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远离家庭暴力全指南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远离家庭暴力全指南,欢迎阅读与收藏。

远离家庭暴力全指南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一场谋杀案发生之后,警察往往最先怀疑谁?

对,是配偶。经常追剧的同学一定很熟悉这套路数。然而这并非编剧们的臆想,婚姻生活并不总是粉红色的浪漫之地,有时它也会带着血腥的气息。

在我国,24.7%的家庭存在家暴,近90%的家暴受害者为妇女,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报警。

在美国,每9秒就有一名女性被打或被攻击,家庭暴力是女性受伤的首要原因——排在了交通事故、抢劫和性侵犯之前。然而,55-95%受到身体虐待的女性从来都没有联系非政府组织、庇护所或警方以寻求帮助。

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在大家多年的盼望之后,我们终于有了这部自己的反家暴法,让我们可以有依据介入自古外人难以干涉的“家事”中最令人愤慨与恐惧的部分。

因此我们今日特别制作了这个专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反家暴法》解读

为何受家暴的女性不离开?

怎么知道对方将来会不会家暴?

如何防止自己被家暴?

如何走出家暴的轮回?

TIPS:面对家暴,如何求助以及如何助人

延伸阅读

希望你和你身边的人都能免于恐惧的生活。

《反家暴法》解读

此次出台的《反家暴法》有七大亮点:

明确了家庭暴力包含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明确了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也适用。

强调预防为主,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特殊保护等五项原则。

强制报告制度。

告诫制度。

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紧急庇护制度。

撤销监护制度。

法律刚刚启动,幼苗仍然稚嫩,但我们仍需对此有足够的了解,知道手中有怎样的工具,方可保护自己。

为何受家暴的女性不离开?

远离家暴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人们往往对家庭暴力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认识不足,特别是中国素来有“打是亲、骂是爱”、“清关难断家务事”的古训,为受害者脱离受害环境以及他人施以援手都制造了难度。以下便是一些常见的误区:

我不可能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的。

家庭暴力不会在高收入家庭中出现。

大多数家庭暴力的施暴者都有精神疾病。

施暴者往往不是真的想伤害对方,他们只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愤怒罢了。

如果一个人是施暴者,你肯定能从他/她的外表看出来。

如果一个人真的不想被虐待,他/她离开那个家就行了呗。

如果有人被虐待了,肯定是他们自己招来的。

父母打孩子只是表达爱和树立规矩的一种方式。

夫妻间的家庭暴力不会打伤孩子。

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打孩子,不算是虐待。

我周围的社区里不可能有家庭暴力的。

预防家庭暴力很简单。

施虐者在每个关系里都会施虐。

只有酗酒和药物滥用才会导致家庭暴力。

这其中,最常见的疑问就是,他打你,你离开他不就行了吗?这不是很简单吗?

我们作为个体所做的许多决定和我们对自身角色的理解是有关联的。我们会无意识地接受一些观念,比如“要是不谈恋爱,你的价值就会打折扣”或者“女人的职责就是照顾人”这些观念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并且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一些不健康的、非常规的对待感情的态度,使得我们无法从坏境况中抽离出来。

不健康的观念包括:

不管发生什么,爱都意味着付出和牺牲。

如果我能坚持下去,我就能修复这段关系。

如果我能忽略我们之间存在的问题,那就不会再有问题。

我需要适应这些状况。我需要做出改变,让情况得到改善。

是我的错。

我无处可去,我不敢离开他,谁能帮帮我?

这一切都太羞耻了,我只想远离所有人……

我只能学着忍受,但是情况会好转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女孩:妈妈,汤米为什么伤害我?

妈妈:因为他喜欢你啊,亲爱的。

二十年后……“因为他喜欢我……因为他喜欢我……”

受虐者往往对虐待有轻视的倾向。虐待并不需要表现在身体上,它通常表现于情感或心理上。你不需要非得等到被打到骨折或眼发黑时才认为那是虐待。扪心自问一下:“你是否经常如履薄冰般地小心做事?”如果是的话,那么很可能你已经在精神上沦为了受虐方。

大多数虐待者很善用迷人的手段,他们也会在虐待别人之后表现得颇感悔恨和抱歉,会说“我就是因为太爱你,太怕你离开我,我才会这样做的”,“我就是因为太生气你做了……,所以我才忍不住打了你,我都是因为太嫉妒/太爱你了”,“对不起,我打疼你了,但是我没有很用力,因为我也心疼你”之类的话,他们会表现得特别温柔,给受害者制造许多浪漫温馨的幻象,两个人似乎又回到了最甜蜜的时期。

在这个时候,受害者会觉得这个男人还是我爱的那个人,会开始为施暴者找借口,“他当时打我一定是因为他太生气/太爱我/太嫉妒才一时控制不住……”刚刚经历被虐待的痛苦,那种短暂的温柔对受害人来说会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止疼药和安慰剂。许多受害者将施虐后的补偿时刻,视作最幸福的时光,抱着“下次一定不会了”的希望而一直受困于这个循坏中。

一个故事片段:

有一回,她因为与一个陌生网友聊天,被男人打得奄奄一息,脸上血痕道道,远看就像京剧脸谱。他说,你太贱了,你个烂婊子,我要毁了你,省得你到处丢人现眼……

他的脏话和拳头一起袭击她。一种摧毁她的身体,一种摧毁她的自尊。

她痛苦得任何情绪都没有。只想,打吧,再打重些,我也不想再活了。这人世浮华肮脏,世间人无情凶恶,所谓爱,不过是伤害的发语词。如果你停了手,我自己也会撞到墙上去。一了百了,万事已已。

她当然没死成。

他在打爽了之后,情绪渐渐平稳,然后,一低头,看到她像条垂死的狗一样,凄惨地瘫着,一股柔情又涌了上来。

他跪在她面前,开始抽打自己,眼泪一瀑一瀑地涌出来。她坐起来,抱住他的头,一起无声地哭。

故伎重施。

从未失手。

人处于困难的谷底时,往往很难寻求他人帮助和商量,仅仅是让眼前的事安稳地进行下去就不得不全力以赴了。这是因为他或她在暗无天日的日子里,长期处于高压之中,会筋疲力尽,缺少求助和下定决心所需的时间、心灵上的余力和想法。

在家暴案例中,最危险的时刻是女性选择离开的时候。跟踪、威胁、人身攻击以及“我太对不起你了”这类的情感操纵在这些情况下屡见不鲜。女性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接下来,女性会面临求和、威胁、财务危机、时间所剩无几、情绪抑郁等状况,这些都会使得她们走上试图与施暴者重新开始的道路。

一言以蔽之就是:算了,我投降!

