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发生很多的事情,想到以前的时候我会翻看我们的故事,有哪些浪漫的爱情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建东和志平,欢迎阅读与收藏。

建东知道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志平,志平知道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建东,但是他们之间却并不认识。

建 东

大约是1991年的时候,在石苍中学读书,知道隔壁班有一个游洋的老乡,名叫林建东。并不熟识,在路上见到了,点点头,不带微笑的。觉得他是一个骄傲的人,走路昂首挺胸、四平八稳。

1992年,因为一学期旷课三百多节,破了学校纪录,随即被开除,回游洋中学读初二。台阶上来,转回廊,进教室,抬头便看见建东,有点意外的,说: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一直到初三的下学期,和建东才真正来往,起因是他来请我写情书。根据他的描述是:爱一个女生,很痛苦,不想活了。出于人道考虑,我决定救他。

他是个大马金刀的豪爽人,而我觉得情书应该是温婉尔雅的。于是发现帮他写情书才是真正痛苦的事,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比如他想约女生周末晚自修后山见。我便套用长恨歌的诗句写道:九月九日后山苑,夜半无人私语时。他想这样写:周日月圆夜,后山茶树下,你来或不来,我就在这里!我觉得这样不是情书,是下战书。

1993年夏,毕业了。一大班年轻的心猝不及防的迎来分离。

建东后来就读仙游师范学校,我经常去找他,住在原来的仙谿旅馆。照例买五瓶啤酒五瓶可乐,他喝啤酒,我喝可乐。两个人谈天说地,评古论今。累了便睡,醒来即走,不说再见的。

师范毕业后,建东申请来我们村教书,常常不住校舍,半夜来投宿。他来是不敲门的,直接攀柱子上二楼。两个年轻的人抵足夜谈,谈得多的是女孩。他的烦恼是:这么多要挑哪一个。我的烦恼是:都没有要去哪里找。一年后,他终于选择了自己的真爱。于是,更多的话题是他们之间。

别看他不拘小节的豪迈性格,其实是心存善良的人,看到马路中间有石头,他会下车去挪开;当老师的时候,班上家庭困难的学生,他会给买学习用品;有一回坐班车,看到一个人被撞倒,他下车抱着往附近的医院,血染红了他的衬衫。然而他从不说自己做过的好事,只觉得那是应该做的。

他突然说道:阿伟,我们去喝酒吧。

我笑道:你知道我不喝酒的,我陪你喝可乐。

他有点失望:哦,那算了。

我送他到海关大楼门口,叫了摩的,眼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凤凰山路口。谁曾想到,那竟是永别!2012年2月8日,建东在仙游一跃而下,人琴俱寂,从此解脱。

志 平

就这样认识了。两个全镇最年轻的村级文书很快成了好朋友。记得和志平第一次合作的恶作剧是这样的:镇计生办有个新来的女科员,叫蔡友蓉,脾气很坏,我们经常被凶。她在二楼上班,我们便站在楼下,大声念道:海纳百川,有(友)容(蓉)乃(奶)大。我念前面一句,志平念后面一句。接着就会有茶水从楼上泼下,两个人嘻嘻哈哈地跑走了。

志平有一辆摩托车,有一个传呼机,很时髦的装备。两个一无所有的人骑着车四处游荡,山上河边,城里远方。累了就在路边草地睡一觉,热了就跳河里游一圈。我们带上干粮和扑克牌,从游洋出发,经五星,过梧桐,到嵩口,穿过赤岭原始森林,达尤溪县中仙镇,买一斤红茹,住一夜,次日返程,一路走走停停,但凡风景宜人处,皆停留歇息。

有一回在嵩口,路见佳人,猜拳决定志平去搭讪,他在女孩身边走来走去,满头大汗的。直到女孩问道:有什么事吗?志平头也不回:没事啊、事啊、啊、、、

有一回在庄边,炎炎夏日,又饥又渴,我在大榕树下等着,志平去不远处镇上买吃的。我勒个去,这是怎样呆的一个人啊,居然买回来一个大面包,连水都没有,两个人嚼着干咽,一边怒目相视。

有一段时间,志平喜欢游洋街上一个卖调味料的女孩。决心把她追到手。很快他家里便堆了很多酱油啊醋啊之类的,客人来了就送一瓶,有时去我家,也会带两瓶生抽。半年后,那个女孩出嫁了,新郎不是志平。那个悲伤的人整日对着一堆酱油醋唉声叹气。

