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把我们的爱情写成生动的故事,记录爱情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我们究竟记录了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元思亲,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阴雨,中元节。

早起散步,看到有许多送孩子的爷爷奶奶,场面很感人,地上有积水,老人们走的如此小心翼翼,还要顾及背上的孩子。忽而想起,我的奶奶,那个慈眉善目,头发花白,佝偻着shenti的老人,已经离世三年多。想必我小的时候也一定在奶奶那里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吧。qg13.CoM

犹记得小时候的七月半,奶奶围着锅灶给我们兄妹七八个炒炒面,然后用开水白糖泡了吃,炒面的香饱含着一丝黄一点糊,那是奶奶的味道。那时的 老红军爷爷每个月还拿一百多的补助,所以水饺也成了我们在爷爷奶奶家的稻草小屋可以觅得的美食。奶奶是个粗枝大叶的人,她包的水饺奇大无比,一个大撇碗,只能盛上两个大脚饺,保管你吃饱呵呵,手擀饺子皮的厚度你也可以想象一下。听奶奶自己说,她小的时候,大人非要给她裹缠小脚,她死不依,可又不敢明的反抗,只好每天晚上偷偷解开裹脚布哈哈,后来别的姑娘都是三寸金莲(奶奶家邻居晏老太就是),唯独奶奶是个38码的大脚妞。这样的奶奶不会女红,纳鞋底、绣花什么的对她来说无异于天工。所以我亲爱的父亲和母亲第一次相亲见面,穿的一身衬衫裤子是借的旁人的,袜子和鞋子的后跟都是破洞的。

可即便这样,我的父亲从未嫌弃过他的母亲,在她生病卧床的最后大半年的日子里,都是他床前伺候,擦洗,喂食,陪聊,从未跟其他的弟弟和妹妹们抱怨。这样的粗枝大叶,目不识丁的奶奶显然不是爷爷的菜,听说他们结婚几年,爷爷都嫌弃她,都不愿和她在一起,我的父亲也是他们结婚七八年后才有的,所以取名贵字。可以想象从黄河西嫁到河东,不受丈夫和公婆一家待见的奶奶吃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苦,而且那时爷爷还在苏南味精厂任职党委书记,一年到头,不愿意回苏北的老家。记忆中的爷爷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很有学问的样子,的确,他的一辈子都是在古书和纸牌中度过,而且一张口就满是之乎者也的大道理。小时候过年,你如果想要从爷爷那里获得压岁钱,哪怕是一毛,都是异想天开,是孙子孙女多吗?是他没钱吗?不懂。记得有次过年我得了许多奖状,开口跟他要压岁钱,他说来呀,好呀,给你哦,你伸出手,得到的却是他的一个大大的巴掌。匪夷所思呵呵。爷爷唯一留给我们的财产,就是他对书籍的热爱,夏天的夜晚,在漫天星斗下,他会给你讲故事,薛仁贵的故事,孟姜女的故事。他的枕头底下发黄的书籍,他用唾沫捻书的场景,仿若昨日。

今又中元,爷爷奶奶你们在那边一切还好?爷爷你先奶奶几年而去,我想奶奶一定已经找到你了!我今天写这篇祭文,希望你们快快乐乐,无忧无虑没烦恼,不管爷爷脾气如何,收入如何,奶奶都会一如既往的嘘寒问暖,给你烧好饭,热好汤,爷爷你仍可以逍遥自在一辈子,哪怕人生不得志。另外,我想告诉你们,后世子孙一切都好,你们的孙子孙女家都响应国家二胎政策生了两个孩子,你们的曾孙女金苹也即将大专毕业参加工作,每一家都很好,勿念。

小编推荐qg13.com

重阳佳节倍思亲


年轻时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知九月九重阳节是用来思念兄弟的。后来,随着年龄渐次增长,才知重阳节是一个老年节,是用来思念双亲的。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可在我的思维定式里,他似乎从不曾离开。每逢佳节,我都要有携妇将雏回老家探望双亲的冲动,傻愣了半天,才惊觉老家是很难回去了。父母在家就在,如今父亲已经远离,母亲也因不适小城的生活,长住小妹家。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对家人,他从来都不曾和蔼可亲,更不会声色俱厉,通常都是沉默着。即使是生病了,也只是默默地扛着,实在扛不动了,才由母亲打电话给我们,接他去医院。

父亲去世前的那个冬天,他的前列腺又出现了问题。先是尿潴留,既而是尿不尽。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他断然拒绝了我们要他住院的要求。只是,在寒冬腊月里胯下常常夹着一个尿壶让他觉得自己十分不雅。于是,回家过年时,我便买了许多的老人尿不湿给他,让父亲免受夹尿壶之苦。

可是,尿不湿并不适用于诸如父亲这种尿不尽的老人,尽管他已经很少喝水了,可不知不觉间,那尿不湿总会变得湿淋淋的肿胀,让他十分郁闷难受。心情极度不好的父亲,几乎对我们一家人全发了火,这让我们都感到很意外。

