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我下嫁的“实用老公”,拖着5个穷亲戚 情感文章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下嫁的“实用老公”,拖着5个穷亲戚 情感文章,欢迎阅读与收藏。

口述故事,为方便表述,用第一人称撰写。

01

必须承认,当初下嫁给乔安国,就是贪图了他的美貌和实用。

他家一共兄弟姐妹五个,其中一个小时候因为感冒烧成了盲哑人。

我嫁给他时,我爸气得住了院。

我家是正宗的书香门第,爸妈都是大学教授,弟弟妹妹的婚姻都是非富即贵。

我虽没能考上大学,但中专毕业后,进国企当了会计,老公乔安国不过就是一个普通工人,没房没钱,还有一个残疾的弟弟需要全家养活。

可是,乔安国还是小乔的时候,182的个头儿,五官帅气逼人,身上的工作服永远干净笔挺,工作服里面的假领一直白得耀眼。

我犯了花痴,一心追求他。

02

婚后,我和他一大家子挤住在一起,日子过得鸡飞狗跳。

直到儿子乔乐出生后,我爸妈实在不忍心,让我搬回了娘家。

乔安国是家中长子,做得一手好饭,而且收拾家务堪称专业。自从我们住回家里后,弟弟妹妹回家的次数明显变频,不为别的,就为乔安国张罗的那一桌好饭好菜。

渐渐地,乔安国就成了我们家的超级保姆,大家心安理得地支使他做各种家务,那态度很明显——你既然没能耐赚钱,那就应该做好后勤工作。

这其中,包括我。

毫不夸张地说,儿子小乔从小到大,除了喂奶是我亲力亲为,其他一切事务几乎都是由乔安国料理的。

他的任劳任怨让我们过得和睦温馨,但唯独一件事让我不快,那就是乔安国对他那个穷家的牵挂。

03

今天他妈病了,明天弟弟结婚,后天妹妹出嫁,大后天那个残疾弟弟又出事了等等,总之,那个家就像一团乱线,缠在一起,理还乱,剪不断。

刚搬离婆婆家那会儿,逢年过节我还回去一趟,可是,随着一次次话不投机,我索性一年也难得回去一次,谁家有喜事,我基本不到场,只出钱,不出人。

日子久了,对于乔安国偷偷攒私房钱贴补家里这件事,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嫁给乔安国,别人看着不般配,但我乐在其中,至少在这场婚姻里,我可以因为优越而任性。

更何况,乔安国是一个如此实用的老公。

04

爸妈年纪渐长之后,生病住院的次数多了起来。

父母每次生病,弟弟妹妹都是只出钱,不出力,我又手脚笨,全是乔安国无怨无悔地陪护。

爸爸妈妈慢慢被乔安国感动,对他的态度也不再像从前那么居高临下,而是越来越依赖。

20XX年爸爸病逝,他缠绵病榻4年,全程都是乔安国照顾。他提前办了内退,我和弟妹三人乐得当甩手掌柜。

爸爸临终前,留给我一句话:“对小乔好点,咱家都欠他的。”

爸爸走后,妈妈的身体每况愈下,片刻离不开人,我累得腰酸背疼。

妹妹自己开公司,以喊我去公司帮忙为由,让乔安国接过了照顾妈妈的重任。

05

20XX年11月妈妈离世时,立了遗嘱,把她全部的财产和住的这套房子给了乔安国。

去世之前,妈妈含着眼泪,对我们姊妹仨说:

“我和你爸其实很失败,你们三个都顶不到小乔一个……”

然后,握着乔安国的手,闭上了眼睛。

对此,弟弟妹妹包括我,非常不忿。

就像妹妹说的,乔安国这种没能耐的人,吃苦耐劳不是他的美德,而是他的谋生手段。

更何况,他靠着这一招,赢得了房产和爸妈将近30万元的存款,也算是他这个穷小子的人生逆袭了。

当然,妹妹这样说老乔,我还是要护着他的。好在,弟弟妹妹冷嘲热讽几句后,这件事就此翻篇。

他们在爸妈走后,依旧经常不请自来地登门,像使唤佣人一样:

“姐夫,我想吃鲅鱼饺子啦”,“姐夫,馋你做的油豆炖排骨了。”