别看志平文文弱弱的,和建东一样酒量惊人。每次应酬,很低调地坐着,看别人杯斛交错。时间长烦了,我便叫他:该出手了。他把所有的酒摆到桌上,一个个敬过去,三下五除二全放倒了。

电话里, 我们心情沉重,约好要互相保重,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等老了一起好吃懒做,钓鱼赏花。不料,那次通话竟是决别,志平再也没有回来!难以相信却又不得不信的事实是:几天后身携巨款的他在缅甸遭遇不策,连同他的姐夫。

如今想来,我和建东,和志平,不曾有生死相托,不曾有气壮山河,有的只是琐琐碎碎的生活经历,有的是一种异姓手足祸福同当的默契。我们有时也会为未来担忧,但我们更乐于当时。

算来,在人间,和建东来往相识20年,和志平结识12年。他们都是天性善良,孝顺忠诚之人。人生中玩得最单纯的年代,陪我走过。然后,天人两分,死生契阔,匆匆忙忙不辞而别。

此后的日子,偶尔梦里相见,无论怎样努力的挽留,你们笑着来,笑着去。醒来,辗转无眠,呆坐窗前。望窗外夜色寂寥,任凭心里一望无际白茫茫的孤单,无可救药地涌上来。

多维空间理论相信:我们生活的时空有无数的平行可能,来来去去,也许可以回到最初的选择。幻觉也罢,真实也罢,庄周梦蝶,谁能说清。

所以,还是说一声再见吧。

也许有一天,转过街角,抬头碰见你,轻轻地说道: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然后,我们从头来过。

情感编辑推荐

东风志


把酒祝东风,且祝山河与共的从容。纵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又何阻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题记

迭起的波澜倏尔打破宁静的生活,片片琉璃飞溅开来撞击着我的喉咙、嘶哑哀鸣。

我穿行于生活之中,一直想读懂它另一端的秘密。因为我不知晓、生命再岁月的浓雾中究竟穿越了多少纷扰与哀凉。因为我总觉得,在生活之中一直存在着由尘埃铸成的网、束缚着我的行动。它似乎比我还要熟悉我自己。

时光在逝去,一如指间流沙。有些东西亦如时光般曾栖身于我的眉间,却悄无声息地在溜走。而我,却似乎从未给过足够的注意,直到后来才怅然若失。总是在哭泣,对着曾经的自己放声大哭。

可我还是依旧行走于其中,我啜饮大杯的可乐,感受那麻木由舌尖导向全身。我依旧凝视浩瀚的银河,妄想在这一瞬间也有一束穿越千万光年的目光与我相视。某时某刻东风乍起,才恍然发觉寂寥的种子已在我血管中发芽、维系在神经上开花。

人脑是一块很不靠谱的磁盘,过去的事像是沙地上的画,风席卷而后,只留下白茫茫的一片模糊、再难分辨。而这也是人的万幸,试想一生中最令你痛苦、绝望的瞬间在你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你永远也休想从中走出来。然而,有些事情是不能忘记的,因为你诀别一些记忆,等于断绝了与从前的最后一点联系,永诀了那些事、那些人。什么是永诀?是再也忆不起的画面、再也感受不到的温度、再也说不出口的对不起。

可是每天早晨第一束最干净的阳光驱走睡梦的阴霾后,我所看见的仍然是一个静谧安然的世界。承载着或悲或喜记忆的生活一直向前流淌,蜿蜒而没有方向。我或许明白了,不管是难过还是开心,都要告诉自己要珍惜,无论沿途上遇到了多少人、还是错过了多少风景。

把酒祝东风,且祝山河与共的从容。纵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又何阻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但愿心常向暖、生活依然。

麦东麦西


麦东麦西是两条不大不小的狗,麦东生活在大户人家里,麦西生活在小户人家里。超市门口的一次偶然邂逅,麦东对麦西一见钟情穷追不舍。于是两狗狗离家私奔,去某城市一个角落筑了个狗窝,想在那里安居乐业幸福一生。

婚后,麦西不会家务,不但不会还振振有词:我那小户人家里,狗狗从来不穿马甲背心和鞋子,主人从来没给狗洗澡吹电吹风梳理毛发,更没有带我们去宠物美容院,也没有饭前便后洗手擦庇股的习惯……

