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彼德花园里的故事

两个人遇见了那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当我想念你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如此浪漫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彼德花园里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从前有个美丽而遥远的国度,名叫neverland。上面住了一个不想长大,也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名字叫做彼得潘。

彼得有一座秘密花园,里面开满了各式各样的花朵。其中有三朵花分别叫:木槿、玫瑰、野菊花。这三朵花不过都是地球上普通的花朵,但是她们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一日清晨,太阳刚刚睡醒,于是揉着惺忪的睡眼,慢慢地朝山上爬去。这时,花园里的花朵都还在睡梦之中。

木槿第一个睁开眼睛,她把刚才收集好的露水都用来清洗她娇嫩的粉红色花瓣,以及青翠欲滴的叶片。她轻轻的哼着小曲,小心翼翼地揉搓着她的肌肤,不一会儿露水就被用完了,她也的确变得焕然一新,更加娇艳动人。于是,她满足并快乐的唱着歌,张开双叶,伸了个懒腰,刚才洗漱过的水都顺着她的枝流到了她的根部,插在地里的脚顺时也得到了滋润。太阳的光芒温柔地照耀在她脸上,她觉得十分惬意舒适。

玫瑰从木槿的歌声中慢慢睁开眼睛,她用花瓣捂住嘴,打了一个呵欠,把叶子向外张了张,伸了伸胳膊。然后把收藏在花瓣中的露水取出一小部分,用来擦了擦脸。玫瑰的靓丽是这座小花园里人所周知的事。而她也从不刻意打扮,因为她光彩照人,那些光芒根本无法隐藏。

勤劳的蜜蜂们也早早地起床工作了。他们扇动着翅膀,嗡嗡嗡地飞过木槿的身旁时,木槿用温柔的声音朝他们打招呼,并用叶片碰了碰自己的脸蛋儿卖弄着风骚。有些蜜蜂被她的美貌给吸引,于是停在她的花瓣上采蜜。

而玫瑰生性孤傲,她总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独自品尝着寂寞的滋味。也有不少蜜蜂迷恋着她的容貌与香味,玫瑰却从不理睬,自顾自地做自己的事。

至于野菊花,她以前并不属于这座美丽的花园,她只是生长在穷乡僻壤的不起眼的小花朵,有一天被彼德给带了回来种在自己的小花园里,她的药用价值是这个花园里无与伦比的。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长得又矮小有丑陋。因此也有许多娇美的花朵在花园里窃窃私语地嘲笑她。

但她从不介意,也不自卑。因为她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万事万物都需要客观正确的认识和对待自己。

她用叶片沾了沾水,擦了擦脸,然后把露水小心地包裹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这是她住进新家的第一天,她很喜欢这里,这座远离大陆的小岛有自己独特的美丽。岛上都住着彼德带回来的不想长大的孩子,他们过着神仙般悠闲快乐的生活。

野菊花朝太阳打了个招呼:嗨!太阳也友好地报以温暖热情的笑容:你好!

她又望了望身旁的玫瑰,说:你好,很高兴见到你!玫瑰被她明媚的笑容给打动,一改平常冷酷的脸,欢乐的答道:你好!并伸出了叶子与野菊花握手。

菊花接着与木槿以同样友好的方式打招呼,可是骄傲的木槿用盛气凌人的姿态瞟了她一眼,再也没有理会,便又叽哩咕噜地和蜜蜂蝴蝶们攀谈开来。

不久,到了正午。火红的太阳高高的挂在花儿们的头顶。彼地上午给她们都浇过一次水。但是此时,许多花儿都干渴得就差没冒烟,开始还叽叽喳喳地报怨着太阳,现在已经奄奄一息精疲力尽了。

只有玫瑰,她本身就比较耐旱,因此她还是不顾周围,自己做自己的事。

这时,菊花看了看周围,把包裹好的露水打开来。自己喝了一小口,并把其余的都分给了周围的姐妹们。她们见到水,就如同见到了希望,一个一个争先恐后的用叶子来取,没有一句谢谢,似乎把菊花的奉献当作理所当然。