最初我们选择留下来,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能改变他们,

然后我们留了下来,他们改变了我们。

怎么知道对方将来会不会家暴?

谁结婚的时候都不希望找个有家暴倾向的人,那么一个人是否会家暴能预知吗?下列这些情况,如果长期、大量、频繁出现,那么可以被看作是家庭暴力的危险信号。因此在迈入婚姻殿堂前,给自己充分的时间了解对方是非常重要的。

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觉得自己备受伤害。往往喜怒无常,可能这一分钟还彬彬有礼,下一分钟就勃然大怒,对殴打伴侣的男性来说,这种突然的怒火中烧正是一种典型的特征。

自我评价低,总有不安全感。嫉妒心超强,往往以爱作为借口来吃醋。

控制欲强,甚至不准别人有个人主见。试图孤立你,将你同你可能获得帮助和支持的人隔离开。

明明是自己的错误,却责怪别人。常常因为自己的情绪责怪别人,并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比如“你真让我抓狂”、“你快把我逼疯了”这种。

酗酒或吸毒。

家庭有过施暴的历史。

对小动物和孩子残忍。

对各种武器装备着迷。

认为用暴力解决问题无可厚非。

常常用暴力威胁,砸东西。吵架的时候爱动手动脚。

吵架的时候常常使用威胁性的词句,比如“我要宰了你”、“信不信我抽你”、“再唧唧歪歪脑袋给你拧下来”这种。事后他们常常会解释他只是说说而已,或者大家都这么说。

对两性的角色有着根深蒂固刻板印象的,这样的男性常常会认为女性就是不如男性,就是该男的说了算。

很容易将关系发展到同居或者订婚那一步。很多受虐待的妇女同施暴者只约会了不到半年就订婚了。

常常对配偶怀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希望对方能满足自己所有的愿望。

在做爱的时候常常喜欢“加点料”,爱让伴侣扮演那种无助的受害者角色。

有过前科,虐待过女性的男性往往容易故态复萌。

如何防止自己被家暴?

暴力的发展有螺旋式重复的特点,面对家庭暴力的关键在于阻止暴力的发展,特别是要引起对第一次的暴力的重视。对于妻子来说,在第一次遭受丈夫暴力对待的时候,态度一定要鲜明,明确告诉丈夫:“我绝对不允许你打我”,而不是急于缓和关系,在自己身上找错,要让对方明白自己是不可侵犯的。

美国在反家暴运动中提出,女性防止遭遇家暴有七个关键点:

拒绝辱骂

不要对家暴习以为常

多交朋友

不酗酒

独立自主,不要放弃工作

多关心孩子

大声说出来请教专业机构帮忙

“我撞门上了……就是这样……”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石头会打败剪刀,

但是没有人愿意介入别人的事情。

——自己不肯说,大家不敢管,

很多家暴就这样默默地逐渐升了级。

如果你的丈夫已经表现出易怒的倾向,那么你需要记住,男人都将自尊看得很重,他们的内心总会有一些禁忌的事,这些禁忌通常带着难言之隐和不痛快,因此不要贬低他的出身、不要嘲笑他的性能力、不要对他的父母和好友品头论足甚至人身攻击,不要讥讽他的人品。在下列情况下你需要尽量避免和他直接起冲突:

他酗酒之后;

他工作不顺利、受到不公正待遇、与其他人竞争失败、计划落空的的时候;

当他情绪长期不能发泄的时候,例如家里的重要亲人去世或生病、家庭经济紧张时;

他的“秘密”被揭穿时,不要抓住他曾经的犯过错误反复指责,在他要求沟通和解释的时候,不要赌气冷战,不对他的行踪监控和审问,避免引起逆反心理;

在对方已经情绪激动的时候,不要直接顶撞、质问和刺激施暴者,避免受到更进一步的伤害。

如何走出家暴的轮回?

不少家暴的受害者在离开一段受虐关系再一次找到伴侣后,两人最后又不知不觉发展成为暴力关系,因此面对导致你陷入不正常关系的潜在问题,弄清事情的真相,是极其必要的。

如果一直处于家暴关系中,我们就会对生活变得越来越沮丧并进一步贬低自尊心。我们应该通过获取帮助来中断这种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你产生沮丧的心理,你可能会在生活中表现出厌倦和犹豫不决的态度。这样,你的那些负面想法就会进一步加深压抑的情绪,这就很容易令你陷入越来越深的困境中。

究竟是什么导致你出现这种心理模式呢?

你是否拥有过一个导致自己怀疑自我价值的童年?虽然有许多来自不同文化、种族、民族、教育背景和经济团体的男男女女(异性恋者与同性恋者)受害于被虐待的家庭关系,但他们的共同特性都是自尊心和自爱能力的缺乏。

你是否沉缅于爱情或那种被爱的感觉?你是否把爱情与痛苦等同起来了?我们中那些感受过孤独的、被疏远的和不被爱的人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便倾向于去寻找生命初期时的那种关系。而假如我们的父母处于一种不健康的关系中,那种虐待的模式会让你感觉熟悉和安慰。

认知、探索并治疗这些事情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不可能支撑所有东西,你需要在身边找到支持者和一个能够协助你重建自我价值观的治疗师,否则就注定会重蹈覆辙。如果你有小孩,你还得知道,由于亲眼目睹了家暴行为,他们也需要时间乃至专业的帮助来疗愈心理创伤。

最后需要强调一句,家庭暴力并非只有男性对女性的情况,女性对于男性的精神暴力其实也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有时候我们的社会对于男性是很不宽容的,他们从小就被教育不可以随便哭,有压力也不能表现出来,要宠着自己的女朋友,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在两个人的关系中其实在默默忍受着情感上的压力。施虐者与受虐者的转变,有时只在一瞬间。

TIPS:面对家暴,如何求助以及如何助人

如果你需要帮助,可以有以下选择:

