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守灵随想,欢迎阅读与收藏。

已是深夜,雨还在淅淅地下,路灯把光静静地倾泻在旁边的路和树上。被光笼罩的树显得格外碧绿,与远处被夜色淹没的树比光鲜亮丽多了。

大哥、嫂子和仙姑早已进入了梦乡,我守在母亲灵前,用被包裹着自己躺在椅子上看着屋外发呆,望着马路对面墨一般的夜空陷入了沉思之中。同样是树,只因位置不同差异迥然不同,一个光鲜亮丽,一个黯淡失色,我为之感叹。人也是如此,有些人光环四射,有些人默默无闻,还有一些人稍有光环就得意忘形,平民百姓有之、文人墨客有之、圣人也是如此,常以自己超凡脱俗自居。比如有时也会说别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是这个意思。

你凭啥说别人是癞蛤蟆,不就是罩着些光环吗?但如果你不在乎这些,脱去外衣之后都一样,就像同种树到了白天都一样绿。这就是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外面的雨下得更大了,透过夜光看见雨象正在纺织着的青纱不停的扭动着腰身,意在显摆自己的与众不同。水汽在夜光中不断翻滚着像在哀诉着什么,是诉说自己没有化为雨,还是悲泣自己化为水?我不得而知。

偶尔也能听见夜空传来呀的夜鸟孤独呜咽声。不过这次我没有怕,心里比较踏实,没有孤独感。这让我记起十多年前的一次事情。妹妹最初建房子,恰好妹夫有事,仙姑怕丢材料,要我去工地守夜,我胆子小,听了以后很为难,但考虑要妹去守也不很妥当。只好硬着头皮答应去。

晚上,我跌跌撞撞到工地时,四周漆黑一片。只有楼层间落水的滴答声,举目望四周阴森森的。偶尔传来夜鸟呀的惨叫让人头皮发麻。我拿着一块砖给自己壮胆,卷缩着身子蹲在墙角里。时不时有一两个老鼠沿墙穿过都让人心惊肉跳,呆到半夜又冷又饿,感觉孤单、寂寞、无助,心里有万千说不出的滋味,也许流浪的人就是这种心理吧。尽管过去了这么多年,至今依然记忆深刻。我感觉奇怪。现在,母亲走了,抛弃我们到了另一个世界。走得那么匆忙,走得那么安详。

尽管我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真正这一天到来时,我的心里好哀伤,因为这种告别不一样,意味着母子天各一方,我失去了珍贵的母爱。

记得小时候常常聼听母亲教诲,学会了如何做人的道理,知道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以为颜如玉和黄金屋在书里,就拼命读书。然而,读书十多年并没有啥子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参加工作以后,我看到母亲教育弟弟,当鼓励弟弟向我学习时,害羞的我总是面红耳赤。

而每当母亲说到书中自有之类的话,我就插嘴说又在瞎说了,我现在既没有看见啥子美女也没有看见黄金,倒是感觉妈妈你还是大美女一个。每每这时小弟总是做鬼脸窃笑,而母亲对我横眉冷对、咬牙切齿,一副恶狠狠的样子,我常装着没看见,母亲气得直翻白眼。又因体弱多病花钱无数,故母亲对我印象一直不好,跟着母亲走人生,家里家外一个样,各种冷暖难以诉说。让我知道即使人同在屋檐下也有差别,巨大差异让我从小很叛逆,总是与母亲对着干。这让母亲头疼不已,三兄弟中我是唯一讨厌鬼。

现在我知道了个中原因,想来很对不住母亲。在母亲弥留之际,我紧紧握住母亲的手直至母亲身体冰冷。也算和母亲的告别一种方式吧,父亲过世时,我也是这样做的:握着父母的手告别。希望母亲若九泉之下有知,能原谅儿子的懵懂无知,也希望母亲一路走好。

路灯不知何时熄灭了,我也慢慢进入了梦乡。

扩展阅读

随想


-浪漫天空

昨夜,就下起了春雨。早晨,八点钟起床时,雨已停了。吃了早餐,于八点三十二分出门,路面全是湿的;洼地上有积水。

远远的,能看见河水涨了。河水,已由往日的清澈变成了浑浊的泥水。水面飘浮着一些垃圾。

沿着滨河步行道走,朝着北街菜市场去。

步行道旁的那棵柳树,青翠亮丽,婉如初嫁的新娘,风姿绰约。河边土坡上栽种的波斯菊,才生长出小小的嫩嫩叶子;靠近水边的大黄、蔷薇,正开着花;被切割掉三分之二的芦苇,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

大桥下步行道上,一群中老年男女,踩着欢快的音乐节奏,捉双成对,十分投入地舞蹈着。女的,打扮得时尚,欢快地跳着,尽情地摇摆;男的,穿戴得整齐,潇洒地走着,殷勤地伺候。

