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灯亮起,贝多芬走到台前鞠了躬 ,随身坐在了凳子上,用手巾擦净了手,手指准备按在了琴键上。又返了回去,等到自己感到檫试干净后,才开始弹奏起了关于命运的乐章【命运交响曲】。刚开始我便听到了那来自新生的奔放,我震撼了......
站在沙漠间的某个高丘上远望,那来自远放的激流,庞大又奔放,我不知道这是来自何方的流水,他又是通向何方:沙漠间又是谁给了他这样向前的推力?我看到的是生命的脉象......
我站在内蒙地某个沙丘上远望,这里原来 是一片绿色的草地,羊儿和马儿在这里欢乐的吃草。孩子们在这里歌唱着奔跑着,生活无忧无虑。弹奏声瞬时低了下来,那是贝多芬的忧虑,生命到了垂微的时候;我站在沙漠间的某个小丘上远望,是以前的人们造就了现在的荒漠,这是人们对自然发出的挑战,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回馈。
我走向前去,向着那激流走去 ,带着沙的烈风向我吹来,吹到我的脸上,吹进我的眼里。踏进柔软的沙子里,沙粒灌进我的皮靴中,我走向前去,向着那河流边走去。
一路走来竟如此艰难,那河流竟是如此宽广,只是一条趴在地上河,像一条巨龙沿着沙地,穿向前去。我仰望着流去远方的激流;大风向我吹来,将我的衣服向右吹去。曲调又激扬了起来,我听见贝多芬在呐喊,他不愿向命运屈服,即使你已经聋哑。贝多芬依然在创作着,我仰望着这流向远方的黄色的水。他的命运本是不好,可他依然坚持创作者。河流本事要安然流淌,谁让他冲出沙漠,流向远方。他本该在凹地间流淌,现在这激流却凸出地面。原本他是向下的冲击前行,现在却是靠着后方的推力。
我总是那样的不安分,伸手去摸那流淌的血脉,却被激流连同身体一起带向前去。黄河一直在流淌,流向前去,可是人们给了他太多阻力,他还是经受住了命运的考验。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弹完了那悠长回味的曲调,掌声像雷一样的响起,多么令人震撼。黄河一直在流,是华夏民族精神将它推动。黄河的流向,将是整个民族的血脉。
我实在很不安分,现在已被河水沾湿了衣裳,现在我该带着对其的敬佩回家了。贝多芬的曲调已没有之前那样的豪迈了,渐渐的悠扬,却不失其奔放之意,突然慢了下来,之后全场静了起来,贝多芬弹完了,鞠躬,转身离去。走着走着,我回头向那河流望去,他依旧......
舌尖的温暖羁绊
从闹腾腾的小吃街一拐弯儿,就走进了一个安静、幽深的胡同,胡同里每户门口都横七竖八堆砌着物件儿,这是老北京人生活的剪影,走在这里,你似乎还能感受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胡同里简单却又多姿多彩的生活气息,胡同口卖油条豆腐脑的早点铺,买糖豆汽水的小卖铺。
在东直门、东单附近,仍然还保留着不少原味、曲折、狭窄的老胡同,当你开着车吃力的挤进胡同的时候,大爷大妈少不了投去不满的目光,仿佛你的出现打破了这里百年的平静,而我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打扰宁静的人之一。
作为一个伪吃货,我吃的并不专业,因为怕会发胖,所以并不是不管热量、不顾时间随时随地的吃,但是碰到好吃的,也会选择暂时失忆,忘记减肥的事情。喜饭就是我的失忆暂驻港,先说名字的由来,不能说老板随意,但也是恰逢其时,女主人养了两只猫,一只欢喜、一只饭团,各取其一这就是喜饭的由来。
喜饭建在胡同里,自然是要符合四合院的整体设计,东西两边各有一件厢房,中间的正房便是餐厅。餐厅正中有个木质餐桌,占据了整间房间三分之一的空间,墙边摆放着几个货架,货架上是主人在旅行中带回来的小玩意儿,以及世界上各类酒品的样品。餐厅不接受未预约上门,餐单菜色也不固定,只有当天你到了餐厅,才知道能吃到什么,可以说,喜饭从地理位置、餐厅装饰、老板品味、以及大厨性格都充满了冲突的和谐。