家人、亲属

邻居、朋友

妇联、村委会、居委会

工作单位

妇女维权公益热线:12338

拨打110报警

为防止证据灭失,你需要及时求助、报警,并及时去医院治疗,并保留好诊治记录,最好为伤情拍照,保留好照片。报警后还可请求公安机关开具验伤通知书,到指定的医院验伤,留存证明。如施暴者使用了工具,要保留好相关的痕迹,如血迹、指纹等。

你可以讲出自己的故事。

如果你有朋友向你透露出他/她正在遭受的家庭暴力,你可以:

接近他/她,询问家里是否发生了什么事。给予充分的信任。

认真倾听,不要试图一下子得出结论,或者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鼓励他们求助。

留心他们过得怎么样。鼓励他们去做一些帮助他们走出情绪阴霾的事情。

如果有必要,向有关的部门或人员报告此事,即使你答应过要保密。因为如果事态严重的话,你保密也无法阻止暴力的发生。

首先照顾好你自己,支持一位正在遭受家暴的朋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做,打相关的热线电话,与专业人士探讨一下。

小编推荐

身处家庭暴力中的女人,应该这么做


曾经有一部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人记住了“可怕”的冯远征和家庭暴力,多年之后,有部电影又以记忆为线索展示了一起家暴致死案件。

影片中受暴者李慧兰是一名家庭主妇,长年遭受丈夫的暴力,也试图逃跑,丈夫是那种典型的此一时跪地忏悔保证再也不施暴,彼一时疯狂殴打不计后果的人,李慧兰在这样暴力胁迫下,很难有真正的解脱。

沈警官做为受理家暴的办案人员,他也是一个未成年阶段亲历家庭暴力的目击者,也是家庭暴力的受暴者,由于暴力的传承,他在成年之后,儿童时期的创伤被家暴案件的妇女的真实情景所触发,自己也成了施暴者,家庭暴力的危害对个人来说,影响是深远的。

家暴,最受伤的是我们的心灵

人们经常对受暴者不离开家庭感到不可思议,电影中的受暴者李慧兰是这么说的:“我不能离开,上次离开,他被领导问话,我怕他会丢官,我走了,女儿怎么办?已经十几年过去了,我不会有事的。”

这类回答颇具代表性,女人个性特点往往是温柔和善的,在人际关系里,首先考虑的是他人的需要,其次才是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特别是在自己有了家庭之后,自觉维护家庭和谐、保护丈夫的名誉和前程、尽可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成长环境,就成了为人妻为人母亲的责任与义务,把他人的重要性远远放置在自己前面。

于是,百般忍耐丈夫对自己的暴力就成了女人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哪怕是身心受创,也会选择拒绝旁人的劝告和帮助,试图用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苦熬度日,倾向于被动认命。

由于传统文化的积淀,“男人打女人,天经地义”的观念还是广泛存储于普通大众的头脑中的,人们认为男女那点事都是私事,不便插手干涉,导致挨打的女人们长期处在身心健康严重受损的状态。

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受到暴力胁迫的女人可能会因为求助不及时,被男人打残或打死。

北京年仅26岁的女孩董姗姗被家暴致死案曾轰动全国,她在结婚的第10个月,被丈夫殴打,失去生命。

在生前,她曾经向亲人求助,也逃跑过,八次报警,也没能阻止悲惨的命运发生在自己身上,被丈夫发现行踪,带回家之后,遭到几次暴打,最终因伤势过重,没有抢救过来,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家庭暴力的四种形式

家庭暴力有四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1、针对身体的暴力。

比如推搡、拳打脚踢、咬人、打耳光、揪头发、或者用刀扎、皮带抽打或烟头烫。受暴者身体往往会受伤,有明显的肿痛淤青,甚至会见血留下疤痕,严重的会落下残疾以及死亡。

2、针对性的暴力。

用暴力手段羞耻受暴者、威胁受暴者发生性关系,或残害对方的性器官等性侵犯行为。比如剥光受暴者的衣服,让受暴者长跪在楼梯间;不顾受暴者身体不适,非要过性生活。

3、针对精神的暴力。

通过辱骂、贬低、恐吓、诽谤的方式破坏受暴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故意冷淡或者拒绝沟通,强迫对方做不愿意做的事。比如一个人说很多的话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个人不倾听,也不给予任何回应,故意让对方产生精神痛苦。

4、针对经济的控制。

通过对家庭中的金钱财物、交通工具、食物、衣服和住房的控制,限制受暴者的行动和意志的自由,造成对方人身和精神的依赖,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比如把受暴者的所有收入据为己有,不允许受暴者回娘家等。

发生家庭暴力时,通常是多种形式共同存在,对女人的身心伤害极大。女人在进入一段婚姻关系时,都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陷入暴力的困境,即使是在刚认识的时候就觉察到一些不妙,也不会让自己提高警惕,防范未来的暴力。

因为暴力的发生也不见得会有很明显的理由,有的几乎是突如其来,令人吃惊的动手发生之后,女人竭力去理解着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就算是找到了某个能说得过去的原因,挨打的感受也不会因此变得好一些。

“他为什么会打你?”“你为什么不离婚?”,这是受暴者被问得最多的两个问题。实际上,受暴者自己也不见得能说得清楚这种复杂的问题,但这样的问题一经提出来,受暴者往往会认为是自己的错,才会有挨打的结果。

小H说:

“认识丈夫没多久,就发现他为人粗暴,那时我们都还很年轻,我想这些毛病也许到了以后就会慢慢有改变,所以我想努力改变他,让他变得更好。

有一天我们因为日常琐事又吵起来,他突然抬手扇了我两个耳光,我一下子懵了,他还把我推到床上掐住我的脖子,我不知道要怎么办,他看我不挣扎,才松的手。

事后我反思可能是我态度不好,让他着急上火,我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所以也没让他道歉,反而是我给他说对不起。”

一旦挨了打,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为男人的施暴行为开脱,是女人不自觉的一种思路,也反映了我们社会中的男女权力不平等的事实,男强女弱的思维通常会让男人认为打妻子就是在“收拾”“教育”妻子,并且很见效。

为什么有些家暴受害者,无法离开?