穿过大桥,上了十多级台阶前行,步行道左侧面草丛中陆续摆放着题了字的石头。诚信、天下为公、上善若水、仁爱、和为道、乐等鲜红大字,十分醒目。

快到北街菜市场口,路边喝茶的中老年男人,围坐成几桌,正热闹地谈论着什么。

路口与菜市场之间,有大约十五米长的窄巷,左边摆着装有活鲫鱼的水盆、豆制品、各种各样的干货;右边摆着各种大米、蔬菜、草药等。

进入北街菜市场,感觉光线偏暗。也许跟下雨有关,地面上到处都是污水。两边的众小贩,有的有固定摊位,有的没有。有个摊位用录音话筒不停地反复播放着录好的吆喝声,显得有点吵闹。小贩们摆放的待出售的商品,杂乱无章。市场里局部散落着丢下的包装垃圾以及扔在地上的废弃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清爽的味儿。

一个卖菜的老奶奶,年龄大约在七十岁左右,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她有一张日晒雨淋饱经风霜满是绉纹(干旱龟裂的土地那种)象雕塑一样的脸,似乎生活的艰难困苦都刻在每条绉纹里。恰逢一顾客上前询问她的菜价,老奶奶,立刻绽放出满脸灿烂的笑容,眯成一条縫的眼晴放出喜悦的光来,张开着却始终看不到牙的嘴,显出她既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又慈祥可爱的样子。

逛完了整个市场发现,小贩、卖菜人,几乎都是中老年人,其中妇女偏多。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衣着朴素、身体走样发胖、头发已经花白、面容显得苍老。她(他)们,一旦有顾客走近或是经过,就会马上显露出笑脸来,主动推销或吆喝着。她(他)们,是吃得了苦耐得了劳、心里也有爱和梦、肩上还有担子的一群人。

再一次想到了芦苇,它一样能开出纯色的花来!芦苇,少了艳丽芳香,却有着平实的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20XX0409)

立秋随想


01

八月上旬开始的时候,这座城市就迎来了传统节气里的立秋。立秋名字上是叫做秋,实际上与秋的凉爽,高远还相差很远,至少在气候上,城市还是一副燥热难耐的样子,热的白昼和寂静的夜晚依旧循环无度,似乎与这个节气的到来没有丝毫关系。

立秋节气给这座城市的改变没有多少,七点钟的强烈日光,九点钟的闷热暖风,还有十八点钟的极致晚霞仍是日复一日。以至于被炎热炙烤的我特别容易忘记,究竟是在什么时候,这座城市里的日光已经毒辣到让我避之不及的地步;而又是在什么时候,高温衬托下的天空,云朵,竟然可以展现出那么蔚蓝,洁白的颜色。

说来也正是有趣,盛夏来到的时间在每个年头的七八月份里总是突兀而至,猛烈地走,最后还要用一个叫做三伏天的名词做结,让本来该是凉意的秋天,搪塞出另一个叫做秋老虎的时候。炎热气候在南方因此被惯以常性,仿佛南方就是燥热的代名词,即便是到了冬天的时候,还是要在此之前加一个暖字。

然而到底,南方的这种热度,大抵还是受南方人推崇,甚至说严格些,南方人其实在骨子里是习惯并接受这些每年都在创造着几十年不遇记录的狂热天气的。热量和热度大概就是南方的特点,这和北方的冷趣味相对,展现的也正是南方的魅力所在。

热浪袭城,全城鼓动,一个热字带来的可以是热销,热闹,热情等等无数个可能是特别精彩特别有意思的词语,不然为何是直到遇上很多人在一起的场景都要用到热潮一词。或许还要说的婉转一点,哪怕只是一个人,一群人在一起的景象都会吸引一阵又一阵的旁观者前去解答解密,弄得全民热议,轰动天下。

城市的热天和热天的城市,很多个样子都是仅以猜测做结的,因为热浪下的人少有走出家门到户外活动的情况。这个时候能够守在带有空调的室内,捧出消暑的水果,最好还要有一个万能的遥控器供翻转,是件惬意的事情。

02

我经历的盛夏也是从高温燥热的气氛中开始的,没有一点温热的提示,我好像只是由城市的南北穿梭了几回,最严峻的季节就开始了。

我所看到的最炎热天气是从城市江畔的晴川阁开始的,拦江路上有纷飞的白杨树,我像一个过客般怀揣着相机,疑惑又好奇地走过。天气的热度和城市街道的古老感觉让我欢喜又新奇。国棉二厂的苍老旧址,龟山北侧的吊塔远景,还有安逸的在南山小区老宿舍楼下貌似睡着了的白发老翁,都在我的相机里留下了复古和色彩对比强烈的影像。在走过那些让我很陌生的人群时,我第一次被一种阡陌的观望刺中,在他人的眼中,我的行走也是陌生的。

