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那些为你修心的人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那些为你修心的人,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女人问男人,你是做哪行的。

男人说,维修。

女人打趣,那修心吗?M.qg13.COm

男人说,如果你需要这项服务,当然可以修。

女人说,若让你修碎掉的心,你技术过关吗?

男人问,这个还有讲究?

女人说,当然了,比如在修的过程中你用针来缝补,那么每动一针,就要扎下去。那不是就又添了新伤吗?

男人惊讶地说,原来修心还得讲究工具和方式啊。

其实,修心的确是个技术活的。所以你在为爱心碎了之后,若想找个人来修补,就一定要挑清楚了,不然非但修不好,且还会修的更碎。

人们经常对失恋的人说,让伤口愈合的最好办法就是新欢和时间。若治不好,就表示新欢不够好,或是时间不够长。

这里的新欢,其实就可以是那个来为你修心的人。当然,若是你主动爱上别人,那另当别论。且你若能爱上别人了,说明时间这一关够了,你已经自愈或是用其他办法让碎的心又完整了正常了。

但那些还碎着心的人,在遇到下一个爱他的人时,总免不得先接受某个人的修心。于是,这个新到的修理工,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

若这人一开始口若悬河,夸下海口说自己技术多么强大、修补能力多么好,你信了后才发现他根本就是只会说不会做的人,那么你就只好空欢喜一场。若是没有被他那些夸夸其谈蛊惑,也还没有因为相信他说的好就付定金,那也能简单地赶走他就行了。

若是你已经相信他了,憧憬他所说的了,并且付定金了,结果任他一实践才发现,他不过是说的好听,做的事却让你大失所望,甚至还在你的旧伤上添些新伤。那样,你的心就只好变得更碎一些。这样,也给下一任修补工增加了难度。若你一直遇不到高超技术的修理工,你就只好一直碎着,等时间过了,慢慢自愈。

而那些夸自己修补技术和能力强大的人,就是那种嘴里说我会对你如何如何好的人。你信了他,跟他定下了合同或恋人关系后,发现他根本就不会关心你,也不会对你有多好,不过是贪一时身体欢愉罢了。可这时,你付出的定金就如付出了你的感情。

所以,心碎后,最好的办法是自行修补。如果会遇到修理工,也不要先付定金。让他多露几手给你看一下,然后再签订那份新恋情合同吧。否则,他们不但修不好你的心,反倒越补越疼痛。

扩展阅读

要他为你改变?小心变了他对你的心


要他为你改变?小心变了他对你的心

读心理咨询师的时候,行为疗法的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有一个女同学站起来意气轩昂地说:“我读心理学不是为了工作,也不是个人兴趣,我就是想通过心理学研究我男朋友,学习各种方法把他变成我所希望的样子!”

全班哄堂大笑,我惊出一身冷汗,一个女人为了改变自己的男人,竟然拿出了悬梁刺股的决心和手段。

据说,她还真的这样实施了,拿着各流派老师教的方法回去对付她男朋友,试图将他改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后来有一天,他男友无意间发现了她写的《改变男友心理疗法全日志》,上边详尽地记录了每天对他实施的方法和效果。他发现自己原来一直是只小白鼠,一阵暴怒,两人以分手告终,奇女子所有的努力一朝作废。

这世上就是有这么多人希望伴侣为自己改变,甚至为此不择手段。

曾经有一个朋友对我说,她觉得最浪漫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我愿意为了你,变成任何样子。她说,如果一个人真的爱我,为什么不能为我改变呢?

我说,你如果真的爱一个人,为什么偏要将他改变呢?

我们口口声声说爱一个人,却一心想要把他变成另一个人。

在热恋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爱上了对方的一切,于是甜蜜地说:“我爱你的好,也爱你的坏,即使你的缺点在我眼里也是美好的。”

然而等情感稍微冷却下来,你发现缺点就是缺点,没谁会爱另一个人的缺陷。再爱一个人,也很难百分百地去爱他,他身上总有那么一个部分——蛮横的部分,自私的部分,工作狂的部分,讨厌的口头禅的部分——是你想要从他身上剥离出去的。再爱的人,也会有想要和他吵架的时候,想要分手的理由,想要大哭一场的冲动。

但人就是如此,再好的人,身上也会生长出令你抓狂的倒刺。

好在我们还是会爱他,那些缺点不足以抵挡住我们的爱。

爱,需要忠诚。这忠诚,不仅指的是不爱除了他以外的所有人,更指的是忠于他原本的样子,以一种不设前提和条件的方式去爱他。

爱,需要接纳。这接纳,不仅指的是接纳他的生活和家人,更指的是将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接纳下来,包括他的好,也包括他的不足够好。

人,可以改变,也应该改变。但这改变永远不该成为用来交换你的爱的条件。

有一次,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一个女人对他老公说:“你尝尝这道菜,甜丝丝的,多好吃啊,我就喜欢吃甜的,你也要多吃点,吃甜的可以使人心情愉快,我这是为了你好。”

总有那么多人,打着为对方好的旗号,打着爱的名义强迫对方改变,实际上不过是为了与己方便。

一个为了你可以变成任何人的人,首先就失掉了自己。那么如果你真的爱上了他,你也无从判断你爱上的究竟是谁。

一个要求他人随着自己的心愿任意改变的人,心里只有自己。那么无论对方变成什么样子,他爱的始终只是自己。

一个深爱着的你的人,你偏要他为你改变,小心他变着变着,也变了对你的心。

塑造一个人这样的事,大多是交给父母和老师完成的。作为爱人,更多的责任是陪伴与弥补。这就意味着,在承认对方并非完人的前提下,在对方的缺点并未得到终极改正之前(也许永远也无法完成),陪伴着他走那条必定是欢笑与泪水并重的人生道路,用自身的优势与能力,弥补他的缺陷无可避免地带来的疾苦。

