽责任养活老人。再想想我们自己,将来也得老,老了谁照顾?还不是儿孙嘛。如果儿孙不管了,谁心里都不好受。就拿您来说,到你老年的时候,我和妹子没人管你,你是啥心情,你也肯定会责骂我们,你说是不?

刘凯妈妈不做声。

再说,我从学校出来的,虽然学的不优秀,可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孝敬老人,孝敬老人没错吧?

没错。妈妈说。

将来我还要好好孝敬你呢,咱对奶奶好了,我将来也对你更好,为啥呢?因为你孝敬老人,给我们做了好榜样,又有功劳,我得加倍孝敬你。妈,你说我的话有道理没?

有,有。妈妈说:你到底上过学,懂的道理比没上学的我多。既然把你奶接过来了,就和我们一起过年吧。

我至今难忘“奶奶”


记得我小时候上过三所幼儿园,有柯南幼儿园、埠头幼儿园和实验幼儿园。

柯南幼儿园是我最早读的,也是我最难忘的幼儿园,那时我才四岁。幼儿园里一般都有两个老师,一个班主任和一个生活老师。柯南幼儿园和其它两所幼儿园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柯南的生活老师年龄要比其它幼儿园的老师要大得多。我们有的叫她阿姨,有的叫她奶奶,她都乐呵呵地答应着。

记得我刚去柯南幼儿园的时候,我不爱去学校,更不爱吃那里的饭菜还特别爱哭。幸好我遇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好奶奶。她看上去大概60岁左右,乌黑光亮地头发之间夹杂着几根雪白的银丝,黑黑的额头上那一条条深深的皱纹,如刀刻上去似得,腰有点儿弯了。

妈妈把我送到教室门口,她面带着微笑,马上过来把我抱到坐位上去,她就在我的旁边坐下陪我一起搭积木。等到吃午饭时,奶奶把我不爱吃的那些菜夹出,把我爱的那些菜和饭一口一口的送到我嘴边。吃好饭,我们睡午觉的时候,我不要到小床去睡,奶奶就抱着我睡。

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一学期,柯南和埠头合并成了一所幼儿园,奶奶的儿媳妇要生小宝宝了,奶奶也要抱孙子了。奶奶走之前抱着跟我说:要好好学习,中午要多吃饭,不要挑食。我点点头。奶奶骑着自行车,我望她的背影越骑越远,伤心的哭了起来。

奶奶我会永远想念您的。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28059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