满足了舌尖的享受,走出小院轻轻掩上院门,空气中炙烤的香气也慢慢的散去,走到胡同口从后视镜往回望去,已经分辨不出喜饭是哪一户,就这样它又隐藏进周围幽静的院落中。
没有80年代的纯真美好,抓住了90后的尾巴的我们,不过是一群看似早熟实则懵懂的假大人,所谓的心计,也不过是《甄嬛传》、《宫心计》看得头昏脑涨罢了,但朋友的假情意和人心的浑浊,却总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友谊,记得最早憧憬的是像动画片里那样可以随意调侃打闹的朋友,他们默契度极高,出手总是同步,冒险路途上总是互帮互助,可惜现实生活中哪来的那么多热血给你随处发挥呢?稍微大了些,读五年级了,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朋友,那时,总是和朋友随意打闹,妄想自己能与朋友结下兄弟情义,以至过了些年朋友才告诉我,那时的我,脾气很暴躁,一点都不像个女孩,她差点就不想跟我做朋友了。我这才意识到,那等样的友谊确实只存在于动画片中而已,朋友之间的情谊,尤其是女生之间,恐怕是要一点点维护缠络起来的,不是一两件事的羁绊,就能成就一生的陪伴。
上初中了,换了新环境,我也有了一个新朋友,她长相疏朗,可能是父母封建保守,把她当男孩养的缘故,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她的身边总围绕一群哥哥,她性格似乎有点男孩子气,但也只是浮于表面罢了不过这是在我们形同陌路时我才意识到的。那时,觉得她是个想法不同于普通女生的人,她做事出奇地果决,令许多女生暗生敬意,因此朋友成群,那时的我,唯一特别之处,就是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语出惊人,被人视作奇葩。一开始也不过是点头之交,初二某一学期,刚得知了体育中考的消息,她主动邀我一起练跑步,我随遇而安了。在一起活动的过程中,慢慢觉得兴趣上有共通之处,平时也会走一起聊天了,她也大方承认她很喜欢我的性格,我也什么都告诉她,当她是个好朋友。但由于她朋友众多,跟她说话的时间越来越少,慢慢也就彼此疏远了。后来一次吃饭主动找她说话,她便只剩爱理不理的态度了,也许这就是中学生之间的无聊情谊吧,当时只这么想,便不再理睬她,她也有了新的朋友可以形影不离,我也不想瞎掺和,中考是最要紧的。哪知她把矛头指向了我,将她之前对我的赞赏踩在脚下,将我的难堪事迹大肆宣扬,虽然有意外和难过,但我只是不理会直到后来,她和她的朋友超过了我的成绩,便对我大肆嘲讽一番,才对她逐渐产生了厌烦。现如今,她的朋友对我仍是不屑的态度那时的我,曾一度怀疑过,我们这代人,究竟有没有真正的青春情谊?
看《小时代》夸张的尔虞我诈,实际上也未必全假。上了高中后,我与那人的朋友分在同一个班,斗争,便从开学第一天开始了。她以惊人的速度笼络着人心,尽管这是贬义词,我还是要这样说,因为她开始说我闲话了再直接点,就是抹黑。那时的我仍不想表达什么看法,直到后来一次爆发,矛盾才正式激化,她对我的恶意如抽枝发芽般迅速滋长,这时的我,才惊恐地发现,几乎所有人都一致站在她那边,等着看我笑话,而我从未做错过什么
做错?谁能保证自己不错呢,我只不过是不愿抱着恶意入眠罢了,一谈到错,那肯定分分钟都是在挑刺了,不论是自己还是别人。由此,我的高中挣扎生活正式拉开帷幕,那些身后的诋毁,那些爱理不理的白眼,那些故意釜底抽薪的恶作剧直到后来,一个人走了过来,告诉我:我在网上看的,好朋友只要陪在一起就够了。于是她就站在了我身旁。
那个人身后没有圣母光环,也没有高尚的道德名声,更没有令人惊羡的成绩。她只是说:我从你身上看到了他们的恶意。就这样,我们,没有共同爱好,没有共同目标,没有默契,却成了朋友。
这就是我青少年时期的友谊。
或许跟社会的险恶比起来,这实在不算什么,但我总算还是知道了一点什么,从那朋友身上,我还是看到了光芒,尽管她身上根本没有。
所谓朋友不是羁绊,是陪伴,便是如此吧?
文章来源:http://m.qg13.com/q/5264354.html
更多