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我想试试,把一个提问变成文章。提问的同学,我会把你的问题揉进我的文章里。请耐心看下去。
我经常面对这样的提问:之前的如胶似漆,嘘寒问暖,现在为什么日益变得冷若冰霜,日渐冷淡?
故事往往是这样发生的: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相爱了。女孩感觉到最幸福的莫过于男孩对她的无微不至的照顾。
然后这种照顾就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毒品。一旦服用就开始很难离开,一旦男生不早请示晚汇报,不哄她睡觉,不回她的电话、短信,哪怕晚一两分钟,都会引发她内心恐慌,开始连环夺命call。
这个男生被如此高密度的像黑洞一样无休止的索求吓坏了,他感觉到自己可能会被女生的需要所吞噬,于是他就开始要么撒谎,要么勉力维持,但内心的愤怒和恐惧以及焦虑会越来越多。最终他发现自己非常恐惧在如此强烈的需要中失去了自由,于是他越发想挣脱。而挣脱的过程中,他充满了内疚——他好像要把一个小婴儿赤身裸体地扔在雪地里,弃之不顾。
最终,当这个女生伤害到他忍无可忍的时候,他终于彻底和这个女生分手。
每当如此,我们有三个选择:一个是筑墙,所谓筑墙就是否认,否认我们有对温暖的渴望,片面的强调独立的重要性,到最后发现对方已经可有可无;一个是毁灭,既然你如此伤害我,我也要让你尝尝伤害是什么滋味;一个是成为一个兔子,永远瞪着血红的眼睛,对亲密关系充满了恐惧,活在对伤害的过度警觉中。
可是这些选择都是下策,所谓下策就意味着它有极大的副作用,是有毒的选择,是饮鸩止渴。
什么是好的选择呢?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爱到深处就是小孩。我们之所以爱,不是要满足这个孩子,而是要我们内在的小孩去成长。
比如一个充满了连接的需要的女人,她的内心藏着一个极度渴望爱,需要时刻黏着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的黏人的背后有两个元素:一个元素是她从小到大实在太缺乏拥抱了,所以她会渴望在爱中获得这份满足;一个元素是她从小到大,这个需要实在遇到了太多的阻挠和伤害,当她想要拥抱的时候,父母或她的照顾者给了她太多的忽略、嘲讽、甚至精神、肉体上的侮辱,所以当她内心装满了这些经验的时候,她就会对别人的拒绝过分敏感,但从小到大,她都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场景:是选择上述三种手段,还是有更好的选择。
她的新选择是:我需要建立一个内在的成人来帮助内在的小孩。我们该如何去爱我们内在的小孩呢?往往这时我会让来访者去看她内心的孩子,看得越具体越好,她多大了?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是什么表情?在什么地方?她看到你了吗?她内心是什么感觉?她想说什么?她渴望什么?害怕什么?她想做什么?
而当我们进入内在的世界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孩子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和这个孩子在一起,我们才能真实地感觉到作为内在的孩子的感觉。很多时候,因为她承载了太多的痛苦,以至于我们就像当年的父母那样逃离了她,而当我们真正可以面对这个小孩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我们是如何像过去那些伤害我们的那些人那样伤害了她。
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抚慰她,不是别人的责任,而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她需要温暖的怀抱,那么就给她温暖的怀抱;她需要深深的理解,那么就给她深深的理解;她需要倾诉和被听见,那么就给她一个空间去表达;她需要你的保护,那么在她每个受伤的时候,你都会出现……
正因为我们无法承受也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在的孩子的时候,我们才会把目光投向外界,希望外界有人可以帮帮我们,但事实上,没有人可以听见你在说什么,如果你自己都拒绝了你自己。
但这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自给自足了。因为我们之前的工作都是让我们可以首先加工一部分我们内在的孩子的焦虑,我们是这个孩子的妈,但我们也需要其他人的协助。
当我们承担了内在的焦虑,可以有足够的力量抚慰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为这个孩子发出声音,这个时候,别人才能听见,也能听懂你的表达,否则别人听到的是强烈的无法承受的焦虑,听不到你真正的需要。
这个时候,你就进入了成人的世界。成人世界和母婴世界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更强调交换和互惠。其实母婴世界也是如此,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刻意模糊了这个规则。
当你可以承载你自己的恐惧的时候,你才会有真正的思考:他需要的是什么,我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可以如何互相满足这些需要。如果我需要他早请示晚汇报,我可以做些什么让他心甘情愿做他不喜欢的事情?
