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乌镇,那一脉悠悠书香

把自己的恋爱故事记录下来,想到以前的时候我会翻看我们的故事,我们究竟记录了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乌镇,那一脉悠悠书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从2000年中国作协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从首都北京移师浙江省乌镇之后,乌镇就赫然列在我的旅游目的地之中。这个愿望历时十三年,终于在女儿的陪同下于今年10月得以成行。游程两天,头一天下午参观乌镇西栅,第二天上午参观东栅。参观之前,我读过不少乌镇游记,这些文章有说这里是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的,也有说这里是东方文明的活化石的。而我在参观中感受极深的,却是这里浓郁的书香气,觉得它时时都在西栅和东栅空气中弥漫着,浸透了古镇的各个角落,让人变得文气和沉静。我感到,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乌镇。

乌镇向来以古出名。两天时间,我走遍这里大大小小的水巷和街衢,这里的一座座古老民居,一处处原始的手工印染、乌陶作坊、酒坊和织锦工坊,还有那江南百床馆、汇源当铺、旧时的药店和邮局等,都浸染着古色古香,说它是东方文明的活化石也可谓适得其宜。但这里许多古遗址却更让我沉浸在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文昌阁、翰林第、古戏台、皮影戏、晴耕雨读居,处处昭示着这里沉久的文化积淀,中国山水诗派开创者谢灵运、齐梁文坛领袖沈约、唐朝书画大家裴休、宋朝诗人陈与义、范成大,以及近、现代新闻学前辈严独鹤、农学家沈骊英、着名作家孔另境等,都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或遗址,更有那昭明书院、茅盾故居这两处古今名家的遗址双壁生辉,让这个小镇在中国文学史的园地里也焕发着异彩。这两处遗址,也正是我此次参观的主要目标。

下午六时许,我们就来到位于西市河北岸的昭明书院,这是南朝梁太子萧统和他的老师沈约的读书处。书院坐北向南,一座青褐色牌坊式门楼当街竖立,门楼上的六朝遗胜匾额显得庄重古朴。进得大门,只见宽阔的前庭里,筑有造型雅致的水池、廻栏和石桥,四周古木参天、浓荫匝地,给人澄明幽静的感觉。再往前就是主建筑,为一座两层三进的楼房,楼上楼下辟为图书室或名人着作展室,供游人阅览。西厢房内还有一处古色古香的书店。此时此地,随着参观的脚步,我们的思绪也沉浸在了历史典籍里,我想起了读大学时在学校图书馆翻阅萧统的《文选》和贪婪地阅读那一篇篇古文的情景,《文选》米黄色的书页,泛漫的书香,时隔50余年仍然记忆犹新。

据《乌青镇志》记载,梁太子萧统曾随老师沈约来乌镇读书,并建有书馆一座。后来,书馆塌毁,遗迹残存。明万历年间,乌镇人全廷训出于对萧统才学的敬仰,便在书馆旧址前建起一座石坊,里人沈士茂于石坊上方题写六朝遗胜、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匾额。以后又经里人多次修建,始成如今规模。沈约是齐梁文坛领军人物,着有《宋史》和许多优秀诗歌。梁君主萧衍重其人品、文才,封其为太子傅。萧统在他的教导下,在这西市河边苦苦攻读,终成大才。萧统招集文人学士,编辑成汇集先秦至梁以前各种文体代表作品的《文选》三十卷,后人称其为《昭明文选》。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它与后来的《古文观止》一样,受到历代文人的欢迎。昭明书院的修建,寄托着乌镇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梁太子昭明的崇敬,也为我们瞻仰古人、追忆过去提供了一个实物依托。

出昭明书院已近晚上七时,夕阳渐隐,河灯初起,两岸景色若明若暗。此时,我的思绪仍让留在那个澄明幽静的书院里。女儿说,下一个重点就是参观茅盾故居了。现在我们先看看乌镇的夜景吧!她领我来到码头,买好船票,乘坐乌篷船一头扎进乌镇深沉的夜色里。

