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只是因为害怕寂寞才去爱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只是因为害怕寂寞才去爱,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只是因为害怕寂寞才去爱

——绥靖之爱是不设昉的,共同成长才是市义

在与不少朋友聊天中,有相当多的人会这样说起当初走入感情的动机:我只是因为害怕寂寞,我只是想找一个人来陪,我只是因为空虚……

小月从事着一份让大多数人眼前一亮的工作,人也长得很漂亮,就像一个陶瓷娃娃一样清秀可爱,但是她却告诉我,她很孤单,很空虚,日子好像没有了盐,味道全无,寡淡得让人窒息。

还没等我说什么,小月就自言自语地说,可能是因为缺少爱情吧。原来,爱情就是她的盐,症结就在这里。我提醒她,为什么不去热热闹闹爱上一场,我相信她的身边绝对不会缺少求爱者。

小月跟我说,她也有过心动的时候,可是每次谈的爱情,就像是去饭馆吃饭,当时吃得酣畅淋漓,可等酒足饭饱以后,却感到油盐味太重,有些油还可能是地沟油,就会觉得恶心,而对爱情她有类似的害怕。

于是小月很彷徨,她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男朋友谈了不少,就像走马灯一样换不停,频率就像她更换吃饭的饭馆一样,在寡淡和恶心之间,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还有一位朋友春涵与此类似。

春涵今年25岁,和前男朋友已经谈了5年多的恋爱,她觉得他们的关系一直以来还是不错的。他们开始建立恋爱关系的时候,自己的家人反对过。当时因为一个人在外求学,觉得很孤单寂寞,这时候有个人陪着她,对她很照顾,春涵就不顾家人反对,情不自禁地和男友在一起了。虽然大学时他们不在一个学校,差不多一个月才能见一次,但也聊胜于无。其实,春涵对男友没有太多“感觉”,自己也感觉对这份感情不是非常“执着”,和男友分分合合很多次,都被男友挽留回来。

可是终于有一天,男友再也不挽留她了,要离她而去了。春涵在毕业之前认识了一个比她小两岁多的男孩,他们是在网络游戏里认识的,刚开始是这个男孩追求她,而春涵觉得他们不可能,她已经有了“主”,更何况,她觉得网恋很不靠谱。可后来在长期相处中,春涵渐渐喜欢和这小男生在一起,他们甚至在游戏里结婚,称呼也日渐暧昧。男友发现了她在网上的情缘,备受打击,他气急败坏地打电话骂那个小男生,甚至放出话:如果小男生不退出,他就要把他弄残。

事已至此,春涵决定和男友分手,想一个人独住。男友没地方住,自称要去深圳赚钱去,只是在她这里暂住,春涵没想到,他这一住就是三个多月,这段期间他们总是吵架,他甚至偶尔会对她动手。男友不让春涵跟那个小男生在一起,他还说她背叛了自己,这些是她应得的报应。春涵能感觉到这个男人还很爱她,可是他那样的爱太恐怖,当初就算是她背叛他,分手了难道她要一辈子在他的阴影下生活吗?

关于这两个朋友的故事,我觉得有两个关键词可以概括:寂寞、边界。

我们先谈谈“寂寞”这个词,一个人什么时候最容易寂寞?大概在18到30岁之间,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交时期”。这时候,我们往往开始了和社会接触,我们的孤独感不再只是放学回家无人陪伴这么简单了,我们的孤独感开始纵深发展。在这个时期的人会进入一个情感的饥渴期,就好像是一只小狐狸终于离开巢穴,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世界,而不在原来的巢穴里,躲在妈妈的怀抱里一样。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种孤独感的驱使,我们可能不会有那么强的动机进入感情,乃至构建婚姻。但是如果我们太容易被这种孤独感所驱使,或者让我们进入感情的唯一或者说主要的动机就是为了驱散这种空虚和寂寞,那么这段感情必然是先天不足的,因为它只是为了满足我们的表层需要而存在的。如果我们只是为了一个有呼吸有热气儿的人在眼前,让自己觉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么我们必然会因为“生存性”的需要而牺牲很多“发展性”的需要。