这就进入了经济学的世界,经济学的世界讲究的是投入和付出的匹配:如果我的投入和付出是成正比的,是划算的,那么我们的关系就可以长期维系下去,如果入不敷出,那么最终的结果不会太好。
很多婚姻的本质就在于爱到深处,卸盔甲,两个小孩,没人帮。女人要男人当爹当妈,男人要女人当爹当妈。可是他们都很无力,都需要被理解,而没有能力理解对方。
他们都希望用赌博的方式来赢得利益,希望自己尽量避免面对问题,用迂回也好,不劳而获也好,最终获得他们的满足。但事实证明,他们会走一条更艰难的道路。
很多人都会委屈地说,我也投入很大,我也付出很多。但如果你在上述三条路上不停地付出,那么最终的结果都是你们的关系会被你们的努力害死。
因为这三个方案,没有一个是面对问题的。
所以当情感走到这个关口的时候,就是一个危险的时刻,我们是能继续保持一种高质量的情感关系,还是走这三条不归路,都在于我们是否明智,也是否有足够的意志力。
幸福=眼光+意志。就像是《西游记》,首先你要知道真经在哪里。其次你要为此付出艰难的努力。有些人缺乏前者,没头苍蝇一样,按照条件反射地本能去活。有些人缺乏后者,内在缺乏能量去坚持正确的选择。有些人两者都缺。
真正的眼光不光包括看到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还能评估你们关系的难度,以及你们各自的能力是否可以解决当下的问题,以及到哪里去找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你感冒了,你可以躺家里几天就好了。如果你都吐血了,你还要让时间来解决一切,那就说明你有些蠢了。
身体出毛病了,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去医院。可是关系出了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却要熬着,耗费了大量的青春年华,耗费了大量的精神的痛苦,过着低质量的情感生活。这就说明你的眼光不够好。
很多人说,我看过心理咨询师,没帮助就算了。那么如果你得癌症了,你看了一家医院,觉得不够好,你会停止寻找吗?你们的关系得了癌症,你为什么对自己这么不负责呢?
这些眼光都涉及到你是否足够为自己的利益负责。如果这些你没有想,不是说明你太笨,而是可能因为你没有完成我的建议的第一步,消化处理自己的情绪。你的情绪控制了你的头脑,让你没法思考,于是你就会做各种事后让你后悔不已的愚蠢的选择。
这也不怪你,因为你从来没有机会好好看看自己,从没有机会好好思考一下人生,从未真正的观察过你的世界。那么从现在开始,花5秒的时间,想一下吧。
因舅舅们都外出打工了,母亲和两个姨商量着轮流接外婆到家里来住。
外婆今年87岁,头脑还算清楚,可身体却真的很不好。因了年岁大了的原故,外婆的脑血管收缩的特别厉害,经常性的头晕头疼,每天都得靠药物来缓解。外婆刚到我家时天气正冷,头晕症状严重。我们陪她到人民医院看过医生,医生给开了类似于她以前吃过的药,说不能保证能收到好的疗效。
外婆是从来没有去过大医院的,也从来没坐过小汽车。这次的享受让外婆喜出望外,掉得只剩几颗牙的嘴是乐得合不拢:哎呀,看到我的这些后代过得好,我打心里高兴啊,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坐小车子到大医院看病,这是何辈子修来的福喔!随后的好久,外婆都是开开心心的,头晕症状好了很多。
其实,外婆以前就唠叨着到人民医院来看病,舅舅们都觉得这乡下医生看了好几回了,老年病想治好是不可能了,所以没有搭理她。这次我带外婆去人民医院看病最初的想法也只是安慰一下老人家,免得她老唠叨,想不到竟是如此效果。
老外婆是个性子极要强的人,如果不是舅舅他们都外出打工了家里没人照料,她是断不会到这几个女儿家里住的。总记得以前,她只有在女儿们家里办喜事时才过来一趟,而且从不过夜,说自己住不惯其实是不愿麻烦女儿女婿们。如果哪家留她过了一夜,那绝对是脸上有光的事,其他几个姊妹可是羡慕得不得了。
的确,老外婆可是我们晚辈心目中的女强人。她和外公一起在那个饭都吃不饱的年月里硬是把七个子女拉扯成人,而且每个子女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外婆经常不是接济这家就是安抚那家。
她,就像一把伞,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总是那么强大地庇护着伞下的亲人,包括我们这些后代。而此刻,外婆却真的老了,瘦小的身子倦缩在椅子里,深陷的双眼昏昏欲睡,没了神采。
她把坚强和强大留在了生命的过去,而今,老,让她有了认命的迹象。每每看到此种情景,我的心里总会涌起阵阵酸楚,这就是生命?这就是人生谢幕的场景?