玫瑰见状,叹了口气,在这所花园里生活了那么久,不断有人离开进来,但从来没有见过像菊花这样心胸宽广,善良天真的花朵。于是她把自己的露水也分了一半给菊花,菊花感激地说了声谢谢,她俩相视而笑。从此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那些美丽又虚荣的花朵,每天仍然把水都用来装扮自己,不知节约。最后,即使有菊花的帮助,她们还是没有度过难关,没有见到冬天便已凋谢。

即使彼德很伤心,那也无可奈何,他亲手把他的花儿埋葬在土里,那是花儿的生长期限,命中注定。

但是又何常不是她们作茧自缚呢?许多花儿,例如木槿,如果当初她能把自己的露水用来缓解饥渴,那么,她是可以看到美丽的雪花,度过冬天的。

菊花看着她们的离开,感到十分惋惜,难过,诺大的花园,只剩下她和玫瑰。空荡荡的,十分冷清,她再也听不到她们嘈杂的喧哗声和吵闹声了,她有些落寞。

冬天如期而至,玫瑰也一天比一天憔悴,她知道自己不久将会从这个世界消失,只是要离开她的朋友菊花,她就心里酸楚得说不出话。

夜晚,她偷偷地用叶片摸眼泪,她望着娇小的菊花正面带笑容地酣睡着,心里觉得很难过,她是她来到这个世界上见过的唯一一朵温暖又善良的花朵,只可惜生老病死是生物的宿命,没有人能阻挡与逃避。

玫瑰接受现实,默默地与她亲爱的朋友告别。

第二天清晨,当菊花醒来时,玫瑰已以安详的姿态永远沉睡了。

菊花很伤心,但她没有落泪,她闭眼祈祷:希望很多年以后,大自然基因重组之时还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遇到她亲爱的朋友m.qG13.com

后来,菊花被彼德摘了下来用来做药物,实现了她生命的真正价值。

第二年春天,彼德又充满希望的在自己的花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的花朵

情感编辑推荐

抗日英雄张诚德的故事


张诚德(1880-1937),男,号善卿,1880年出生,察哈尔独石口(今河北赤城)人。国民革命军陆军骑兵第2军3师师长。

20XX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生平

历任晋绥军骑兵旅旅长、张家口警备司令、东北军骑兵第2师师长、骑兵第6师师长。

1932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骑兵第1师师长。

1935年4月,授少将军衔。

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骑兵第2军3师师长。

1937年8月初,平津失陷后,日军继续往张家口进犯,意图夺取山西大同。张诚德奉命率部抵抗,在日军机械化部队优势火力攻击下陷入苦战,僵持数日后,所部官兵损失殆尽。张诚德在指挥战斗中牺牲。

人物评价

20XX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b(?25?????陆军大学第8期学习。1937年七七事变时,姚中英任陆军第156师团长,淞沪会战奉命率部由广东韶关奔赴上海抗日前线参加会战,并屡立战功,出色完成任务,被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83军156师少将参谋长。会战失利后,移防镇江。1937年11月初,日军分三路进犯南京,南京保卫战拉开序幕。他所在的156师奉命由沪退守南京,扼守汤山一带。他率部与敌激战,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后为掩护友军,率部冲锋,身先士卒,壮烈牺牲,时年41岁。

主要事迹

投身军旅

姚中英,字若珠,平远县人,1896年生。生于农民家庭,自幼父母双亡,十余岁

姚中英与黄埔军校

便沦为孤儿,由叔伯抚养成人。自幼饱受贫寒之苦,在校聪颖好学,勤奋努力,在家热爱劳动。中学毕业后,他目睹袁世凯窃国,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势力横行,于是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以打倒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