在他的不完美招致的麻烦面前,需要你抛出的并非嘲笑与埋怨。

从某种角度看,正是因为一个人不足够好,才需要与另一个人相伴而行。也就是说,他有缺点,正是他需要你的原因之一。

在这相互陪伴的过程中,双方必然都在不断改变着,只不过这种改变更趋近于一种无意识的相互影响和潜移默化间的模仿,是一种善意的提醒而非强迫式的驯化,这其中没有不改变就会失去的恐惧。

真正爱一个人,会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而非好用的伴侣。

那些自诩“懂得爱情”的人们


1.

前些日子,有个姑娘跟我倾诉她曲折的爱情。一开始就如泣如诉之状,令人动容不已。

她说她和男朋友一见钟情,难得的是俩人在兴趣爱好志同道合,越是相处越是在彼此眼中不断加分。男友比她大9岁,聪明稳重,善良踏实,是非常不错的结婚人选。他们在一起度过的日子特别开心,胜却天上人间。

但是男朋友唯一的缺点就是性情有些优柔寡断,有些懦弱无主见。恰恰是这个性格上的弱点,两个人出现了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那个女人”。

她接说,正是揪住了他的性格弱点,“那个女人”天天寻死觅活地纠缠他,动辄一哭二闹三上吊。他被吓怕了,怕那个女人心眼狭小想不开真的闹出人命来,已经暂时切断了同自己的联系,俩人关系进入冷战状态。

然后这个姑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问我,你知道有情人不能成眷属是什么滋味吗?你知道那个女人有多可恶多不要脸吗?人家根本就不爱她,她自己还恬不知耻地苦苦纠缠拿命威胁别人,不懂得为自己留点体面留点尊严!这种人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听到这种爱而不得的虐恋我也唏嘘不已,对姑娘说,您真是弥足深陷头脑发昏护“郎”心切,但所有问题都推给那“那个女人”有些片面了。在感情里跟两个女人腻腻歪歪纠缠不清,这个男人自己就有问题。

我又问了句:“那个女人”是他的前女友吗?

结果姑娘回答:不是前女友,是他老婆。

我懵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原来这姑娘是个小三!我一开始的逻辑思维以这位姑娘先入为主的倾诉为标准,信息不对称,还以为这姑娘是被劈腿受害的正室,立场自然被曲扭到这个姑娘的主观情绪上来。

理清这层关系,我问姑娘:您不觉得插手别人的感情,却就把自己当成受害者,无视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不是一种体面的行为吗?姑娘说:我不觉得我是小三。我倒认为爱情中那个不被爱的才是真正的小三。你是不知道“那个女人”有多有多无趣多烦人,只知道无理取闹和歇斯底里,难怪男人不待见她。

2.

我叹了口气,找了个借口结束了这段对话,同时感慨现在的劈腿俗套到没有新意。“无趣”、“烦人”、“无理取闹”,早已成为男人像小三们吐槽原配的高频词。这是男人为达到目的,满足欲望的一种策略性示弱。

这种示弱的本质,是将所有尖锐矛盾的脏水统统抛至原配身上,夸大自己的无助感,取得小三在情感上的信任和同情,同时能在伦理道德上减少自己的愧疚感,“合情合理”地将背叛进行到底。

关键是面对这么愚蠢的谎言,这些在爱情中昏了头的女子,都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谜之自恋:永远相信“他最爱的人是我”,永远相信自己会是那个例外,不认为自己才是爱情世界中多余出来的那个。她们对男人们的谎言不仅深信不疑,还自欺欺人助纣为虐地帮他们开脱解释,巴不得这满纸荒唐的谎言更加真实更加合理。

在这些情感自恋狂的主观世界里,总觉得自己才是全宇宙的正中心,只有自己才配拥有最醇厚的酒,最浓烈的情,最深刻的爱意以及最深沉的爱人。爱情中最受伤害的一方,无故被劈腿还被倒打一耙的原配们,反而成为衬托自己感天动地的爱情舞台剧里的配角。

这种逻辑让她们不自觉地美化了自己,把自己“插入他人情感关系”的不齿行为视为“追寻真爱”的“勇敢”。而他人被劈腿被出轨的痛苦和落魄,反而成为反衬她们自己独特魅力地参照,是衬托自己在爱情属性的垫脚石。

最为典型的就是美化小三的鼻祖琼瑶奶奶,就是此类情感上的“自恋家”,非常偏好婚外情和三角恋。她用自己扎实的文学功底,华丽美妙的文学词藻,将自己的文字中都将第三者彻底的美化,为其背书。琼瑶本人的婚姻本来就是小三上位,这些文学的主题包含了当时作者本人对攫取别人的爱人可耻愿望。

当年插手平鑫涛的婚姻,琼瑶的“小三”文学灵感可是源源不断。她写《新月格格》,年龄差距可以做父女的男女主人公,仅仅因为他们有爱情这块挡箭牌,他们就可以处处理直气壮、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天经地义。他们不顾夫妻之间二十多年的恩爱美满相敬如宾,不顾儿女们的悲痛欲绝,不顾家人的痛苦和心寒,不顾义结金兰的姐妹情深,其他人都必须要理解他们,容让他们、成全他们,才算美谈。

她写《一帘幽梦》的逻辑也很是奇葩。面对成绩优秀、端庄美丽、幸福美满的舞蹈家姐姐绿萍自卑不已的丑小鸭紫菱,同自己的准姐夫楚濂暧昧苟且,害得姐姐绿萍失去一条腿变成残疾人舞蹈生涯彻底结束,转身又发觉自己同时被亲妹妹和爱人生生背叛!