从孤单感的生存性的需要到发展性的需要有四个递进的层次:陪伴→分享→支持→成长。

第一个层次是陪伴:两个人在一起,今天我陪你去公园,明天你陪我见哥们儿;今天我陪你上课,明天你陪我逛街……我们两人待在一个屋子里,你玩游戏,我看电视……这些都属于陪伴式的共度。两个人在一起,但各做各的事或者即使做同样一件事,都没有“心理层面”的交流,只是“物理层面”上的交流。

第二个层次是分享:两个人有一些交流,比如散步、吃饭的时候,说一说今天发生的事;对看的电影有什么感受;对某一个朋友有哪种看法……

第三个层次是支持:对于某件事,你可以给对方出出主意,或者两个人讨论后意见一致,说得投机,你能够赞同对方的某个看法,对方失意时给他一个拥抱……

第四个层面是成长:两个人对很多深层面的问题,比如一些终极的问题如人生、哲学、意义层面有比较深入的探索,彼此都有一些挑战,而这些挑战会让彼此都感到成长和深层的放松和宣泄乃至改变,那么这种陪伴是富有“创造性”的,不是“填空”式的。

我们可以就此标准看看春涵的孤独感解决在第几层面。很有可能,她和男友的关系大概只在第一个层面,或者最多到第二个层面一一只停留在事情和对事情的看法的陪伴,而没有真正心理意义上的陪伴。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内心更深层的寂寞之痒是无法被“搔”到的。那么“游戏男友”的出现,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我们的需要总是先于我们的意识而随时准备着被满足,在我们知道以前就为我们寻找了合适的满足自己的对象。

我们往往不知道我们在寻找什么,但我们的潜意识会知道。所谓的缘分都是我们不知道的自己的那部分安排的。

虽然一个是在现实中和春涵在一起,另一个只是在网络中作为一个“虚拟”的存在,但是网上的男友战胜了现实中的男友。可见孤独和寂寞看重的是质量而非数量。这就是诗人们最爱描绘的主题:你坐得离我很近,可是你的心却离我很远一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其实,当春涵终于找到了一个更能满足她深度寂寞的需要的男人时,已经证明她终于成长了,而且跨越了第一个层面的简单的物理陪伴阶段,她要的不再只是“生存”,而是“发展”了。为了跨越这个阶段,她通过无数次“分手”来反复尝试,但最终,她决定不在这个关系中存在是因为她看到了这个关系的危险。那就是爱不都是好东西,有时候爱可能是很可怕的玩意儿,就像是火和电,它们使用得当就是好的,使用不当会要命。

也就是说,当她的男友提出死亡威胁的时候,她终于看到了他们关系的实质:控制。

说到“控制”,好像是个很可怕的字眼,但还是那句话,我们知道我们之所以为中国人,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比我们看事情更明智,他们知道万事万物,存乎中,则得其利,求其极则受其害;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坏东西,只要做到了“中庸”二字,都是好的。一旦到了极端或者极致,都会散发一种危险的味道。

比如“控制”,在感情中,哪能没有这两个字存在?作为“控制”的实践者,爱的排他性和唯一性就是一种强烈的控制,但控制如果走了极端,或者爱的内涵退化到只有控制,那么这就已经不是爱,而是一种绑架。

什么样的人,喜欢成为“爱情绑匪”?就是那些活在爱的生存底层的人。这样的人,比如春涵的男友,就是活在强烈的恐惧中,什么样的恐惧?可能是孤独的恐惧、被排斥被抛弃的恐惧、被拒绝的恐惧、被忽略的恐惧、被否定的恐惧……

