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相遇柳桥

两个人遇见了那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想到以前的时候我会翻看我们的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如此浪漫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相遇柳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距离车站还有半个小时,公交车在柳桥停了下来。望着窗外的一栋公寓,想起了一个女孩,是在一次聚会里遇见的。准备之前,特别和她发送了一条信息,说明我要走。她只是说,欢迎你下次再来。

火车站距离家有很远的距离,但是动车的时速在一个小时之内就能抵达。在kfc坐了下来,给她又发去一条信息:为什么这一次我来,你没有留我到你那坐一坐。信息大概搁置了十分钟,我以为她不会再回复了。毕竟只是认识了两到三天,安利的那种聚会我一直搞不清楚人们的热情是否真实,但是她却给我留了手机和扣扣,我想今后一定和这个女孩有缘。她的外貌很普通,还镶嵌了牙套。我知道她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后来到离开也不是很难过。忽然到了车站,才知道这又是一段别离。又是所谓的过客论。

安利的长桌子和中心人物一样惹人醒目。大家围着一个矩形,互相寒暄。彼此好像相见恨晚,每个人坐定之后都要发言。我则显得有些拘谨,只是一句:大家好,我叫苏暮,很高兴认识大家。女孩名字叫翠翠,她来了一段还挺精彩:大家好,我叫翠翠,有缘分能和大家相聚在这里,虽然都是各行各业的朋友,但是我们有一颗相近的心,让我们相互提携,共享精彩。室内一阵掌声,我看了看她,我要是能这么开朗该多好。中心人物袁阿姨是一个家庭主妇,六十岁了,还肤如凝脂。介绍翠翠时说,翠翠非常努力,每天晚上都来,不要着急,早晚会有成绩。然后袁又看了看我说,这个男孩很了不起,自己会写歌,但是一定要走出来,以后多来这里。我连忙解释,只不过是写一些白诗而已,不值得褒奖,大家见笑了。

会上有许多女孩子,其中一个向我要联系方式。我稍大声的和她说我的扣扣,没想到旁边的袁阿姨突然不高兴道:我们这里不留联系方式,大家要联系就来这里来房间。我们一起做事业,就不一样互相影响,在这里不能谈恋爱,以免影响对方的事业。翠翠给我联系方式,袁倒是不在乎,因为翠翠是常客,懂这里的规矩,所以不会对我有什么负面影响。

这次聚会已经是前年的事情了,这一次去福州只是因为怀念当年的生活,重游故地。特地去了福州西湖,当时是翠翠带我在这里游玩。我还请了她一碗牛肉面。这一次我开玩笑地和她说,我这一次就是来吃回那一碗面的。我们见见面吧。她回复我,对不起,医院很忙。我说今天不是没上班吗,我人在柳桥,你出来一下。翠翠没有再回复。

一小时过去了,我已经躺在家里的床上,又不依不饶给她发了信息。这一次比较严重地说:原来这就是你们所说的友谊,安利的友谊,我真的搞不清楚了,谁是真的谁是假的。

很快她便回复我,等过几年你就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你不了解。

我则似懂非懂,难道好聚好散,淡然相忘就是友谊的真谛吗?

翠翠最后一句,我们互相记得就好。而后至今,都没有她的信息。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很久没出门了。外面的世界,越来越远。