乌镇的夜景是迷人的。游船缓缓前行,那两岸的商铺前、酒楼上、居室内,那一座座似乎漂浮在河边的枕水阁的楹柱间,那横跨河上的半圆形的桥孔里,都亮起了晕黄的灯光,没有缤纷的异彩,更没有照亮夜空的镭射,就是那一色的晕黄;连我们乘坐的乌篷船上也只有暗黄的普灯,恍如很久以前那挂在船篷上的马灯。无边的暗夜中,这灯光显得那样朴质,那样迷蒙。那两岸的店铺,水上的桥涵,尽皆朦朦胧胧,它们在水里的倒影更是扑朔迷离。我举起相机按动快门,欲留下西栅夜景的图片,可是照出来的影像总是模糊一片。女儿说:奇怪,为什么乌镇人不喜欢华丽,不喜欢大气,换上霓虹灯能多费多少钱呢!我说:不,这正是乌镇人的聪明之处。你想,无边的暗夜之中,这晕黄的灯光是不是更能启人遐思、更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乌镇昭明书院一千多年前传下来的那股书香气,恰恰就氤氲在这晕黄迷离的灯光之中啊!那种亮如白昼、瞬息万变的的灯光,会把这股书香气惊吓得无影无踪的。你说,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岸火独明的灯光和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灯光,与上海南京路上彻夜通明的霓虹灯相比,哪一个更有诗的意境呢?在这如梦如幻的夜色中,你是否更能想象到一千年前年沈约老先生彻夜执笔撰写《宋书》和昭明太子秉烛夜读的情景呢!

茅盾故居位于东栅。第二天上午我们买好门票,穿过游船码头,转过有名的逢源双桥,走过长长的东市河北岸,就来到了观前街17号一座古老的民宅,这里就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茅盾先生的故居了。

一座二层楼房紧临街道,木门窗,木屋架,青砖黛瓦,典型的清代江南古老建筑。门口左侧镌刻着陈云同志题写的茅盾故居匾牌。我们穿过楼道,后面是一个半亩大小的幽静庭院,院中间是茅盾的半身汉白玉雕像,一丛翠绿的天竹点缀在角门。这大概就是茅盾当年闲暇时的读书或玩耍之处吧!故居中有卧室、书房、餐厅等设施,其家具与布置仍是茅盾当初居住时的样子。楼厅中开设有《茅盾故乡乌镇》、《茅盾走过的道路》、《茅盾故居》三个基本陈列室,介绍了茅盾的生平业绩。在这里,我首次看到了茅盾中小学时期习作和他创办《小说月报》的原件及部分手稿,看到了他在各个时期发表的着作版本。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为了寻找一本茅盾的《子夜》,跑遍了大半个西安市的古旧书店,最后在南院门才找得一本陈旧的竖排本。这一本早已发黄的旧书我一读再读,一直保存了五十年。此时站在陈列室里,回忆往昔,觉得无限感慨。在陈列室的出口处,我看到了一副茅盾的青铜塑像:右臂抱在胸前,手中夹着一支香烟,静静地沉思着。他是在构思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子夜》或者是他的《春蚕》三部曲哪?还是担任新中国首任文化部长时在运筹新文化事业的发展呢?我不禁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一镜头,作为对这一现代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永久纪念。

茅盾的成长与乌镇是分不开的,他晚年在《我的故乡》中写道: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镇上古迹之一有唐代银杏,至今尚存。我为故乡写的一首《西江月》中有两句: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可见乌镇从昭明书屋肇始的那股千年文脉,对茅盾的影响有多么深!其实,何止茅盾。据镇志记载,自宋至清900多年间,乌镇一直求学之士不绝于路,读书之声不绝于耳,先后出了64名进士,167名举人,至于秀才、监生、贡生则难以全计。其中有作者378人,作品842部。由此可见乌镇文气之兴盛,文脉之悠长。

乌镇,愿从你这里飘出的悠悠书香,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浓郁,飘得更远。

qg13.com精选阅读

一路书香伴行人


从昨天上午十点多一直到今天早上天蒙蒙亮,这工地的机械往来穿梭,五槐和工友们不分昼夜的忙碌着,终于把一联连续梁的三百多方、八百多吨混凝土浇筑完了。天公作美,施工过程中没有下雨,工友们一个个微微弯着平日里挺拔的腰杆,一路说笑着回工棚睡觉去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五槐被工棚外咣咣的机械声吵醒了,他顺手拿起手机翻看着,无意间看到了明天是世界读书日,为读书而设立的日子总是能让人神思飞扬,就连五槐这个粗人也不例外。