06

我把爸妈留下的30万直接存在了我的名下,准备留给儿子乔乐。我怕这些钱到了乔安国手里,他背着我去帮衬过得并不富裕的弟弟妹妹们。

我爸妈去世后,乔安国没了负担,开始照顾他高寿的老妈,跟兄弟姐妹频繁聚会。我偶尔参加一次,都会头疼很多天。

他们从头到尾讨论着退休能拿多少钱,哪里的芸豆便宜,这个季节要晒萝卜瓜子了……三句话,离不开吃喝拉撒,还聊得热火朝天。

每一次回去,乔安国都会带回各种吃的,轻描淡写地对我说:“家里人让我给你带的。”

我嘴上不说,心里却打着算盘:这些年,我帮衬着他们的那些钱,够买多少这些东西。

后来,公公婆婆也去世了。可是,乔安国一家的聚会依然一周一到两次,无外乎就是在一起吃吃喝喝,家长里短。

07

然,人有旦夕祸福,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生活极其精细的我,在例行的年度体检中,被最终确诊为淋巴癌中期。

我当时就坐在了医院的地上,赶紧给乔安国打电话。乔安国轻车熟路地帮我联系医生,安排了住院,排上了手术日期——这几年,他净跟医院打交道了。

一切就序后,我才想起给弟弟妹妹报告这个坏消息。

结果,弟弟在美国出差,妹妹一家三口在海南旅游。他们不约而同地给我往卡里打钱,豪气地对我说:“姐,你不用担心钱。”

是啊,人在病中,钱就是最大的底气。

08

然而,手术后,我再有底气也慌成一团。

乔安国忙里忙外,端屎端尿,儿子小乐偶尔来搭把手,可是,他不说,我也看得出来——一脸茫然。

更多时候,他只是拿着个手机在我旁边坐着,吊瓶眼看见底,甚至要我来提醒他。

见儿子粗心,乔安国干脆二十四小时陪护。结果,三天不到,他的高压就熬到180。

小乐对他爹说:

“都什么时候了,还舍命不舍财,请一个护工啊。

要是你俩都倒了,我一个人怎么可能照顾得过来。”

那语气,多像曾经的我。关心是一部分,嫌麻烦才是真相。

09

这一次,乔安国也动了气:“你妈那么要面子的人,能忍受护工帮她翻身、接屎接尿啊,这是钱的事嘛!”

看着乔安国紫里带黄的脸色,我心一横,让护士长帮我请了护工,命令乔安国必须住院把血压降下来。

乔安国嘴上答应了,告诉我他回家去拿一些东西。

可是,他刚出门不到五分钟,他家里的那个微信群就炸锅了。

我虽在群里,但一年也讲不上两句话,净围观他们兄弟姐妹天天早安晚安,晒各种家常菜、自拍图,说着不知笑点在哪里的笑话。

10

那天,他们纷纷@我,七嘴八舌:

“大嫂,病了也不告诉我,真是不拿我当家人。”

“大嫂,想吃啥,我一会儿过去带给你。”

“大嫂,才知道你病了,今晚我陪护…”

还不等我一一回复,小姑子已经第一个冲进了病房,她单位就在离我医院不到二百米的地方。

进屋,一看见我,小姑子的眼睛就红了:“大嫂,这么大的事,你居然让俺哥瞒着我们。

要不是俺哥也病了,实在忙不过来了,他不说这事儿,我们还没事人一样在家里傻吃傻喝呢。”

我内心一热。

这个快言快语的小姑子像一阵风,话没说几句就出去了,再回来时,手里拿着新买的床单枕巾,一一帮我换上:“大嫂,我知道你爱干净。”

然后,又把柜子里的饭盒筷子都拿出来,重新洗了一遍,嘴里还抱怨着:“俺哥倒是个男人,干这活儿就是不行。”

11

小姑子从进屋就没闲着,不一会儿,三个小叔子和二小姑子及他们各自的妻子、老公全来了。

七嘴八舌地讨论我应该吃什么,讨论晚上谁留下来陪护,声讨我拿他们当外人……

他们家人就是有这种能力,所到之处,迅速变成菜市场,充满着生活的烟火气。

几番讨论过后,做公交调度的二小叔子迅速地制定了一个值班表,发在了家庭微信群里。

除了聋哑的三弟外,其他两个弟弟、弟妹和妹妹、妹夫都在陪护的值班表上,包括家里谁买菜,谁做饭,几点交接班,都安排得头头是道。

12

二小叔子在群里说:“像以前一样,能请年假的请年假,请不下来假的,自行协调白班和夜班。”