在学校中你会看到有的小孩子会心甘情愿做另外一些小孩的跟班,哪怕被羞辱,被打击,也会赔着笑脸和他们一起混。你会很好奇,为什么他们会折辱自己的脸面,而非要和那些人在一起?原因很简单,和一个人孤独相比,哪怕被小伙伴奚落,他也可以感到自己是存在和被接纳的,有归属感的。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安全感,人都是需要一种联结感的,因为人是群居的动物,对群居的动物而言,如果你落了单,就意味着毁灭。这种对毁灭感的恐惧来自我们的远祖,一个被群落抛弃的人类,面对的世界是很可怕的,因为人只有群居才能生存,而一个人面对豺狼虎豹的时候,他的种种劣势就暴露无疑了。所以,哪怕这种联结感是以牺牲很多利益为代价,包括自尊和价值感在内的,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自己的一部分利益。

从小缺少联结感的人,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存活”,也就是说,对他们而言,他们最擅长的不是如何发展,而是如何存活,或者说他们认为自己就没有能力或者资格获得更高层面的幸福,而只能维持着某种“温饱”层面的满足。

这样的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份工作就是“控制”,他们以控制为获得微薄幸福感的唯一手段,灾难性的毁灭想象一直会让他们挣扎在恐惧中,让他们无法真正发展更深层的需要。于是他们就陷入了一个悖论:控制最终换来的不是满足,而是再一次伤害,而伤害则让他们更加努力地控制,这个恶性循环最终会让他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换来的是他们最恐惧的毁灭。

现在我们该说说春涵了,她好像是“控制者”的反面“被控制者”。在心理学层面上,她和男友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都是以最底线生存为人生的最高原则的。

看看春涵这样的人做的很多事,你会有些好奇:是什么让春涵允许一个男人如此侵犯她的个人空间?这个男人已经和她分手,却还能和她住在一起,居然还能和她争吵,还能打她,不知道他是否支付他的房费,如果没有的话,那真正是史上最恶房客了——是谁让她接纳她这样的行为模式?

不得不说,看上去很无奈也很受伤的春涵,必须承担部分责任,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可怜之处,看上去似乎是这个男人处处进逼,但从另一个角度,是一个女东郭先生步步退让一教会和纵容了他的种种行为。当春涵允许他一次次侵入她的空间,她有什么收益和获得?也许是害怕寂寞?又是什么让她如此害怕一个人,宁愿有一个人可以主宰她的生活?

春涵的自我边界好像一个没有篱笆的围墙,前男友可以随意来去,是什么让她成了一个不抵抗主义者?是什么让她无法保护自己?

一般而言,没有太多边界感的人,往往在小时会是乖小孩,因为乖可以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赞赏。其实所谓的“乖”在中国人的语境里其实就是一种自我边界很低的代名词。当一个人带着这种乖的性格倾向长大时,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他人的任意干预,因为从小他就被教育:捍卫自己的需要和权利是要受到惩罚的。

比如一个孩子不愿意学钢琴,妈妈边痛殴他,边告诉他,这是为你好。结果孩子就学会了,自己的需要不重要,自己的需要是不可接受的,父母的需要才是他的需要,父母的需要才是真实的、正确的、毋庸置疑的。每当他这样认为的时候,就可以获得父母的爱,于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就此养成了。

对其它人而言,说“不”不是一件大事,但对春涵这样的乖乖女而言,说“不”意味着她们要向自己已经被驯服的人生告别。我想这不会很容易,但可以做到,需要有决心。

如果说句非常没有同情心的话,也许春涵需要感谢她的前男友,他的闯入让她意识到,做个乖女孩,已经无法应付这个复杂的社会了。当她没有自我的时候,不会得到父母的微笑,而是男友的侵略和进一步伤害,她是时候要学习捍卫自己的家园了。

所以真正让春涵不设防的,不是这个男人,而是她的绥靖政策,她的不抵抗政策。到了今天,她的内心深处也许还在相信,可以用这种方式得到爱。有时我们往往会因为爱一个人,而用各种方式证明他们在我们生命中的存在,比如我们发现自己会无意中像爸爸妈妈那样做事,自己的习惯和自己的姿势都有父母的影子,有时甚至是痛苦,也是一种对父母的爱的忠诚。如果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痛苦的联结,我们就会用痛苦构成我们的生活,因为痛苦之上闪耀着爱的光芒。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从小就练毛笔字,按说字应该很好,可是他一到写字的时候,就会写得歪歪扭扭的3相隔五年后,再见到他,发现他的字大有进步,问他为什么,他也说不清楚。我问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他沉吟许久,忽然说了一句,从我父亲去世开始……