首先被发难的是母亲。母亲正向我们叙述父亲得病的经过,说父亲因为去寨上吃喜酒被主人邀请唱酒歌,熬了夜受了冷才导致前列腺出现问题。父亲极力争辩他没有熬夜没有唱酒歌,说同在一起的叔父可以作证。母亲兀自否定父亲的辩护,父亲气极,对母亲大喝一声:你一辈子就会在我身上搬弄是非!见父亲动怒,母亲便不言语了。

父亲喂养有一头牛,原本是准备着开春耕田使唤。他生病后割不得牛草,母亲年迈,我和女儿都不曾从事体力劳动,更不用说是割冬草这样的技术活了,这事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妻子的肩上。妻子想着要我和女儿陪着她去,一来多少也能割得点儿,二来也好作伴。天太冷,我和女儿都在磨蹭着,一来二去时间就晚了。父亲就对妻子发火:又不是不会割草,这个拉那个扯的,如果早些去,现在不是回来了?妻子一肚子委屈,又不好意思再对我和女儿拉拉扯扯,闷闷不乐的独自割草去了。

杀年猪之后,父亲想知道肥猪到底有多重,就叫我去借把称来称一下。我把称借来之后,正赶上电视正直播春节围棋赛。围棋是我的命根,我就一直拿把称在一旁欣赏着,直到别人来要称了我都还没将自家的猪称好。于是父亲又对我发火了:别人喂一年都喂过来了,你称一下都称不得,要你又在什么用?我的脸顿时就红了。自从当年我到县城读重点中学以来,父亲就没骂过我,想来这真是我的拖沓不对了。我赶紧称好肉,并有意报重了二三十斤,父亲那不满的神情才多少缓和过来。

春节之后,女儿照例收到许多的压岁钱,她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数着,并且还到处向伙伴们炫耀。父亲看着不惯,又发表不满了:别人有成百上千万都不讲,你得两块压岁钱就没完没了的数,真是猴头难容四两肉。女儿从不曾被爷爷骂过,忍不防被呛了一句,闷闷的收拾起那颗原本喜悦的心

母亲当着父亲的面对他嘀咕着:你这个也讲,那个也骂,对什么都不满,看来真是活不长了!父亲耳聋,当然不知道母亲在数落他。只是他见母亲的嘴巴对他嚅动着,知道是编排他,只把头扭过一边去。想不到母亲竟然一语成谶,过了那个冬天之后,父亲就真的悄无声息的走了。

现在想来,当年父亲的骂声是那样的合情合理。重阳节又到了,可再也听不到父亲那抑扬顿挫的数落声

记忆中元宵节


俗话说:小初一,大十五。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夕和灯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人们吃元宵、赏灯、猜灯迷、耍龙灯,而在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西部一带,元宵节这天,人们吃的还是饺子,煎汤臊子面。

淳化县西部官庄、胡家庙地区人们把饺子叫角角,因为这里的人习惯把饺子包成三角形,煮饺子叫煮角角。过去人们生活困难時期,一年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点肉,就是过年,每家也不过买三四斤肉而已。肉少,人们炒菜都舍不得用,都是切一部分肉包包子。另一部分煮熟备用。连煮了肉的汤水,也要特地保留下来,把红白萝卜煮熟,用煮肉的汤煎好,作为暖锅。从初一起,每天清早,人们点燃暖锅,倒入汤汁,放入豆腐,以及熟白菜,粉条等菜,汤开了后,在上边放一点肉片,胡萝卜片,葱花,香菜。看上去花花绿绿的,冒着一股股香气。暖锅端上炕去,人们围坐一起,大家都吃得满头热汗,十分惬意。

至于除夕和元宵节的菜,大多数人家都是涼拌豆芽、凉拌粉条、醋熘白菜、洋芋丝和一大老碗红白萝卜、黄花、豆腐、洋芋大烩菜。这些菜,除了烩菜里有一层肉片,其他菜中的肉是很少的,只是作为调料放一点而已。

所以,包角角,肉也是很少的,大多是萝卜馅的。将煮熟的萝卜剁碎,加入一些肥肉,葱末等就行。家家都是头一天夜里,和好面,剁好馅,一家人围在一起,热热火火地包。大人们包的角子都是老式样,一律三角形。孩子们却总喜欢变换着花样,包出各种各样的。

很多时候,做母亲的,还会找几枚硬币包进去。孩子们心里,便多了一份期待,想知道自己下一年是不是很幸运。

正月十五早上,放过鞭炮,就把角角下到锅里,热乎乎的角角,端上土炕,一家人放开肚子吃起来。那时候,人们感觉,萝卜和肉一起包的角角真好吃。孩子总是一边吃,一边数,看自己吃了多少个。这个时候,谁要是吃到有硬币的角角,就高兴得像中了奖,全家人都为他高兴不已。

如今的元宵节,要买到元宵也是很容易,超市和街上,到处都有卖的。然而,人们还是吃不惯元宵,依旧喜欢,包一顿饺子,做頓手擀煎汤臊子面,仿佛元宵节才更有滋有味。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26604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