1924年,姚中英参加了孙中山的革命军,到汕头在同乡姚雨平部下服役,不久考入黄埔军校学习。

北伐战争

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举行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叛逆军。在校学习的姚中英毅然参加黄埔军校学生军东征,讨伐陈军的林虎、李易标残部。他作战勇敢,深受上峰的赏识。东征结束后,姚中英复进黄埔军校深造,后考入北平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转回广东,在陈济棠部下任独立第一师第二旅第六团任中校团副,后调任广东燕塘军校任上校教官。陈济棠下野后,在余汉谋部下任第四路军教导旅上校参谋长。

抗日战争

1937年七七事变时,姚中英任陆军第156师团长。他听到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消息,愤怒万分,当即上书军事当局,表达自己及部下誓死救国、杀敌立功的决心。为了排除后顾之忧,专心

杀敌,他把妻子儿女送回平远乡下居住。送回乡后,只在家居住两日,便急着要返回部队,亲人们都挽留在家多住些日子。他慷慨陈言,劝说家人:如今国难当头,我作为军人,不能躲在家里,只有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国家才能和平安定,亲人才能团圆。

淞沪会战爆发后,姚中英率部由广东韶关开拔,奔赴上海抗日前线,参加淞沪会战。姚中英凭借简陋的工事和落后的武器,冒着日军陆、海、空猛烈炮火的轰击,率部顽强地阻击敌人。他以作战有功晋升为邓龙光的陆军第83军第156师少将参谋长。

11月5日,日本侵略军在杭州湾登陆,淞沪局势急转直下,我方守军陆续撤离上海。中国守军被迫向吴福线和锡澄线既设阵地转移。日军在攻占上海、无锡后,分三路向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进犯。南京告急。

上海沦陷后,姚将军又奉令率部移防镇江。当日军分数路进攻南京时,他所在的156师奉命由沪退守南京,扼守汤山一带,阻止日军沿宁杭路北犯。姚将军与师长亲临前线视察工事,指挥部队调整部署,用保家卫国为军人之天职的道理教育士兵奋勇杀敌,用鲜血和生命保卫首都。

1937年11月初,南京保卫战拉开序幕。

12月4日,日军主力在飞机、大炮及坦克的掩护下,发起了对南京的猛攻,我抗日将士顽强抵抗,终因实力悬殊,连失要地。12月6日,日军攻破我既设阵地后开始进攻汤山。姚中英等率部与敌激战,多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然而由于力量悬殊,势不能支。8日,汤山一带失守,率部退守紫金山东北一带,日军衔尾而来,攻势凶猛,他指挥官兵连日与日军激战。9日起,姚中英等部在紫金山连日与日军鏖战,由于伤亡惨重,只得退人南京城内,据守太平门。翌日,日军进攻太平门,姚中英率部与112师协同作战。激战多时,部队伤亡过重,阵地动摇,姚中英等将领奋不顾身,亲临前沿督战,终于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保住了阵地。

1937年12月12日,拂晓,日军用一个师团兵力攻入紫金山东的青龙山。日军攻破中国守城部队阵地,大量涌入城内。南京危急,南京卫戌司令唐生智决定放弃南京,命令各路守军自行突围。当姚中英望着战火中的南京城,听着震耳的炮声,看着节节败退的中国守军,心里感到莫大的痛苦和愤慨,他决计与日军决一死战。他机智地率部往日军兵力薄弱地带突围,不断与日军遭遇,率整师在紫金山东冲锋,杀出一条血路。激战中,姚中英身先士卒,辗转冲杀,连砍数敌,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在抗战第一线。时年41岁。

人物评价

姚中英将军英勇抗敌、壮烈殉国的事迹在他的家乡平远大地上广泛传扬。1940年,他的名字人祀平远忠烈祠;1957年9月,被追认为抗战烈士,名字又镌刻在平远县人民政府修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他的名字和事迹流芳千古,浩气长存,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抗日英雄威廉·瑞德的故事


威廉瑞德(?-1944)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行员,男,美国人。1941年随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参与对日作战。

1942年3月,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中美共同开辟空中运输航线,即著名的驼峰航线。