万般无奈的麦东只得扛着所有家务活。日子一久,柔情消失脾气出来,麦东时常冲着麦西又吼又叫。胆小娇弱的麦西一听见吼叫声,就吓得战战兢兢兢兢业业。

麦东的吼叫声如雷贯耳。一阵雷声过后,麦西学会了烧开水烧饭。又一阵雷声过后,麦西学会了炖汤炒菜。再一阵雷声过后,麦西学会了拖地板洗衣服……

就这样,在麦东的雷鸣般吼叫声中,麦西日渐老练能干,也日渐沉默寡言。而麦西越沉默,麦东就越嚣张放肆。而麦东越嚣张放肆,麦西就越不敢出声。

麦东一下子成了这狗窝里的大王,一天比一天大,一天比一天膨胀,膨胀到了快要爆炸泄气的地步。麦东开始为所欲为:麦西!我要洗澡,浴巾衬衫三角裤袜子赶紧给我!……麦西!我肚子饿了,快给我饼干!晚饭快好呀,那晚饭~就不吃了呗……麦西!今晚我跟狐朋狗友们喝酒去,下半夜回家,你给我醒着点,你妈的!再让我象上次那样敲不开门,我敲破你的脑袋瓜!……麦西!泡茶!……麦西!冲咖啡!……麦西!买香烟!……麦西!我要吐痰!

麦西闻声端起痰盂一阵风似地刮到麦东床前,毕恭毕敬地侍候着他,内心深处却是翻江倒海的仇恨。

在麦东的吼叫声中,麦西日渐成熟,麦东却日渐堕落,由原来自以为的绅士自以为高人一等自以为不可一世的人物,堕落成整天庸庸碌碌无所事事无事生非的老花花公子。麦东是在自己的吼叫声中堕落。麦东是在那个定罪别人挑剔他人的声音中走向颓废。

麦东每天生活在看不起看不惯对方的消积情绪里。平时对麦西说话,每次都是说到第三句无名火就冒了出来:猪!死猪!猪脑袋要用铁锤砸!乡巴佬!滚回乡下去!你不配住这里!老子要雇保姆……

真是的!狗与猪,本来就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的,何必再来个狗眼看狗,把狗看成猪呢?开什么玩笑!

饱受谩骂的麦西象一块吸水的海绵,渗透了苦水,变得沉稳持重。由于一向以来不敢出声不敢主张不敢申辩,由于一出声就会招来麦东的吼叫或拳头,由于失去外在的自由,麦西转而寻求内心的自由。她渴望自己的一颗心能够从仇恨和自卑中释放出来。她要让心灵象只自由的小鸟,翱翔在自由的蓝天上。终于,她找到信仰,找到精神世界里永恒的生命力。她呼吸着新鲜自由的空气,畅饮着涌流的活泉。她立下心愿,日行一善,不枉度光阴。每到晚间,趁着麦东外出吃喝玩乐之际,她也偷偷溜出去聚会散步或者跳广场舞。

一天,无精打彩的麦东打开电视,却触电般地弹跳起来,原来他看到麦西在银屏上轻舞飞扬。换个频道他又看到麦西神辨奕奕在演讲……麦东咬牙切齿七窍冒烟:妈的!竟敢风骚到电视上去!竟敢向老子挑战!

一股强烈的妒火烧垮了麦东,他一下子瘫倒在地,他中风了,从此失去说话能力和行动能力。躺在病床上的他,此时多么想打人骂人啊,只是无能为力了。

这时麦西再也不怕麦东了。她一边侍候一边大胆劝诫: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不要赖在地上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跟别人过不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站起来之后,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看啦,受欺压的流泪,且无人安慰,欺压他们的有势力,也无人安慰他们。这天底下欺压人和受欺压的,都得不到安慰,欺压人的人内心或许更痛苦,既然如此,何不心平气和地过日子……

二百五十个日子过去了,在麦西的悉心照顾下,麦东能慢慢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断断续续地说上一两句话。

麦东终于坐上轮椅,麦西时常推着他出门晒太阳看风景。由于坐轮椅,麦东再也不敢象往常那样冲着麦西叫嚣:老子坐着比你站着还高!