他写字和父亲去世有什么关系?原来他的父亲是个业余书法家,从小就训练他写字,可是他无论如何就是写不好。可是奇怪的是,只有他写字的时候,他的父亲才会和他在一起,其它时候,父亲对他都很冷淡。往往他写字写得不好时,父亲会大发脾气,他练字的习惯甚至到了成年,每次回家过春节,他的爸爸都会要他当场写字,在一边指导。

说起来,父子俩就是靠写大字来交流情感的,而说到后来,我的这个朋友忽然泪流满面地说,他现在明白了,他在父亲在世的时候为什么老是写字很难看,因为他害怕如果他写得好了,父亲会失去了和他在一起的理由。我相信直到今天他才,明白这一切的意义,而他们父子俩就在做着一件大家潜意识层面知道,但意识层面不了解的默契的事情。他们是通过这样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的,而一旦他写字好了,这种指导关系就只能告一段落了,而父子在写大字之外是没有机会“联结”的。

“二十四孝”故事中就有一个老头为了让父母开心,穿着小孩的衣服在地上滚扮婴儿。为了和父母的爱永远在一起,我们宁可永远保持一种孩子的状态。比如像春涵这样的乖孩子,他们必须保持没有边界,以维系和父母的爱,准确地说,他们会将这种爱的方式复制到自己的恋爱形式中。总的来说,他们并未离开父母,只是身体上离开了,而在内心深处,在脸的朝向上,他们依然还向着原生家庭。

我们应该明白,对春涵这样的女孩来说,她们今天面对的,其实是要对二十多年的人生模式做一个告别。对这些将爱和痛混为一谈的人来说,更需要明白一点:如果她们的父母真的爱她们,看到她们为了爱父母而牺牲了自己的边界,乃至会用一生来践行原生家庭所形成的行为模式,以此向父母致敬或者说表明自己是父母乖孩子的话,父母绝对不会愿意她们如此之不幸福。

爱的本意就是让彼此幸福,否则那就是一种恨,或者一种恶意。还是让我们回归爱的本源,我们总要长大,长大意味着我们终究有一天要重新检阅我们的爱、我们学习到的本事。如果你搬过家,你会知道每次搬家你必须要舍弃一些已经明显不能再用的东西,尽管它们在过去对我们很重要,但是在你启程的时候,你必须要将它们放下,但同时你将携带着过去的,并在今天依然有用的东西前行。

这就叫新陈代谢,或者说长大,我们不再囫囵吞枣,我们发现自己有五脏六腑消化吸收生活加诸我们身上的一切。我们是有选择的,让我们有选择的是我们父母的爱的本意,那就是他们希望我们快乐、幸福,我相信天下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抱有这样的意愿的,只是这个意愿往往并不能化作现实。我们的任务就是继承父母的意愿,让我们自己幸福。

如果说过去我们通过不保护自己来保护父母对自己的爱,那么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保护自己来保护父母对我们的期待,那就是我们一定要幸福。

也许当我们想清楚这一点以后,我们就可以从小孩子的状态转化为现在的模样,我们可以从过去的咒语中解脱出来。我们还有各种可能性,而不再按照从小到大的僵化模式去徒劳地寻求爱了。

卢悦解“毒”

以爱的名义去控制他人,实际上是爱的绑架。

从小到大僵化地寻求爱,没有出路,自己的需要才是真的。

相关阅读

不是爱寂寞,只是因你才寂寞


时光的青灯静燃,岁月的清风摇曳着袅袅的烟絮,我躲在梦里,倾听尘世间花开花落的声音。如水的红尘中,我的深情眷恋犹如一场盛世的浩宴,生命中,思念依然在继续。寂静的月色下,洁白的月光中,记忆的城池依然经受着岁月的洗礼,坚不可摧。曾经的恋人,你为何躲在我思念的深处,让我眺望的目光难以触摸你虚幻的背影?

