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尝试了与小正太上床,沉迷于此,真的有错吗?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尝试了与小正太上床,沉迷于此,真的有错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楼主提问:

题主妹纸一枚,已大学毕业。

隔壁邻居家有一枚白白净净的小正太,嘴巴很甜,也很讲礼貌……或许这不算是我性冲动的原因吧(挠头),但觉得自己真的对可爱的小正太把持不住……

那次他父母不在家,来我家玩,自己正好要去洗澡。当我围着浴巾出来的时候,看见他真盯着我傻傻地看着,于是赶紧将视线转向电视机,将怀中的抱枕死死压住那个地方。

看到他白净的小脸蛋红扑扑的样子,一种想“吃掉”他的冲动涌上脑袋,于是,我开了身上的浴巾………………

—————————————分 割 线 —————————————————

那种和小正太XXOO的感觉真的让我欲罢不能……

很喜欢温柔地教导他进入,看着他欲死欲仙的表情;也喜欢用各种方式让他SJ,听他乖巧地,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姐姐……

但有时也会害怕这回给他的心里造成阴影,毕竟他还小……可是他是个男生啊,就算是未成年,也没什么大不了吧?我这样的行为,真的有错吗……

回复:

国内没有这方面法规,所以我们就不谈法规。但我也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玩火行为。

如果运气好,你们能够开开心心、无愧地渡过这一段不会很长的时间,你们能够和平、友好分手,你嫁人,他以后娶人。双方留下一段美好回忆,这当然很好。希望你运气好吧!

如果运气差,耽误了他的学业;或者面对他不断的索取(你现在应该也知道年轻的他索求无度了吧?)身体吃不消;又或者是你让他身体吃不消;总之,当他年龄再增大一些,有了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如果他将学业失败,或者身体跨下来的原因,或者当你想和他分手他却不愿意时,等等……

总之,如果他年纪再大一些,如果不幸产生了“被利用,被欺骗,被玩弄”等负面感觉后,你的噩梦就会开始。

你让我想起很多年前,我做外科医生时,一个少年连刺一少妇十几刀的病例。下手可真狠啊……

其原因就是,此少年和少妇保持多年性关系,少妇结婚后就想疏远少年,让少年觉得“被玩弄、被欺骗”,所以脑子一热,心一横,做出了这样疯狂的事情。

唉……

出来行,迟早要还的。

希望你好运,能够好聚好散吧。

心愿如此~~~

编辑推荐

沉迷于爱中,上瘾无法自拔


沉迷于爱中,上瘾无法自拔

一一把爱变成一个可提现的银行,爱就变味了

在你心中,爱是什么?在很多次讲座中,我都这样问大家,我发现会收集到很多关于爱的定义,然而在所有定义中,最经常出现的就是——爱是付出和奉献。

这个定乂很有趣,有趣之处在于,在本质上,爱是一种充满占有欲的游戏,它的最终目标是拥有。然而,什么时候我们最感觉到爱呢?大家都有这样体会:一个是快要失去爱的时候,一个是当我们为了挽救爱而不停付出的时候,我们特别能感觉到爱的力量。

有人这样定义爱:爱是欲求不满,爱是得不到,爱是痛苦的。没有缺陷,不成其爱。若无阴晴圆缺,月不是月;若无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就没有爱的激情万丈。

两性关系中有两种爱,一种爱是激情爱,一种爱是友伴爱。第一种爱发生在我们相爱的初期,它被称为浪漫爱,这种爱表现为过分集中的注意力——辗转反侧,相思成疾;对于甜蜜时刻的反复回忆——精神欣快、渴望;饭不思茶不饮夜不寐——强迫性的观念;对爱情不顾一切的献身精神——强迫性冲动;情人眼里出西施——歪曲观念;在爱情状态中从一个木讷的家伙变成一个温情款款的情圣——个性改变;无法离开对方,像孩子一样渴望永远和对方在一起——情绪和身体的依赖;参见各种好莱坞影片的情节一不合适乃至危险的行为;为爱而终日哭泣乃至抑郁成病一一失去自我控制;见到情人就神采奕奕,不见情人如丧考妣——戒断反应(指吸毒者在戒毒期间的一些身体反应,如浑身难受,如百蚁噬身,鼻涕眼泪俱下,哈欠连天……)。