五槐记不得上次读书是什么时候了,偶遇读书日,让他想起了许多读书的趣事。那时候的五槐经常光着脚丫子,挎着妈妈缝制的书包,扛着板凳去学堂。在村子西头常常遇到姥爷,姥爷总是说五槐去念书啊,要好好念啊!他总是欢快的答道:是啊,去念书。那时候,他们不叫去上学,都叫去念书。五槐最喜欢念语文书,因为在语文书里有很多好玩的故事。

在语文书里,五槐认识了乌鸦,一个是在《乌鸦喝水》中会去衔石子丢在瓶子里喝到水的乌鸦,一个是《狐狸和乌鸦》中那个被狐狸连续夸赞三次而失去理智的乌鸦。五槐常想,这两只乌鸦是不是同一只啊?那个会自己想办法喝水的乌鸦,是不是长大了变的爱慕虚荣了?别人夸赞几句,它就不记得自己五音不全了。还是因为它变成乌鸦妈妈,反应就迟钝了,因为女人常说自己一孕傻三年,乌鸦会不会也如此啊。

还有那个难得找到机会溜下山的猴子,忙乎了一天不停地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最后竟然为了追一只兔子啥也没吃到。那时候天天追剧的五槐就想啊,这猴子应该是唐僧让他出来化斋饭的吧,回去两手空空指不定唐僧又要念紧箍咒了,特别是二师兄八戒知道猴哥丢了西瓜去追他日思夜想的玉兔,肯定要在师傅面前说他坏话,这下有猴哥难受的。

还有一匹驮着粱袋去磨面的小马也一直在五槐心里。当小马准备涉水过河的时候,小松鼠一顿吵吵千万别过啊,俺哥们早几天刚淹死;还有那老成持重的老牛悠然自得的说过吧,啥事没有,最多湿了脚尖。每当五槐想去尝试着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好像身边也总有几只小松鼠和那头老牛。五槐和当年那匹小马一样都不讨厌松鼠,亦不讨厌老牛,因为知道他们都是善意的提醒,但是五槐记住了小马妈妈说的话,有些事要自己去尝试,也更理解了那句小河既没有松鼠说的那么深,也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

还记得那棵大榕树吗,那是小鸟的天堂。读书的时候就常想,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树呢,我见过最大的树也不过三人合抱之粗,那树竟然占地几十亩,我们村后那块最大的西瓜地也才十几亩,这榕树竟能比西瓜地还大,那该是多大的树啊!没想到多年以后,五槐因为参加修建深茂铁路真的来到了小鸟天堂。这条铁路是从深圳到茂名,原本设计线路是横跨小鸟天堂,因为怕惊扰了小鸟的繁衍生息最终调整了线路,并采取了全国首例全封闭声屏障保护措施。五槐有幸来到了那棵榕树下,坐船穿行在树林中,听着船夫大哥细讲,伴榕树而居的天马村村民几百年来爱鸟爱树如命的古训,看着水面林间嬉戏的水鸟,五槐真切的感受到他们修的铁路为小鸟改道是应该的。这里原本就是它们的家,就是它们的天堂,要让子孙们既能在课本里知道小鸟天堂,也要有机会穿行在水间林下,亲眼看到那些天堂里生活的小鸟。

因为读书少,五槐常会担心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得要领。记得有一次孩子妈因为孩子送给同学一个珍贵礼物而发雷霆之火,顺带把孩子种种不是都悉数陈列。五槐听完不知如何应答,好像比在工地连续加班还要难应对。在一筹莫展间,五槐突然想到了羚羊木雕,是的,就是那篇课文《羚羊木雕》。那个因为把羚羊木雕送给同学,而遭到父母责备的小女生,这不正是我家女儿的遭遇嘛!想到此,五槐赶紧把这篇课文推荐给了孩子妈,他相信读完这篇课文以后,孩子妈肯定能感受到孩子间纯真的友谊比大人眼中的价值更弥足珍贵。想起孩子妈陈列的那些种种不是,五槐顺便又推荐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相信她看过那个上课总爱透过窗子看天空听鸟叫的的小豆豆,会觉得自家孩子也还是蛮可爱的。