“吃平伙”的往事


许多想我一样,地地道道从农村出来的人,大概对吃平伙这一习俗不会是很陌生的,因为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吃平伙的形式,可以说是在农村地区颇为盛行。每个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农村人,记忆里肯定有它的影子存在。而对我来说,吃平伙,不仅留有刻苦铭心的记忆,而且还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里头。

记得,第一次感受吃平伙的滋味,那时我正在读小学三年级,那年我九岁,这事就是在那年冬天放寒假期间发生的。那天早上,到了吃早饭的时候,父亲、哥哥、我和弟弟正躺在堂屋炕桌的两边,等待着母亲和姐姐做的早饭。不过,那天让我颇感意外的是,母亲既然从灶房里端来了一盘子冒着热气的羊肉和一小盘羊发子(土族语,指羊血肠),接着还给我们大家盛来了一小半碗羊肉汤。

看见了肥囊囊的羊肉,又闻见了香喷喷的肉味,我和弟弟顿时就来了精神,蜷缩在被窝里的人,立刻掀掉身上盖着的被子,坐起身来,扑向了炕桌,小手径直向羊肉盘子伸去。可我们的小手还没有碰上羊肉,就被父亲的大手给挡住了,于是我们的小手只得乖乖地缩了回来。正在这时,母亲和姐姐也上炕了。

于是,父亲亲自动手,把那盘羊肉均等地分配给了除自己以外的每一个人,父亲只是喝了那一小半碗肉汤。虽然我们每个人分得的羊肉都不多,但足可以解个馋了。因为平时家里难得吃一回肉,所以我们个个都吃得很过瘾,也很满足。几十年来,这一顿不寻常的早餐,却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等吃过早饭以后,我便问母亲:家里的羊肉和肉汤是从哪来的?母亲这才告诉我说:昨天晚上,你父亲到本庄的长命叔叔家里去吃平伙拿来的。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吃平伙这个词,于是便又好奇地问母亲:阿纳(土族语,母亲之意)什么是吃平伙呢?母亲又给我解释道:就是几个人平分着吃一只羊,每个人出得钱一样多。对于母亲这样的解释,我当时是似懂非懂。

不过,在我幼小的心里,当时对吃平伙的理解便是,只要父亲去吃平伙了,我们就可以有肉吃了,有肉汤喝了。所以,当时不懂事的我,还对母亲说:我以后长大了也要去吃平伙。母亲看着我笑了笑,然后又意味深长的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等你以后长大成人了,就可以去吃平伙了。就这样,在我幼小的心里,就埋下了一个吃平伙的种子。那时的我,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这个愿望,我就天天盼着自己快快长大成人,恨不得自己在一夜之间,就已经长大成人了。

记忆中,父亲一到冬闲时节,因本庄叔叔们的邀请,晚上便偶尔去他们家里吃吃平伙,但吃平伙的次数,毕竟是少之又少。再者,父亲去吃平伙的时候,一般也不让我和弟弟知道。因为曾经有一次,父亲告诉我们今晚要去吃平伙了,我和弟弟竟苦苦地等待了一晚上,母亲让我们到自己的屋里去睡觉,而我们非要吵闹着等父亲回来吃了肉才去睡觉。

自此之后,父亲去吃平伙,都是悄悄地出发,从来不让我和弟弟知道。而每次父亲去吃平伙后,带来的肉和汤,便是我们家第二天的一顿丰盛的早餐。为了这一顿丰盛的早餐,那时我老盼着父亲去多吃几次平伙,但父亲总让我的这一美好的愿望落空。当时不知道原因的我,幼小的心里还悄悄藏有对父亲的不少的怨恨。同时,也是在这种美好愿望的期盼下,我便渐渐地长大了。

长大以后,确切地说,是在参加工作以后,我第一次亲身参与了吃平伙。

那是我参加工作第一年的冬天,当时我在离家不远的邻乡一个山头上的村小当老师。学校里本地老师比较多,只有我和一位姓李的老师是外地人。这里的人,也跟我们庄子上的人一样,一到冬闲季节,便张罗着要吃平伙。那一次,住在学校附近的几个村民要吃平伙,可那只羊实在是太大了,他们凑了几个人,但还是感觉有点吃不动,负担挺大,所以就晚上贸然来学校邀请我和李老师去吃平伙。虽然我和李老师对这个庄子上的村民不太熟悉,但两个人商量了一下,还是不忍心破坏他们的兴致,所以就答应参加吃平伙了。此外,因为我的心里还老是惦记着那时母亲给我说得一句话我长大了就可以去吃平伙了,所以也想去体验一下吃平伙的乐趣。