在破折号前,我用的是文学的语言,在破折号后我用的是心理学的语言。两者是有反差的,前者美,后者有些枯燥,乃至大煞风景地描绘如此美妙动人的爱情。但可惜的是,我们既然生活在现代社会,就不能避免科学侵入到爱情中。爱情之美在于诗人们和小说家以及编剧们华丽动人的辞藻与令人肝肠寸断的桥段,但是如果你真的完全照搬这些,你一定要成为主人公。我想说的是,可惜没有日韩剧电影中那么多的“偶然”等着你,现实则会打击你。

科学家做了一个更加大煞风景的研究,他们发现,沉浸在爱情中的人,神经活动与因可卡因快感引起的表现相同。一个人在恋爱的时候,大脑里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叫做Phenylethylamine,简称为PEA,中文译为“苯基乙胺”。PEA这种爱的激素会给人如痴如醉的快感。无论你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恋人的一个微笑,就让你好像打了鸡血一样,就像服用了抗抑郁药物“百忧解”(Prozac)一样,进入一种陶醉的快乐之中。

但老实说,我们都知道人是无法承受长期的高强度刺激的,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刺激就会慢慢消失。比如说,当你饿急眼了,吃第一块饼的时候,你会觉得天下第一美味莫过于此;但当你吃下第五张饼时,你已经饱了;现在再让你吃五张饼,这就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受罪。或者你也许可以用另一个比喻,当你饿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是好吃的;当你已经不太饿的时候,你会开始挑剔,要想让你吃得满意,厨师的手艺开始变得越发重要了。就像喝酒的人,一开始一杯酒就会让他脸红,但将来可能要喝两杯、三杯才有办法回到同样兴奋的感觉。我们都以为人通常有五种生理成瘾:食物、酒精、药物、赌博和毒品,也许浪漫的爱是另一种成瘾。

一个人一生中总要在某个时刻对爱情上瘾,但是总会醒来。有人说浪漫爱情的保鲜期是三到六个月,有人说起码是两年,但无论如何,它都会面临终结。所有身在局外的人都能看到这个结局,然而身在其中的人,看不到,也不愿看到。

安妮就是一个沉浸在爱中不能自拔的人,有趣的是,虽然同样是成瘾,我们对爱的瘾君子的同情乃至歌颂,会让其它类型的瘾君子们嫉妒。她已经32岁了,还住在父母家,对父母的感情,她是又爱又恨,爱他们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恨他们对她生活的处处干涉。

她和男友的落差比较大,很明显,她的父母不会欣然接受,周围的人也一致反对,但是她却好像着了魔一样,非他不嫁了。为了他,她和父母断绝关系,和最好的朋友也吵翻,甚至连工作都辞掉了。因为不能有时间和他相会,她几乎每天都会给男友打十几次电话,短信更是频繁到每隔几分钟一次,至于收发邮件那更成为她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她甚至花掉了所有积蓄,每隔一两个星期就去找男友一次。可是男友经常在野外工作,她没法经常见到他,他也不是有固定住所的人,于是她就经常住很便宜的旅馆,为的是省钱可以更经常地看他。

她爱上的这个男人不仅比她大十岁,工作还很不稳定,收入不高,更重要的是他长期在西藏工作,和她相隔万里,最终连男友也不堪长期的分离,而提出分手。她很心痛,很想挽回他们的爱,可是他一次次说,不要这样,我已经欠你太多的情了,你这样,我会很难过的。

她始终琢磨着这句话,他们的分手不像我们通常所想象的那样撕破脸皮,视若仇人,而是如此情意绵绵,于是总让她心存幻想。

她很想知道,是不是像朋友说的那样,自己的爱太多了,给了男友太多的压力,让他不堪重负?