二小叔子发完值班表,兄弟姐妹们纷纷回复:“OK”、“不愧是当领导的,就是有组织能力”、“二哥,给你点赞”……

就这样,乔安国的兄弟姐妹们行动起来了,每天衔接有序地来医院陪护,每次带来的饭菜都精心搭配,知道我爱干净,床单枕套一天一换。

怕我悲观,他们不是教我看抖音,就是给我念网上的小段子……

同房的病友羡慕地说:“现在居然还有这么团结的大家子。”

而我的内心既温暖又惭愧。

13

这是我自结婚以来,第一次与他们如此近距离地相处,也是我第一次知道,他们互相之间爱得那么火热。

乔安国只是急性高血压,可是,住院一天后,医生给开了安眠药,饱睡了一夜后,血压平稳下来。

可是,每次他血压值一出来,陪护的弟弟妹妹立马把消息发在群里,大家一片欢呼。

人在病中,心思细腻敏感,我秒懂了乔安国对那个穷家的热忱与全身心的付出,那样的爱与被爱,是人与人之间,多么迷人的部分。

说到底,决定我们一生悲喜的,不过是身边为数不多的这几个人。乔安国一家人,是亲情里的明白人。

14

小姑子一提及哥哥生病了,眼泪就像自来水一样,告诉我自己上学时,大哥怕她因为家里穷而自卑,总是给她钱,有一次去看她,把兜里的钱全给了她,然后,自己一路从郑州搭车回到大连。

三小叔子娶弟妹时,没有钱买房,弟妹父母坚决不同意。

乔安国就带着弟弟妹妹,把弟妹父母家的小院子给翻新,围了栅栏,挖出一个养鱼池,种上了花和葡萄。

对人家父母说:

“我们家虽然没有钱,但我们家有人。

弟妹嫁给我们家,你就相当于多了五个孩子。以后,我们几个,您随叫我们随到。”

这份实诚,最终还是打动了弟妹的父母,而乔安国当初这么说的,后来也是这么兑现的。

15

弟妹爸妈家的大事小情,他们五个悉数到场,生生把别人爸妈,变成了自己的父母。

而听说我病了,弟妹的爸妈几乎天天都来,大老远地倒三遍公交车,就为来看一眼。

我几次劝阻他们,大妈却说:“人生病了,最爱想爸妈,他们都不在了,我们就天天替他们来看看你。”

这样的人和事,陪着我打发住院时光,让我每每疼痛、灰心、绝望时,都会从心底生出活下去的希望。

我甚至后悔,这些年来,我像个局外人一样,把自己孤立于他们的世界之外,孤傲不屑。

16

可是,我又错过了多少琐碎中的真情时光?

而我自己的弟弟妹妹呢?弟弟自给了钱之后,都没再过问我术后的情况。仿佛我得的不是癌症,而是感冒。

海南旅游的妹妹为我在网上订了鲜花,每天早晨八点准时送到病房。

旅游回来,来医院看了我一次,见乔安国的弟弟妹妹们排班那么严谨,无比放心地对我说:

“姐,他们家人就是时间不值钱。那我就该上班上班,总得有人赚钱吧。你缺钱就吱声。”

从来到走,她一直戴着厚厚的口罩,手上还套着手套,始终跟我保持着半米的距离,装备得像是来探望一个SARS患者。

望着妹妹优雅的背影,我心里凉凉的。

17

术后第六天,我的后背突然鼓起一个拳头大小的包,疼到窒息,我觉得自己可能去日不多了。而主治医生正在北京出差,听说我的情况后,医生连夜往回赶。

医生凌晨六点到大连,我七点被推进手术室。

乔安国的弟弟妹妹齐刷刷地站在手术室门口,两个小姑子眼睛红得像兔子一样。

我突然羡慕她们那个贫穷而有爱的家庭,被哥哥爱过、照顾过,他们活得赤诚热烈,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对别人的疾苦,可以迅速地感同身受。

马上要进手术室时,乔安国握着我的手,对我说:

“别怕,我和弟弟妹妹都在外面陪你。等你出来了,给你包你最爱吃的三鲜馄饨。”