在绿萍遭遇人生低谷的同时,紫菱则赶紧逃去了法国躲避她生起的祸端和灾难,一番漫步云端的浪漫之后,嫁了个成熟稳重爱妻如命的超级大富豪费云帆。小三紫菱不但没有为自己的无耻付出代价,还成为妥妥的人生赢家。

而被背叛和灾难被毁灭的绿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还要遭受费云帆对她“不理解”紫菱、“不原谅”紫菱的苛责:你损失的只是一条腿,而我们紫菱失去的是对爱情所有的幻想!!

3.

这种“我爱我有理,我三我自豪”的霸道观点基本贯穿了琼瑶的早中期的文学创作,小三文学代表作还有《窗外》、《一颗红豆》、《浪花》以及《水云间》等。在她的故事里第三者往往都是纯洁善良、温柔体贴知书达理的女子,仅仅是因为陷入爱情而身不由己,在爱情的考验中磨难重重,却深得男主角知心知肺地疼爱。

那些因为背叛而受到伤害而尖酸刻薄歇斯底里的原配,和阻止不伦之恋的配角,则是“不解风情”的石化老古董,需要爱情大过天的男女主角来给他们上一场爱的感化课才能”解救”他们”迂腐的人生观”。

这个年代,道德颠覆已经不是稀奇事,所以小三转正也不是新鲜事。只是小三们那些上位前的“迷之自信”,在换了位置之后,又能在“喜新厌旧”的人性考验中坚挺多久?如果抛却婚姻中的责任和自觉,对日渐消退的激情荷尔蒙而言,过去旧人的“无趣”、“烦人”、“无理取闹”,将成为今日旧人的轮回。围城外边,永远都有长江后浪推前浪取之不尽的新鲜肉体,和青春笑靥。

所以琼瑶奶奶换了位置扶正以后,在后期的文学作品里换了脑袋,开始大力倡导守候真爱的“正房文学”:

比如《还珠格格里》陈知画就算爱到尘埃里,不计代价地为永琪生子和付出,依旧不及正房小燕子的千分之一;

英姿飒爽情深意重的缅甸公主慕沙,始终走不进尔康为妻子紫薇关闭的心房,成了游离在两情相依之外的弃妇;

最讽刺的是《情深深雨蒙蒙》里那位同是抢了自己姐妹的情郎的陆如萍,不管如何温柔体贴知书达理,都摆脱不了在婚礼上被即将成为新郎的姐夫无情抛弃的命运,头也不回地去找那位尖酸刻薄歇斯底里的正房姐姐。

瞧吧,所谓的双重标准,就是此刻“尖酸刻薄歇斯底里”的可心程度,是胜过彼时的“温柔体贴知书达理”。

原来,自恋家们的真理不过就是屁股决定脑袋,永恒不变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占有欲,和贼喊捉贼自扇耳光的自圆其说。躲不过的,永远是宿命里安排好的循环因果,谁也不会是那个例外。

后来那位姑娘又联系到我,哭着对我说,他又回到他妻子身边去了,她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我不知道说些什么话来敷衍她,只是觉得任何人最好都别轻言懂得爱情这玩意。茫茫人生,我们活得太肤浅,再没点谦卑还了得?

嫁给那个,愿意费心为你制造仪式感的人。


“女生都需要仪式感吗?”

“需要啊,正是这些仪式感,才让你对我的爱,变得与众不同。”

很多年前,我谈过一个男朋友。后来我们分手,各自生活、各自恋爱、各自长大,直到很多年后的现在,我们早已再无联系。

只是曾经爱过的人,后来不再相见的时光里,也总还是会偶尔想起。偶然想到他时,总绕不过一个细节。

那年春节,我陪笑着送走一批亲戚后,百无聊赖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上正播着新春特别节目,这期节目的策划是“求婚”。记者们采访了很多年轻人,问已婚的他们当年是如何向爱人求婚的,问未婚的他们打算如何娶走最爱的姑娘。

轻盈的气球,红艳的玫瑰,用蜡烛拼成的巨大心形……求婚的套路总是相似又俗气,爱人的笑脸却是美好又真挚。好像再俗不可耐的求婚仪式,也总能博得爱人不期而至的惊喜,甚是感动到潸然泪下,相拥而泣。

我随手发短信告诉当时的男朋友,我在看求婚的新春特别节目。至今记得他的回复:“我也在看这个节目,边看边想将来怎么向你求婚,一定要比电视上这些求婚仪式更美好。”

很多年后,我忘了和他相处的很多细节,忘了我们到底一起说过哪些话、发过哪些信息,却唯独记得这条短信,记得这句话。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如在昨日。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想不通自己为什么偏偏对这条短信记得如此清晰。后来慢慢明白,是因为他在那短短的一行字里,许诺给我一个仪式,而且真的为我费心去思考这场仪式。

我忘不了的,是他承诺我的那场仪式,还有他的用心。

很多女孩都希望自己的爱情里有些仪式感,像我一样。

这不是矫情,不是浮夸,也不是想要虚伪地作秀。我们对于一场仪式的渴望,更像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就像我们要吃饭才可以活下去,要喝水才能维持生命,我们的爱情也需要一些仪式感,以证明这段爱的存在,也让我们拥有继续爱下去的动力和理由。

