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真正的美,是自己喜欢的自我体验的人生,当自己看重内心美好体验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自觉摒除多余的杂质,腾出更多的空间。那种空间是提高我们生命质量的所在,是我们修炼美丽心灵与身体的所在。就像我们手上戴的那串古莱手珠,让人心旷神怡,身心得到陶冶,睡眠更好,享受岁月静好,藏纳才华,如同陈酒。仿佛是上天的恩赐,那时候,喧嚣与浮华是可以视而不见的,剩下的就是重视美丽生命的自己。
女人真正的美,要学会享受,享受生活的每一天。就这么简单。可以是在厨房里,单独为自己做一样爱吃的菜。在商场里,专门为自己买一件心爱的礼物。在梳妆台,专门为自己备一瓶PG霜。在公园里,和儿时的好朋友无拘无束的聊聊天,不用频频看表,顾忌家人的晚饭和晾出去还未收回的衣衫。在剧院里,看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高兴了开怀大笑,悲伤了痛哭流涕,不用介意别人惊疑的眼光,不必惦念任何人的阴晴冷暖
女人真正的美,是永不言弃。它需要自己对自己多一份关心,多一份要求。其实心灵美丽是所有美丽的基础。问题是,有了内在的美丽,为什么不让外在的所有都一起美好起来呢?美丽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疼爱自己的方式,不管我们曾经遭遇过什么,我们都要对美丽永不言弃。
女人真正的美,是要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美丽。人生的路上有多少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所谓百味人生莫过如此,可没有这些情绪的变化,还能是人生吗?活得还有滋味吗?有时间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运动可以保持活力与朝气,读书可以让你内外兼修,才华与修养才是女人爱自己的基石。
女人真正的美,是温柔。温柔体贴的女人总让男人心仪。还要注意在适当的时候和机会示弱,会更让男人心生怜爱,男人都喜欢居高临下地抚慰女人;尽量不要在男人面前逞强,趾高气扬的女人身心俱疲,地位虚高了,可能爱也没了,女人常常这样顾此失彼。所以温柔体贴的女人,方能如一树花似的在男人的面前永远繁盛。
女人真正的美,是知书达理。常有人惊诧有些女人总有种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的气质,其实这种气质是需要岁月的浸染、学问的充实和修养的支撑方可在全身弥漫,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可成。所以美丽的女人应该是爱读书,读好书,爱读书的女人亦会变得象一本好书那样经久耐看。因为爱读书的女人从来不丑,爱思考的女人美丽无比。以书作舟,还能云游四海,即便安坐家中,亦能将万水千山走遍。这时的你,会散发出由内而外的迷人风情。
女人真正的美,是要自信。自信是女人一份富可敌国的财富,是一份永远不为外人夺取、永远属于她自己的财富,罩在女人身上,成为最美丽的魅力。
女人真正的美,还在于优雅。优雅是一种恒久的时尚,它是一种文化和素养的积累,是修养和知识的沉淀。从一个女人优雅的举止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文化教养,让人赏心悦目。
女人的美丽,来自端正的五官,丰富的内涵,恰当的装扮,再加上自信、健康的心态,所有的美丽,都要用心经营和塑造的,这才是女人真正的美。
有些女人真的得到了一切
多年前,在我读硕士的时候,我听了时任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院长的休•普雷格为一个女性社团做的演讲。
普雷格院长:我有幸认识几位出色的女性,她们登上了业界的塔尖。她们真让人难以置信。
“真棒!”我们鼓掌。
普雷格院长:我还认识很多,呃,很平常的男人,也登上了业界的塔尖。
听众不做声了。可不是么,”我们想,“我们也认识好多这样的人。”
普雷格院长:有一天,当平常的女性也能成为业界顶级人物的时候,我们就成功了。
那一刻,我就很想知道:既然所有女性都要面对这样的不公,为什么有的女性能成功?我怎样才能做到像她们一样出类拔萃呢?
打那以后,我校友们的生活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我今年42岁了。很幸运的是,我和我的闺蜜们都有所成就。我们将这个年龄称为“妙不可言的40多岁”。年轻时的动荡感和焦虑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快乐。而这让我们在优秀男人眼中性感动人。我很欣赏神秘作家卡罗琳•海尔布伦笔下对女主人公的描写:
她成熟了,也更勇敢了,那些她不在意的人们再也不能左右她的心志;她终于明白,自己无所损失;在这样的年龄,不管你有没有孩子,别人再也为你做不了什么;你无所畏惧、无可隐瞒,对于重要的事情终可放手一试。
可为什么那么多同龄人仍在彷徨,我们却能成为幸运儿呢?我看到的是:如今成功的女性并无太多相似之处。她们并不比别人天资聪颖、容貌美丽;她们性格迥异,对生活的选择各不相同,职业领域也是千差万别。
将她们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的不是她们的身份,而是她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在事业和生活上能够做到双赢的,是那些不只努力,而且干得很巧的女人。
现在说说让人后怕的事。我和我的闺蜜们只是碰巧作出了巧妙的选择。我们作选择的时候,对选择的理解绝谈不上透彻;我们甚至往往不觉得是在作选择,倒更像是在对当时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作出反应。用法国小说家安德烈•纪德的话讲,生活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往往是那些不假思索的行动。尽管我们后来生活都还不错,其实呢——生活本来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番模样。
我们前面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她们的生活都是由别人安排好的。而突然之间,我们的生活不再有人替我们安排。无尽的可能令人兴奋,但同时也令人深感困惑。我们好像做什么都是可能的,可做什么才是应该的呢?