时空的间隔、长久的分离,都会给一个喜欢幻想的人以广阔的舞台,上演一些他们最喜欢的剧目。很多网友都可能会有这个体会,我们往往会在网络上非常相爱,但是就怕现实中见面,因为很容易“见光死”。因为当幻想成为爱的主要成分时,爱会非常迷人,但也会让我们迷失在自己创作的爱中。这个人往往会和我们想象中的人根本不是一回事,或者说,对方只会成为我们爱的“躯壳”甚至只是“包装纸”。我们在爱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发生“买椟还珠”的事情:一个人如果在一个充满了神性的高原上,同时又是浪迹天涯的行者,还拥有充满了沧桑的皱纹和智能的眉眼,以及一些足以让你泪下的爱情故事,那么这个人就是绝好的符合想象的外壳。

于是我们爱上了我们的爱,而不是对方,我们的付出也好,奉献也好,其实都是奉献给自己,而不是对方,对方想不想要,对方能不能接受,都不是很重要了。在我们往杯子里倒水的时候,我们不用征求杯子的同意,可是爱的对象是个活物,他是有感受、有决定能力的人,所以,他可以告诉你,他玩不起你的爱了。

安妮的男友到底需要什么?不知道她在一腔热血地爱对方的时候可否想过。爱永远不嫌多,但是如果对方嫌多的话,那就说明这些爱不是他想要的,也不是他能要的。

其实话说回来,当男人宁愿分手也不要继续背负沉重的感情债务时,也许这会让女人从自我恋爱的陶醉中清醒过来。

其实这个男人已经一次次告诉了女人:跟你在一起就像不断借贷高利贷一样,巨大的内疚感已经让我无力偿付了。爱的两大毒素一个是嫉妒,一个是负疚。当它染上这两种病菌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容易会被这两种毒变成另一种东西,它只有爱的皮毛,可是内里已经不是爱了,只变成了无形的控制。

这个男人选择留在西藏不回来,也许和女人给他的压力过大有关。也许对他而言,他需要的不是女人更多的爱,而是更少的爱。对安妮来说,她的爱是不留给对方喘息空间的类型,这种爱以强烈地侵犯对方空间为主要特征,以让对方失去自我,让对方欠债以使对方无法离开自己为手段。

这听上去似乎是一种很可怕的分析,因为当事人一定会跳起来说,我根本不想控制他,我只是离不开他,我只想为他做更多的事情。

但这种爱,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富有攻击性的带着爱的气味的恨,真正的爱不会让对方难受,不会让对方感觉想要逃避。真爱是双向的,而不是一相情愿的单行线。爱啊,多少伤害假汝之名!不是说到你爱他,你就可以理直气壮一样。

曾看过一个新闻,一个母亲将女儿打死后,很委屈地说,你们知道我有多爱她?我相信她说得很对,她一定很爱自己的女儿,但当一种爱可以将一个人毁灭和吞噬的时候,这种爱就不该继续下去了。

《大话西游》中,周星驰说过一句经典名言:谁能告诉我,我怎么会讨厌一个我喜欢的人?同理,我怎么会恨一个我爱的人?但人的感情就是如此复杂。和他在一起,意味着安妮可以依靠他对抗自己的世界,比如,父母对自己的控制,朋友对自己的控制——如果一个朋友因为不满意你找的男朋友就可以和你闹翻,说明他们是何等地需要控制你!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爱情可以成为将我们救出火坑的救世主,可是爱情并不是供我们逃避困难的城堡,也不是对抗我们旧有世界的武器与灵丹妙药,爱情就是爱情,它不能承载和它无关的东西。所以如果你一定这样做,最终一定会失望的。