曾经的受暴者董河在她的文章中是这样反思的:

在遭受家暴的不同阶段,我的反应也在不断变化着,最初硬着骨头怒目而视,任凭耳光和唾沫打在我的脸上,躲也不躲——那时候他会低头忏悔,可后来越打越凶。

有时我也会非常自责,跪在地上向他求饶——后来发现,这并不能让他的怒火消减半分,只能助长他。他因为什么事情癫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癫狂会引发我的剧烈反应,就好像一拳打出去得听见响声,这会让他感受到一种深刻的联结。

同样的,我因为什么而罪疚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疯狂的苛责与控制,也会让我感受到深刻的联结——我们都以为,那种深刻的联结,就是爱了。

所有的关系都存在互动与互补的原则,当男人打了女人之后,通常会懊悔自己的行为,向女人道歉,事后还会对女人加倍的好,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这时会让女人有一种被爱的感觉,女人会用爱来回馈男人,又会强化男人的暴力,在这样互动关系里,会产生极度痛苦和依恋交替的强烈体验,让人欲罢不能,想要逃离又无力挣脱,始终在恶性循环中沉溺。

无法摆脱暴力,除了与爱有关,还有以下几种原因:

1、因为经济与住房而无法离开现有的关系,没有钱财与稳定的栖身之所,使受暴者离开的愿望变成不切实际的幻想,求助于家人和朋友,同时会给家人和朋友带来不安宁的因素,到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地方藏身,等于是自绝于社会,最后还是会因为无计可施回到家庭中。

2、施暴者会以伤害孩子为要挟,阻止受暴者离开,为了孩子的安全,受暴者不得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一边。

3、社会的歧视与家人的不合理的规劝。社会对受暴者要求承担婚姻的职责对孩子的抚养,受暴者向警方求助会以“家务事”为由拒绝受理,亲朋好友会劝受暴者以“大局”为重,能忍而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视受暴者的处境中的痛苦,让受暴者欲诉无门,在精神上感到被社会孤立和拒绝。

4、为施暴者的口头承诺、哀求所动,仍对施暴者持有转变的期待,屡次被反复无常的施暴者欺骗。

5、另一个不得不提的潜在危险是,有的施暴者觉察到受暴者的离开意图,会起杀心,这使得受暴者无法轻易离开。

当女人长期被迫处在一个危险的、高度紧张的暴力情形下,又没有办法逃避时,就会放弃挣扎的努力,采取被动的无助的态度来应对暴力。

在一期关于家暴的新闻调查节目中,受暴女人对着记者很无奈地说:

“怎么做都没有用,打就打吧,哪天被打死了算球,反正这样的日子过得就是行尸走肉。”

暴力对女人的身心伤害是全方位的,这个时候去责怪女人没有勇气,懦弱,不敢反抗男人,实际上对女人并不公平。

家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殇,受暴者没有离开暴力环境,并非人们以为的人格不独立,内心不强大,当受暴者离开之后,生活全方位受到影响。

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支持,凭一己之力无法克服以上所提到的具体的生活困难,不得不选择回回到原来的关系中,依然要面对着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在这样艰难的情形下,人们更多的是要给予她们理解和提供相应帮助,而不是通过责怪对她们二次伤害。

面对家暴,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家庭暴力一般不可预见,如果发生了暴力行为,还是要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以避免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

保持冷静,不要直接顶撞和刺激施暴者,避免受到更进一步的报复;

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颈、胸、腹等身体的重要部位;

向亲戚、邻居、朋友、路人求助;

躲到安全的地方尽快拨打110报警;

制造声响和大声呼救;

保留暴力现场原貌;

24小时内到医院去验伤和治疗、并保留证据;

拨打家庭暴力专线电话;向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妇联求助;

对自己受伤情况进行司法鉴定,要求相关部门为自己提供人身保护以避免遭受施暴者的继续伤害。

被暴力对待的女人,会感到愤怒、委屈、恐惧和焦虑,往往这些负面情绪会被压抑下去,面对家庭暴力的关键在于阻止暴力的发展,特别是要引起对第一次的暴力的重视。

男人在第一次动手打人之后,内心会矛盾不安、充满愧疚,如果这个时候,女人为了少挨打,迅速认错,男人就会形成女人本来就是该打的错误认识。

对于女人来说,在遭受男人暴力对待的时候,态度一定要鲜明,明确告诉他:“我绝对不允许你打我”,而不是急于缓和关系,在自己身上找错,一定要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汲取教训,让男人感觉到女人是不可侵犯的。

在日常争吵中,当情绪难以控制的时候,女人要学会叫停,告诉对方,让对方离开,或者自己转身出去,让自己深呼吸、快步走、拨打公益热线电话倾诉等等,这些都是让暴力情绪降温的有效的方法。这些都是女人面对暴力时自信、勇敢、有力量的表现。

真正让女人无助的是把暴力原因归咎为女人自身的问题,认为是女人喜欢受虐,让女人陷入百口莫辩的处境,从而失去对求助体系的信任,变得被动认命。

女人反抗家暴是艰难的,暴力绝不是个人原因造成的,而是不平等的性别文化机制导致,需要引发全社会的重视,需要提高大众对家暴的认识,还给妇女一个没有暴力的世界,让男人和女人能够共同和谐发展。

当男人开始远离家庭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当男人开始远离家庭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有三个选择: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忍的核心你是怕,怕一旦有了差异,惹对方不高兴,你就成了弃妇;要么狠,你是害怕成了弃妇,就试图要控制对方,防止自己有这样的结局;要么滚是因为你怕忍了半天,有内伤;狠了半天有外伤,干脆和您拜拜了。我惹不起躲不起啊。

但看上去,这些都不是上策,半斤八两。

这么一总结,我们就发现这三个策略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出发点是一致的,只是路径不同而已,一个是装死,一个是要伤人,一个人是要远遁。出发点是什么?都是害怕“失去”。

有些女人,从小就被训练得不会表达自己,不能表达自己。对她来说,把自己露出来是如此可怕,以至于对她最安全的,就是成为隐形人或者成为他人的附体,到最后,她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她的本能告诉她,只有成为橡皮泥,任人搓扁揉圆,才是最有性价比的生存之道。

她无法相信,除了迎合别人,挑战别人是另一种生存之道。她没有学会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方法叫做谈判,还有一种方法叫做交换和分享。她们不知道穿越恐惧的高墙,她们其实就能看到问题的答案。