如今,我们面临的选择不计其数:跟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做什么工作?怎样安排时间?该相信什么?
这些选择中不管是哪一个,其未来对我们来说能见度都是零,但我们的余生却要在这些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中度过。
而我们的寿命比我们的祖母一辈要长很多很多。在中国,数千年来,甚至进入了20世纪以后,人们的寿命都很短。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寿命的预期只有35年。而到了2000年,寿命预期延长到了71岁。如今,在科学营养和医疗条件改善的情况下,你我都可以活上八九十岁;而人类寿命预期的变化如此显著,所以按卡内基公司的老龄化社会项目所讲,在20世纪,人类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换句话说,我们年轻的时候作出的选择将实实在在地伴随我们再活上“一辈子”。可是,我们中的许多人连5年后自己想干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用说50年后了。
我们是女人,一生都在忙个不停。可我认为我们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停下脚步,细细思量。因为我们当下的行动将决定我们将来会不会有所成就、成就又会如何。
我们是史无前例的一代女性。正因为是第一代,没有人能够来指导我们。创造自己有意义和有成就的生活,这任务就落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肩膀上;连榜样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找。
3岁孩子上幼儿园了,看着他小小的坚强的背影,心中又喜悦又有点小小的心酸。
离别了一整天,孩子看到你高兴地奔跑过来,扑在你的怀里,跟说:“妈妈我想你了。”那一刻,抱着孩子就像抱着整个世界
6岁孩子终于上小学了,这是多么值得纪念的事情。上学回来的第一天,晚上要睡觉时,他告诉你”从今天开始,我要苦到六十岁啦!”他的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却没想到,这也是孩子离开我们的第一步。
孩子已经对与你分开一天习以为常了,而且喜欢每天去学校。甚至,有时还会说:“妈妈,在家好无聊,没有小朋友和我玩。”
12岁孩子上初中了,有的开始上寄宿学校,一个月或几个月回一次家,才能见上一次面。
他们开始不再依赖你,甚至,喜欢和你对着干。
你想帮他们做点事情,他们说:“妈妈,我自己来吧。”突然觉得这句话让我们觉得好失落,孩子是不是不再需要我们了?
18岁孩子离开你去上大学,一年回来两次。回来的几天前,家里的冰箱就装不下了,准备了各种各样他喜欢吃的东西。
可是一回来打个照面,就忙着和同学、朋友聚会去了。从此,你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妈妈,我不回家吃饭了,你们自己吃吧。”
大学毕业后,孩子留在了远方工作,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几天就走了。
那时,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电话,希望孩子对你说一声:“妈妈,我很好,你保重身体。”这样就足够了。
孩子结婚了,回家的时间有一半匀给了你的亲家,见面就更少了。
你已经习惯了只有老两口在家的日子。但是,你最希望听到孩子对你说:“妈妈,今年我回家过年啊!”
当孩子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我们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家庭成员了,他们的一家三口,已经不包括我们在内了。
我们慢慢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只是在闲来无事的时候,经常翻翻相册,看看我们自己的一家三口。
无论孩子身在何方,却永远是我们家庭中无可取代的一员。
是啊,其实当孩子在身边的日子,我们是多么幸福。可是有时我们却会抱怨:抱怨做了太多的牺牲,抱怨孩子不懂事,抱怨他生病,让你操碎了心,抱怨为了培养他,花费了太多的精力与金钱……可是10多年后,就算你想要,也没有机会了。
你一定要记住,孩子会不停地成长,过了这个时期就再没有这个时期的特性。
你是不是常常在孩子断奶后怀念喂他吃奶的日子,可是那时你却觉得好累、好辛苦、好厌倦。
是不是看到他小时候吮手指的照片觉得好可爱,可是你曾经为了要不停地给他洗手而烦恼透了。
是不是在他褪去童声后,特别想念他曾经奶声奶气的声音,可是他以前撒娇的时候你却很不受用。
是不是当孩子去上学后你特别怀念他黏在你身边的日子,可是,以前你却总在想他要什么时候才能去上学啊……
时间无法倒流,过去了就只能永远过去。孩子能呆在身边的日子是多么难得与宝贵。
正因为如此,就应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也更应心存感恩,谢谢上天给我一个孩子,让我分享与见证他成长的每一刻。
无论孩子带给我多少困难、烦恼、甚至挫败,无论让我失去多少睡眠、时间、金钱、精力,我仍然豁达,因为,这都是上天的恩赐。当孩子在身边的每一天,我都会努力让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情,体会在一起的幸福。
我尽量不给孩子太多的压力、束缚、牵绊和阻扰。
我认真思考,也努力实践管教的分寸与尺度,既尽力而为,也量力而行,因为我有责任与义务教会他生活的本领,帮助他练就强健的翅膀,以便来日可以自由快乐地飞翔。
我会告诉孩子: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还有一条路可以畅行,那就是回家的路…。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27610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