为什么有些人的爱情之路会越走越窄?为什么有些人的爱会从双人舞变成独舞?原因之一是这种爱是吞噬之爱,而非有交集的爱,只有“口”的爱,而没有“耳”的爱。

这样的爱会是一种僵化的程序,如果对方不按照自己先天的“设计”程序接招,对方所承担的巨大负疚感就回到自己身上,不管安妮是否愿意承认,她和男友在玩一种经典的负疚与被负疚的游戏。

总的来说,两者必须要生活在同一种文化中,因为负疚的内容是双方都要认同,或者说这个文化要强行规定某些东西是你必须要接受的,不管你需要不需要。比如一个女人的青春和贞操,比如一个男人的责任和辛苦,这些东西都被我们的文化规定为是好的,同时也必须要接受。

或者换句话说,一旦对方为你做了这些,你不接受也要接受,如果你不接受你就没良心;如果你接受,你就是对不起自己。这个强买强卖的逻辑在其它地方是行不通的。比如你走在路上,忽然有人把你拉到饭馆里,非要让你吃你不爱吃的饭菜,最后还要你结账付款,如果不结账付款就游街示众,这叫“欺行霸市”,是黑帮行为。但奇怪的是在感情的领域,如果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呕心沥血,掏心挖肺,乃至做出种种壮烈行为,好像对方就必须要接受一样。现在还有新闻说有的痴情男人当街跪倒,挂个忏悔牌子,割腕跳楼,寻死觅活,要对方原谅自己,此时观众们纷纷开始同情这个“痴情男”,觉得那个女人未免有些太“不近人情”;女人当然不会做出如此强横的表演,她们更多的是“软性控制”:对你好,好到你无法下咽,好到你无可挑剔,满足你一切需要,最终是要你乖乖投降。

什么是好?好是买卖达成,你情我愿;好就好在需要的彼此满足,而非强迫对方吞咽,哪怕是琼浆玉液,也要对方愿意吃才行。

可是这种专制的文化,从我们的父母那一代就开始教育我们一一“爸爸妈妈这是为你好。”有了这句话,父母可以做任何让你无法忍受的事情,你不能拒绝,因为这是爱;哪怕你胃已经快被胀破,哪怕你的嘴快被烫坏,哪怕你心难过到想死,可是因为是爱,你就必须要一并接受过来。一旦爱成了“不可拒绝”之物,它就不再是爱。

爱一旦无法选择,也就不再是爱,就像水如果没有交汇就会成为死水一样。

负疚感不是爱,而是爱的枷锁,它让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由爱转变为债权关系,即使对方不得不偿还你的爱,你也很难完全“解渴”。因为在潜意识中你知道,这不是对方发自内心的主动的爱,而是“不得不爱”,最终这个枷锁也会让你失去感觉真实情感的能力。

如果你也在这种“内疚万岁”中循环,那么你很难感受到也很难让对方感受到真正的自发的爱的流淌。

人生的一大悲剧或者一大本质就是,往往不是我们决定如何爱或者幸福,而是我们的习惯。我们当初所痛恨的模式在主宰我们,而人一生的努力其实都在试图用各种方法打开当年挂在我们身上的枷锁。这些枷锁或者说铠甲当年一度保护过我们,避免我们受到更大的伤害,而当我们一旦成人,这些当年保护过我们的铠甲,开始成为我们前进的桎梏。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停止过度自责,停止用内疚感伤害别人,更不能用来伤害自己。

第二,停止扮演弱小的脆弱的角色,也许对方正是因为看到一个女人像温室的花朵,觉得伺候不起才放弃的。

第三,可以想想,如果不用内疚控制他人,你用什么方式表达爱,你究竟怕什么?也许从小,我们就发现不能真正地表达内心,不能用一致性的语言,说出内心的语言,而不得不靠不断紧逼获得勉强的爱一这是一种生存之爱,温饱之爱。当一个母亲跟女儿诉说自己养育孩子有多么辛苦,并以此要挟孩子屈服的时候,她已经无形中教给孩子,如何让对方屈从于“债务之爱”。

第四,很多愿意让对方欠感情债的女人,往往会选择一个各方面条件不如她的人,因为只有有了“电位差”,爱才会有流动的可能。对这样乐意付出的人,一定要找一个比她本人还弱的对象,以此来让她可以尽可能地献出“爱情”,如果对方能力太强,她岂不是少了很多付出的“空间”?