qg13.com扩展阅读

雨·桥


缄默的风儿轻拂着八月的西湖,梦想着突显一丝它的寂寥。惜雨的气息终究停驻在了晴日的胯下,更多的则是突显出她的娇嫩,这就像淡淡的乡愁,拉开的是春天的帘巾,以及春雨的滋味,就像洒落在江南曲径小桥上的风景,更显得轻柔。而夏雨则是另外一幅风景,突显出的更多的则是他的清凉。我喜欢杭州的雨,也喜欢杭州的桥,在这种风景下承载的是记忆中的雨桥,尘封的则是一缕淡淡的愁绪,就像胭脂脱去的颜色,摆弄着她的殷红。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番诗词刻画出的是清幽月色下的晚景,而杭州的晚景丝毫没有突显出他的冷淡,而是透露出淡淡的民俗气息。以前我总是喜欢在铁路桥上张望着,我喜欢看火车的往来,它就像穿梭的人影在徘徊,在旅行。想罢承载的是欢笑吧,这份淡淡的愁绪或者是身处其中的人们才会深有体会吧。我发现我错了,我错怪了这片晚景,他就像后句写到谁见幽人独来往?缥缈孤鸿影写得那样凄凉吧。想想也罢,觉得这也富有道理。他指示着我,一条条延伸的铁路就像横眉吧,他,不对我微笑。

杭州的雨,记载的是这里独特的风景和独处的人。在杭州城,瓦屋已经不寻眼耳,不过看到最多的就是透露出仿古的气息。看雨,这里是片莫好的风景,乐此于这里的则是铁路桥,他们大多位于城南和城东,但是总在很僻静的地方,往来的人却是很多。昔日的望江门,就是火车往来的通道,这里交通繁杂,喧嚣声把我直接带回了这座城市的现代。而我总喜欢在上面看那片孤独的风景和那群寂寥的人们和风声。几年前的杭州少见这样的风景,原因是许多人经过这里被轧伤了腿,后来就在铁路两旁竖起了铁网竹墙。同时建起了这座心仪的风景,老杭州人常常会经过这里,因为这是老杭州的故居。这是雨的叹服,这也是桥的歌语。这是人文献给他的魔力,让他为枕木旁铺上芳草,不让眼泪沾湿这片土地。

杭州的铁路桥,倾诉的是桥上的一片淡泊的风景,张显的是随人的品性,以及那抹不变的春绿。桥下的故事就像一本史册,记录的是生命的怒放以及她的吐绿,化作这片土地的故事。我喜欢秋天的这里,因为秋天更加会和我讲故事,但是夏天的故事,我想更加真实吧。说罢,夏记录下汗水的故事,留下盐画让秋慢慢勾画,他就像青花瓷上的彩绘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凄凉的晚景已不觉惆怅,因为他没有岁月的眼睛。

杭州的铁路,他拘谨,他不苟,他从不对人微笑。这是他寄予伤感人们的礼物,我想他知道这些吧。他总是默默做着承载者,被暗淡的流逝在岁月的脚步下,不被人记起。我想他苦笑着,笑着人们的不舍。我想他孤独着,独自一人谱写着生命的故事。我想他不伤感吧,至少有那粗壮的枕木为他扶腰。他本无生命,是寂寞寄予他生命,是时间赋予他感情,就像承载走的人们模样,不断的前进,看见的则是逆时差,没有一丝回归的痕迹。只有淡淡的车辙,或许什么都没留下。铁轨似乎并不伤感而是缺少记忆的篇章吧。如果说枕木依旧,铁轨依旧,人依旧,那什么在流逝呢?请告诉我,我寂寞的老师。

我喜欢一个人独自观赏这样的雨景,这会让我想起一段故事。我不太坐火车,因为有更多的交通工具不断的取代了它。而火车则是一种品位路程的根基,我以前提议去西藏,但是总被繁忙压榨的粉碎,只留下淡淡的泡影。我一次去徐州,一次去上海。虽然这样的短途不会让人联想过多,但是放弃一个梦的时间,可能可以看见更多风景。杭州的火车站不算太小,但是挤满的人群总是让他变得渐小。月台告别的人们也有不少,亲人、侣伴、朋友这在现实生活也是十分常见的,我不喜欢看到这样的风景,总会让人倍感心寒,从而易患上流行性感冒,我想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吧。看着这些流逝的背影就是时间的裂痕,渐渐的溜走的是岁月的脚印,淡淡浮现的则是回忆吧,流散出时间的香味,飘辙出岁月的史诗。