一次美好的表白,一场郑重的求婚,还有每年一度的纪念日……所有特别的日子,都是日常。可是所有惊天动地的美好,都出现在日常里。

有些日子,淹没于日常,却又与众不同。因为,有人心甘情愿地花费心思,为我们准备了生命中这些特别的日子,用一场仪式,用一颗真心。

仪式让最普通的日子,变得最特别。

《小王子》中狐狸说:

一段爱情中,我们就是需要一些这样有仪式感的时刻,用来回忆曾一起走过的路,用来纪念曾一起做过的事,用来证明曾向对方说过的话。

我曾问过一个恋情平顺、即将结婚的女孩S,想知道在她的恋情里,仪式感是不是重要。

她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而我们的想法可能也与很多普通的女孩都相似。于很多姑娘而言,我们总喜欢通过一场仪式,将生命的每个阶段分隔开,也借此明了自己今后的角色。

“我很喜欢拼图。他在跟我表白的时候,就摆了三张他拼的娃娃图。”S的男朋友当时说,用娃娃拼图表白是为了告诉她,他可以为她做所有她喜欢的事,还能一辈子拿她当娃娃宠。

S陷入甜蜜回忆的幸福状,说:“可是呀,我当时看到那些娃娃就觉得,我要告别娃娃时代的我,好好学着做一个男人的女朋友了。”

后来求婚时,S的男朋友花了一个月的功夫,拼了一张4000块拼图的世界地图,用这张地图当背景,策划了一场求婚。“他说,要给我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而我看到那张拼图时只觉得,无论美好还是坎坷,他就是我今后的整个世界。”

不管是表白还是求婚,这些仪式都被S当作一场生命中的分隔线,她也在仪式中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每一场仪式,都让她对男友的爱,更多了一点,也让她对今后一同度过的生活,有了更深切美好的期待。

“其实,比仪式感更重要的,是他的用心。他其实不喜欢拼图,却为了我而花费心思拼出那么好看的图。每想到这些,总是想要再多爱他一点。”

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如S的男友去准备这一场场的仪式。毕竟,一场仪式的策划,要花费太多心思。可是所谓的爱情,不正藏在这些心思之中吗?

有些男人说自己不喜欢这些浮夸的形式,劝女朋友不要期待自己会给她仪式感。

“生活不就是平平淡淡的吗?我不是那种太浪漫的人,也不会给你那么多仪式感,跟着我,就是好好过平淡的日子啊,别老想那些没用的。”

有次我在地铁上看到一对情侣吵架,男人凶凶地冲女朋友嚷出的这样一段话。直到现在,我仍能回忆出男人脸上不耐烦的表情,还有语气中的凶狠。仿佛女友提出的是一个极不合常理的要求,使得他一定要这般恶狠狠地去回应。

她女友就坐在我身边,我看到她失落地垂下头,极小声地说:“我只是想让你像别人一样拿着花给我求个婚,然后咱们再去领证。”

我坐在她旁边,感觉她浑身都在发抖,只是强忍着,才没有哭出声。

我不知道这对情侣最终结果如何。只是我想,如果我是那个女孩,可能脑中会闪过分手的念头吧。

一个不愿花费心思为女友策划一场仪式的人,其对待感情的潦草之心,当真昭然若揭。

我不愿讲诸如“你不好好向我求婚就是不爱我”这样的话。可是,我会心寒地想:一个男人,若是连一场告白、一场求婚都不愿花心思,那对将来的家,对将来我们共同的生活,他恐怕也不愿意多花心思吧……面对这般男人,我又该以何种心态,与他共度这一生呢?

不要拿“生活本平淡”这番论调来搪塞身边的姑娘。平淡的生活和美好的仪式从来都不是冲突的。平淡的真义也不是千篇一律、随随便便。

反而越是平淡的生活,越是需要有一些特别时刻的存在。否则,生活只能如最寡淡的食物,食之无味,难以下咽,最终弃之不顾。

心理学上说,仪式感的意义在于,它会给我们一种暗示,让我们的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应该重视这件事、要认真对待这件事。

所以,我们爱情需要这样的仪式感。

一场仪式,给我们一次停下来的机会,去审视一场爱情的过去和未来。沉浸于一场花费心思而制造的仪式里,我们会不自觉地想要去更重视一段感情,更珍视那个为我们制造仪式感的人。

所以,我们若想嫁人,便愿意嫁给那个费心为我们制造仪式感的人。

感谢生命中有这样一个人,愿意花费心思为我们策划一场仪式。那场仪式不必轰轰烈烈,不必惊动旁人,只要仪式里浸透着他的用心,便足以。我们感动,也会感激,更愿意相信他在以后的生命中,仍会如此用心地待我们。而我们,亦如是。

爱情本就应是这般的互动。你愿意费心为我策划一场仪式,我便想要用心给你准备一桌饭菜,彼此相爱,彼此回报,彼此相濡以沫。

然后,我们会带着那场仪式赋予我们的信心和勇气,牵着身边的人,走向未知的山长水远,走向命定的春暖花开。

那些不愿意将就的人


那些不愿意将就的人

大学时代,室友C姑娘始终坚持“不将就”的原则生活着。在四人寝室里,她的生活是最精致的。面膜雷打不动的一周两次,基础护理日日不停,防晒美白产品摆满一抽屉。夏天出门必须全副武装,冬天出门依然抹着防晒霜。相比之下,我们三真是“tough girl”气质暴露无疑。