她们会看到,一个男人之所以远离家庭往往因为如下原因:

1.他们不知道解决他们的自我价值的方式,除了到外面争取更体面的事业以外,还有另外的方式。

2.一个男人的成长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他感觉到自己可以在一个女人面前呈现自己的脆弱,妈妈是如此的看重他,心疼他,他是妈妈的宝贝;

第二个阶段,他感觉到自己是如此强大,可以满足妈妈的一切的愿望,他简直可以取代爸爸的作用了;

第三个阶段,他觉得在妈妈这里获得安慰和价值已经不够了,他要到更广阔的天地里获得价值感和意义感。

第四个阶段,他能把外界和家庭统合在一起,他可以在女人那里和男人那里都获得他想要的尊严。

第一个阶段出问题的男人,可能会在爱情中得到了女人很多的爱,现在他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了,但在母性过足的妻子那里,他无法实现自己的这种需要。于是,这个关系就开始慢慢失去它原有的生命力了。

第二个阶段出问题的男人,可能感觉到自己很厉害,可是在外界,他却处处吃瘪,于是他就很痛苦,他需要比他强大的人来教会他如何面对外界,可心理年龄过小的妻子却无法给他一种强大感,于是他在精神层面没有支柱,这个关系就无法发展下去了。

第三个阶段出问题的男人,他可能会特别需要和男人在一起,可能和从小的缺失有关,尤其是那些从小和妈妈关系太纠缠的男人们,他们最渴望的是有人可以教会他如何面对外面的世界,换句话说,虽然他有力量,但不知道如何在家庭中呈现这种力量。他是一个出色的男孩,但不是一个可以有效管理家庭的男主人。

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写周恩来,说他的办公室的灯光经常彻夜通明,我以为天下的领导人都是如此工作狂,直到后来看到美国总统似乎还有假期,这让我有些吃惊,他们怎么有空闲呢?

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是永远都忙不完的,只是你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你能分出不同的层次和主次重点来。一个不太会处理家庭事务,在家庭中是过客的男人,情商其实是不高的。

对女人来说,你面对不同阶段中的男人,也有自己的生命主题需要成长。

面对第一阶段的男人,你需要从母亲的身份走出来,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因为对方不是孩子,他需要从你的需要中找到另一种价值。

对第二个阶段的男人,他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包容他的男人,而你如果一直沉迷于做一个小女儿,那么等着你的就是这个关系的破坏,没有人可以一生只扮演一个角色的。

第三个阶段,你需要做的,是除了拥有这个男人和这个家庭之外,你也需要有自己的世界,如果你的世界如此狭小和封闭,你就会失去和他一起仗剑天涯的机会,天下的夫妻分手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再能跳同一曲舞了,他们的交集越来越小,最终就像火车离开站台一样,从心理的离开到身体的分离。

所以,还是那句话,没有成长,就没有幸福,没有挑战,就没有你的权利。当一个丈夫远离家庭的时候,这说明,你们的关系已经开始枯萎,你们都需要成长,才能让这个关系真正地活下去。

——THEEND——

男性眼中的家庭冷暴力


情感的说说就像是文字里的我们,有一些情感句子总是能够写到我们的心里去,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句子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男性眼中的家庭冷暴力,欢迎阅读与收藏。

男性眼中的家庭冷暴力

◆ ◆ ◆

有没有冷暴力,更多是一种个人感觉

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师郭雅琦:

夫妻关系就像脚和鞋的关系,鞋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很多人说我老公经常对我冷暴力,你让她举个例子,结果在另外一个人眼中,也许压根就不觉得这是冷暴力。所以判断夫妻之间有没有冷暴力,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受。

每个人对亲密关系的心理距离不同,有的人在冲突发生后,自己有想要冷一冷的需求,在另一个人看来可能就是“你在对我实施冷暴力”,但实施者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有的夫妻在外人看起来冷冷的,但彼此却觉得还蛮舒服。

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双方不断摩擦,慢慢从热到冷,或者从冷变热,需要我们随时去觉察这种变化是在什么时候悄然发生的。

我不是很喜欢冷暴力这个词,我们谈冷暴力时,更多是在谈关系的程度。至于这种冷是不是已经发展到了所谓的暴力,就要看个人的感觉了,每次谈到冷暴力,我总是体验到一种斗争的感觉,如果我们想要维持夫妻关系,想要达到一种夫妻和谐,尽量不去用“冷暴力”的标签来强化或者伤害我们的关系。

大部分冷暴力的施暴者,内在都不是特别强大,当他的内在无法支撑自己的时候,往往可能使用我们所谓冷暴力的形式去攻击或者逃避别人,但这个结果其实是两个人互动中逐渐形成的,而不是单纯一个人的原因。男性施暴者往往比女性施暴者多,其实是因为男性内心的支撑往往不如女性,虽然我们常说男性的社会角色更强,其实更多是受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女性的能力被压抑了,而男性因为要面子,所以他们不会暴露出内心的弱点。

很多女性去寻求个人成长,更多的原因是女性的内在力量更强,一个没有强大内在的人是不可能走出来,向别人暴露自己的短处和隐私的。

◆ ◆ ◆

冷暴力是如何在我们内心发生的

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师 史果:

不轻易给自己夫妻矛盾贴上“冷暴力”的标签,更有利于我们去维持自己的婚姻关系,这点非常重要。

冷暴力的背后是彼此的冷淡和轻视,我放任你不管了,我根本不关心你在做什么事,你的一切都跟我没有关系。冷暴力的形成是对我们婚姻关系的一个预警,而我们要解决的是,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婚姻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这样我们才能围绕让我们关系变好的方向而努力。

从我作为男性的视角来看,别人对我没完没了的纠缠也是一种冷暴力,当我觉得自己状态不太好的时候,我不想跟你说话,那么你没完没了的纠缠或者依赖,强迫我跟你交流,会让我感到窒息,也是在对我施加冷暴力。

如果你是一个过于唠叨的人,唠叨本身也是在忽视对方真实的情感状态,也是在施加冷暴力。

假如非要从我的家庭里寻找冷暴力的影子的话,反而是我爱人会对我冷暴力,有时她莫名其妙心情不好,就不理我,虽然我会尝试去跟她沟通,她还是不想说的时候,我就会对此愤怒,然后不停的通过说话去向她表达我的愤怒。