五槐没有听姥爷的嘱咐念书要好好的念,常叹息书到用时方恨少。但他对念书依然有敬畏之心,因为在他觉得生活困难走不下去的时候,他会想到《活着》中比他难的富贵、会想到《平凡的世界》的中孙少安;当他感觉孤独无助的时候会想到在加勒比海中与鲨鱼搏斗的那个老人、会想到制作小金鱼的奥雷连诺。

20XX年4月22日龙城

悠悠乡愁,悠悠梦


我,生在农村,长在大山的脚下,是一位朴实的农村女孩。

家乡的山,高大巍峨;家乡的水,甘甜清冽。喝着家乡的井水长大,心里自然踏实,纯静朴素。家乡里的人们,勤劳,勇敢,善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与智慧在这里耕耘劳作,为了养家糊口,头顶着烈日,脚踏着黄土,一辈又一辈,一年又一年,一掀又一掀,一?头又一?头地与大自然抗争着,争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将麦子收割上场;争在雨季来临之前,给果树把农药打了;争在雨天里,给果树施肥;争在烈日下,为苹果疏花。

家乡的人们,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天下雨,就耕地,种上农作物;每到播种时期,如果天旱,人们便愁云满脸:今年的麦子咋种呢?好在天遂人愿,时间不长,天就下起雨来,干涸的土地经过雨水的滋润,一下子容光焕发,松软肥沃,人们便争分夺秒,松地,施肥,播种,播下希望,期盼来年的丰收!

我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的劳作着,几十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家乡的面貌发生着变化。

小时候,爷爷的旱烟袋里,写满了辛劳的故事。天还没亮,爷爷抽两袋子旱烟,咳嗽几声,然后就在门口的石头上磕几下烟锅,喂牲口,牛吃了一槽又一槽的草,爷爷在一边精心的伺候着,吃饱之后,便把它牵出来,套上犁,爷爷佝偻着腰,手拿着鞭子,吆喝着牛,便出发了,天没有大亮,一大片地便被爷爷犁了出来!

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萧瑟的冷风呼呼的刮着,爷爷蹲在牛与犁的后面,猛抽上几口烟,又佝偻着身子,手扶着犁,一步一步艰难地翻着生硬的土地!尽管天那样冷,可爷爷的鬓角渗着密密的汗珠,爷爷的背影在我的脑海里,像蔚蓝的天空划过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我小时最深刻的记忆!爷爷用他那双勤劳粗糙的双手,创造着我们的幸福。这一抹淡淡的乡愁便印在了我脑海里,我天真的想,什么时候,爷爷也能坐上汽车,穿西服,逛外面的大世界!我发誓,只要我长大,爷爷就会如愿以偿。可小时候,那知道生老病死之痛。当我长大之后,爷爷背着他一辈子的辛劳,永远的离开了我们,陪伴他的只有昔日的黄土地。

小时候的记忆又浮现在脑海:大太阳下,扎眼的热,头戴一顶大草帽,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大人们在碾场,翻场,有时牛套上之后,不好好走,爷爷会抽上几鞭子,牛又热又气,走了几圈,犟着头,鼻孔长嘘几声,便拉屎,爷爷赶紧用笤篱把牛屎接住,扔向果树地里。真有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感觉!然后,翻场,再碾,再翻,起场,汗如雨下。等麦子推堆之后,人们便等着天吹风,才扬场,没有风的时候,天黑了,大人们还要睡在场里,等风来了再扬场,家乡的人们就是这样的生活着。这样的场面,在爷爷和父亲生活的年代里都有。每当晚上有雷雨时,半夜,就会被爷爷的吆喝声惊醒,赶紧跑回场里,张袋子,绑袋子口,然后一家人又匆匆的将粮食拉回家,刚坐下,雨点儿就劈雳啪啦地打在窗棂上,爷爷又回坐在房檐前,抽起他的旱烟来,不时被烟呛得咳嗽几声。

爷爷的离去,我们伤心欲绝。一辈子的辛劳,使他的背像弓一样弯曲,像一道美丽的彩虹印在我的脑海深处!

而今,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而来,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面貌也是一样!过去的旧窑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瓦房,有的甚至是小楼房。一切都是机械化,人省了很多的力气,麦子黄了,大型收割机收,直接上场,晾干,省了多少弯曲路,多少汗水,多少辛劳,再也不用镰刀割麦子。感谢党,感谢人民,感谢祖国,使我们视野开阔,眼界更广,把心里阴霾驱除干净,让家乡雨水更协调,不再靠天吃饭,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等待实现,中国梦,我的梦!