盛夏季节在拦江路上最明显的痕迹当属无边白杨树上的茂盛枝叶了,枝繁叶茂的植被,碧空如洗的蓝天,还有偶尔从蓝色天际和墨绿枝叶间飞行的鸟儿,为城市的一方土地添加了些许安静和温婉的氛围。深厚的大树影子,蜿蜒的军事禁区围墙,和沿路奔跑着的稀疏车辆,让我在一行一步间忘记了气候的热度。城市在这个角度里给我很陌生的感觉,是我奔跑的太过遥远,还是城市的视角充满多维尺度,我在寻思,也在回味。

与拦江路上的景色截然不同的是,立秋后的滨江大道,有限的高大梧桐树是我看到的为数不多的特别有意思的行道树。梧桐树在有序排列到距离大江上的某一座长桥之下的桥基路段时,间距突兀地放短,远处的树和飘扬的梧桐叶子在风中定格为一处画面,让看到风景的人遥想万千。

立秋雨后,大江涨水,夕阳晚照在江滩边上的景致是动人的,大概是晚秋的气候的确添凉了的缘故,欣赏秋景的人多了起来,毕竟三伏天里的秋雨还是十分难得。江滩边的人渐渐聚集,江滩边的晚霞也随之而来,一座城市的安宁夜幕姗姗就绪,抛去了燥热的人得到了暂时的安适光景。

立秋的天就这样来了,感悟此番风景的人自然多了起来。有从晚霞中来了又回的老人,表情被金色的光染印的凝重,有人赞他鹤发童颜,有人说他夕阳光景,他自己也深深赞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就是这样的景色,依然有深爱它的画家和年轻人,他们深吟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他们心里的画面比这江景更加漂亮。

03

我在立秋后的一天由城市的最北郊出发,要走的时间在黄昏,要到达的地点却是一片莫名。或许,我本来就没有目的地,我只是偶尔的出行。

我要去见一位故人,对于苍老的时光,我很庆幸我们都没有遗忘,相见因此变得犹豫不决。那个人自己都对我说了,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纠结的事情,可能犹豫到最后,还是会做出果断的决定。犹豫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我也不知道是在哪一天,习惯了思考。

立秋节气过去了几天,气候又变得温热异常,反复不定的气候让人不舒服。晚霞满天之后的一个小时,城市中心区域的街道上,又零落地下起雨来。在我将要下车的时候,大雨落下,我特别不情愿走出车门。公交车在进站停稳的三分钟里,我观望着上下的陌生人,他们仓促的表情和我的心情一样。

我被挤进了车厢,面对黑压压的人群,变得出奇的安静。这种有趣场面给人无限的闷热感,大的思考和小的热闹都变的无足轻重,每个人都用警戒的心理看待近在咫尺的人。我决定不下公交车,在哪一站上来,就回哪一站去。

立秋就是在这样变幻的天气里开始变得遥远,我终于也慢慢的适应了,一天又一天的清凉气候。凉的天空,黄的落叶,还有无数空旷异常的云朵,秋天来到的脚步有时候也是委婉的。

委婉的天气和不委婉的路人,长长的街道城市和矮矮的不知名私房土地,秋的景色会在这些地方变得浅淡真实。那么多的行人来来往往,随波逐流,思想肤浅,行迹很深。我很容易就会忽视一些人,忘掉一些人,然后又莫名其妙地记起另一些,可能是并不重要的人。

我的心里总是要装着一些人,我的思维里却在考虑着另一些事。我想过立秋节气里的往事如川,如流,我会想到什么,就会思索什么。

雪夜随想


下雪了,第一场雪总是让人欣喜的,躺在被窝里久久不能入睡,总觉得,在这个下雪的夜里的夜里应该写点什么。披上衣衫,伏案提笔才发现,刚才的百般思绪,却也没有完整的思路,既已提笔岂有不落笔之理,想想,随想倒也可以。

近日来练练习画,今夜见雪,心想若能做一幅雪夜满舞图,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想着,脑子里背景也随即绘,人物形象也出来八九分,既然是晚来遇雪,那背景自然是黑夜路灯枫树雪花,而我也早已化生为画中的主角。和大多数童话故事一样,我身着一袭长裙,在雪花里舞动着一头长发,路灯下的身影随我任情的放肆的舞动着身体,早已过了做梦的年纪,却怎么也忘不掉童话里的世界。

既已是做梦的丫头,又常常爱发痴,痴于文人,痴于墨客

最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为最美,记得去年下雪,也因此诗记了一篇随想,自古文人清高傲骨,而我偏偏爱看文人的书,多少沾了一些文人清高的味道,却又不敢表露,故而常常借文人来发泄下自己的清高,如今没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却可以有拥雪而舞之景,此景倒也是畅快。

提笔到此,夜已过半,脑中之景虽好,却也很难用笔描述,不及十分之一罢了,只恨平日里用功不够,其中的遗憾,旁人怕是很难理解的。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26213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