军训时我们三黑了几个度,褪了两层皮,当然我们也抹了防晒霜。她,拒绝变黑,涂着高度的防晒霜,把帽檐压到最低,还是在太阳底下站了20分钟后装生病,和教官说了一下,就躲到树荫下。

军训两周,除了两三天阴雨天气,她基本都在树荫下。为了成功拿到合格评价,她托一个做医生的亲戚打了病症证明,这事才了结。事后她看我们三黑成她眼里“惨不忍睹的模样”,说了一句,“我才不要将就呢,变黑太丑了”,我们三都没说话。C姑娘交友也秉持着“不将就”的原则,她热衷于认识学生会会长、社长这类人,对普通同学冷冷淡淡,对我们三也是。

关于吃饭,除了食堂里的五谷粥在她眼里“尚可下咽”之外,其他的食物,她根本无法接受。好在她的家就在本市,她回家吃饭。

毕业后,当年与C姑娘相谈甚欢的各位大学红人在自己的领域混得风生水起,也有意无意忽略了C姑娘。C姑娘有着好看的脸蛋,顺利拿到实习资格,却在半个月内离职。理由是:工作太累,经常加班,经理无厘头,看不懂她的策划案。她陆续换了几家公司,都是无疾而终。

她在朋友圈里写着:“唯有不将就的人,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附着一张辞职信照片。

毕业一年后的同学聚会,C姑娘没有到场。一位和她同乡的同学说,她在亲戚家的公司上班,领着不多的薪资,朝九晚五,工作内容单调无聊。而C姑娘的朋友圈也久久没有更新。

H小姐是我在实习时认识的一个实习生。我们是同一批进公司的,实习工资都是2k。

租房水电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除去以后,我勉强应付得了三餐和日常用品的话费,为了上班时保证淡妆,我买了国产老牌性价比高的化妆品(说白了就是穷哈哈),很省地用。正式的服装就两套,吃饭的时候很注意,不敢把汤水什么的弄到上面,雨天会提早一小时出门,坐最早的公交车,慢慢撑伞走路,特别怕泥水溅了一身。

出于自尊心和曾经对父母夸下的海口“毕业了绝对不拿家里一分钱”,我没开口向爸妈要钱,在狭窄的出租隔间里,裹着2床旧被子,抱着暖水袋度过瑟瑟寒冬夜。因为空调太旧了,耗电大而且容易坏,房东会因此收走一大笔维修费(其实也就两三百块,当时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打劫)。

而H小姐在我眼里,过的是赚2k花2w的生活。

每逢聚会,除了非去不可的情况,我统统推掉,H小姐则是场场必到。她说,这可是积累人脉的好机会,平时也会有意无意在我面前说说昨天聚会又加了多少人的微信,说谁谁谁是部门主管,总经理什么的。我一边喝着公司提供的免费热咖啡,一边敲着键盘,不太认真听着。

另外,H小姐的装扮是我们这批实习生中最好的,最最fashion的。她每天都画着精致流行的妆,穿着轻奢品牌职业装,拎着名牌包。偶然在休息室看见她补妆,用的是Dior这样的产品。

工作之余,大家在格子间里聊天,有人表示很羡慕H小姐,实习工资这么低,她的生活质量可挺高了。H小姐说“生活才不能将就,不将就,才会有更好的生活啊。”

大家感叹,自己这过得是什么日子,H小姐才懂生活啊。

后来,和另外一个实习生A聊天的时候,得知她和H是大学同学。从A那里,我得知H小姐的家庭其实并不富裕,就是普通的小康家庭。H在大学时代,就过着不将就的生活。

高晓松的那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让她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不将就的她,衣服非名牌不穿,美名其曰“人穷可以,不可以没品味”。购买化妆品,为了“不伤害皮肤,纯天然更健康”,她买的都是进口货。

代价是,她的父母辛苦加班赚钱,吵过架,而她用一句“女孩子要富养”噎的父母喘不过气来。父母无力供养,她的信用卡张张刷爆,每月还款日都在拆东墙补西墙。找人借款,被人发现还不了,速速拉黑。

这就是她眼里不将就的生活吗?

实习结束,她没留下。她离开前说:“反正我也不喜欢这里,这么多人在一个工作间,多挤啊。”经理给她的评价是:外在形象佳,工作能力却迟迟不提高。漂亮是职场利器,倘若没有实力打底,却是苍白无比。

工作能力是硬件,美好的外表是重要,但外表是锦上添花。很赞同那句话,“你想要锦上添花,你得先成为锦”。

当我们还是普通的布时,先加工自己,提高内在质量,而不是急着泼上缤纷色彩。

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何以笙箫默》。

“不将就”是一种态度。它或许拯救你于庸常生活,鼓励你追逐心之所向。但现状是,我们能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不将就。

C姑娘和H小姐的通病就是,明明什么都没有,还要事事不将就。

你在经济能力尚且薄弱时,将就的应该是名牌衣服,工作能力才不轻易将就;

你在依赖父母供养的时候,将就的应该是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阅历见识才不需要将就;

你在军训期间,将就的应该是毒辣的阳光,吃苦坚持的品质才不可以将就。

因为,重要的不是你将不将就,而是你将就了什么。

四年里,室友D为了争取公费出国留学,背单词考证书过GRE,忙得不亦乐乎,经常温习到深夜,熬出来黑眼圈;