因为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参加吃平伙,因此,留给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我不仅亲眼见识了吃平伙的场面,而且也深深理解了当初父亲为什么不经常去吃平伙的真正原因。那种场面,实在是太热闹了,也太有意思了。当时,我和李老师被村民们很热情地请到东家的炕上,然后,我们一边品尝东家在火炉上熬制的滚烫的熬茶,耐心等待者吃平伙时刻的到来,一边聆听着村民们讲述自己外出打工时的一些奇闻轶事,感受着村民们的的喜怒哀乐。

等羊宰好了,东家便向大家来汇报羊的斤数。按照当地吃平伙的惯例,整只羊的斤数是前来参加吃平伙人要平分的,但煮熟的羊肉平分的时候,可要多分一份的,因为东家也是要算一份的。可东家的这一份却不掏钱,因为东家不仅给大家提供了吃平伙的场地了,而且还免费提供了煮肉的调料、烧柴和熬茶,还有免费的人力。我清楚地记得,当时那只羊的总斤数是28斤,我们一共吃平伙的是六个人,人均约是4.7斤肉。按照当时羊肉的价格,我们每个人要付33元钱,这相当于当时我月工资的五分之一。吃一顿平伙就吃掉了月工资的五分之一,过后,我还真有点心疼。

当东家把属于每个人的那一份端上桌来的时候,大家便迫不及待地就开吃了,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吃相,一手是抓着大块的手抓羊肉,一手端着一大碗羊肉汤,吃一口羊肉,便喝一口肉汤,一时间,满房子只听见大家吧唧吧唧地用上下牙齿咀嚼羊肉的声响和咕嘟咕嘟的一大口一大口喝下肉汤时喉咙里发出的声响,不一会儿,满桌子都是啃得干干净净的骨头。等吃饱喝足了,大家才有了喘息的机会,嘴里才蹦出了味道真不错,太香了等几句简单的评语来,然后就有人开始打包剩下的肉和汤了。出东家门的时候,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个小钢筋锅,里面就是吃平伙剩下的羊肉和肉汤。我和李老师没有拿盛肉汤的家什了,只能在东家家里找了一张旧报纸,把自己吃剩下的羊肉包在旧报纸里,双手捧着就回学校了。

第一次参加吃平伙,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一个贵字。虽然羊肉好吃,但价格确实有点贵。那天晚上,在回学校的路上,当我手里捧着自己在东家家里没有吃完的份子羊肉,脑海里便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父亲去吃平伙的事来。当初我心里老是盼着父亲能多去吃几次平伙,可怎么能理解父亲当时不去吃平伙的那份苦衷呢?那时我心里还老埋怨父亲,甚至对父亲不去吃平伙还产生了一些怨恨,如今自己长大了,上班了,有工资了,亲身参加了吃平伙,我才深切感受到了当初父亲吃平伙的那份无奈和艰辛的心理。

那天夜里,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因为我的心里满是不安和愧疚,还有父亲那瘦小的身影,老是在我脑海里闪现,使我对父亲二字的理解一下子就得到了升华,我在心底里,一遍遍地对自己说,我的父亲真的是一个对全家人负责任的好父亲,我应该有这样的负责任的好父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并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这样的吃平伙,我一定要少参加。

自此之后,我虽然也陆陆续续参加过几次吃平伙,但那些都是实在是无法推脱的,更多的时候,我便坚持自己的原则,从不轻易参加吃平伙,因为我也要对全家人负责。

如今回忆起这段往事,我的感觉是,吃平伙这种形式的出现,是和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因为一方面是当时的肉价实在是太贵了,吃一顿肉简直就是在办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仅靠某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另一方面是大家的口袋里没有几个钱,所以一只羊也只能是凑几个人去吃,要不谁也承受不了经济上的负担。因此,正是在这种生活环境下,吃平伙这种形式就应用而生了,所以说它只能是个时代的产物,也是当时村民们一种无奈的选择而已。现在的农村,通过实行土地承包到户的政策以后,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力实施和不断深化,农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之吃平伙的人越来越少,吃平伙已经成为了一段历史,永远地留在了我们这些人的记忆中。

文/草川

东邻有玉人


谢生,太原人士。年及弱冠,好吟游山水,诵览翰墨,喜阅花间词集。每每览至“一岁空怜如梦”之语,则不胜慨叹,做惜春之悲。早研诗书,又不好功名,常构思白雪,练句阳春。家中翁妪朝夕絮聒,不以为意,尤行之我素。散漫游稽之意,不与时易。一日留书一笺,言驰骋之意不可夺,山水之情无由负,遂去也。