18

如若从前,我会嘲讽他就知道吃,我会反问他有没有医疗常识,可是,此时此刻,我那么依赖他。

我终于明白,他像宠爱孩子一样宠爱着我,一顿好吃的,是他五十几岁的人生里,一直在用的抚慰家人的方式——这,是一个大哥的习惯,也是他的绝招。

劫后余生,我后背鼓起的包原来是因为动脉破裂,如果再晚半个小时,我可能就没了性命。

出了手术室的我,刚刚苏醒,看着他们抱作一团,哭成泪人,我问自己:我何德何能,值得被他们这么发自肺腑地关怀。

转危为安后,弟弟妹妹轮番照顾我,他们交接班时,像查房的大夫一般,事无巨细地交代注意事项。

我生长了多年的自私高冷,就这样被他们春风化雨融掉了。

19

一个半月后,我出院了。

可是,二叔子又排班了,把我后来放化疗的时间和他们陪护的名单发在群里。每天,弟弟妹妹一定会@我,问我今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出院的我,跟乔安国每个周末都去菜场买一堆菜,然后,召唤弟弟妹妹们,包括我的弟弟妹妹,一起回家吃饭。

乔安国的弟弟妹妹们进屋,换完衣服就进厨房,谁都不闲着,张罗一桌饭菜就跟搭个积木一样地默契神速。

看着他们在煎炒烹炸里聊天,为又涨了几十元的工资喝到半醉,我不再厌弃,而是乐在其中。

20

除了生死,其余都是小事,人生,不就是要在这些小事上大动干戈,过出热烈的滋味嘛。

我在大病一场之后,“性情大变”,开始关心粮食蔬菜,开始“插手”弟弟妹妹的生活,希望用乔安国式的浓浓亲情,捂热我那高知高冷的弟弟妹妹,让他们此后余生,相依相伴。

人生海海,能决定你这辈子悲喜的,不过身边七八个人。

我一度嫌弃老公的小市民亲戚,但紧要关头,还是这些亲人赤诚热烈的守护,给了我生生不息的支持和鼓励。

总是在繁华落尽,我们才能明白,比物质更重要的,唯情而已。

相关推荐

我尊敬的一位亲戚


我想,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佩服的人吧,我佩服的人既不是歌星,也不是影星,而是我妻子的二姐姐了。妻子的兄弟姐妹有八个。在妻子的兄弟姐妹中独二姐姐最贤惠,最懂情义的一个。

妻子的二姐姐,一张瓜子脸,扎着一根马尾辫,是大坪头村蒋家村民小组人。二姐姐年轻时不仅人长得很漂亮,劳动也很积极。她未出嫁时就入了党。

二姐姐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接受别人帮助。二姐姐的命运坎坷多舛:二十五岁时,被一位中学老师蒋某抛弃,后来嫁给一个油嘴滑舌的浪荡人。我这个二姐夫呀,整天游手好闲,不干农活。那忙里忙外的活全落在二姐姐的肩上,二姐姐起早贪黑,累得死去活来,回到家里还要遭到丈夫的辱骂毒打。生活即使过得这样,二姐姐也毫无怨言,一心只是为了孩子,此时的二姐姐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更是二姐姐始料不及的是:她的丈夫由于到处捏花惹草被人打死了。于是二姐姐三十多岁就成了寡妇。二姐姐没有被命运屈服。她也从来不相信命运。她凭着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养大了三个孩子。曾记得有一年过年,邻居们都已备足了年货,欢欢喜喜准备过大年,而她家还是冷冷清清的,别讲年货,就是买几包食盐的钱,还一筹莫展。妻子要我买一些年货,准备了一些现金,去看望二姐姐。我把东西送到二姐姐家,她硬是推辞不要。我说尽好话,她才勉强收下。二姐姐就是这样一个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要别人施舍的老实人。

现在,二姐姐的家境好了。如今的二姐夫是一个老实人,又是一把劳动好手,最主要的对二姐姐更是惟命是从。于是,在二姐姐的打理下,二姐姐家境殷实了。二姐姐的子女长大了,结婚了。她还做了几名奶奶婆婆了。

二姐姐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二姐姐见我就说,她当年艰苦的时候,我帮助了她,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家里有的东西,如果你家需要,她毫不吝啬地给你;她宁愿自己不吃,也要把好东西给你。前年过年,她给我捉了一只七、八斤的土鸡和一只五、六斤的土鸭。我给钱她,她硬是不要,说是给我两个女儿吃的。鸡鸭有价,情义无价。二姐姐心中有我,我心中怎能没有二姐姐呢?