后来我去觉察自己的愤怒,为什么我这么在意她不跟我说话的事,其实是因为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无能。看着自己的爱人,她在我面前很伤心,我却不能为她做点什么,我觉得自己好没有价值感,我帮不了她,所以自己心情特别低落,愤怒由此而生。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没有价值感时,就会对自己形成一种很深的否定,这也是愤怒的来源。

◆ ◆ ◆

冷暴力是一种自我保护

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师 王志刚:

冷暴力,是被用来表达自己的攻击和伤害的。它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控制和惩罚对方,一个是拒绝沟通,关闭双方的沟通通道。但如果从积极面去看待冷暴力的话,冷暴力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保护自己免于面对矛盾冲突无力处理的无能感,一种是避免冲突继续恶化。当我们能看到冷暴力带来的积极意义时,去试着理解尊重对方的真实存在,试着把这个标签揭下来就容易多了。

本周坐诊情感咨询师推荐

郭雅琦(男):

郭雅琦(男),幸知在线特约性学专家,性别研究专家,国家心理咨询师,积极心理治疗咨询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家庭全性(sexuality)教育”课题负责人,系统学习过萨提亚方面的课程,有着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对“艾滋病,同性恋,sm,性工作者”等人群有过深入的研究和接触,擅长性问题、亲子、恋爱、婚姻、职场等方面的咨询和培训。

史果(男):

幸知在线高级情感咨询师、13年临床心理医生、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导师、中国心理干预协会心理危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青少年心理干预协会常务理事、国际传统与现代医学会催眠委员会副秘书长、北大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出诊专家、多家媒体杂志特邀撰稿人。3500小时以上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1000小时以上的催眠培训授课经验。在经络催眠、芳香疗法、现代催眠术的基础上,率先总结提出芳香催眠术理论体系,在治疗各种焦虑(特别是家庭焦虑、情感焦虑、婚恋焦虑)恐惧、PTSD、抑郁、考前潜能开发等方面效果显著,著有《芳香催眠术教程》。

王志刚(男):

幸知在线高级情感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NLP心理教练,心理咨询师培训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咨询师培训十余年,精通于婚姻家庭咨询、个人成长咨询、亲子关系咨询、哀伤处理、团体心理辅导、危机干预,《莲池周刊-心理诊室》栏目专家指导,团中央“5.12地震”心理援助优秀志愿者 ,保定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多说交心话,警惕家庭“冷暴力”


情感的说说就像是文字里的我们,有一些情感句子总是能够写到我们的心里去,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说交心话,警惕家庭“冷暴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社交艺术中,有一条经验为:沉默是金。而家庭内,特别是夫妻间,如果也“不苟言笑”,或感到“无话可说”,那你就得警惕了:两个人的关系是不是出现了危机。

娶老婆,除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那就是夜半时分,两个人各抱一个枕头,说“枕边话”。话题从不受限制,身心放松,温情脉脉,却又自由自在。有些话与朋友、同事或上司进行交流,可能成为坏话、性骚扰或阿谀奉承……但夫妻间小声密谈,却是一种享受,一种亲密的沟通。所谓坦诚相见,不交谈怎么体现?交谈可以让对方知道自己心里想什么,也从对方的言谈中,了解他的需要、渴求,甚至忧虑。用心交谈,比接吻质朴、深远,娓娓叙来,一种“同谋”的感觉,使得两人更感性地领略到什么叫“知心”,什么叫“战友”……

有一个美国人,叫迈克,他曾追求一个女孩,费尽心机。最后两个人结婚了,但此时迈克的心情只有恨了,他觉得曾经的“久攻不下”,只是因为女方的故意刁难,所以便产生了一种畸形的报复心理。而他的报复手段很简单,那就是结婚5年来,他坚决不与妻子说一句话。当他妻子再也无法忍受这种“令人窒息”的家庭氛围时,她向电视台记者曝光了自己老公的残酷报复行径。在“全国人民”的声援下,她终于和丈夫离了婚。她终于解放了,而这种解放的标志,即可以找另一个人分享“悄悄话”……

家庭是语言的垃圾箱,也是言语的后花园,好话、坏话、情话、笑话,几乎什么都可以与另一半一起面对,这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抒情。您可以对老公说“讨厌”,但对男同事就不一定好说了;您可以叫老婆”猫儿”或“狗儿”,但对朋友这么称呼,不是显得太肉麻,就是不礼貌。更重要的是,夫妻夜谈,可以消除误会,比如,老公下班回来,给妻子一个拥抱,敏感的妻子从他身上闻到一种香味,于是,她就想:肯定他与哪个狐狸精拥抱过……越想越气,越气越不想说话,最后只好大吵一场。试想,如果当时能捏一下老公的脸,说:“你身上沾了哪一个女人的香味?”她老公一定会笑着告诉她,是同办公室的一位先生故意把香水洒在他身上,让他回去“不好交代”……这纯粹是一个玩笑,但因为彼此回家不说,结果误会加剧,战争爆发。真应了那句俗话:灯不点不亮,话不说不明。

不久前,日本一家人寿保险公司做了一次调查,发现日本夫妇,每天一般可交谈1小时50分钟,对此,他们觉得奇怪,日本夫妻每天竟有这么长时间在交谈。后来经过进一步核实,才发现不是“交谈”,大多数情况下,是妻子在嘀咕,丈夫只是偶然点头或“哦唔”一声而已。调查还发现,日本丈夫和太太的谈话主题有三大项,就是“吃饭”、“洗澡”和“睡觉”。对此,日本有位婚姻专家分析指出,日本离婚人数越来越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夫妻的“交谈”次数越来越少。如此看来,夫妻间的感情接触,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就是谈心。

家庭冷暴力背后的心理动机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家庭冷暴力背后的心理动机",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家庭冷暴力背后的心理动机

你在婚姻中遭受过冷暴力吗?