驱车向晚,直至长安。京都之繁丽,穷奢极侈。生钱财散尽,无从落户,无由果腹,行巡城马之事,日日传书寄信,谑效鸿雁之志,同司青鸟之职,同行笑矣。财或得已,可堪糊壁,不慕豪奢推杯换盏,好逐先哲曲肱之乐。是日行罢回居,在城之东隅,九曲巷外,不过三四里地。途经其景,旷远芊绵,水烟凝碧,夭桃数株,亭亭别院,恍若小姑居处。奇之,攀枝引节,愿得一窥。见院内儿女。年长者佝背老妪,龙钟目滞。年幼者及笄女郎,容色姝丽,巧笑善言,观之可亲。生心魂摇荡,抱树久矣。闻那女郎笑曰:“昔者东邻有宋,白雪窥人。今者西家小妹,亦不绝宋玉之风流耳!”生闻之大惭,踉跄坠倒。门栅大开,女郎遽然而至,视其窘态,掩袖而笑矣。生亦不恼,细详之,见其秋波流慧,弱态生姿,举止安详,发言清雅,心遂好之。女郎召生入室,赐座与语,时老妪居前以金瓯贮含桃而擘之,沃如甘醴。言笑晏晏,叙翰墨之昭彰,道风月之短长。女性既慧,言辞巧令,婉娈解意,生甚爱之。一来二往,遂成知己。

生时时慨叹,东邻如此玉人,踏破长安街衢,竟不知也。日久思深,信笺频数,直赛春雨。生欲结秦晋之好,屡屡比兴花月,喻之乔木。女亦有意,答之鹣鲽,愿效丝萝。生喜之,愿备薄礼聘之。时同舍王生,性情卑琐,骨相凡庸,好逐淫词滥调,道污秽之言,往往取生之憎恶。近来王生见生春情吐面,诗思压肩,多出冷语嘲啁,不绝于耳。生厌之,不与之言。是日也,访东邻女家,正是春风十里,触目欣旎。及至家门,见女俏立桃夭天影之下,掩袖娇笑,凝眸一人,正是王生。见其做作万千,不出诗书气味,附骨之疽,难掩鬼魅魍魉。嫣然巧笑,携王生之室,必金瓯含桃,沃酪在侧,如当日之礼。

生空余长叹,拂袖踟蹰。顿觉灵鸟失色,啼音惊心。春风羞懒,难度朝夕,切不提花心扬恨,柳眼弄愁,委顿而返,而后月余,茶饭不想,形销骨立,首如飞蓬。王生在侧,卑琐依旧,多添得意之色,常聒嬉笑之声,不堪入耳。生日日惆怅西楼,同待昏晓,奈何青鸾少信,尺素无心,始知那玉人无意,何效窥玉之痴,成他人吹擂之资?

后生返太原,醉心经学之道,不负秋律,成及第之才。翁妪喜之,语越长辔远征,自夸也。而后生娶一妻,生两子。妻贤淑少艳,不过膏沐为容,然温顺恭谨,事君如一。时移廿载,生成皓须之翁,领命迁京,又至长安。时白头皓髯,成簪缨之官,出入先进名流,享清平高誉。玉箸举馔,佳酿绣衾,富贵人家。当日同舍之王生已不知所踪。生一日踏青东邻,欲访当日小姑之居。见夭桃如旧,房舍无存,问及路人长者,言此地远岭别峦,未有庭院人居,有一甲矣。

我的东林情愫


我和东林结缘,始于前年国庆假期陪老公值班。

东林位于宣汉县城西南方,距县城仅9.3公里,公路就像笔架山的腰带系在山腰,顺着州河下行,经过樟柏溪、破石溪、醉仙谷等景点,驾车20多分钟就到了。

场口有个潭,嵌在石壁里面,石壁上还有冲刷过的痕迹,当地人告诉我夏天瀑布哗哗冲进潭里,溅起白色的水花,很壮观呢!顺着石壁还能望见鸟巢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我惊异于东林的美:雨过天晴,蓝天白云,翠绿的树沐浴在金黄里,倒映在碧绿的河水里,河面成了中轴线!沿河的吊脚楼也披着薄薄的、金黄的纱裙,倒映在水里。这和九寨沟的镜湖有几分相似,难怪人说东林藏在深闺无人识呢!