无论在什么地方,在我的心目中,我佩服的人,永远将是那有情有义的二姐姐了,对我来说,她永远是这个世界上不可多得的一个亲戚。

我的秦腔半生缘 情感文章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吼秦腔;调碗粘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由此民谣可见秦腔在三秦大地的广泛性和受欢迎程度。作为三秦儿女一分子的我也不例外,虽然生长在渭北偏僻的乡村,但从小就开始了看戏的生涯,甚至可以说在娘胎里就喜欢上了秦腔戏,因为我母亲就特别爱看秦腔戏,年轻时还演过戏。

为了看秦腔戏,我曾夜赶七八里路到汉村乡看过戏,也用架子车拉着奶奶走30里地去大荔县剧院看过戏。那时看戏看热闹,至于看的啥戏,时过境迁已记不得了。来到省城西安上学、工作后,我才真正欣赏起秦腔来。因为学的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也是其中的教学内容之一,因此,学校组织过我们去易俗社观摩《三滴血》《周仁回府》等秦腔戏,加深了我们对秦腔的了解和热爱,知道它是中国戏剧的鼻祖,是源远流长的戏曲艺术。工作之后,单位逢年过节,总要组织几场秦腔折子戏的演唱会。

单位的秦腔会根本满足不了我的秦腔瘾,我不知在环城公园里听了多少场的自乐班秦腔演唱会,也曾带病在玉祥门外的树林子里听《周仁回府》,或者在小区附近听三五人组成的秦腔自乐班演唱,更多的是在易俗社、易俗大剧院、陕西戏曲研究院、新城剧院、五四剧院、人民剧院以及电视台的演播室观看秦腔演出。

有的亲友不解地问我,啥时代了,你还这么痴迷秦腔?我顺口回答说,从小爱看嘛。秦腔历经千百年,时兴时衰,但一直没有被淘汰,反而被秦人爱得如痴如醉、死去活来,原因何在呢?贾平凹曾在1983年写的散文《秦腔》中揭示道,农民是世上最勞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要和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羊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的是像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美给了别人享受,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

诚哉斯言!其实,何止农民需要秦腔,压力日益增大的市民和各行各业的人们不也需要借秦腔以浇自己之块垒,或需要秦腔慰藉焦虑浮躁的心灵吗?或需要秦腔激发血性激励斗志吗?如此,就可以说,秦人在,秦腔就在,三秦大地在,秦腔就不会消亡,正如贾平凹的题词所说:秦腔万岁!

我家的亲戚


我母亲姊妹三个,一弟一妹。我的姨在小马营,每逢春节,都要她家去串亲戚。记得有时候去舅舅家串亲戚,顺路把礼捎上一趟就结束了。我们家的亲戚不多,至亲的也就这两家,老辈子的老亲戚有几家,妈妈的舅舅,父亲的舅舅,父亲的姑姑家有三家。一家在何营舅舅的村里;一家在和庄,家里有一个傻叔叔;还有一个在获嘉刘庄,这是老亲戚中家道富裕的。

何营的老姑没有儿女,早年就吃劳保,是五保户。每逢妈妈领我们到舅舅家串亲戚或是去的路上或是来得路上,总会带我们到老姑家的一间小房里坐一坐。也算是走了一家亲戚。老姑家没有儿女,待我还是很亲的。每一次见了我们都高兴地合不拢嘴。为什么没有儿女?不得而知,家里的其他情况也不甚了解,总之,没有儿女,也就没有当成一门正式的亲戚去走。我父亲弟兄三个,早年都不在家。是否都在家的话会有人把这门亲戚走开,不得而知。

和庄的大老姑家,可是每年都去的,有良哥家也和他们家亲。多数是我们一起去的。大老姑家有三个孩子,一个表姑,两个表叔。其中的一个表叔原来一家好像在新疆,不在家。家里的一个有点憨,我们说他傻,老大不小也没有娶上个媳妇,是否后来成家,不得而知。记得老姑常年卧床,对我们还是很亲的,只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家境自然困窘。