冷漠、拒绝沟通虽然不像身体暴力那样带来明显的伤害,却隐含了很强的攻击性,这样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的态度,让对方感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侵犯和伤害,会对人造成精神虐待。

许多男性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情感,遇到矛盾冲突不愿意去讨论、解决,更喜欢独自沉默、思考,而女性则更愿意找人倾诉,通过争吵、苦恼的方式来解决矛盾。所以常常女性会成为冷暴力的受虐者,而男性则多为施虐者。

夫妻间冷暴力的状态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结果和状态。因为不知道如何解决,所以选择了“不说”。在此之前必定经过了大大小小的冲突不断,是解决不了的问题结下的果。

冷暴力对施暴者有什么好处

有的人没有干脆说分手的能力。

“我不爱你了,我要分手。”这话对他们来说显得特别残忍,只能用冷暴力的方式逼迫对方达到分手的目的。

他们为了减轻自己的自责,甚至还可能分手后说“我们还可以做朋友”,来给对方以补偿。这样感情中遭遇的冷暴力,往往挽回的可能性很小。

还有一种是以情感操控为目的的冷暴力,当对方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或者违背自己的意愿时,就用惩罚的手段造成对方的情绪落差,让对方产生情感上的起伏和动摇,当对方满足自己的时候就用奖励的手段来强化对方的行为,这种循环出现的模式下,他们之间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在分手的格局中,当关系和企图大于单独事件的影响,无论你如何努力,都不会改变对方分手的企图,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学着去接纳和面对分开的事实。而在情感操控的格局中,事件的影响大于关系,只要解决了眼下的矛盾,夫妻的关系就会恢复并和好。

冷暴力背后的心理动机

冷暴力是指责的延续,掩藏在其背后的意义是“都是你的错,才造成了今天的状况,你要负责,我没错”或者“我是不会妥协的,责任不在我”。不愿直面问题和责任,都是冷暴力背后的深层动因。

为了解决问题而争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争吵升级,一个人用不说话来回避时,另一个人继续穷追猛打,让暴力升级。

一方开始回避矛盾并不是“不爱了”,不要太早给对方贴上“冷暴力”的标签,全面的否定两个人的关系。

先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分清你们现在面临的格局,对方是想情感操控,还是想分手。

不同格局下的冷暴力如何区分

在分手的格局中,学着直面现实,不能因为以前付出的巨大沉没成本,而逃避分手的事实,当对方已经不爱你,相互折磨和僵局就是双方的地狱。

在情感操控的格局中,我们需要看到情感操控背后的动机和初衷,学着去梳理你们之间冷战、和好、冷战、和好的恶性循环的根源,而不是觉得恶性循环无法被打破,就像一辆高速列车,想改变方向的第一步不是逆转,而是踩刹车,停下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家暴#再上热搜:注意这三个细节,远离家暴男!


大家好,我是恋爱成长学会的CEO Honey。

昨天#深圳女子被男友从家打到楼道#又引起了大家的怒火,从宇芽事件开始,#家暴#就开始在网上备受关注,除了谴责和同情,也有人针对家暴这个问题给出了很多分析,但是很少有实质性的案例来更细致的告诉女性如何避免这些情感暴力。

所以今天的节目,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家暴更实在的内容:女性在择偶过程中,应该如何避免遇到有暴力倾向的男性,从而在感情生活里免遭暴力呢?

今天的分享来自《幽微的人性》这本书,它的作者是李玫瑾,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以及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

她是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也是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幽微的人性》这本书主要是讲犯罪的案例和心理动机的。里面李老师提到了几起因家暴死亡的案例,并对案例中当事人的心理做了细致的分析讲解。

社会心理学里有个领域是研究社会认知的,而在社会认知里又有一块很重要的内容叫研究表情,它包括一个人的声调,语言、动作、眼神……大部分的人都能从这些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一般我们都会通过一些行为来判断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李老师提到,当一个人和你说话的时候,眼神乱转是需要重视的,他肯定在琢磨别的事。

虽然他在看着你,但是我们都能感觉出他的眼神是双重的,这种情况也比较可怕;

我们国人的传统啊,老丈人选女婿时,一定要先和他喝个酒,看看酒后的模样,也是有道理的。

因为大部分的人喝完酒就变了样,有的人喝了酒特实在,就想着帮你做好事,有的人酒后话多,有的人酒后就睡觉,也有一些人酒后无德,沾点酒,就很张狂,甚至张狂到在外面挑衅滋事。喝完酒,有时候更能暴露出人真实的一面。

……

好了,言归正传,接下来我们就着重的来说一说书中提到的关于“家庭暴力”的内容。

加拿大有一个调查,在杀人案件中,60%的发生在认识的人之间,认识的人又以家庭暴力为主,有和性相关的,或者是夫妻的,离异的,离婚之后还纠缠的。

后来的调查显示,如果家庭暴力处理的好,这类悲剧案件就会下降。

暴力确实很可怕,对于暴力和有暴力倾向的人,我们应该是零容忍。所以找对象一定要慎重,结婚也不要太仓促,更不要结婚后就着急生孩子,因为我们要先确定对方到底是不是有暴力倾向,这里有几个方法可以给到大家:

● 1.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一般一个男人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有良好的家教,就不会有暴力倾向。

● 2.如果这个人外表不错,智力水平也不错,但是很神经质,最好不要和他成为伴侣。

● 3.结婚后,不要过早要孩子,先观察一下,一般有暴力倾向的人,结婚三个月内就会有。

我们不要过早的要孩子,还要继续观察,也是为下一代负责,为自己负责,因为一个女性,一个母亲,生活在恐惧中,她的孩子也会恐惧,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有的人看上去很有教养,但是就是会打人,会有暴力倾向,为什么呢?

人们表达情绪通常有三种途径:1.表情;2.语言;3.动作。

一个人的人格问题,一部分源于生理,一部分源于环境,一部分源于家庭,很多人格的问题并不是先天的,不是遗传,而是在于后天。

家庭暴力有一个后续性,可能是曾经他受过感情伤害,这种伤害影响了情绪的表达,在“表情、言语”上的表达是产生障碍之后,才会用最后一种方式:动作。

有的女孩,遭受暴力但是忍气吞声,觉得丢人,或者离不开对方,或者报警以后又怕遭到报复,所以更加助长对方的气焰,让其有恃无恐。

有时候家暴我们也要看什么情况:比如如果是无缘无故的,对方一不高兴就打人,这种确实应该零容忍,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但是,有的是女方确实有过错的,比如对对方的父母不尊重,讲一些侮辱人的话,丈夫就打了两下,这两种性质是不一样的。

女孩在和伴侣发生矛盾的时候,也应该尽量文明沟通,不要揭对方的短,有话好好说,这样也能避免对方因为觉得羞辱而动手。

我们刚才说的都是针对女性要注意的点,那男孩子怎么看出女的有暴力倾向呢?