回忆是什么?沉默的思绪告诉我,这是他的笔名。他默默地记载着将要忘却的故事,把他存入记忆的深渊,不让别人发觉,只是默默虔诚地焚香。雨桥也就是这样,他是我心中的一片风景,也是江南水乡的标签,夏雨用他淡淡的身影,飘坠着铁路的记忆,桥的记忆,以及那份人的记忆。用他魔力的眼泪播撒这块乐土,让他播落芳草。

我走过铁路,不过好多年过去了,不知道那里的人们有没离开旧处,也不知道那里有没筑起竹墙,我奶奶老了,她也不怎么出去,也不带我来这里了,唯一现在带我去的只有闻家堰了吧。她六十多年的姐妹故居在那里,他们一家只做一件是,那就是生世的守林人,同样也是守墓人。我为此露过败笔,也就不言论这些了吧。铁轨的感觉是冰凉的,以前我在上面趟过,后来就再也没来过了。后来我和我奶奶穿过这里后,就赶上山去了。后来拜访哪位人家我也不记得了,现在那位老人怎么样,我也不清楚了。铁轨唯一给我留下的印象,就像作家笔下的季羡林老先生,深邃,朴实,尊重别人,尊重学识,他博大,有一颗宽宏的心,他善良,总有一抹悄然的笑容。我想那是一段完全不曲折的回忆,他,没有在思绪的深渊而是时常回望在我的耳畔。我爱这座城市,他留给我们太多值得回味的东西,包括思念。

寂寥的山庄往往会传出凄异的牧歌,但是我从来都没感受过,在这片繁华城市中唯一留下的就是时间的凯歌,她胜利归来,从不带一丝侥幸。她坦荡,她宽容。她就像雨的滋味,就像桥的模样,淡淡笔画着她的芬芳。月晚人稀,皎洁的月光则是她最美的支柱,在这样的风景下,此时此刻想到的则是默默背影吧,就像坍圮的的基石一样,摸不着头脑。我不知道这是我的背影还是别人的,因为这段回忆终究会被抹上晚霜,遂后只有深空黑夜的颜色吧。我不喜欢哭,但是我喜欢用它打湿我的文稿,这会让我铭记这段故事,我写给自己,并且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别人。

正如余秋雨先生写的那样: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而夏雨告诉我:寒雨飘零,物是人非;润雨拂林,芳草怜情。

夺命桥


嘉庆元年,明永县的交通要道西福桥被洪水冲毁,上任不久的赵知县责令下属尽快修复。可是大家都反对再修石拱桥,还说这是上一任知县下的令。赵知县勃然大怒,派亲信去找造桥的师傅。

奇怪的是本县工匠一听说是修西福桥,不是推就是躲,几天下来连个石匠也没找到。赵知县纳闷了,便微服到一个老师傅家里暗访。他刚提到造桥的事,老人立刻变了脸色下逐客令。赵知县又走了几家,结果无一例外都吃了闭门羹。

赵知县回到县衙,气呼呼地命人重金悬赏寻求造桥师傅。花红贴出去不久,有个叫邹兴丁的外地人前来应招。赵知县很高兴,任命他为监工,要他立刻动工。

第二天,邹兴丁便带上徒弟伍四海和几个外地的石匠以及本地征调来的民工进了山。开山取石既艰辛又危险,邹兴丁丝毫不敢大意。可是才开工没几天,他们发现在一块磨盘状巨石下压着一个人,大伙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巨石撬开,一看,死者已被巨石砸得血肉模糊、面目全非!

赵知县听说出了命案,带着捕头林金武赶赴现场。仵作验尸后发现,除了发现死者死前喝过酒外,没有其他可疑迹象,民工则证实巨石是昨天傍晚从山上被撬下来的。

怪了,死者上山干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当时都没能发现巨石砸人?如果这不是偶然,又有谁能够搬得动那小山般的巨石呢?