空气中飘荡着阵阵酒香,诱惑着不会喝酒的我也去舔舔这五谷的精髓,居然有些陶醉了。据说东林有20来家酒厂,都是原始的作坊生产,我一定要创造机会去看看美酒是怎么酿出来的。古朴的石板街、斑驳的板房,仿佛述说着悠久的历史,也撩起我儿时的记忆。

场镇对面的曾山村位于插旗山麓,三面环水、易守难攻,是历时650余年的是鼓县城遗址,也是宣汉县内建立县城历史最长的地方之一。上世纪30年代,红军与国民党军在这里进行过激烈的曾家山阻击战,因而留下珍贵的红色遗迹。

夕阳西下的时候,秋风把桂花香吹进了我们的心里,沁人心脾。循着香味我们来到了院子里,坐在两棵桂花树下喝茶,那浅黄色的花瓣悠悠地飘进杯子里,纯天然的桂花茶!享受着大自然的最高礼遇,我有点儿乐不思蜀了。

东林就是弥足珍贵的天然氧吧,要是能收集起来,送到雾霾笼罩着的北方和江南,会是怎样的欢天喜地呢?

传说中的世界末日逼近了,据说12月22日天黑后,要25日圣诞节太阳才升起,这漫漫长夜多可怕呀!我开始失眠,真的到了那一天,我还得和家人一起度过吧!老公不能离开工作岗位,接我去东林。夜幕降临的时候,连续几天失眠让我无心开电视,只是傻傻的听着蛐蛐的叫声、蛙声,偶尔仿佛从天外传来几声狗叫。闭上眼,我和他们一样,只是一个生命体,迷迷糊糊睡着了。鸟儿的啾啾声唤醒了我,一缕阳光从窗户斜斜的射进屋里,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愚昧!

我也感到庆幸。据资料显示,一半左右的中国人有睡眠问题,除去工作压力原因,环境问题也是重要原因,安稳踏实的睡眠呼唤纯洁宁静的环境!

去年四月,由于加宽宣东公路,要封路半年。驴友们约我由洋烈坐船去东林,AA制每人出50元,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周末,驴友们九点过就到了八庙河码头,洋烈大桥披着霞衣倒映在水中,朝霞洒在清澈的河里,微风吹来,荡起阵阵涟漪,一艘小木船悠闲地荡漾在霞光里。

驴友们争先恐后地上船,去抢占有利位置,拍下最美的照片。

两岸树木葱茏,以水面为中轴线倒映着,波光粼粼,山上红色的杜鹃花最多,白色的、黄色的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其间,像极了三峡。偶尔几幢红色、白色的房子,就是镶嵌在其中的别墅。行至窄窄的鹅项颈,船头的妹妹兴奋地尖叫,有野鸭子!我赶紧过去,果然两只鸭子悠闲地觅食,对机动船荡起的波浪习以为常。歪着脖子看鹅头的倒影,构成了三角形的山头。穿过鹅项颈,豁然开朗,岸边的石头杂乱的倒映在水中,一点儿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岸边的瀑布传来潺潺的水声,溅起的水花反射着阳光,就像一朵朵彩色的小花。

当地人说东林是个窝,出门就爬坡。驴友们三五成群上岸,到了石板街,我们的胖哥有点儿累了,直接坐在石阶上休息,深情地抚摸着小猫,我抓拍了这个镜头,不知谁说像在疼爱儿子,逗乐了大家。

午餐在观湖饭庄,河里的鱼,绿色的蔬菜,本土产的纯天然粮食酒,好些驴友都喝高了。不知谁乘着酒兴提议去醉仙谷,大多数人都附和着。

我也从未去过,虽然有些累,也跟着凑热闹。掩映在苍松翠柏间的溪水清澈见底,我们干脆沿溪而行,溪边都是大小的石头,并不好走,好些姐妹拎着高跟鞋,光脚踩水前进。这个抓了只螃蟹,那个捉住了蝌蚪。内向的川玲用野花草编了个花环套在头上,坐在大石头上,脚伸在水里乐呵呵的。

这时下起了霏霏的毛雨,飘在脸上润润的,很舒服,悬崖上的杜鹃红得更加精神、鲜艳欲滴,却因旁边的青苔,没人敢去摘。

从每个驴友的笑脸上,就能看出惬意和满足。在办公室一周的紧张工作之后,如此亲密地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释放疲惫的身心,为更好地工作储备精力。

于是,我常常梦里都去东林,我的灵魂能在那里经过洗礼,变得更加纯净!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24956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