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有趣的金钱心理分析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两个人在一起就要一起维护这段感情,有哪些解决情感问题的小百科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有趣的金钱心理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金钱本来只是一种交换工具;但现在,人们对它已经失去理智……
金钱、银子、钞票、现金,这些词汇在字面上都只有一个简单的意思,但它们却似乎带有一种神秘的心理力量。研究显示,经常思考与钱有关的词汇似乎会让人们变得更加自恃和不太愿意帮助别人。更怪的是:只要人们手里有钱就可以不再被社会拒绝,金钱甚至还能减轻身体的疼痛。
钱对于经济学家,只不过是一个使得经济生活更有效率的交换工具,正如斧头让我们砍倒树木,金钱使我们能够拥有市场。传统的经济学家告诉我们,从面包到毕加索的油画,任何东西都可以冷静地设定价格。然而,金钱却比斧头能激起更多的激情、压力和嫉妒。我们似乎无法理智地应对它,这是为什么呢?
奇怪的心理账户
你的信用卡透支太多吗?那么,你可以试着冻住它。把信用卡放到一杯水里,然后放在冰箱,这样,当你有挥霍欲望时就必须得让冰融化,这个过程中你的理智将会占上风。按照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的说法,像这样的把戏应对我们大脑的非理性财务倾向是一种有益的方式。
有信用卡的人都有一种体验:用一张已经透支了上千的信用卡再刷卡50块钱,似乎不像用50块现金结账那样浪费。事实上,这已经表明,与用现金支付相比,用塑料卡付账的人不大能想到他们到底花了多少钱。正如塞勒所指出的,信用卡的作用就像“脱钩装置”,把购物的快乐与付账的痛苦分离开来,将人推入模糊的未来。冻结你的卡将给你一个克服这种情绪偏离的机会,使人能够理性行事。
在塞勒与同样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法律学者卡斯·森斯坦合写的书《轻推》中,塞勒验明了其他针对钱的非理性偏差。例如,我们更重视货币的相对而非绝对计算——我们在买房时会认为10元钱无关紧要,而在支付一餐饭费时却不这样想;同样,找到100元钱将比供暖费从1950元下调到1835元带给人更多快乐——尽管后者实际上给钱更多。
要了解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我们需要清楚一个概念——心理账户。它是理查德·塞勒提出的,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实验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去听。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你昨天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的音乐会门票,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你把门票弄丢了。如果你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张门票,你是否还会去听?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
可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之所以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的心理账户的问题。
人们在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了不同的账户中,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的账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丢了的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账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
在经济学账户里,每一块钱都是可以替代的,只要绝对量相同。而在心理账户里,对每一块钱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视不同来处、去往何处采取不同的态度。心理账户有三种情形,一是将各期的收入或者各种不同方式的收入分在不同的账户中,不能相互填补;二是将不同来源的收入做不同的消费倾向;第三种情形是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
例如,在人们心里,会把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获得的钱放入不同的账户内。正常人不会拿自己辛苦赚取的10万元去赌场,不过如果是赌来的10万,去赌场的可能性就高多了。一个人会用辛苦赚来的报酬做严谨的储蓄和投资计划,但是对意外获得的钱却有不同的态度。其实只要在名下的钱,并不依据它的来源就有了性质上的区别。
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两种规范的平衡