其实如果往深里说,我们转嫁给伴侣的很多压力根本不是自己的压力,我们在感情中往往只是一个二传手,把父母对自己的压力转移到对方身上了。如果我们真的爱一个人,从现在开始就面对父母的压力,不要让对方成为替罪羊。父母的意见很重要,但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如果父母也用负疚游戏控制我们,我们就要提醒自己,不要再玩下去。表达真实的感受,面对恐惧时,恐惧才会真正地减少,鸵鸟是逃不掉恐惧的。

卢悦解“毒”

爱是欲求不满,爱是得不到。

爱的两大毒素,一个是嫉妒,一个是负疚。

可以跟同事上床吗?


可以跟同事上床吗?

如果你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你就有机会遇见很多好男人。你应该审慎对待自己的私生活,你的约会对象最好是那些你在工作圈子里遇到、但又不跟你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男人,比如你在行业鸡尾酒会上遇见的,或者公出旅行途中认识的人。

可要是你的Mr.Right果真就坐在你旁边的格子间里怎么办?毕竟同事是和你在一起时间最多的人,而且男男女女共处一室、每天连续好几个小时,出事儿”也很正常——只不过有的时候只是场意外,也有的时候是真正的恋情。

如果你发现办公室里的什么人让你动了心,而他既不是你的老板也不是下属,那么你要记住这一原则:将感情和工作分开。

不要脑子里总想着他,不要监视他,更不要总盯着他那里看。忙你自己的工作,不要总找借口经过他的座位;如果是出于工作需要跟他接触,也要很职业。如果他到你座位上来找你,只跟他说上几分钟,然后告诉他:“好了,回去工作吧。”如果他在QQ上跟你说话,你只可以偶尔回复,但都不要马上回复。

遵守公司的沟通规则。如果他有秘书,那就通过他的秘书来安排跟工作有关的会议或电话。不要在公司邮件里写任何私人的内容。不要在别人能够看到的地方给他留小纸条,甚至也不要在只有他能看到的地方留小纸条。只有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场合你才可以这么做。

不要跟其他同事讨论你们之间的关系,也告诉他不要讲。不要在办公桌上摆你们的照片,或者任何跟你俩有关的东西。不要在任何跟工作有关的人面前拥抱、亲吻、牵手。

所有这些“不要”都有助于保证你的职业和你们的关系健康发展。要让你们的关系自然展现,而不是在每个人的注视下倍感压力。

老板对你性骚扰怎么办?

是的,有时候男人对你的关注方式让人讨厌。2010年山木培训的总裁宋山木因强暴自己的员工而被捕,马上就有读者问我如何对付性骚扰。

我的第一反应是:不,我不想谈这个。”因为作为一名猎头,我的客户——公司CEO和人力资源总监们对性骚扰这个话题非常敏感。涉足这么一个话题有得罪客户的风险,显然不是个明智之举。

但是后来我还是做了一些调查,发现性骚扰现象在中国职场中非常普遍。我又想到二十年前我也亲身遭遇过性骚扰。于是我想,在我自己的职业发展中有幸积累到目前的影响力,如果我不挺身而出、公开讨论一下这个话题,又有谁会呢?