室友M热衷于旅行,每天兼职,忍受老板的苛刻要求,每逢暑假就拿着不多的工资穷游国内各地,大三时还去了澳大利亚,旅行结束就劳心劳力写旅游见闻和攻略,和驴友聊着聊着也忘了时间。为了挣更多的钱,M从最初的咖啡馆奶茶店8元/小时的服务员,到100元/小时的家教,再到300元/小时的带班老师。

D成功申请到留学资格,在英国过着想要的留学生活。M在一家杂志社实习,写着自己拿手的旅游攻略,靠在各大网站积攒的驴友粉丝们在媒体界初露锋芒。

对,她们将就过生活,但她们却从未将就自己的追求。

年轻的我们或许一无所有,此时不必死磕“不将就”,而是坦然地去将就某些事,以达成那些我们不愿将就的事。

远离那些在爱里偷懒的人


今天在越南的一家叫做粉珍珠的餐厅里吃了一顿饭,不知道为什么被餐厅里的歌手触动了,觉得有一些伤感。

再加上最近也听了一些不太圆满的爱情故事,好像觉得大多故事都是这样,开始的时候很甜蜜,中间的过程有些许无力,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充满遗憾。

当时就跟朋友讨论了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感情变了样呢?

我也记不得是谁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难熬的,并不是等爱的过程,而是等爱消失的过程。

在电影《无问西东》里,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许伯常和刘淑芬这对夫妇在年少时相爱并互定终生,许伯常曾经也许下承诺,而就这么一句话,让刘淑芬心甘情愿地供许伯常读大学,给他做饭洗衣,为他奔波劳累。

谁知道后来许伯常想要悔婚,刘淑芬不肯,以死相逼才挽回了这段感情。可是勉强得来的幸福终究是苦涩的,尽管他们还在一起,但是已经没有任何往日的温情了。

刘淑芬用暴力的言行来发泄内心对许伯常的怨气,许伯常则用疏离和冷漠表示抗议。

眼看着爱一点点消失,自己却无力回天,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开了一辆刹车不灵的车,明明知道前方是万丈悬崖却没有办法及时地刹住车,只能够闭上眼睛等待着从崖边坠落。

很多人会以为是爱不见了,其实并不是,这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消失的爱,所有的爱在消失之前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伏笔。

听了很久的歌,可能会突然下架,因为没有版权;写了很久的文,也会突然卡壳,因为断了灵感;喜欢了很久的人,突然间不爱了,因为喜欢的心情变了。

所以让感情变了样的,从来不是感情本身,是我们对待感情的态度。就好像放风筝一样,线在我们手里,风筝能不能够飞起来,能够飞多远,能飞多久,都取决于握着线的自己。

我在微博上看到过一个韩国短片,叫做《女生分手的原因》,视频中的男孩女孩在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也有过你侬我侬的甜蜜。

那个时候,男孩看到女孩没精神了,会担心是不是她生病了,看到女孩睡着了会示意周围的人安静,还会在女孩看着他的时候偷偷地对她比心,那个时候的一切都很甜蜜。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爱开始变了呢?女孩打喷嚏时,男孩不是脱下外套给女孩穿,而是闪到一边怕自己被传染;女孩翘课想和男孩约会,男孩却说自己和朋友有约了;曾经整天给女孩发短信的男孩,后来连一通电话都不愿意打了…就是从这些时候开始变化的吧。

你好像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开始说好的事情现在突然间变卦了?

从前他说要一直对你好的,他答应每天都要给你打电话的,他说每一件事情都会第一时间告诉你的。

可是后来你怕和他吵架,小心翼翼地看他的眼色,你努力表现出了懂事的样子。有时候吵架了只能一个人哭,心里默默期望着他能够变回原来爱你的样子。

可是感情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一个人的努力也换不来两个人的幸福。分手的背后是许许多多情绪的积累,感情的变味是两个人前前后后态度的差距。

在感情里,所有的疏远、冷漠、自顾自的言行,背后都藏着一颗懒惰的心。懒得去关心,懒得去沟通,懒得为对方花心思,懒得把该说的话说清楚,懒得去做让对方开心的事情。

但是感情里是不能够偷懒的,一旦偷了懒,那些猜忌、那些怀疑、指责、怨气都会粉墨登场,随时有可能会杀死你们的爱情。

什么才是一段好的爱情呢,好的爱情是需要两个人用心经营的。

不要忘记最初想要在一起的那份心情,想要让这份心情长久,所以千万要记得别做感情里那个偷懒的人。

所以亲爱的,希望你有凛冽的锋利,又有成熟的天真,远离那些在感情里爱偷懒的人,遇到喜欢的人就好好的珍惜,不亏待每一份善意和热情,不吝于付出自己的温柔和爱意。

所以,我也请你一定要答应我,珍贵的感情一定要托付给值得爱的人,好吗?

不值得你付出的人,也不值得你为他停留


讲述:

晚睡,你好!