即使是作为简单的交换媒介,金钱也是以各种扑朔迷离的形式出现的。从古代的树皮、羽毛到金币,从英镑、债券、美钞到银行的电脑数据,绝大多数的金钱都是冰冷的、没有情感的东西。100英镑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买多少啤酒或燃油,别无其他。但是,现实中人们并不这样理性。我们不是将现金作为一种工具来加以客观准确地使用,却让金钱到达了我们的头脑,并入住古老的情感脑区,而且往往出现无法预测的结果。
明尼苏达大学市场营销系的凯瑟琳·沃思和同事在2007年发表的实验显示,与金钱相关的概念会促使我们进入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思维,使我们以典型的方式思考和行动。
他们先是找到一些学生志愿者来完成一项任务,志愿者被分成两组,分别被要求从一组与金钱没有关系的词(如“冷”“桌子”或“外面”)和从与金钱有关的字眼(包括“工资”“成本”或“支付”)组成有意思的句子。然后,他们让两组中的每个人将一套碟片用特定的模式进行排列。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采用和金钱有关词汇的志愿者在寻求帮助前在这项任务上花的时间会更长,被分配在金钱词汇小组的人与分配在非金钱词汇小组的人比较起来,也很明显地不愿意帮助要求援助的同学。
“金钱会使人们感到自信,”沃斯说,“有钱人更可能为实现个人目标而付出努力,而且他们也更愿意独立于其他人。”
麻省理工学院的丹尼尔·艾瑞里认为,现代社会给我们提供了两套截然不同的行为规则:一个是旨在促进长期关系、信任与合作的社会规范;另一个是一套围绕着金钱和竞争的市场准则,鼓励个人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艾瑞里说,市场准则使得你避免在竞争激烈的商业谈判中期望太多信任。“我们如果同时保持社会规范和市场准则时,生活会很好,”艾瑞里说,“但是,当这两种规范发生冲突时,麻烦就来了。”
诀窍是要正确地兼顾这两种心态。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财富、名望和形象等外在抱负与建立和维持个人关系等的内在渴望之间存在一个总平衡。一些研究报告说,集中于前者的人,心理健康量表得分比较低。而那些对金钱有强烈动机的人也更容易离婚。
金钱如毒品,金钱如食物
沃斯的最新研究,则揭示出金钱心理的另一个特定方面。
在《心理科学》杂志上,沃斯和广州中山大学的周欣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罗伊·鲍迈斯特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发现,那些曾感觉被人拒绝、或曾遭受身体疼痛的人,以后不太可能在同样情况下给出金钱礼物。他们的研究还表明,仅仅是手拿纸币也可以减少受到社会排斥的痛苦,甚至可以减少因摸了滚热的水所引起的身体疼痛。
沃斯说:“金钱似乎可以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的象征性权力。无论人们喜欢与否,它都向他们提供想要的东西,使人们得以操纵社会制度。”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蒂芬·李,与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的保罗·韦布利曾提出另一个对金钱持不健康和强迫态度的原因。他们认为,金钱在我们心理上的作用,很像一个成瘾性药物,这使得它具有驱使我们中的某些人发生强迫性赌博、过度工作和强迫性花钱的威力。李说:“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广泛的对金钱成瘾的表现。”心理学家正越来越多地鉴定出一些与金钱相关的心理障碍,强迫似乎是这些患者的一个病症。
李与韦布利提出,金钱就像尼古丁或可卡因一样,能激活大脑的愉悦中心。当然,金钱并不能直接进入我们的大脑,但是,它可能会以与色情文字同样的方式发生作用,即不是通过任何生物化学或生理刺激,而是通过思想或情感就可以引起兴奋。
金钱“成瘾”概念的某些证据来自大脑成像的研究。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塞缪尔·麦克卢尔领导的研究小组曾经让志愿者在即刻接受亚马逊网站的优惠购物券,或等上几周后获得高额优惠券之间做出选择。那些选择即时奖励的人显现出与情感有关的脑区,特别是业已了解的与更多冲动行为和吸毒有关的边缘系统的活动;而那些选择延迟奖赏的人则显现出诸如前额叶这类与理性计划有关的脑区的活动。
另外,为了试图对今日社会我们为金钱奔波的动机给出一个进化上的解释,巴黎高等商学院的芭芭拉·布赖尔斯和同事决定测试我们对现金的胃口是不是直接与我们对食物的胃口有关。
他们得出了三项新发现:志愿者处于饥饿状态下时不太可能捐钱给那些慈善机构;那些最初对金钱有高度欲望的人,在品尝测试中吃的糖果最多;胃口已经被激起的人,坐在一个有可口味道的房间,比在一般味道房间里的人捐献出的钱少。
布赖尔斯认为这表明,我们的大脑在加工有关金钱的思想时所用的是与思考食物一样的回路,这是进化使然。所以,在我们脑海里,这两件事是同义的。
我们还一直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对金钱很狂热,而另一些似乎很少在意钱财。那些追逐金钱的人并不一定是“成瘾”。一些人可能是贪婪,另外一些人只是需要——就像口渴要喝水一样,有些人使用金钱来弥补社会性缺点。那么,很清楚的一点就是,金钱——大概是一种不带感情的交换工具——可以激起很强烈的情感和心理冲突。现在到了经济学家的模式应该考虑这一点的时候了