刘庄的老姑家是我们家老亲戚里最富有的,孩子们都愿意去走这门亲戚,他家的一个表姑姑,早年在外工作,提起她不光是我们家,就是门里的也赞不绝口。那个年代,当个工人难,女的招工就更难啦!这个表姑在冯庄公社的话务局工作吧!冯庄是个集市,隔一段就是会,家里人去赶集免不了去找一找办一些急事,这个表姑给家里人帮一些忙,在门里有口碑。老姑十分家常,在那个年月里,他老人家给的压岁钱最多--5毛钱。所以孩子们都愿意去他家串亲戚,我也不例外。不光大人势力,连小屁孩也看人下菜碟。门里叔伯家的也有和老姑家亲的。老姑家的孩子给我的印象是很孝顺,老姑父管教孩子比较严,家道好,人缘也好。据说老姑父的一个弟兄,是大队里还是公社里的一个干部,所以,表姑早早就当上工人了。还有一个表叔也当上铁路工人。我说这个表叔,每年去他家串亲戚都是他在忙活,从不让老姑插手,老姑早年视力不好,身体也欠佳,孩子们都很体贴。一个小表叔先是当民办教师,后来进修,再后来是在乡教育办当会计呢?还是在县教育局做事,不甚清楚,反正老姑家的几个孩子日子过得都十分富裕,这也是令我们羡慕的。据说老姑去世时,丧事办的十分派场,棺木是水晶的,花了不少钱。着实让人津津乐道。若有人提起此事,都会乐此不疲地议论一番,评论一阵,似乎是一个经典案例似的;

我的姨家,在我们至亲里算是家境富裕的,在我的母亲的言语里感觉到嫌她小气,不帮她的姐姐。姨也有难处,婆婆是个阴冷之人,经常耷拉个脸,说话没有一声好气。在我眼里姨是受气的,姨夫又是一个孝顺的人。姨本身也是个懦弱的人,在家里硬气不起来。姨夫早年在队里当队长,手里有一些权,后来承包鱼塘好几年,家境不错。大表姐嫁本村,搞了多年的汽车运输,家里十分富裕。一个表弟是我的高中同学,后来靠姨夫的关系,到部队考上了军校。后来赶上邓公的大裁军,部队整体转到地方,成为铁道工程单位。表弟开始从事工程材料,后升为处级干部。自己一边干着公差一边还组织起自己的工程。自然赚了几把,盖了几栋楼房。

妈妈的舅舅家在乔庙的黄村,姓张,老舅是个文化人。知书达理,我的表舅表姑都在外地工作。其中,流芳舅在县一中当化学老师,性情豪爽,说话直而幽默。性格随我的老婧。他是留校当老师的,人缘也好,学业也好,人也聪明。印象中是一个不修边幅之人。

舅舅,我唯一的舅舅。一生奋斗实业,开办预制厂,给我那几个表弟留下了一个场子和几栋楼房。也算风光一把。舅舅学业认真,只可惜由于家里的社会关系,没能上成大学,满腹经纶似乎无用武之地。确实如此。记得小时候,我住舅舅家,有时候,我会爬上阁楼,上面放的是一些值钱的家什。其中有不少舅舅的书籍,翻开看一眼,从密密麻麻的批注和圈圈点点标记,足可以看到他的主人的学业精细。我佩服舅舅的钢笔字。十分秀气潇洒,看一眼是一种享受,真是赏心悦目。我记得有化学书,物里书,地理书,几何代数。后来家里出事,好端端的几栋房子,夷为平地。据说是武汉的后老外婆,扒房变卖来家安葬老外公。二老爷、婆婆、妈妈、舅舅,敢怒不敢言。一个好端端的四合院就剩下三间南屋,四间西屋。舅舅的书籍散落院中的乱木旧瓦砾堆中。我有一次,爬上舅舅家的瓦砾堆看见一本代数几何,我带回了家,上初中时,我还当成宝贝似的,翻开做上面的练习题呢。舅舅是个直性子,一生有怀才不遇之感。后来到焦作打工,认识一个当地的朋友,结拜为兄弟。举家迁往焦作,也有这个原因,一呆就是好几年。后来,又回家开始开办预制厂。舅舅养了表兄妹六人,现在都已经成家了。他老人家的事业也后继有人。二表弟、三表弟轮流经营留下的预制厂。大表弟常年信奉佛教,到处做弥撒,也够忙的。四表弟自己经商搞服装批发生意。母亲疼他这个弟弟,他这个弟弟也很心疼他这个姐姐,姐弟俩的感情最深,舅舅有事总会找妈妈商量商量。舅舅从小就被姥姥娇惯,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为此妈妈还不少说姥姥。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33128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