我今年44岁了,未婚,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就交了一个男朋友,是同一年大学毕业分配的。交往了十二年,一起离开内地的工作,97年98年来了深圳,也一起考了MBA,算是一起经历过一些事情吧。

跟他分手之后(经过一段人鬼不识的日子),不知不觉地就接触了心理学,当时在我的老板(是一个很好的老人家,新加坡人,天主教徒)在他要离开的时候,带我去教堂,从那个时间以后,就一直去教会,在09年受洗成为了基督徒。

在过去的十年里,不论是工作,还是感情生活都经历了不少,按心灵鸡汤的话说,就是找回自己本来的样子。按我自己的解读就是,发现自己藏在身体里,性格里,那个被忽略了的,被遗忘的,女性方式,女性力量。

因为妈妈在我2岁时离世,我的爸爸又是一位残暴的爸爸,俺爸爸50岁生的我(他老人家是1923年的),又是打过仗的人(身上有枪伤),他自己的原生家庭也很惨,俺只有爷爷,没有奶奶。

俺从小没有妈妈的印象,没有她的照片,没有关于她的故事,也没有关于她和我的故事。

唉,反正我自己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算是一点点地明白,一点点地学会原谅我的爸爸对我伤害,污辱。

现在我想说说我自己现在的感情状况。

一直以来,都认为希望自己所学所想都能够让自己的爱人幸福,让幸福美满的家庭在我的手中创造出来。去年的这个时候吧,通过网络世纪佳缘,认识了现在这个他。

因为自己是爸爸带大的,所以,对于这么一个离婚的,带着女儿的人,这个人自己的照片是那种象陈小春的凶凶的武断男人,跟女儿一起的照片则是一脸的温暖的样子,就这样,着了这个人的魔。当时我就说,嗯,我要让这个男人对我象对他女儿那样的笑容(现在想来,就是希望他对我不再防备,因为我,而真正地相信这个世界)。

跟他的交流一直还算是流畅,尽管有各样的起伏,但自己还是知道他在做什么,他从最开始想证明自己的雄性荷尔蒙,到现在看我认真了,就处理防备心态。

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尽管我们住的地方不过相隔两公里。

他从开始找借口不见面,一直拖到今年5月份,从6月份之后,到7月份的时候,他有两个星期不理我,我就是给他留言,后来在我说,要离开的那一刻,他又回来了。

我的闺蜜绝对是不同意我跟他有什么交流的,我开始也是这样想的,包括这两天国庆假期,他没有给我留言,我没有他的电话,我们一直是通过QQ联系的。

我写到这里,真的感觉自己没办法再继续,认为他没有诚意,我跟他没有将来,更是知道我自己没有那个力量让他改变,我更没有耐心,我跟他是不合适的,我们的将来不一样,信仰根基不同,生活状态不同(他有女儿了,所以不着急),而且他对感情没有信心,也不是我改变的。

唉,写到这里,真心觉得自己真的是蠢,放不下这个人呢,也不是放不下,放不下的原因是觉得两个人的感情都需要经过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象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往往很难真正信任另外一个人,这一刻,唉,说什么都有点轻。

晚睡回复:

前几天我有篇文章提到了圣父圣母,有人问,“为什么会有圣父圣母这样的人呢,他们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现在看你的故事,会得到一种提示:

那些喜欢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人,往往都是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爱,为了医治这种创伤,他们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无限制的满足别人,在别人的需要中获得一种存在感。

如果处理得当,这其实不失为一种自我治愈的办法,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是有力量的,意识到自己是可以给别人带来幸福的,过去的创伤才会更快愈合。

但问题是,没有被正确爱过的人最缺少的就是界限感。在满足自我与成全他人之间,这个度总是难以掌握,经常过犹不及,忘掉了自己,一味地在牺牲感中获得所谓幸福的感觉。

不被爱的人,最容易学的是去爱别人,最难学的是爱自己。

很多人往往直走到半程,就停住了,不能再走下去。

比如你。

你原生家庭中缺少母亲的温情,父亲又粗暴刻板,你用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去忘掉过去的阴影,“找回自己本来的样子”,你以为你终于可以去爱别人了,你希望自己可以让别人幸福。

你对一个有女儿的男人动心,只因为他对女儿微笑,十足的慈父,这就扣动了你爱的心弦,你以为这是爱情,其实你寻找的还是一个父亲,你真正想做的是他的女儿,得到他女儿所得到的一切。

你想要改变他,拯救他,“希望他对我不再防备,因为我,而真正地相信这个世界”,这依旧是你曾经渴望在你父亲所实践的,你希望自己有力量去改变别人的人生。

你努力成长了,但还是不够。因为你没有学会最重要的那一课:

能给你带来最大幸福感的人,就是你自己。让别人幸福的前提是你能让自己幸福。

别人都可以成为你生命的点缀,别人都可以来可以去,只有你自己,是你生命的根基,是你真正的命数。

只有学会了爱自己以后,你才不会在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面前有执念,你才可以学会在明确的拒绝面前放手,你才能够看透感情的基本原则:不值得你付出的人,也不值得你为他停留。

每个人都该自己去创造自己的命运,当你创造自己命运的同时,也间接影响和改变别人的命运,这就是爱情所能带来的最大改变了。

切不可为了爱而爱,为了付出而付出,那都代表着你丢失了自己。

为什么这些爱情修不成正果?


前几天听一个学弟说起相亲轶事。

认识的阿姨介绍一了妹子,定在周日下午的咖啡馆见。

约好4:00见,等了半个小时,妹子还没来。因为之前互加过微信,他喵了一眼妹子朋友圈,发现人家3:50还在家里给狗狗洗澡。

这小子也沉的住气,给姑娘发微信,“请问你今天下午还有空出来见面吗?”

“来呀,路上。一个大男人,一点不能等?”

他被噎的说不出话,心想,这姑娘发朋友圈时,是不是忘记屏蔽我了呀?

又枯坐了一个小时,充电宝都玩没电了,姑娘才来。

落座,并不解释,直接吩咐:“帮我点杯抹茶拿铁,现在太晚了,我喝咖啡晚上会睡不着的。”

学弟,就,乖乖,排队去买拿铁了!!!