之后,我又开始纠结该写什么。最终,我匆匆写了一篇博文,提出了一种绝对谈不上完美的解决方案;我在一个假期的周末把它发了出去,想着或许它会悄无声息地躲开读者的注意力。

可是后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Beyond Beijing栏目中专访节目Today的主持人许钦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rossover节目的主持人季小军却相继决定用整期节目来做有关性骚扰的讨论,并问我是否愿意去做嘉宾。

我并不想在中国给自己树立一个性骚扰专家”的形象,但是连这么有分量的主流媒体都愿意把这样一个话题引入公众讨论,这让我很受鼓舞。所以我同意做节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我的博客()点击媒体的链接来收听和收看这两个节目。

这两个节目播出后,我收到了很多反馈,其中曾经或者正在经历性骚扰的朋友们的感谢让我尤为感动。

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里,女性权益律师张伟伟分享了中国首例性骚扰受害人胜诉的案件,受害人获得法院判决她上司赔偿她的3000元人民币,但却丢掉了工作。

对此,我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我相信对张律师和其他为维护女性权益而不辞辛苦的律师们,我们都心存巨大的感激,他们在引领这个社会前进。

而在另一方面,这个案件对于勇敢站出来的受害人来说,却称不上是胜利。她获得的赔偿微不足道,根本无法弥补她职业生涯的损失,更谈不上对其他潜在的性骚扰者有任何警示作用。我认为这件事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我们应当加倍努力,与虐待女性的行为抗争;而如果它真的发生,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我曾经被一个老板骚扰过。那时我刚工作不久,骚扰我的是那个公司的CEO。他只要看到我一个人在工作,就会从后面靠过来,在我的耳朵和脖子上又亲又舔。我还清楚记得每当上班时自己那种紧张和无助的感觉。我当时知道的唯一办法是赶快换一份工作,离开那个公司。我也是这么做的。所幸骚扰没有演变成暴力,不过现在想起来我还会浑身起鸡皮疙瘩。

如今,对于性骚扰,会有一些政策规约,但事实又是另外一回事。对于性骚扰,公司的CEO和人力资源主管们的政策规约是:“如果你被骚扰,要向公司的HR部门报告。”

而实际上,报告自己被性骚扰通常会对受害人更不利。而这一点上,外企不见得比中国公司做得好。在北京,一位知名的管理顾问跟国内和国外的公司都有合作,他这样认为:

如果一名女员工去人事部门反映情况,公司往往会保护她的上司而冷落她。很有可能,这个女员工的职业生涯要遭殃了。而且,一旦一名女员工把这样的事情公之于众,其他雇主们也不会想雇她了,因为她会被视为一名捣乱分子。

这个分析真的够淡定的。由于话题敏感,我的朋友希望我不要写出他的名字和他所在的公司。

很不幸,性骚扰通常只是何时发生,而不是有没有发生的问题。根据中国官方媒体2005年的报道,只有21%的女性说自己从来没有遭到过性骚扰。北京众泽妇女法律咨询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和总裁郭建梅这样说道:

职场性骚扰情况的确很普遍而且严重3目前中国的立法还很不完善,只原则性地提出“禁止性骚扰”,但缺乏具体操作办法,所以这里仍然是个空白。女性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比如严正拒绝、注意保留证据,如录音、信件、信息、证人证言等,这样便于在以后的处理中有据可查。

如果你被性骚扰,而人事部又有一个说了算、信得过的主管,我建议你私下把性骚扰事件报告给这个主管。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你找不到这么个人。所以,我建议你将精力集中在找到一个终止骚扰、又不伤及事业的办法上。以下来自Penelope Trunk的职业博客里“不要报告性骚扰的博文。我很难说我完全赞同:

○和骚扰你的人开诚布公地谈一下,清楚具体地指出来他的哪些行为让你不舒服,告诉他你不想把这事报到人事部门。他也不想这样,因为他再怎么自以为是,也不会想跟你一起被口水淹死。

○摆明你的谈判地位,条件定高些。让他把你调到一个更好的位置,换一个主管,或者帮你找到一份更好的新工作。

○如果形势对你不利,你没有谈判的筹码,那就重新找一份工作,然后离开这个公司定按照这个顺序做,因为骑驴找马总是容易的。

○就算这会让你离职,也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把性骚扰报告给人事部门或公司主管,甚至警察。