相关阅读

“恋父情结”心理分析


这是一位近不惑之年的女士,一张清秀的长脸,布着过多的皱纹,忧郁的眼睛吐露着她内心的苦楚。咨询师给她沏了一杯茶。她出于礼貌,微微地呷了一口,便奏起她的心曲:
“我的女儿今年12岁,小学就要毕业,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好,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老师说她很懂事,可是,她在家里却不时出现一些叫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就拿上星期她爸出门的事来说吧,她不让她爸离家,她爸刚一走,她就丧魂落魄,坐立不宁,茶饭不喝。我关心她,她冲我喊‘讨厌’。她爸一回来,她一切恢复正常。她爸给她买了东西,她高兴地跳了起来,搂着她爸亲个没完。当她发现她爸爸也给我买了东西,而且比给她的贵重时,她竟歇斯底里般地哭嚷,弄得我们夫妻俩目瞪口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是精神上出问题了?我们想带她到精神病院去看一下,又怕影响不好,所以先来心理咨询。”
在咨询师的启发与诱导下,这位女士又理出如下三条线索:
其一,亲父。对父亲言听计从,甚至违心地讨好父亲。“小时,她爸给她洗澡,她爸洗澡时也带她一道洗;后来,一年大一岁,仍坚持要她爸给她洗澡,她爸洗澡时她非进去不可。弄得现在她爸怎么也不敢在家洗澡,到她洗澡时她爸就得躲开。”
其二,反母。对母亲不怀好意,甚至贬而后快。“一次,家里来了朋友,她对朋友的小孩不够礼貌。客人走后,我批评她几句,她竟冲口而出:‘你有什么了不起,除了眼睛比我大,还有哪儿比我强?’你说这是什么话!”
其三,幸灾乐祸。“当我们夫妻争执,特别是她爸责斥我时,她就幸灾乐祸,扮鬼脸。”
问题至此,和盘托出,咨询师指出:
第一,该女的行为是“恋父情结”,与精神病风马牛不相干。所谓“恋父情结”,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这么释义:“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想把母亲置诸一边,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为恋父情结。”
第二,“恋父情结”的机制,《心理学大词典》释义“恋父情结”时指出:“……在性器期,她逐渐认识到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因而埋怨母亲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性心理的发展,经历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口腔期。从出生到l.5岁,动欲区是口,婴儿从吮吸吞咽中感
到快感和满足。
第二阶段:肛门期。从1.5-3岁,动欲区是肛门,幼儿从排泄中得到快感和满足。
第三阶段:性器期。从3-6岁,动欲区是外生殖器,幼儿开始注意性别,出现好奇心。
第四阶段:潜伏期。从6-12岁,幼儿的性欲潜伏下来,避开异性,以同性为伍。
第五阶段:成熟期。与青春发育同步,男女均从与异性接触中寻求乐趣。
个性发展到“性器期”,混沌初开,开始注意起两性的差异。女孩发现男孩有小雀雀,站着小便,像只骄傲的公鸡,说有多神气就有多神气,而自己小便必须蹲着,无比委屈,感到矮人一等。从而埋怨起生她的母亲来;而母亲又是父亲的疼爱对象,于是,在埋怨的基础上又添了一层妒忌。据研究,女孩这种对母亲的埋怨与妒忌的交织情绪,发展成为反母亲父的“恋父情结”,一般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家庭里阳盛阴衰;二是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亲近超过母女的亲近;三是女孩个性内向,心理稚嫩,富含“嗲”气。
“恋父情结”是性心理障碍,亦称性心理倒错,即生理上已进人“潜伏期”或“成熟期”,而性心理却严重滞后,仍停留在“性器期”,犹若蝌蚪变青蛙,变成了青蛙却仍留下蝌蚪时代的尾巴,不成熟。
“恋父情结”的要害,是可能阻碍长大后走近异性,走向婚恋。困于某种原因,即使走进婚恋,亦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婚姻生涯,因为她仍在深深地依恋着父亲,无法实现把感情从父亲身上转移到丈夫身上。
“恋父情结”的对策:
第一,性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性的补课教育,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性的社会角色教育,让孩子明白“男女有别”,教育孩子从依恋父亲中解脱出来;二是帮助孩子走向同龄同性伙伴,结交同性朋友,为将来青春期结交异性朋友做好垫铺。
第二,行为配合。孩子的“恋父情结”,既源于其婴幼儿期父爱的过溢与母爱的不足,因此,矫枉时必须过正:一方面,作为父亲,应坚定而巧妙地暂时疏远女儿;另一方面,作为母亲,则应急起直追,行为上亲近。再亲近女儿,满足女儿的爱欲依附。

“爱死你”的心理分析


人到三十无少年,大多大龄青年男女还作着少年的梦,无法区分自己的幻想与现实,误以为变成理所当然地固着和退行在青春年华里,世界呈现在面前的是,光怪陆离的圣诞夜下买火柴小女孩的小手擦着的火柴即将燃烧殆尽,没了热度,‘爱死你’是导致单身男女的罪魁祸首一,60后的中国父母VS80后独生大龄青年60后父母出生在世界大灾难大饥荒年代,是没有饿死的幸运者,很大部分都处于口欲期没有长成人,主要的人格特点是吞噬和即可满足,所以当大官即贪官,当父母的贪食儿女美其名曰我爱你,爱死你,最具特色的中国在那段悲惨年代吞噬了几代中国人,仅只留下80后的独生子女,60后父母由于固着和退行在口欲期没有发育到人际母这种疯狂的爱之下,自己也无法脱身,无限忠诚父母的人啊,我想成为自己变得势单力薄,喜欢蜗居,睡死在摇篮里以缓解希望长大的压力,因为心里发育依然固着或退行在口欲期,甚至无法走到肛欲期,更不要说到俄狄浦斯期,有心爱人以为爱就是吞咽,极为敏感的口腔感觉怎么也吃不出妈妈的奶水味道,只有吐出扔掉,一方面沉浸在奶味十足的温暖的怀抱里,一方面想长大挣脱虐爱成为有目的爱的人性力量冲击,激烈碰撞,导致自己永远处在焦虑紧结的失眠状态,由于口欲期固着的原因,以为世界永远是他的心里状态,都一样处于紧紧结结的失眠无政府无规范的失眠状态,来维护自己无所不能地掌控世界的感觉和自尊。三,爱死你变成我爱你是当下大龄青年的法宝,找对象不是爱死一个人,是有自主主体有自己的我的主动行为,是有主体的你的对象,是两个各自独立个体之间的互动,是两个人有共同目标去创造生活幸福的爱,不是爱死的终结。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487969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