五六分钟后,把咖啡端上桌,姑娘才从手机上把抬起眼皮,“谢谢啊。”

“不客气,你慢慢喝,我要回去上夜班了。”

说完,学弟就走了,出门,右拐,一个人吃小面去了。

我说:你有病吧,干嘛呢。

“我确实晚上8点要上晚班啊。”他一脸无辜。

我说:你听过个故事吗?有个男生,追他们学校的女神,女神说,只要能你坚持在我宿舍楼下唱三十天情歌,我就答应和你去约会。小伙坚持了29天,姑娘快被感动了,第30天小伙却没来……

我还没说完最后的彩蛋,被学弟打断。

“姐,这么老套的故事别说了。但我真没那闲工夫。我就是觉得长辈介绍的,无论成不成,该给人有个交代。我也不觉得谈恋爱的人特殊在哪儿,恋爱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一种,一个不懂得尊重陌生人的女孩,也不会尊重自己爱人的。所以,不想浪费时间。”

我彻底蒙圈,觉得和学弟的成熟自知相比,我才真的幼稚又土气呢。

更好玩的是,这事还有后续。

那天,那姑娘五分钟后又发了条朋友圈,拍了那杯拿铁,配上四个字,“漫忆人生”。

她的人生,还真有很多值得回忆的地方啊……

我朋友圈还有个小姑娘,之前帮我做美甲的。

年前刚谈了恋爱,就迫不及待把男友的照片PO在群里,确实帅,她喜滋滋地写到,“这是我最好的新年礼物”。

本来还挺为她高兴,可时间才过去两三个月,再看她的朋友圈,越看越觉得不对味。

她哪是去谈恋爱了,更像去嗑药了。因为——幻觉浓烈啊。

小姑娘中专毕业后就出门打工了,在美容院里话也不多,永远笑盈盈的,默默做事。以前每次做指甲时,我俩总能聊很久,一直的印象是勤勉上进,偶尔被老杆子们使唤,也不见多生气,永远憨憨的。

但有了蓝盆友后,吃苦耐劳的田螺姑娘突然变娇弱了。

“我知道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但是,就是不知道自己今晚吃什么,有没有人送外卖呢?”——明显,找男友约饭。

“在变好之前,总会经历一些不开心,告诉自己,要给一些让好运赶来的时间。”——自慰派鸡汤。

“宝宝也会累,会委屈,会伤心,太生气了,我也会翻脸。”——定向所指的火药味。

突然有天,看到她发,“贱人就是矫情,不跟你们撕破脸,真以为我好欺负。”——我整个人就傻了,这么萌的一个小姑娘,怎么突然变身X战警,敢和黑暗恶势力做斗争了?

我昨天打电话到店里约做护理,才知道她恋爱后常请假,一天又因为迟到和店长大吵一架,然后离职了。跑去翻看她的朋友圈,才发现已搬去和男友同居,“换个环境,心也自由了。”

这两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并不清楚,只是想不明白,一个人谈恋爱后,变化咋那么大呢?

谈个恋爱,就掌握特殊技能了?谈个恋爱,就站在世界中心了?谈个恋爱,就不用顾及领导和同事,遵守规则制度了?

谈了恋爱,也还是得上班吧,不上班至少还得出门吃饭吧,出去约会钱不够还得挤公交吧,我看少给1块钱,司机也不会让你上车吧!

只不过谈个恋爱而已,在彼此的眼里是帅哥美女没关系,但在大众眼中,你真的还是你,并没有突然变成小仙女啊。

以前学儿童心理学时,老师曾教过个知识点,婴儿都会有“共生”的心理特征。

什么意思呢?6个月前的婴儿会觉得,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们是一体的,所以我需要妈妈时,她必须立刻出现在我的身边。而更小的婴儿,则会觉得,我就是万物,万物都是我,我就是宇宙的中心,全宇宙都是我的。

很多成年男女,在恋爱中同样会有出现这样的心理现象——我们相爱,所以我们是一体的;因为有人爱我,所以我正处在宇宙的中心呢。这其实是一种低幼的心理状态。

6个月大的婴儿,还有另一个心理特征,叫“全能自恋”。就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只要通过哭闹和嚎叫,就可以支配一切。

很多男人都有仗剑天涯的英雄梦想,而很多女人则都有万人爱他他只爱我的玛丽苏情愫,而这些不切实际梦想的心理原动力,就是全能自恋:希望整个世界围着自己的想象去转动。

长大后,“全能自恋”这就变成了成年人的控制欲——控制爱人、控制孩子、控制身边一切人际关系。即使生活已失控,却还要靠歇斯底里的负面情绪,或幻想出的场景,为自己打造出“我能控制一切”的幻觉。

确实如师弟所说,一个不懂得尊重陌生人的女孩,也不会真正尊重自己的爱人。而一个不懂得尊重爱人的人,更不会真正懂得感恩生活。

很多谈恋爱的人,会突然变的很“作”,常为“我和你妈同事掉水里,你会先救谁”这样的无聊问题无理取闹,别扭情绪反反复复,最终把两个人折腾的筋疲力尽。

而真正成熟的爱情,是能够彼此理解,相互依偎,共同追梦,就像《爱乐之城》中的雷司令和石头姐,虽然在人生的分叉口上就此一别,但他们依然有资格说出“我会永远爱你”;即使多年后相遇于灯火阑珊处,身边伊人不在,却可以隔着茫茫人海相视一笑,因为彼此都成了更好的自己。

爱情,从不是撑起一个人重量的拐杖,也不是绑架另一人的绳索,最佳的爱情状态,是共赢。

没错,你谈恋爱了,但并没有变成小仙女,而是,不再一个人去和生活战斗。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373608.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