案子破不了,麻烦来了。死者家属把尸体抬到县衙门前,坚决要求给个说法。人们纷纷指责赵知县,说是因为他要修拱桥才会发生这样的怪事。桥还未修就有人死了,以后不知要死多少人!赵知县不为所动,仍是坚持修桥。他判邹兴丁监工不力,负责死者的丧葬费,又从官库中拿出一些银子来抚恤死者家属,此案便不了了之。

邹兴丁平白无故赔了银子,很是气恼,此后的工作中更加小心谨慎。围堰、打桩、下基脚、砌桥墩,每一个细节他都亲自过问,劳心劳力,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

担惊受怕好几个月,眼看拱桥即将竣工。这天,邹兴丁正在桥头欣赏自己的杰作,伍四海急匆匆跑来,愁眉紧锁。邹兴丁心里一惊,忙问出什么事了。伍四海忧心忡忡地说:我刚才听一个民工说,当地流传,凡是砌拱桥的师傅必有大难呢!

邹兴丁不信,伍四海急了:师傅,是真的!您想想,如果没有蹊跷,为什么本地的师傅都不肯修啊?邹兴丁一想也是,赶紧要伍四海问个清楚。

原来,大凡拱桥都是先砌好桥墩,然后由两边向中间砌桥身。在桥身接龙的时候,最后一块楔形条石的安放尤为重要,造桥成功与否就在此一举。当地人把这块楔形石叫做肩石,意为像人的肩膀一样要承担重担,安放楔形石叫做杀肩。据伍四海询问所知,传说杀肩之夜,造桥师傅必有血光之灾!

邹兴丁听后大吃一惊,却还是不大相信。伍四海说:性命攸关,最好是找一个信得过的人问清楚一点好。邹兴丁觉得徒弟说得有理,连夜就到一个远房表弟家里去住。伍四海不放心也跟去了。

伍四海跟着邹兴丁七绕八绕进了一座民宅,突然发现赵知县坐在堂上,慌忙退出。邹兴丁把他拽回来推倒在地,冷笑道:既然来了,你就帮我把事情说清楚吧!

赵知县开口道:你所说的血光之灾好像是有解的,对吧?杀肩之夜,只要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溜到街上或者村里喊嗨哟,嗨哟,如果有人答话,那么造桥师傅的灾祸就传到他人身上去了!

伍四海低头不语,邹兴丁问:你跟我学造桥,然后想方设法要我来修这座桥,就是为了利用这个传说害人,对不对?伍四海一愣,忙说不是。邹兴丁喝道:别装了,我早留意你了!说罢将几截龟叶藤丢在他面前。伍四海一见,吓得胆战心惊,不得不交待了犯罪事实。

他开始说,那块从山上落下来的巨石有一头被几根粗壮的龟叶藤绊住了,石头是悬空的。那天收工后,伍四海发现有人醉倒在草丛里,便将那人绑了,背上山去。他先把人塞到巨石下面,再把那人身上的绳索割断,最后割断了龟叶藤

邹兴丁怒道:胡说!那死者身材高大,凭你这般瘦弱怎能把他背上山去?快交待主谋是谁,将功赎罪!伍四海哭道:师傅,救我!那个人不是我杀的,我只是负责放风,提供情报。我是被他们逼的,要不他们会杀了我全家!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利用造桥的传闻来杀人的吗?赵知县迫不及待地问。伍四海摇摇头。

转眼就到了杀肩之日。这天一早,沿河两岸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人们等啊等,直等到申时过后才看到邹兴丁一行人从工棚里出来。人群立刻一阵骚动。邹兴丁摆好香案,祭拜一番。鞭炮响起,十六个大汉抬着一块三米多长的楔形条石上了桥,邹兴丁小心翼翼地跟着。条石刚放好,邹兴丁突然一个踉跄跌倒在地,不省人事!