由于我们都要上班,母亲也是里里外外忙个不停,老外婆经常是一个人呆着,大多的时候总是孤独陪伴着她。只有在双休日的时候,在我们得空的时候,才会凑在一起大声地和外婆说话。
也只有这个时候,老外婆的脸上才会重新绽放出生命的笑容。由于外婆听力不好,所以在交谈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是听她说,说她过去拉扯几个孩子不容易,说现在世道咋变得这么快,要过日子还得到外地去找生活,以前可都是外地人到我们这儿找生活
只要我们随便拉扯上一个话题,老外婆就能连篇累牍地联想过去,抒发感慨,而且是周而复始,不断重复。母亲听烦了,找点家务去做避之;爱人听烦了,约几个好友出去逛去;小女儿是没时间听的,老师布置的作业让她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只有我老老实实地陪老外婆说着话。其实也不用说什么,只要在关键点上大声地应和一声就行,让老外婆知道我在听她说,我在和她聊。
和外婆说话成了我得空时的一堂必修课。母亲和爱人问我跟她说话累不累?不烦吗?我说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让她闷死吧。
坐在老外婆的身边,看着她的眉飞色舞,我明显感觉到老人家的生命凭添了几份活力。这是一种需要在得到满足后的毫不掩饰的释放。我心中的五味瓶被打翻了。我是要腾出更多时间来陪伴老外婆的,哪怕是一种神不守舍的陪伴,都是值得的,珍贵的。
剩女这个词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对它的含义应该都有一定的认知。关于这个词汇的出现,到底是社会潮流的大势大趋?还是这个浮躁年代的一种可悲?或许,这是一个对所有人都困惑的问题,特别是大部分的女性。
网络上、生活上我们都会不厌其烦地讨论着那些大龄未嫁女青年,予以她们一个叫剩女的称号。甚至对这群女青年指指点点评头论足的,无不是贬义的责斥,赞者极少。那么,如此多的指责,能否就是说这群剩女有罪?
众所纷纷,很多时候更是人云亦云罢。所以,虽然大家都在说剩女这个话题,但说她们有罪未免有些为过。这最多只能证明她们在某种事实的论点上,有一定的问题。可能是内心对婚姻或爱情的一种恐惧,可能是对相信一词产生怀疑,可能是自身都察觉不到的高傲。俗话说,当局者迷,这些问题的本身可能连她们自己都未曾发觉。
其实剩女来来去去就几种人,要么是有情伤的,要么是被欺骗过的,要么是眼光要求过高的。她们不是不相信爱那么简单,而是根本没了爱。她们只会活在过去的情伤,她们只会徘徊在被欺骗过的痛苦,她们只会用金钱去衡量爱的标准。即使有一天她们可能选择了婚姻,但那也是迫于社会的言论,迫于父母的压力。这场婚姻于她们而言,可能不过是凑合,可能不过是演戏,幸福从何谈起。有人会说日久生情,但这很少吧。
实话说,剩女是可怜的。但对于男人来说是爱不起的。剩女没有心,只有泪水和怨恨。剩女不敢像那些少女一样去爱,更没有少女对爱的那份执着和纯真。所以,很多时候女人并不了解男人,说男人都是喜欢年轻的,那绝对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错误的指责!
不久之前,我也喜欢过一个剩女。坦白来说,那时对她是动了真情的,甜言蜜言用上了,甚至是写诗作画的也用上了。但换来的结果,是数十个无人的夜独自卖醉。其实一开始,我就知道她是个受过情伤的剩女,只怪自己还相信爱有奇迹。
剩女是种病,得治。首先要懂得把自我保护的盔甲卸下,否则这种过分的保护就是自私的行为,是罔顾广大男同胞于单身的水深火热中。那怕是被再欺骗,那怕是被再伤害,剩女们赶紧爱起来吧!尝试是种重生!尝试是种放下!
如果你们再剩下去,对国家是不负责任的!对人民是影响团结的!对社会是扰乱和谐的!
道子亮QQ290453280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38955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