1944年1月19日,时任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行员当然瑞德在出击日军返航时,因机场被日机炸毁无法降落,飞机燃油耗尽,跳伞遇难。20XX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生平

1941年随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参与对日作战。

1942年3月,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中美共同开辟空中运输航线,即著名的驼峰航线。

1944年1月19日,时任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行员当然瑞德在出击日军返航时,因机场被日机炸毁无法降落,飞机燃油耗尽,跳伞遇难。

人物评价

20XX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露易沙·梅·亚寇德的故事


查字典故事会故事:露易沙梅亚寇德的故事

世界一流的少女小说家,但却不喜欢这一类的作品。

自基督诞生的500年前,古希腊剧作家伊斯基拉斯在雅典上演他的永恒悲剧之后,安。尼可拉斯所作的喜剧埃比的爱尔兰玫瑰花,于1924年获得破纪录的成功。此纪录仅有于纽约无线电城连续演出三周,而且场场客满的小妇人,可与之媲美。

电影小妇人上演17天之后,门票依然供不应求,购票的观众大排长龙,当时正逢圣诞节期间,前往附近购买圣诞礼物的人,都对这种盛况大感惊讶,这是纽约史无前例的景象。

小妇人是由长篇小说改编而成,作者名叫露易莎。梅。亚寇德,年轻时是个顽皮少女,成年之后却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也丝毫不予关心。对于写作题材,则尽量避开与女孩有关的事情,但出版社却一再要求她写有关女孩们的小说,亚寇德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勉强答应,但心中却是十二万分的不愿意。

若非作家由衷所写的作品,绝对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这是作家们公认的当然道理;但是露易莎。梅。亚寇德写小妇人时,不但毫无笔兴,甚至还有厌恶的感觉,曾经数次掷笔不愿再写下去。当她把笔及稿纸扔到一旁时,就吹声长长的口哨,把心爱的小狗叫到身边,然后飞也似地奔进森林中;再不然就跑到朋友家,找个问题和他辩论。这个朋友就是有名的思想家拉弗。华尔德。爱默生。

小妇人完成之后,她自认为是部失败的作品,但出乎意料的,刚推出就成为畅销书籍,不但如此,100年后的今天,它的畅销程度依然维持不坠,仅美国就有2000万名读者。根据数年前全国图书馆馆员大会的投票结果,小妇人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少女小说。

露易莎。梅。亚寇德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肯客德镇。年轻时是个相当活泼的少女,甚至被当地人视为怪人,她经常边走路边吹着口哨这是一般少女不被允许的事;或者穿着短裙、露出脚踝和男孩子赛跑这也是一般女孩不可能做的事;有时候还会爬上苹果树,坐在树干上看书。这种种行径都非镇人所能接受,他们认为这个女孩的将来实在大有问题。

露易莎。梅。亚寇德之所以从事写作,是因为母亲体弱多病,家里还有好几个年幼的妹妹,为了帮助生计,只好以写作赚取稿费。她的父亲是个好好先生,但也是个毫无现实观念的空想家,他平常什么事都不做,只是偶尔从事布道,赚个5元、10元的,认为能过简朴的生活就该满足了。但这一家的贫穷程度,几乎已到随时都可能断炊的地步。

虽然生活这么窘迫,她父亲却是相当的慷慨,有一次竟然把所剩无几的薪柴通通送给附近的贫困人家,太太及女儿都阻止:我们自己也要用啊!