在人们的惊呼声中,邹兴丁被人扶进一顶轿子。身强力壮的轿夫拨开众人,抬着邹兴丁飞也似的离开了。有人大声说:不知道那个师傅死了没有,还是快点回去管住家人的嘴要紧啊!经他一说,刚才还幸灾乐祸的人们马上紧张起来,纷纷回家去了。

轿夫抬着轿子翻过一个山头后停在一处破庙前,此时天已经黑了。邹兴丁下了轿,伍四海早已等候在此。

邹兴丁和伍四海穿上夜行衣,骑马来到城北,把马拴在树林里,然后蹑手蹑脚来到一座大宅院前。四周死一般沉静,邹兴丁扯开嗓子喊起来:嗨哟嗨哟!

喂,谁呀?有人应了一声。两人大喜,转回树林骑上马又来到城南。城南可是县衙的所在地呀,不料伍四海却藏在一棵大树后面朝县衙后院喊起来。一连喊了几声都无人答话,他身后的邹兴丁突然大吼一声,县衙里顿时灯火通明。与此同时,一条黑影从县衙后院窜出,直奔邹兴丁而来。邹兴丁一看是捕头林金武,拔刀相迎。不料林金武却让过邹兴丁,一甩手打出两枚飞镖,伍四海应声倒地。邹兴丁哈哈大笑:好身手,伏法吧!一刀正中林金武的右臂。官兵一拥而上,将他五花大绑。

赵知县连夜审讯林金武,要他招供为何要谋害上司,又是如何利用造桥的传说害人的。林金武矢口否认。赵知县见他不招,命人带伍四海上堂。伍四海上堂之后,林金武扭头一看,惊得一张嘴半天合不拢来,只见一个麻脸汉子正跪在伍四海身旁呢!林金武彻底蔫了,交待了全部罪行。

原来,当地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凡造拱桥的师傅都会沾上邪气。为了解除邪气,造桥师傅会在杀肩之夜到处去喊话。如果有人答话,邪气就会传到答话者身上;如果没有人答话,造桥师傅便会生病甚至死去。林金武正是利用了这个传说,替人杀人。他让那个麻脸汉子出头负责接洽,自己则潜入雇主指定的人家里用毒针杀人。当听到外面有人喊话后,他替死者应一声,然后悄然离去。

而本地工匠慑于传说都不敢造拱桥,人人谈桥色变,没人主动将拱桥的传说讲给师傅听。到了杀肩前夜,麻脸汉子再派人将传说讲给师傅,引起恐慌,趁机敲一笔。

由于每次造拱桥都会死人,又查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就有了本县禁修拱桥的禁令。赵知县刚上任,当然不知道其中的缘由。他明察暗访,掌握了林金武的犯罪事实。林金武也觉察到赵知县在调查他,于是想利用这一次造桥的机会除掉赵知县和麻脸汉子。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伍四海拜的师傅正好是赵知县的表哥,而且是个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

柳赞


也许是我生在江南的缘故,也许只是柳树独特的身姿,我特别喜欢柳树。

我喜欢杨柳,喜欢它不挑肥拣瘦,随遇而安,艰苦朴素的坚强性格。您看:无论在山清水秀,土壤肥沃的江南,它的身影随处可见,钱塘江畔的柳树下,美丽的神话《柳毅传书》佳话留芳;还是在山东梁山泊里,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的鲁智深倒拔杨柳名扬天下;哪怕是在冰天雪地,飞沙走石,滴水贵如油的新疆大戈壁滩上,清末民族英雄左宗棠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抬棺入疆平叛的路上沿途中,也不忘种下柳树,如今的左公柳。它们尽管已经饱经沧桑,可还顽强地生长着。这正是无心插柳柳成萌啊。

我喜欢杨柳朴实无华的品格。它没有松树般的伟岸挺拔,也不像白杨树那样正直不阿,更没有榕树雍荣华贵般的遮阴避日。其主干在二、三米处就产生分枝,却有许许多多的须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向四面八方,紧紧地拥抱大地,既为主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又保持了水土不会流失。