孤立无援地独自承担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从一名猎头的角度,我最不愿意给出的建议就是容忍虐待,这对建立伟大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是有百害无一利的。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还没有发展到我们可以相信雇主们面对性骚扰问题能够主持公道,也无法让我们相信面对性骚扰的诸多中国女性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

所以,尽管这么说我很难过,但事实是,如果你被性骚扰,很有可能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像我许多年前那样,安静地离开公司。

在美国,职场性骚扰现象大幅下降的最重要原因是,当性骚扰发生,公司要负连带责任,而且在过去二十年中,有几起轰动的案件因涉及公司高层、赔偿数额巨大,这促使公司进行内部整改。但在中国,当受害者报告性骚扰之后,只有骚扰者本人要对其行为负责。对于宋山木被判入狱服刑,我感到很欣慰,我希望中国政府下一步要让公司对主管的性骚扰行为负连带责任。

我相信胡萝上加大棒政策”能够促使公司自动自发地防止性骚扰的发生。大棒政策”,即法律诉讼,当然很重要,可就长远来看,我相信,在市场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公司将会是那些能够招募且留住优秀人才的公司,而那些最优秀的人才是不会选择在有虐待行为的环境里工作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可做,你完全没必要待在一个有人骚扰你的公司。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职场人士看重自己是否拥有一个尊重女性的工作环境。找到这样的人,和他们一起工作。然后在工作中积聚力量,共同打造一个你喜欢的工作环境。如果我们致力于创造健康的职场文化,就能建立并引领未来伟大的企业。

守望于此,待你归来


守望于此,待你归来
一颗细小的冰晶犹如一丛洁白的花朵,簇拥在一起,跟随着微风踏过的线路,轻落于马路上,染白了沥青,又顺势消融,仅留下一处湿润。抬眼间,苍白一片,天空没有一丝一毫蔚蓝的染料,亦没有一朵小憩的白云。雪是天空纷纷扬扬的心事,是对亲人的牵挂与关怀,这些纯洁而朴素的语言,覆盖了所有怦然心动的美妙,点缀出一幅永恒的亲情。天地间早已白茫茫一片
他的双手插在大衣的口袋中,下巴微微缩在衣领。虽然时而瑟缩着,那双眼却依旧满是期待与坚定,直直的地望向那一个路口,从未转移。
风,肆虐地撩动他银白的发丝,毫不怜惜地拂过他的沧桑,他不顾;车,躁动的笛鸣此起彼伏,怒吼着刺向他的耳畔,他不闻;雪,张狂地迎面扑来,撞击他的面颊,他不拭。仅有脚步彷徨,耐心地等待。
一辆公交出现在路口,朝他这边缓缓开来,还未停下,他却早已按捺不住,原本深邃的双眼竟透出细微激动的亮光,迈开大步匆匆走上前去。随着车门的打开放,人群涌出,他便迫不及待地踮起双脚,伸长颈部,细细地搜寻着,任凭那冰凉的雪花飘入衣领,即便是微微地颤抖着,也始终不愿将头缩回。
车中的人一一与他插肩而过,他原本严峻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了喜悦,就连那一道道刻画年轮的皱纹都描绘着他内心的激动。他孩子似的跑过去,涌向自己的亲人,面对他们惊讶的神情,以及带着埋怨语气的关怀,他却轻松一笑,我还年轻着呢!又伸出双臂,将孙子高高地举起,抱在怀中,伴随着那孩童的欢笑声,幸福将周围冰冷的雪花浸润融化。
望向那老人的愉悦,不禁感慨:亲情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华丽的包装,是饭桌前的晏晏谈笑,是满怀爱意的一个眼神,是求全责备的一个抱怨,是离别后辗转低回的牵挂它逶迤在生活的长卷中,如水一般浸满每一个空隙,无色无味,无香无影,时刻都在向我们表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回望,与亲人相聚时的场面,家人声声祝福所带来的温馨,这个冬天不再寒冷,空中洋溢着的是幸福,那甜蜜的味道,还有亲情的温度。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39012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