这种女孩一般都是家里宠着长大的,有大公主的脾气,喜欢给人添堵,家里对她百依百顺,而且有权有势,什么都罩着她,那她就容易出这类问题,比如学校里霸凌她人的很多都是这样的小孩。

有时候我们也发现,家庭里有暴力,为什么人还是离不开呢?

这其实也和人早年的创伤有关系,很多人早年就有被虐的经历,所以成年后她的潜意识觉得被虐是能适应的。

所以大家不仅在选人方面要注意,以后有了孩子,教育孩子方面也要注意,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身心健康,不要过于宠溺,他未来的生活才会平安顺遂。

很多姑娘之所以会被“家暴男”迷惑,都是因为他们都会用一些短期投资来骗取姑娘的信任。

对,投资也分长期和短期,千万不要被眼前的小恩小惠收买,而要学会综合判断对方的人品好坏、是否爱你。

小魔女曾提出—四维判定法,告诉姑娘们要从时间、精力、金钱、感情四大维度去考察男人,四个维度缺一不可。

家庭里,这件事比冷暴力更可怕


以前在外地城市租过几个月的房子住,对面房住着一对夫妻,人到中年,有一个儿子在读小学,两人收入都不低,水平小康家庭偏上。按理说,有房有车有儿子,工作体面稳定,儿子聪明学习好,这样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都求之不得的,从外人看来,他们是有着优裕的生活条件和幸福的一家三口,但对他们有一点了解的人便明白,幸福只是表面。

刚搬到那儿住的时候,对对面邻居还不熟悉,但还是能够经常碰面,毕竟上下班基本都是那个点。第一次遇见他们一家三口是在电梯里,当时他们正好买了菜,接放学的孩子回家,当时他们看着很幸福,女人手中提着的菜让人联想到他们晚餐时温馨的场面。其中,尤其耀人的是,男人提着一个大蛋糕,孩子在一旁满脸的喜悦与期待。晚饭那会儿,对面邻居家里传来一家三口唱生日歌的歌声,让人听着心里也感到温暖幸福。

夜深了,当我在电脑前写稿子的时候,邻居家传来一两句争吵声,虽然声音若隐若现,但仍然感觉到对方在盛怒中仍然努力压低声音。这非常让人犹疑诧异,今天是邻居儿子的生日,白天是一副幸福的画面,还唱生日歌,转眼就夫妻争吵,这画面也转得太快了。第二天早上出门时,对面邻居的女人刚好也开门去上班,两眼对视的那一瞬间,我看到她红肿的眼睛,很明显昨晚哭过。妆容掩盖了脸上的哭痕,但掩盖不了脸上的哭意。

再一次遇到她时,是在楼下门口,当时她买了好多东西,腾不出手去拿卡刷门禁,我刚好要进去,就顺手帮她刷了门禁。等电梯时,她说今天超市促销,这些东西物美价廉,实惠得很,并推荐给我。我听价格还的确是打了优惠,也聊了起来。

后来,大家熟悉之后,才知道她的丈夫在一家大企业上班,有一定职位,手中有一定的权力,基本算是成功男人了,又人到中年,更添一份男人的成熟和稳重,更可贵的是,哪怕要去应酬,他也不会找女人,玩婚外情,对妻子很忠诚,这样的好男人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所以,即使他有饭局,要应酬到很晚,她也不会担心他在外面是不是有了别的女人,也不会偷偷地查看他手机的通话记录,短信内容,对这一点,她很放心。

然而,千好万好,他有一点很不好,并且是妻子和这个家庭的致命伤害,就是一喝酒就发酒疯,对妻子不是骂就是打。有一次他在外面喝完酒回来后,因为一些小事又和她吵起来,吵着吵着就动手了,争吵声、打骂声、哭泣声把孩子从睡梦中惊醒了,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夫妻俩才赶紧停止,跑去安抚孩子。从此,他们在孩子面前再也不敢争吵半句,总是装得很相爱的样子,但背着孩子,总是免不了吵闹打骂。有一次他又喝酒了,一时下手重了,拿起花瓶扔到她身上,碎了一地的陶瓷片,她手臂上划出了长长的一条伤痕。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赶紧带她去医院包扎。

断断续续听完她的倾诉后,曾经婉转暗示过她为什么经常被家暴还不离开,她叹了一口气,很无奈地说,他这个人嘛,平时也挺好的,对我和孩子都不错,最重要是他有了今日的地位,也从不在外面沾花惹草。坏就坏在喝完酒就发疯,不过平时不喝酒倒也没事,其实他压力也挺大的,男人嘛,在外面应酬有饭局喝一两杯也是难免的……

提起家暴二字,想必很多女人深恶痛绝,唯恐避之不及。家暴,一般分为热暴力和冷暴力,热暴力通常集中在身体上的伤害,而冷暴力则集中在对精神和心理的伤害。女人对交流和感情有着比男人更强烈的愿望,所以面对丈夫的冷暴力往往觉得受到很大的伤害,感到心灰意冷。但是,比冷暴力更大的伤害是热暴力,而这种伤害总是悄悄地吞噬着你,它就像是打了你一巴掌,然后再给你一颗糖,让你反复受到伤害。

热暴力首先是对你身体上的伤害,身体上的伤害肯定会伴随着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伤害,可悲的是,虽然他对你家暴,实施热暴力,但却经常得到你的原谅,因为他平时对你还不错,也很关心你,所以让你潜意识里认为他本质上是爱你的,对你好才是常态,而对你家暴是常态中的一次波澜而已。就这样,你一次次地受着伤害,痛却快乐着,他平时对你好,对你温柔体贴,你幸福着,对你家暴时,你痛着恨着,但家暴结束,你又恢复幸福的心境,如此循环反复。被别人打一巴掌,再得到一颗糖作为歉意的表达,这样的事情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拒绝,但事实上,这样的事情生活中经常发生。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36363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