在岁月如梦的相思里散落在梦里的爱情,如梦如幻,脆如琉璃,又或许一触就碎。悠长的梦里,在与你相依相偎的梦里伫立在时光的断点边,我的思念在静静的蔓延。一指烟沙多少红尘梦,一袭忧伤多少沧桑泪。多少次,携一帘如水月光,我辗转在红尘事世中蜿蜒的思绪幻化成美丽的天籁,我在梦里静静的向你走去。在浅浅的月色里,我用相思织成一双美丽的翅膀,青色的涟漪荡起风花雪月的精彩,折不断的思念泛起一个沧海桑田,为你:跨越千百条时空的隧道,飞向遥远的天际。

无色的风声温软我渐渐苍老的情怀,牵着时光的手,在思念的素笺上,我写下你如诗般的名字,我多么后悔当初将你一次次错过。剪一袭盈盈流光,我站在记忆的风景里,却怎么也走不出无尽的烟雨迷茫。心,痛成一幅流年的风景,我是一棵忧伤的树啊,匆忙的岁月总是抽痛我期盼的目光。在魂牵梦绕的过往中,我的思念总在邂逅的渡口流转,水,是青色的。背负这凄美的梦境,我将深情揉进等待的诗行里。

今生,你和我天涯相望,芸芸而生,只把心相连,无可手相牵,只可久远的欣赏,无可接近的触碰。碎了!湿了!碎了坚韧的心房,湿了潮汐的心路。于是,我把所有的文字侵泡在情水里,缠裹我的心愿,沾舔我的柔情,犹如夜空里眨眼的星星,摇情不及。今夜,念伊天涯,爱在咫尺,却把心事置于了淡淡的烛光下,夜雨成冰,滴墨而心醉。

忧伤泛起氤氨的气息,浸湿今晚如水的月光,悲欢离合的感情,为何要让我多情的生命经受忧伤的洗礼?海枯石烂的爱情,天荒地老的誓言,你飞翔在我的梦里,我却漫无目的的生活在文字的世界里。梦,又或许是绚烂的,一笛盛开的繁华,缠绕绵绵无尽的时光。被思念弥漫着的这座城市,依然是美丽的!游离在梦中的爱情,总让思念的心无处躲藏,心事,漂泊在如水的夜里,回忆总是散发着温暖的馨香。忧伤盘旋在文字的空间里独舞,我将所有的回忆寄存在文字里,默默品读。

时光如梭,岁月无痕。在每一个牵挂的日子里,我用思念作笔,蘸着幽幽执情的墨香,细细勾画,把最美的思绪用真情填满温润的诗行,让每一个字都染透我浓浓的情意与怀想,让每一句话都释放着我淡淡的思忆与忧伤。情到深处,泪自流。伏案沉思,心语独放。今夜,我禁不住在这美丽的月夜中轻问:是谁在轻轻流走的时光中为我酝酿出别样的思绪?是谁在慢慢飘走的岁月里和我交织同一片梦想?

我轻倚在时光的栅栏上,我用记忆的双手托起时光的背影,我的相思也许会被多情的时光装订成一幅精美的卷轴。静静的回味着你的美。我将灵魂缱绻在记忆的世界里挣扎,拂过记忆的帷幔,在皎洁的月影下,我在寻觅幸福的身影。聆听岁月的悠然,蘸满相思,在生命的书签上,我签下温暖的守望。而今,我守望在如莲的星光下,静静地聆听着幽幽的琴音,如梦中揉碎的思念,洞穿了夜的那一份柔软。也许,有些故事注定将是遥远,绚烂的时光中,我与思念缠绵。

看着人来人往的路口记忆里那些如烟花般璀璨的回忆,似百花盛开迷离着我此时刻骨的深情。携一缕春风,采摘一朵曾经做的花,制作一份回忆的情,于时光深处,静植一份等待,不语等你来。若相离,莫相忘,天涯情忆,俩相望,当你看遍了人间起落浮华,无意俗世的目光与盘问,到时,你若敢给我一世不改的承诺,我就能陪你细水长流,与伊携手,诉说早已终止,故事亦将落幕,无声的岁月,我愿以一生等待,换取这一世不醒的梦!