他以不在乎的口气说道:别担心,到了半夜神会赐给我们许多干柴。大家只好无可奈何地躲进被窝,咬紧牙关度过这个寒冷的漫漫长夜。

那天晚上,大风雪袭击了新英格兰一带,这家人早上起床一看,竟然有一堆木柴堆在家门口,这可能是行人正背负着木柴经过,因为风雪太大行走不便,只得丢弃这些木柴自己离开。父亲看到这堆木柴,便得意地说道:你们看,神果然赐木柴给我们。说完便把那些木柴搬进屋里。

露易莎。梅。亚寇德将完成的作品寄给出版社,但过不多久就如球般地弹了回来,尝试过好几次,都遭到同样的命运,有个好心的编辑甚至劝她道:你绝对无法写出受大众欢迎的小说,不如放弃成为作家的野心,去做裁缝等工作。

亚寇德一家所住的白色老旧木造房子,至今仍留在马萨诸塞州的肯客德镇,每年拜访这座房子的小说迷多达2.3万人之多,对其中的大部分人而言,这座房子无异于圣地一般。有一次我前往拜访时,看到有位女性读者,流着眼泪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显然地,她是因为能亲眼目睹美格、乔、贝丝等住过的房子而兴奋地流下眼泪。

有位立志成为作家的年轻人问露易莎。梅。亚寇德:请问如何才能成为作家?

她答道:算了吧!如果能够做其他的工作,我劝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即使当个清洁工人也好,千万不要想当个作家。

〔补注因为小妇人的成功而成为名作家是1868年的事,后来又陆续出版了许多作品,但一般皆认为小妇人是最佳杰作。她几乎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仅在孩童时期接受父亲的教导。一个小女孩竟会和大思想家爱默生成为好朋友,是相当令人意外的,主要是因为他是父亲的友人且住在同村。

再说《桃花园》


阳春三月,精神舒爽,和风怡人,鲜花遍野,緑草如茵,时常夹杂些桃花,有的簇拥村落,有的路头探望,也有的山腰独娇。看见这些桃花,我不觉想起了桃花园。

《桃花源记》是中学时期的课程,我却没读过,只听老师这样讲,好像是说有一个游人在游玩时发现一个地方,芳草嫩绿,桃花芳香,鸟叫婉转,鸡鸣清悦,炊烟袅袅,绿水环乡,人情和善,地沃物丰就像仙境一般心旷神怡。

于是他不辞辛劳,奔走相告,可人们长期生活在那种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的环境中,谁会相信他呢?反而奚落他,他感到很是委屈,于是就决定独自到桃花园去,清净地度过一生,可他去寻找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了。我不知道《桃花源记》中是否这样写,可这故事一直在我脑海中,想以此为题写点什么,可一直没能动笔,现在终于想写点东西了。

实质《桃花源记》中的桃花园是被理想化了的,现实生活中即便有,也是受着时代的局限和地域的限制,在我的思想中有两个向往的桃花园。

一个是宋朝的梁山水泊,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梁山好汉被逼上梁山,他们在梁山上,在水泊中建立了第二家园,那里的景物当然是天然所生,可那里的人情世故,情肝义胆,豪情壮志都是在特有的环境中产生的,他们喜庆极乐的生活,轻利重义的故事流传千古,他们的喜悦从离开梁山而结束,他们的悲剧从离开梁山而开始。这是一个桃花园,一旦离开就再也寻不到了。

二是近代的延安,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延安,在那里建立了红色革命根据地,他们把延安建设得花园一般,把人际关系建立得像亲兄姐妹,在那里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分子和革命文艺工作者,有多少有志青年从祖国各地、从四面八方涌向延安,去实现自我价值。

延安是一个桃花园,如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何萁芳的《菜园小记》《我爱延安》等,都脍炙人口地叙述了延安美丽的环境和悦人的心境,在我的思想中,延安是一个十足的桃花园。

桃花园确实令人留念、令人向往,但它是怎样产生的呢?我认为它是在经受了种种磨难和挫折后,领导者力精图变,不断改变群体的思想素质,然后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一种和谐的自然环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当这两种系数达到一定极值时,便被外人称之为桃花园。那么建立桃花园就很简单吗?不然,奇伟壮观,常在险远,做任何事不经过一番努力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如今的中国,企业突飞猛进,效益日益增长,设备百废俱兴,面貌日新月异而且还建立一种新的理念实现中国梦,那么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被世界称为最大的桃花园。

香芹

〇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有改动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25760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