书香缠绕


持一本好书,如乘一叶扁舟弄潮于知识的浪巅,纵然惊、险、奇、难,然而纵横于天地之间,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方铸成一把金闪闪的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通往知识的宫殿,也要有打开的钥匙。

老师,古往今来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却从他们手上成就伟大的人。平凡的人有着属于自己的事业。他们――老师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人生的旅程;犹如一片汪洋大海,任我们这些学子畅快遨游.

伴着阵阵书香,重新捧起了这本书. . . . . . .

快了,快了,就在前面,我伴着阵阵喘息声跑到了这个小摊,嗯!没错!买书,爱好﹕书不离手,饭可以不吃!!!

我买了一本厚重的书,里面是一些鱼龙混杂的小杂志之类,里面的画面,情节,故事,语言很生动形象,格外扣人心弦,又破耐人寻味。走到教室,刚好上课,上的是数学课,唉,烦烦烦,纵使我再喜欢书本,可就是不愿意听课!数学老师走了进来,先是光溜溜的脑袋引人注意,接着就是那土的不能再土的大裤褂!唉,说什么好呢,现在这个看颜值的时代,如果是哪个明星来我们班,我猜想那场面要多轰动有多轰动。瞧着我们数学老师走了进来,大家一脸呆呆的坐着,回忆过往―――我的数学成绩惨不忍睹,没少挨老师的戒尺,考卷上的红叉叉,导致了回家被俺爹俺娘骂个够朝天!

意识回归,接着继续看,老师一袭短上衣,配着那大裤褂刚刚好!眼睛框了个副大眼睛,哈哈,看着就像个街头老混混样!闲着无聊,便不怕死的拿出新买的书看了看,沉迷了半会,抬起头竟发现全班都看着我,看着我都心虚了,脸色发红,我心想﹕大家这是找抽吗?都看着我干嘛?接着我又看到了老师那黑色透着寒气的眼睛射过来的利剑....老师走了过来,用力的抽走了我的书,我无力抗拒,心虚的低下了头,同学们看到我这个惨样,不由得好笑了起来,窃窃私语的谈论,还好被老师的震耳欲聋的声音给摄止住了。

但我也是铁打的铁人,心里乐观着呢大不了没书看,没钱了,管他呢!!!

下了课,老师把我叫了去,唉,免不了一通的教育,我只听到最后一句下次的数学成绩没及格,叫你家长给我过来.......我勒个去,怎么可能?我爸我妈日理万机怎么可能会过来,即使过来,我的脸不得丢尽了,我妈不得伤心死,养个女儿是来丢脸的!!

还好我天生有灵性!

这题不会,问同学;那题不会,问老师﹔直到死坑到底懂了才放手,正如前辈说的山重水复无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如数学老师说的数学,学的是心。

发奋图强,忍痛割爱自己的手机,只为考个好成绩证明我自己,我可不想一世英名毁一旦,从小到大,不是被老师捧着就是宠着,谁知道这年头数学竟然这么难学!!请我家长过来,我是一个头两个大!

中午,我还在做着题目,不做的话下午又没时间,数学老师刚好走了过来,看到我这样的勤奋好学,不由得多了一份赞许的目光,叫我好好做,也要好好的吃饭!说完就走了。对于我这个学生,老师一样的对待,一样的激励!这也是我最敬爱他的原因,公正无私!

秋天来了,落叶沙沙的飘落一幅唯美的图画,老师退休了,退休时我并没在意,一副冰冷的样子对待。老师只是摇摇头,他走了过来,拿出那本我早已忘记的书塞到我手中︰人生还长,学好本领才有机会。说完,他的背影在夕阳下渐渐消失了,同学们都哭了,手上拿着那张集体合照颤抖着!我呆滞的看着那本书,这世间竟然也是有情的!

窗前多放了一盆紫丁香,窗外秋天的金黄色,叶子一片片落下,带着一丝丝的遗憾,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她们跳跃着,旋转着,轻舞飞扬着,翩然落下。

这本书翻开,透着浓浓的古香古色的书味书香弥漫,当时追赶的动力!

谢谢你,老师!秋天的落叶带给您祝福!书香缠绕您的耳畔!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298485.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