隔岸繁华,此处静寂,不是爱寂寞,只是因你才寂寞。

你只是寂寞才说爱


没有喜欢为基础的一段情,只有寂寞难耐的两个人。题记

有些人在一起靠的不是运气,也不是缘分,而是连喜欢还没有酝酿太久,就直接奔向了爱的高楼。不知道什么时候恋爱可以如此迅速,不用再说我爱你便可以在一起,不用再说想分离便会产生有默契的距离。

也许一个人太久了,也许受到周边人的影响,所以自己还没有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时,就稀里糊涂的出现了一个自己不讨厌,但是也谈不上喜欢的人,就是觉得自己的生活突然间少了一些单调和枯燥,然后心灵上的空虚得到了补偿。

其实两个人的关系到底存在多少差距,双方都是可以感觉出来的,一个人对待感情的良苦用心只需要通过一件小事就可以确定,所以当你没有准备好开始这段感情而已经踏入,对方其实能感觉得到你对这份感情的执着没有那么强烈,对方会迟疑和停顿,你到底是被迫接受了爱情,还是另有其因。

这个世界上只有该结婚的爱情,没有该结婚的年龄。如果只是因为孤独而寻觅,如果只是因为孤单才想你,那么这样的开始会不会有一些茫然。我们更多的时候应该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找一个怎样的人,如果在一起,是因为寂寞还是喜欢。

而在这个大城市中,往往都是孤独引人伤悲,羡慕引人陶醉,寻觅引人茫然,抉择引人难为。没有明确爱的方向,只会让自己爱的可怜,没有明白爱的意图,只会让被爱没有了退路。

你只是寂寞才说爱,而我为你准备了那么久的告白。

因为害怕失去,所以拒绝开始


不知道哪里来的风气,好像怯懦并不可耻了,反而堂而皇之的说那些从网络爽文里汲取的辩护借口,好像真的可以带给自己什么一样。

人啊,总是这样,看到一些可以满足自己意识的内容,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而现在的电视剧和网络爽文总是抓住这一特质,像抗日类,偶像类,修仙类,以及穿越类。无一例外,都是这个套路,总路线就是满足大众的普遍心理。但是我们又何曾在这里学习到一点东西呢,我们又何曾让自己的变得更有价值一些。

当看到那些触动自己内心深处的句子,总觉得这样句子多么棒,只要它和自己内心契合,哪怕它契合的是自己最懦弱的地方,也并不觉得可耻。

毫无疑问,对于一些从不思考深邃的人来说,经过审批的电视剧,网文,总比那些丧句来得更好些,至少它契合的是我们的爱国情怀,救世情节,这起码是正确的价值观,反观现在一些流传在大众的网络热句。

“因为害怕失去,所以选择不开始?”如果你要怯懦,这就是借口。“渣男曾经也想献花给神神明。”如果你选择堕弱,这就是理由。

当你选择地狱的的时候,你不用自己寻求方法,网络那些人会给你无数种借口,因为他从来没有告诉你该怎样,所以他们从来也不会有愧疚感,但是当你因为这一个一个下头的借口而变得更差劲的时候,为此负责的只有你自己。

一心向阳从来不是什么很容易的事,会有刺眼的阳光,会有绊脚的石头。但是当我们转过身子的时候,那无尽的黑暗像一个漩涡一样把我们吸离阳光,让我们万劫不复,所以阳光其实也并不刺眼,对嘛?

那些具有吸引力的从来都是阳光积极快乐的人,不是嘛?让自己积极起来,就从拒绝那些黑暗的文案开始,好嘛?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38973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