我喜欢柳树娇柔精巧的气质。它那小巧玲珑的体态如同豆蔻年华的少女阿娜多姿;光滑柔软的枝条状若丝绦,纷披下垂,尤如姑娘的满头青丝;其叶片狭长但宽窄相宜,形如少女细长般的眉毛,正如鞭蓉如面柳如眉。

我喜欢它那洁白无暇的柳絮。如同冬季的漫天白雪,携带着柳树的粒粒种籽飘向四面八方,将未来的绿荫撒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不但我喜欢杨柳,历代文人墨客亦为它泼墨不少,柳枝娉婷,迎风摇曳,柳枝细腰成了美丽多情女子的化身,从而演绎出很多浪漫的故事。唐朝大历年间十才子之一韩翊与名妓柳氏两情相笃,无奈安史之乱,两人分手。战乱平息后,才得以互通音信。韩翊赠以《章台柳》词,凄悯悲切,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氏闻之,涕泗纵横,和以《杨柳枝》一词,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历经艰辛,两人最终花好月圆,把一出才子佳人的人间喜剧演得至善至美。

江南的女子,性格也类似与柳条儿,飘逸、多情、细腻、坚韧。江南的女子与柳条儿最是相似,她们有着弯弯的柳叶眉,还有堪堪一握的杨柳细腰,走起路来犹如风吹杨柳,如果说春天最能展现柳条儿俏丽的话,那么,连绵的春雨更能衬托江南女子的多情与妩媚。朦朦细雨中,飘飞柳枝下,佳人持纸伞,这是标准的江南韵味。柳条儿虽然纤细、柔弱,却不易折断,这种韧性与江南的男子极为相似,相比较齐鲁壮汉,江南的才子们稍稍单薄了些,但是,他们的感情很细腻、做事极坚韧,好比风中的柳条儿,历经风吹雨打,依然俏丽如我,江南人的坚韧也让江南始终富庶天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湿润的气候造就了烟雨江南,也滋养了依依俏柳,也只有小桥流水之畔,柳条儿才能彰显俏丽,俏柳与早春江南相得益彰,共同绘就一幅山水长卷。

柳珊瑚


柳丝随风起舞,一会儿拂过去,一会儿飘过来。蝉爬在柳丝上,就像荡秋千一样。

一位潜水负来到柳树下休息,蝉和他拉起了家常。

这棵柳树太漂亮了!树干就像姑娘的腰肢,柳丝就像姑娘的长发,树叶就像姑娘的眉毛。风一吹呀,它就像美丽的少女一样翩翩起舞!蝉自豪地夸耀自己的家。

不错,这棵柳树的确很漂亮。潜水员抬头望了望柳树说,但是,海底有一种柳珊瑚,比陆地上的所有柳树都漂亮。有的周身通红,红得像玛瑙;有的通身素白,白得像梨花;还有的粉红粉红,就像姑娘们的手指。五颜六色的柳珊瑚长在一起,组成一座绚丽多彩的森林。走进这座森林,就像走进了神话世界一般,叫人如醉如痴。似梦似幻,若神若仙。

蝉听了这番话十分神往。它立即飞到海边,变成一条小鱼潜到了水底。

柳珊瑚果然比柳树漂亮千百倍。它们的枝条不仅可以像柳丝一样拂来荡去袅娜起舞,而且,每根枝条上都缀满了一朵朵美丽的小花。

蝉兴奋得几乎要晕眩了。它加快速度向一棵最漂亮的柳珊瑚游去,它迫不及待地要在那里安一个新的家。

它刚游到那棵柳珊瑚的花的附近,那花突然像手指一样攥了起来。

蝉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它的死告诉我们,世界上诱人的地方很多很多,但是,诱人的地方不一定都适合我们去那里安家。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255138.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